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DB61-T5104-2024城镇综合管廊顶管施工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1679716       资源大小:55.2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1-T5104-2024城镇综合管廊顶管施工技术规程.docx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DBDB61/T5104-2024备案号J17548-2024城镇综合管廊顶管施工技术规程Technica1.specificationforpipejackingconstructionofurbancomprehensivepipega1.1.cry2024-0471发布2024-06TO实施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此通告.附件:批准发布的13项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目录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4月11日序号标准名称主编单位标准娟号条文解科单位备注7乡村居民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陕西首创天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DB61/T5099-2024陕西首创天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8极测井法检测基桩钢筋能长度技术规程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彳j限公司、陕西省建筑设得安装质最检测中心有限公11,JDB61/T5100-2024西安建筑利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9装配式剪力墙住宅设计规程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DB61/T5101-2021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0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技术标准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DB61/T51022024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育限公司1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标准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亢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FDB61/T5103-2024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2城镇综合管腐顶管施工技术规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DB61/T5104-202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3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陕西建工新能源有限公司、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11,JDB61/T5105-2024陕西建工新能源有限公同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度工程建设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陕建标发(2021)3号)的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省各地区综合管廊顶管施工工作的经验,并参考现行国家及其他省市综合管廊施工标准的相关内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岩土工程施工勘察;5.顶管施工;6.质量验收;7.安全文明施工和环保。本规程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陕西省建设标准设计站负责日常管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邮编:710055,电话:029-82202947,邮箱:zhangyuwei)«本规程主编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城建交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西安市政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陕西鑫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陕西有色建设有限公司陕西建工铁建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大学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宋战平张玉伟谢江胜高永吉潘红伟孙引浩马天昌赵攀徐岩军段锋崔国静石洪超杨博刘卫军刘乃飞杜辉余浩军赵健薛晓宏张华许健苏春生鲁璐张成中王永田琨杨平樊翠珍王远航赵轲晁党伟郑愉曹晓毅陈极光陈兴田延哲阮雷吴逸影杨腾添申选龙郑方张宝元何十美王玉涛邓寿军白子斌刘孝山刘奕明王博田小旭张远党会茹本规程主要审查人:罗朝洪朱武卫李飞樊红卫段军锁白周林高志宏范晓莉孙富田3)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2一般项目1)结构应无明显渗水和水珠现象;2)顶管顶进工作井的反力搞应坚实、平整,后座与井壁反力墙联系紧密;3)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导轨与基座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4)工作并施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2的规定。