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材第105页例4、第106页例5及局部习题。【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2、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分,会依据数据的具体状况合理选择统计量。过程与方法阅历中位数的相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相识的学习方法,造就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情感看法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问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爱好,增加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造就学生酷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中位数的意义,驾驭中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驾驭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学法: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师生谈话导入。2、课件出示: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竞赛成果如下表次数第一次其次次第三次第四次成果124108136132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果是多少?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下面让咱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展的掷沙包竞赛,他们的成果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设疑:老师知道这组学生中有一名同学叫刘云,他的成果是25.8米,你们猜猜他在这组中可能排在第几?三、探究沟通,解决问题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果统计表。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朋张炎赵丽成果/m36.834.725.824.724.624.123.2从他们的成果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刘云同学排在第几?为什么刘云的成果比平均数低,还能排在第三呢?引导学生视察,小组内沟通。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相宜吗?(不相宜)想想方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相识中位数。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爱好,通过估计,计算比拟,发觉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相宜,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一一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介绍中位数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干脆关系,随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更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即响,为弥补平均数在描述某数据组的缺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相识一位新挚友一一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后,位置居最中间的数据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师:那么,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果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生动手尝试,按大小排列找出中位数24.7O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a、按大小依次排列b、最中间的数据设计意图(让学生相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驾驭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3、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紧要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4、教学例5出例如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果表姓名李志强陈文王文贤赵军张鹏刘卫华于国庆成果/m3.062.902.743.522.832.892.78师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1)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同桌之间议一议,说一说。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相宜,应选中位数。(3)假如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果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小组内探讨,全班沟通。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5、学问小结。设计意图(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觉学问规律,并动实践求平均数,中位数,造就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1)根本练习。(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生读题,小组探讨,共同解答,汇报沟通。(3)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学生探讨自由解答。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五、板书设计中位数例4例5中位数24.72.89(2.89+2.90)/2=2.895按大小依次排列数据个数奇数:最中间的数据数据个数偶数: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六、教后反思: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拟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有时能一一发觉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一一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一一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一一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数那么可以,深化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