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DB22_T 5164-2024城镇智慧燃气建设技术标准.docx

    • 资源ID:1679364       资源大小:30.4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_T 5164-2024城镇智慧燃气建设技术标准.docx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镇智慧燃气建设技术标准Technica1.standardforcitysmartgasconstructionDB22T5164-2024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施行日期:2024年8月13日三三三三吉椭市场鳍撕通告第656号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关于发布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等4项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告现批准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机制砂应用技术标准城建档案安全管理标准城镇智慧燃气建设技术标涝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依次为:DB22T5161-2024,DB22T5162-2024,DB22/T5163-2024,DB22/T5164-2024,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2024年8月13日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3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吉建设(2023)2号)文件要求,标准编制组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经调查研究,结合我省具体情况,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5系统建设:6系统应用:7运行维护。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省吉规城市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枳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行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长春市贵阳街287号建设大厦,邮编:130051,EmaH:j1.jsbz126.8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省吉规城市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新智认知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货任公司吉林市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省房屋征收经办中心辽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旭赵振兴郑振华张艳梅李政陈春荣王连波刘欣伟李一楠刘茂亮陈小华梁瑜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64.1 一般规定64.2 数据采集64.3 信息传输84.4 数据管理84.5 信息安全95系统建设105.1 般规定105.2 地理信息系统105.3 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125.4 工程管理系统145.5 客户服务系统165.6 管网运营系统185.7 厂站管理系统205.8 瓶装燃气管理系统225.9 智慧燃气监管系统266系统应用296.1 一般规定296.2 厂站管理306.3 设备设施管理316.4 巡检管理316.5 管网运营管理316.6 远程值守管理331总则.o.为规范城镇燃气智慧化建设,提高城镇燃气智慧化管理水平,做到安全供气、运行稳定、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燃气智慧化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建设、运行维护。1.03城镇燃气的智慧化建设和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基本规定3.0.1城镇智慧燃气建设应根据供应规模、用户需求、输配系统工艺和运行安全等要求进行整体规划,并应遵循技术标准化、信息一体化和功能模块化的建设原则。3.0.2城镇智慧燃气建设技术架构可按表3.0.2构建。表3.0.2城镇智慧燃气建设技术架构序号层级内容1感知层信息采集与感知条形码/二维码智能终端射频识别多媒体采集传感技术定位系统无线传输4G、5G等NFC蓝牙/星闪2数据层数据库采集传输管理安全3系统层地理信息系统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提供处理方案。7.2.5 系统维护企业应保证上传到服务平台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7.2.6 系统维护企业应提供相关应用设备的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7.3应急预案7.3.1 燃气经营企业应制定有效的系统运行应急预案。7.3.2 应急预案应包括网络、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磁盘阵列、平台软件系统等异常情况的处置方案。7.3.3 燃气经营企业应定期组织系统管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在出现应急突发状况时合理处置。