«6.2.2工作并施工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目检查方法范围点数主控项目矩形禄侧长、宽不小于设计要求2点挂中线用尺测量圆形半径工作井和接收并预留洞口中心位置20每个竖向、水平各1点用经纬仪测量内径尺寸±20垂直向各1点用钢尺量测井底板高度±30每座4点用水准仪测量一般项目反力墙霎宜度0.1.%h每座4点用水准仪测盘水平扭转度0.IUk1用垂线、角尺测量导轨位置顶面高程+3.0期座每根导轨2点用水准仪测量、水平尺测批中心水平位置3每根导轨2点用经纬仪泅量两轨间距±22个断面用钢尺量测注:k为反力墙的高度(InnO;1.k为反力墙的宽度(Inn)。位应修补密实、表面光洁;管廊管道无明显渗水和水珠现象;2)管廊管道与工作井出、进洞口的间隙连接牢固,洞口无渗漏水;3)管廊管道内应清洁,无杂物、油污;4)顶进贯通后的管廊管道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4的规定。*6.3.4顶管管道顶进允许偏差(mm)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频率检直方法玻璃纤维增强蛆料夹砂管、钢筋混凝土管、球墨铸铁管钢管范困点数1直线顶管水平轴线1.<300m50130每节管1用经纬仪,或挂中线用尺测量300m1.<100Om1002001.100Om1./10100+1./102直线顶管内底高程1.<300mDC1500+30,-40+60,-60用水准仪,或水平仪测量D1500+40,-50+80,-80300n1.<1.OOOrn+60,-80+100,-100用水准仪测显1.100Orn+80,-100+150,-100+1./103曲线顶管水平轴线RW1501)水平曲线150用经纬仪尺测量竖曲线150复合曲线200R>150D水平曲线150竖曲线150第合曲线150顶管管廊所用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满足设计和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等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O2般项目顶管管廊防水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数量、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3.5的规定。*6.3.5顶IHr座防水的质要求及其撷嫩检!昉法质抵要求管鹿的漏水宓应控制在设计防水等级要求的范闱内。接缝处不应有线流和漏泥砂现象套管拼装接缝防水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100m不应少于1处,I1.不少于10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渗漏水量测量检查施工记录程JGJ33的相关规定执行,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起重设备安装前,应对起重设备进行全而检查,设备完好方可安装;2起重设备安装后应进行试吊,检查重物、设备安全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3起重设备应由专人定期检验;4工作井内垂直运输中井上与井下应分别设起重指挥;5使用轮式起重机向工作井内吊放或吊出设备或材料前,应确认起重机支腿处支撑点的承载能力满足最大起重量的要求,确认起重机吊装时工作井围护结构的安全;6起重机吊装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工作井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若变形超过预测值时应立即停止吊装作业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施工安全。7.2.4 工作井施工应采取高空作业防护措施,施工平台必须设置足够强度的防护栏杆和全身式安全带。吊装过程中应确保井内施工人员安全。7.2.5 工作井施工安全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瞅行,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作井四周及工作平台孔口应安装安全护栏,设置安全警示标志;2工作井壁应设置牢固、安全的钢质爬梯;3工作井现场应使用全封闭围挡。7.2.6 拆除洞口临时围护结构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拆除洞口临时围护结构前,应确认洞口土体加固效果,确保拆除后洞口土体稳定;2做好洞口密封,设置注浆孔作为洞口防水堵漏的应急措施,防止土砂随地下水涌入工作井。2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Y;3在防护栏杆上应设置安全警示灯。7.2.12施工临时用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材料堆放与设备放置时,不得压住供电电缆、电焊机输出端电缆等;2顶管内供电装置应涂安全色标,并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3电、气焊在工作井内作业时应有防水措施。7.3环保措施7.3.1 施工环境保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的有关规定。7.3.2 现场渣土处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 土方应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固化等措施;2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土方作业应符合当地扬尘污染防治的相关管理规定;3车辆运土应采用密闭式车厢,在现场出入口处设立清洗设备,对出场车辆进行冲洗。