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8个易错的文史常识.docx

    • 资源ID:1673845       资源大小:12.6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8个易错的文史常识.docx

    28个易错的文史常识“劳燕”最愦是“分飞”“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和“辛劳”没有半点关系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分飞”是“劳燕”最常见的姿态,而不是“纷飞比喻夫妻、情侣别离。2“七月流火”非天热“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七月指的是农历,“火”是指恒星大火星,“流”指的是西沉。祖先早在儿干年前观察到,每年的熨末秋初,大火星会落向夜空的西边,是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3“衣冠禽兽”“衣冠癖兽”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我,明朝的文官官服绣肉,武官才服绘售,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到明朝中晚期,宦盲专权,政治腐败,“衣冠肉普”一语开始有了贬义。4“丰碑”自古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右或枇,其作用之一是作为一种卜葬工具。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慕,这种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这种特殊的葬礼规格,起初适用范围有严格限制,后来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即在坟前立起石头。5“人浮于食”本好事“人浮于事”原为“人浮于食:古代以粮食的石数计算俸禄,所以称之为“食”“浮”指超过。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超过了传禄和职位,就可称得上廉洁。古时候的“君子”宁肯让自己能力超过俸禄,也不愿侔禄超过自己的职位。自谦才能用“忝列”“忝列门墙”为谦语,意思是有愧于排列在其中。只能用于自己,不可用于别人。从第三人称的角度使用“忝列”是在说对方不称职,有辱于所任。7“不刊之论”不能改“不刊之论''的“刊”字,并不是现在“刊登”的意思,而是“删削”或“修改二重要的文字才能称为“不刊之论二指不能被附改的文字。起先只能用于帝王诏令'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格甚而、褒义强烈。8“不足为训”非准则在“不足为训”这个词语中,“训”不是作"教训”解择,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所以,很容易断定“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工9“负”“孚”两字意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不负众望”与“不孚众里”这两个成语经常被人们混用.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负”和“乎”,“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期负。“孚”的意思是使信服,“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而“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IO“凯旋”不应接“而归”“凯”意思是胜利,“旋”意思是归来,而“凯旋”就是胜利归来.既然“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那么在前面加上“胜利二或名在后面加个“归来”都是画蛇添足.11“滥觞”到底是何意结合文献,概括“滥觞”有如下义项: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指小水;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波及,影晌。泛滥:过分。由此可见“滥筋”含义之多,不应只局限在一个意思里使用.“犯而不校”是宽容首先明确“校”不是学校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计较”,“犯”是“触犯”的意思。“犯而不校”是说受到别人的触犯或者无礼,不去计较很多,是一种宽容的心态.13不耻下问向谁问£现代汉语词典B对“不耻下问”的解择是“不因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究杂,我只好不耻下问”,这属于误用。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14曾几何时为几时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比如现代汉语词典的例句为“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J15空穴来风如何算原本“空穴来风”的解择是事出有因,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把它解糅为“事出无因”或者“没这回事”,已被普遍接受,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所以在词典中的稀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16炙手可热因何故“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游张。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庖之意,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17古今差别话“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18律诗不叫古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以唐朝为时间参照的一对概念,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近体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19“万卷”该仃多少书形容一个人读书很多、学识渊博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用“读书破万卷”,实际上万卷书并没多少内容,因为“卷”本指串起来的竹荷,古人一卷书的篇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20“仁者”为何要“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J仁龙之人和山一样平净稳定,不为外在事物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因此说“仁者乐山'121“五毒”原来是良药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并非无恶不作的意思,而是指五种主治外伤的药性猛烈之药。£周礼天官说:“凡疗伤,以五毒攻之J这里的“五毒”是石胆、丹砂、雄黄、慈石和俣石,通过加工合成之后,其药性极其酷烈,是可以毒攻毒的良药.22“登堂入室”臻佳境“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常,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登堂入室”作为一个谓语词组,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另外,把“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理解为“从大厅进入内室”的用法也是欠妥的。23究竟何为“平”天下有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平天卜”就是平定天卜.,是和武力联系在-起的,总是和沙场联系在一起.但这是误解,“平天下”的意思是“使天下平定”,史接近于一种治国之道。24“莘莘学子”多少人“莘莘学子”不是成语,而是组合词。“莘莘”是个登字形容词,表示“众多”,“莘莘学子”意思是“众多的学子”,在“莘莘学子”前加“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后面加“们”都属于误用。25“朕”也曾是老百姓“朕”这个第一人称代词,在秦朝之前,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但臼从秦始皇以来,“唯我独尊”的统治者下令使得这个词从此和普通人无缘。但“朕”虽然是皇帝的自称,但还是不同于“我''"余”等代词,其意思更接近于“我的”.26“杏林杏坛”路途远杏林、杏坛一字之差,但其意思却差别很大。“杏林”是中医界的常用词汇,人们往往喜欢用“杏林春暧”“誉满杏林”来赞美医术高超、医镌高尚的大夫。“杏坛”是指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27夜色如何弊“阑珊”“阐珊”二字为零落之意,不用于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辛弃疾写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元夕灯会的高潮已过,灯火零落,游人稀疏,而相约的人还在等着他。有些人聚会时凌“灯火阑珊”来形容聚会气氛很好,其实是误用。28“阿堵物”是啥东西“阿堵”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后来由于晋书王衍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阿堵物”渐渐被称作为钱的代称。

    注意事项

    本文(28个易错的文史常识.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