引用标准名录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T514553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5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250707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GB/T303178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GB/T303189装备制造业制造过程射频识别第1部分电子标签技术要求及应用规范GB/T32830.110装备制造业制造过程射频识别第2部分读写器技术要求及应用规范GB/T32830.2H信息安全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控制应用指南GB3291912城镇燃气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CJ.J/T25913城镇燃气工程智能化技术规范CJJ/T26814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23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镇智慧燃气建设技术标准DB22/T51642024条文说明1 总则452术语463基本规定474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50一般规定50数据采集52信息传输53数据管理54信息安全545 系统建设555.1 一般规定555.2 地理信息系统555.4 工程管理系统555.5 客户服务系统555.6 管网运营系统565.8 瓶装燃气管理系统565.9 智慧燃气监管系统586 系统应用596.1 一般规定596.2 厂站管理596.5 管网运营管理596.7 完整性管理606.8 应急管理606.9 用户管理606.10 智慧调度607运行维护627.1日常管理627.3应急预案623.0.7城镇燃气工程智慧的根本目的是为提升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智能传感技术和自幼控制技术的应用,可提升监测和控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0.10借助物联网的物流功能可减少维护检修物资的存储和运输成本;借助云计算服务可减少本地计算中心的建设规模等。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也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智能气网是能源互联网的组成部分,也是智慈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城镇燃气工程智能化的建设,也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对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要求,应符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建办科201242号)的要求。续表2序号数据分类数据集管道燃气瓶装燃气应选项应选项4基础台账数据厂站信息5气瓶信息6安全生产数据供气用气数据7入户安检记录8管网巡检记录9厂站巡检记录10气瓶充装记录11气瓶配送记录12风险管控数据风险基础信息13重大危险源信息14隐患治理数据隐患上报记录15隐患整改记录16抢修抢险记录17监测预警数据燃气泄漏报警18运行监测报警19设备异常报警20视频监控数据视频点位信息21现场监控视频22第二方施工数据施工项目信息23现场看护信息21施工事故信息4.2.5 设备设施的属性数据,包括设备设施的生产厂家、技术参数、设备材质、使用年限、维护记录及评价结果等。全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报废的全过程。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信息:材料数据,测试数据,出厂数据,备件数据,维护信息。4.2.6 城镇燃气供应系统设备设施的过程为管理管网、设备设施等过程管理;燃气设备设施的过程管理包含运行巡检工作、生产作业等。过程管理数据则包含运行巡检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巡检率等。运行巡检计划是对不同类型的设备设施制定相应的日常巡视保养周期以及巡检保养的具体工作内容。设备设施运行巡视保养人员应根据巡检计划在规定的巡视周期内完成巡视保养工作,并在现场记录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状态和运行数据。管理者收集现场采集的管线及设施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安排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并对设备设施状态的变更在台账中予以更新。通过以上数据的积累和数据挖掘为设备设施的更新、选型作辅助决策。4.2.7 企业应根据发展需求和经济条件逐步实现对燃气供应系统的全方位数字化,可首先对重要站点实施工况监测,比如高中压管道、厂/场站、大客户用气设备等,高中压系统包括管网系统和独立厂/场站系统,如汽车加气站等。4.3信息传输4.3.2 单点故障:是指为单台设备或单条链路发生的故障。4.3.5 根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评定级别的不同,传输网络应满足国家关于该等级保护关于网络设备性能、功能等要求。4.3.6 各燃气企业通过安装前端感知设备,运用巡查巡检、入户安检等方式,采集燃气管网及厂站信息、设施运行情况等,并将数据信息及时上传至燃气监管系统。5系统建设5.1 HM½5.1.2城镇智慧燃气建设中的地理信息系统、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管网运营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和瓶装燃气管理系统应根据信息化的需求统一规划,并分步实施。