7.33现场液体废物处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现场产生的污水排放市政管道前应符合相关规定;2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油或废液等,应设置专用回收装置,在油压系统下应设隔油层;3泥浆配制应优先选用有效、无害的添加剂。存储触变泥浆容器的下部宜垫砂子等;4泥水平衡顶管产生的废水应采用密闭方式运到指定消纳地点或配备泥水分离装置将渣土分离后运到指定消纳地点。7.3.4 现场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所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采用严格的降噪措施。7.3.5 夜间施工应按相关规定办理施工手续,应采用严格措施减少声、光的不利影响。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而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应”,反面词采“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城镇综合管廊顶管施工技术规程DB61/T5104-2024条文说明1总则1.0.2本规程适用于敞开式顶管掘进机(手掘式、挤压式和网格式等)和封闭式顶管掘进机(土压平衡、泥水平衡、混合型等),在黏性土、粉土、砂土,包括黄土、膨胀土等特殊土地层中的管廊顶管工程。座墙的允许顶进力。顶进阻力估算可主要考虑迎面阻力与管道摩阻力(如图1所示)°图1矩形顶管顶迪助构成示意图5.3.3混凝土管综合系数kdc根据当地顶管施工经验取值。控制顶力应选择工作并允许反力和管材允许顶力两者较小的一个值。中继间的允许顶力应小于管材允许顶力。5.4顶进设备的选型与安装5.4.1 本条列出了陕西地区常用的顶管机选型参考表。顶管机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护地下、地上的构建筑物和管线安全,减少施工对交通等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条件等合理选型。5.4.2 本条是指采用刀盘驱动的顶管机,其刀盘驱动扭矩应能满足开挖面的土质要求,一般来说,针对陕西黄土地层,土压平衡式顶管机的刀盘驱动扭矩宜大一些,扭矩系数宜大T16kNm2;而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刀盘驱动扭矩可以小一些,扭矩系数宜大于14kNm2.刀盘驱动扭矩应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5.4.4 顶管施工前需安装的主要施工设备应包括顶进设备、洞口止水装置、测量设备、泥浆设备、施工电缆及其他辅助施工设备。反力墙为沉井或地下.连续墙结构时,可采用拼装式后座,反力墙为SMW工法、旋喷桩、深层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等结构形式时,可采用整体式后座。后座应与结构墙密贴,后座的面积应满足结构墙抗冲切和土体承载力的要求,强度和刚度应满足最大顶力要求。5.4.5 导轨与管道的轴心支承角指的是导轨与管廊管道交点与管廊管道轴心连线的夹角。导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导轨应固定在工作井的底板上。需要注意的是,在顶进过程中需要对轨道的变形情况进行测量复核。5.4.6 顶进后座由千斤顶支架、后座主顶油缸及油泵车组成。千斤顶支架安装后的油缸中心位置必须与顶铁的受力肋板部位致且与顶进轴线平行。安装后的油缸中心误差小于IOm5. 5始发、顶进与接收5.1.1 洞口土体采取加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开洞门时土体具有定的强度,防止土体坍塌涌入井内;确保开洞门时土体具有一定的抗渗透性,防止地下水通过土体涌入井内。始发到达洞口土体加固的范围宜为离洞口正前方6m,上下方各3m4m、左右各3m4m,且加固体长度应该确保全部包裹整个顶管机,建议长度应大于顶管机长度Im2m.5.1.2 始发到达前,可以通过观察,仔细查看是否有孔洞及渗漏水,必要时可采取钻孔取样检验,确认其是否有孔洞并可检测加固体强度.在洞门处打不少于5个(上、下、中、左、右)观测孔,观察土体变形、均质性等状况,以掌握加固土体的实际情况。若采用降水降低承压水水头时,其水位应降至底板以下O.5m。5.5.5 起始顶进阶段不宜实施注浆减阻措施,以提高管外壁侧向摩阻力。5.5.6 管廊管节初始顶进时应控制推进速度,不宜过快,在此过程中应摸索推进的相关数据,为正常顶进提供依据。顶管正常顶进时应控制开挖量与出土量的平衡。土压力值的确定应根据土的性质和出土量的多少而确定。5.5.7 由于矩形顶管机的支座无导向装置,因此初始顶进时,支座两边应该有控制顶管机偏移的限位装置。5.5.8 为了控制顶进轴线,顶管机与首三节管节用角钢或槽钢纵向连接。5.5.9 顶管机始发和接收是顶管施工的重大风险源,施工前应确保洞口外侧土体符合稳定条件,以防止出现洞口涌水、涌泥、涌砂等事故。5.5.10 在顶管机接收安全风险较大时,可采取水下进洞或钢套筒辅助进洞的措施,以平衡内外水土压力。在洞口间隙封堵完成后,再排水或拆除钢套筒,然后吊装机头。5.6 中继间5.6.2 第一道中继间宜布置在顶管机后方20m50m的位置,主要是为了顶进距离过长时保证纠偏效果。5.6.3 第一道中继间应能保证克服前方管道的外壁摩阻力和顶管的迎面阻力之和,而后面的中继间应能克服两个中继间之间的管道外壁摩阻力。确定中继间位置时,应留有足够的顶力安全储备,并根据顶管穿越土层及实际经验,以选定中继间的实际摆放位置。5.6.4 中继间密封形式有多种,组合式密封中继间的特点是密封装置可调节、可组合,可在常压下对磨损的密封圈进行调换,可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和高水头压力下进行超长距离顶管。中继间的允许转角使其在顶进过程中可以纠偏,也可用在曲线顶管,但允许转角不宜过大,中继间转角偏大易造成渗漏及减小顶进力。5.6.7 施工结束后,由前向后依次拆除中继间内的顶进设备。拆除中继间应先将千斤顶、油路、油泵、电器设备等拆除。每个中继间拆除的顺序应是;先顶部,次两侧,后底部。由第一个中继间开始往后拆,拆除的空间由后面的中继间继续向前顶进,使管口相连接。钢管中继间拆除后,在薄弱断面处直加焊内环,两端焊缝应平滑。5.7 顶管注浆5.7.1 本条把顶管的注浆分为同步注浆和管廊管道补浆两部分,并对顶进距离为50Om以内和大于50Om的总管布置加以区分。对顶进距离小于500m的顶进,建议采用一-根总管;对大于50Om的顶进,建议采用两根总管和两种不同配方的浆液,分别满足同步注浆和沿线补浆的要求。实际施工反映,一般的长距离顶管应采用两根总管和两种不同配方的泥浆。此外,由于顶进距离长,采用普通的压浆泵次压浆无法到位时,需要接力输送,因此,长距离顶管,应在总管沿线设置中间接力泵站。中间接力泵站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运输作用:二是承担至前面压浆接力站管道部分的补压浆。长距离顶管应根据注浆泵的扬程和流量、总管的管径和泥浆的黏度等计驿出中间接力泵站的间距,以400m为宜。5.7.2 本条是指泥浆的性能指标,对不同的地层,触变泥浆的材料和配方应有所区别,性能指标稍有差别。顶进施工前做配比试验,可充分掌握所用泥浆材料的相关性能,以便选出适合于施工的最佳泥浆配合比。5.7.3 本条规定了注浆泵的选型和管路系统的布置要求,这些要求随着新型注浆泵的产生、管路系统的布置将得到改进。施工中,在机尾和管路等处均装有压力表,便于观察,从而控制和调整压浆压力。5.7.4 本条是指同步注浆、补浆量控制和注浆压力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是以注浆量为控制目标。在注浆过程中,应注意注浆孔堵塞与否,使得管外壁形成完整的触变泥浆润滑套,防止单侧有泥浆,形成制动效应。注浆量主要取决于管道周围空隙大小及周围土层的特性,由于泥浆的流失及地下水的作用等,泥浆的实际用量要比理论用最大,施工中还需根据土质情况、顶进状况及地面沉降要求等做适当调整。5.7.5 本条要求在接收井的出洞II预埋注浆管。出洞II的注浆可以防止管道入土后被土体握裹的情况发生。一旦在管外壁形成背土现象,不仅会对顶进减阻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引起较大的地表变形。5.8 测量和纠偏5.8.1 管廊纠偏的测量依据应该是顶管机端面的中心偏差,但由于测点无法进入顶管机头部,因此对管端的偏差无法测量,从而必须从测点推算顶管机管端的偏差,以此作为纠偏的依据。管廊顶进出现偏差是正常的,在允许偏差内可以不纠偏,当偏差大于允许偏差时才考虑纠偏,纠偏过程不能大起大落,不追求零偏差,保持管廊管道轴线以适当的曲率半径逐步回到轴线上即可。5.8.3 由于工作井施工时周围土体被扰动,顶管机出洞时,洞外土体泥水易流失,同时顶管机自重太重,所以要采取防磕头措施。5.8.4 顶进过程中由于周围地层情况的变化、纠偏的影响及管内设备的不均布置,造成管道推进时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所以要采取防扭措施。5.8.5 8.6由于在初始顶进阶段正面水土压力远大于管周围的摩阻力,因此在千斤顶回缩时,管道也跟随后退,导致洞口止水装置受损,为此需将初始顶进的管道与井壁相连,防止管道退缩,直至管道外壁摩阻力大于顶管机正面水土压力为止。5.9 曲线顶管5.9.1 本条列出了曲线顶管的几何计算公式。通过式(5.9.11)、式9.1-2)能够得出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对特殊条件,曲率半径较小,则可以把管节长度缩短,从而满足管节转角的要求。5.9.2 本条说明为满足曲线顶管的姿态控制要求,宜采用多组纠偏装置形成整体弯曲弧度导向。5.9.4 木条是对曲线顶管的经验总结。曲线顶管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管接口的密封;二是管端面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选用厚而较软的松木板则是减少管道端面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的较好方法。5.9.5 本条对相邻两管节之间的最小转角Q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小于0.3°的要求。近年来,钢筋混凝土曲线顶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影响曲线顶管的主要因素是管道接口的密封性能,二是管道端面的偏心受力问题,三是曲线外侧的土体抗力。实际施工表明:在最小转角的界定下,以上三项因素都可以通过加长钢套环的伸出端长度、采用松木衬垫和泥浆套的均匀传力得到解决。当曲率半径R不能满足小于0.3°的要求时,还可以进步采用短管形式来调整。5.9.6 本条对曲线顶管的顶力进行估算。根据施工积累的经验数据,列出在相同土质条件下,曲线顶管与直线顶管相比较的顶力附加系数K值。5.9.7 本条是指在始发井进洞段,应有一直线顶进段,然后逐渐过渡到曲线段。直线段的长度宜大于20m,这是考虑到基坑导轨和后靠反力墙的受力要求,以及进洞口止水装置的密封可靠性要求。5.9.9 曲线顶管在管内放置中间测站,测站数的确定与管径、线形、顶距和测量手段等有关。为防止顶进过程中产生较大累积测量误差,经计算后所需设置的测站数不宜超过4座。5.9.10 本条对曲线顶管注浆工艺的特殊性进行了说明。由F在曲线外侧不易形成泥浆套,所以应加强对曲线段外侧的浆液形成情况进行控制,并及时补浆。5.10 超长距离顶管5.10.1 一次顶进长度500m100Om的顶管为长距离顶管,一次顶进长度大于100Om的顶管为超长距离顶管。超长距离顶管的顶进长度较长,因此时后靠土体的要求较高,应进行验算。5.10.2 超长距离顶管中继间的建议千斤顶有效行程为50On1.m、800mm。7安全文明施工和环保7.3环保措施7.3.1 施工环境保护制度一般包括环境因素分析、控制原则、控制措施、组织机构与运行管理、应急准备和响应、检查和纠正措施、文件管理、施工用地保护和生态复原等内容。环境因素控制措施一般包括对扬尘、噪声与振动、光、气、水污染的控制措施,建筑垃圾的减量计划和处理措施,地下各种设施以及文物保护措施等。对施工环境保护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可由现场施工项目部进行自评估,以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并进一步改进完善。

    注意事项

    本文(DB61-T5104-2024城镇综合管廊顶管施工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