5.2 地理信息系统5.2.1 可根据智慧化水平开展地理信息系统在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应用开发,例如第三方施工管理、通过影响距离为半径查找附近管道本体及附属设施等数据、爆管分析、查找孤立管道和设备、排查出有问题的管段、设备等基础数据、实现在三维场景中的定位显示和信息查看、辅助规划管理等。5.4 工程艇系统5.4.2工程管理系统应符合城乡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燃气工程施工中对工程监管要求,系统灵活可扩展,便捷支持施工一线人员作业操作和数据采集。应具备项目管理、工序管理、安全管理、资料管理、工程台账等功能,宜具备视频终端接监管功能。5.5 客户服务系统5.5.2客户服务系统是对燃气客户服务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宜主要包括客户信息管理、服务管理、计量管理、呼叫中心管理等;1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宜遵循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的原则。架构上可分为三个层级:客户交互响应层(对外需求获取与响应)、业务流转处理层(对内需求传递与处理)、功能集成接口层(执行协同与辅助),以确保系统平台的结构化和强扩展性;2服务管理系统核心宜包含客户业务受理、抄表管理、计费出账、收款、抢修维修管理、安检管理等业务模块,以实现客户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全业务覆盖;3计量管理系统宜包含表具/设备的基本信息管理、数据查询、维护、装拆换管理、定检管理等:4呼叫中心管理系统宜包含来电咨询、电话回访、投诉受理、抢险受理、业务预约、业务催办等的管理.°5.6 管网运营系统5.6.4管网运营系统具有运营业务的基础数据分析、业务偏差示险及处置闭环的功能,数据采集及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1人员、车辆位置、反馈信息数据应具备时效性,并建立对应的更新机制;2数据管理应实现数据合理性检查及处理、异常数据处理、事件分类处理和多元数据处理等功能:3数据采集应明确来源、内容、时间标签等,并对数据存储有相应的机制。5.8 瓶装燃气血系统5.8.3 信息管理:从业人员信息应包括所属行政区域、所属企业、所属站点、员工代码、员工姓名、岗位、性别、照片、登记时间等;车辆信息应包括所属行政区域、所屈企业、使用企业、车辆代码、车牌号码、照片、登记时间等;气瓶档案包括制造单位、出厂编号、制造年月、气瓶规格、气瓶状态(正常、过期、报废等)、充装介质、二维码、当前库位、登记时间等;客户信息应包括开户企业(站点)、客户类别、客户代码、客户姓名、用气地址(城区、街道、社区、小区或道路、门牌号)、身份证号(统社会机构代码)、联系电话、开户时间等:监控视频信息应包括重点布置区域的全过程视频信息。通过采取实名登记的方式统计分析自有产权钢瓶拥有数量,总用户数量,已审核的入户安检、协议签订、安全告示、配件置换完成率的百分比,实时完成入户安检、协议签订、安全告示、配件置换完成率的百分比,实时产权瓶充装数量、实名登记数量。实时监管:工商业用户、储配站以及供应站应设置可燃气体监控报警系统,瓶装气配送运输车辆应设置运行定位监控,瓶装气运输车辆应设置运行定位监控,储配站运行管理系统应设置超液位监控自动报警系统、超压力监控自动报警系统、超温度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和应急消防水自动化启动系统。监控存储时间应满足储配站重点部位监控储存90d以上,供应站监控储存30d以上,运输车监控储存3d以上的要求。5.8.4 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建设和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还应满足以下规定:1为气瓶安装信息化标识,解决以往宏观数量不清、安全状况不明的监管难题,为监管部门科学、精准监管气瓶提供有效的手段;2满足气体充装企业实际操作使用的业务需要,可以方便、准确地建立气瓶档案,记录完整、规范的充装数据,追溯钢瓶流转记录,解决以往企业实际上做不到和做不好的操作难题;3实现用户身份证扫描识别和记录功能,满足钢瓶销售和经营企业的用户信息管理的需要。同时兼顾政府关注的宏观安全和企业关注的用户信息资源两方面的需要,注重于长远发展,确保信息化系统能够真正落地和持续推进;4实现对瓶装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供应站等信息的线上许可申请和审核,提升瓶装燃气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5实现气瓶身份信息可查,老百姓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电子标签来了解气瓶的制造、充装和检验等详细信息,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于气瓶安全的知情、选择、监督的需要;6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手机扫描电子标签,可以打击处理市场上流通使用中安全状况不明的“黑气瓶”,满足部门之间联合共治和信息共享的需要。也方便企业或安检人员定期入户安检,保证消费者气瓶使用的安全。5.8.6 电子标签一般安装在气瓶上,用于标识气瓶,具有信息存储功能,可记录气瓶的制造单位、出厂编号、制造年月、下次检验年月等钢瓶档案信息,同时记录充装单位、瓶气总重、末次充装日期、客户名称、用气地址、送达日期等使用信息。气瓶报废时,气瓶标签一并报废,不应重复使用。5.8.8 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后方可从事气瓶充装活动。气瓶充装实行固定充装制度,充装单位不得充装非自有产权瓶。充装信息包括气瓶条码、充装单位、气瓶检验单位、充装枪号、瓶身总重、充装净含量、充装介质、末次充装信息和充装人员工号。气瓶充入燃气的作业日期,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7408的规定,采用“YYYYMMDD”(年、月、日)的完全表示法基本格式表示。5.9 冬蕙燃气监管系统5.9.4重要空间档案是指燃气相关密闭空间;燃气用气人员密集场所;燃气管道穿越铁路、河流、地铁、隧道等;燃气管道距离铁路、城市主干道较近;城市易涝点;泄洪区等重要空间。6系统应用6.1 -Hft½6.1.1 智慧管网、智慈厂站、智慧巡检、智慧工程、智慧应急、智慧运营、智慧调度、智慧计量、智慧用户管理等应用于工程管理和运营管理相应的场景中。6.1.4 厂站应根据智慧化水平、设备运行状况、运营管理模式、地埋位置等方面,经风险评估后可以考虑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6.2 厂站管理6.2.4厂站生产用的管理系统功能可以额外考虑以下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1厂站生产区巡检宜支持智能化的巡检方式;2厂站管理系统宜支持B1.M三维模型,通过三维实景可视化,对燃气厂站各区域的运行情况、人员/设备/运营数据等进行全面实时监控:3厂站管理系统宜支持设备预策性诊断维护;4厂站管理系统宜支持智能分析功能,采用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人员脱岗睡岗、劳保着装不规范、违规闯入受限区域、明火、烟雾、人员倒地、人员旁站等异常状态,进行智能识别、报警、处置和记录。6.5管网运营管理6.5.1 管网运营管理系统宜考虑智能设备与移动端设备关联与应用,支持移动端设备的作业留痕及轨迹数据采集。6.5.4 第三方施工管理宜考虑具有摄像头监控施工的企业应满足视频的智能识别(人员或车辆闯入、大型机械)功能,并能识别内容进行示险及时派单给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施工的监管。6.5.5 重点区域的巡查设备宜考虑具备实时监控、异常状态自幼传输的物联设备,满足异常状态的告警条件设置.,触发告警后能够进行告警的及时发现、确认、处置的闭环管理。6.5.7 管网运营管理系统的隐患管理宜针对隐患分级,在地图上显示隐患的位置及类型的能力。6.5.8 使用检漏仪、防腐层检测仪等智能设备进行泄漏、防腐层检测条件的企业,可额外考虑数据实时上传的功能。6.76.7.2可额外考虑每年组织管道完整性管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进行体系的修订,以确保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6.8 应急管理6.8.1 应急指挥系统可额外考虑过程动态评估、应急演练分析、对事件做出综合分析的功能。6.9 用户管理6.9.2可额外考虑对大客户进行能效分析和评价的功能,并宜制定优化用能的方案。aio智慧调度6.10.2本条说明智耗调度系统应具备的功能:4通过安装远程自动调节设备和智慧调度系统实现实时调节输配系统中重要节点的燃气供应,比如通过实时调节气源比例实现为特殊用户提供恒定热值的燃气等。7运行维护7.1 日7.1.5系统管理员作为网络安全的关键角色,承担着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职贵。为了提高系统管理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定期接受信息安全防护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教育不仅有助于系统管理员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还能增强他们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遵守,从而更好地保护系统运行的网络信息安全。7.3应急预案7.3.1 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性质和机理,主要分为以卜三类:1攻击类事件:指信息管理系统因计算机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2故障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停电、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3灾害类事件:指因爆炸、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信息系统损毁,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应根据故障原因的不同,合理采取适当的应急预案。7.3.2 当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1应急处理工作小组从业务人员或值班人员的故障申告、信息系统监控报告的故障告警中得知信息系统异常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2对信息系统事件作出初步的分析判断。若是电源解除不好,物理连线松动或者能在短时间内自行解决的信息系统问题,及时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故障处理,并报领导小组备案;否则,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将故障大致定性为设备故障、线路故障、软件故障等故障之一,及时告知领导小组和受影响的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避免事件影响范围的扩大;3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根据故障类型及时与外部支持人员取得联系。其中,设备故障的,可与设备供应线和集成商联系:软件故障的,可与系统集成商联系,由系统集成商进行现场或远程技术支持;系统故障的,可与运营商联系,三方密切协作力求管理系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7.3.3 为提高信息系统突然事件应急响应水平,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各个环节之间的通信、协,调、指挥等是否符合快速、高效的要求。通过演习,进一步明确应急各岗位责任,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补充、完善。

    注意事项

    本文(DB22_T 5164-2024城镇智慧燃气建设技术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