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专线方案及验收测试方案.docx
互联网专线方案及验收测试方案献(I)本规范包括的集团客户业务为互联网专线业务。(2)每种业务按照不同的脑量保降等级共分为AAA级、AA级、A级、普通级网个级别.(3)本规范制订了不同S1.A级别对应的组网模型。(4)本规范的解择和修改权屈于网络部。1 .互联网专线业务描述1.1. 业务定义互联网专线业务是指为客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链路,直接连接CMNET,实现方便快捷的裔速互联网上网服务,带宽可以试活选择。1.2. 业务功能及特点互联网专线除提供基本嬴速上网功能外,还可承载多种新型互联网综合应用,如多媒体信息查询、IP电话、视频会议、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专线业务具有如下特点:灵活的带宽:通过强大的CMNET数据网络,采用专线的方式为集团客户提供多种带宽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专线带宽般为W2M或ION、100M或以上.快速Internet:既可实现集团内部员工高速上网,又方便集团客户利用Internet直接开展网上业务,进行电子商务活动。2 .互联专线业务网络结构2.1. 网络结构互联网专线常用接入手段主要包括PO认PTMySTp等,对大颗粒业务可采用M)M/OTN技术。互联网专线的接入距离可达70公里.,提供2-100OM及更高速率的高速带宽。互联网专线业务网络结构如图3.1-1所示:图3.1-1互联网专线业分同络结构示意图3 .互联网专线业务分级保障分析及业务指标3.1. 业务分皴保障等级根据客户服务等级和所申请业务的重要程度,对客户的业务确定不同的业务保障等级,并提供差异化的组网解决方案。本规范重点提出网络的差异化组网方案,对业务开通时间、系统恢复时间的不同业务保障要求见W集团客户网络服务等级协议(S1.A)规范的相关部分。瓦联网专线是指为客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链路,直接连接CMNET,实现方便快槌的高速互联网上网服务。互联网专线业务的分级主耍体现在不同等级客户的接入乂面和设备的可用度上,客户接入层面的差异化组网方案主要在网络的保护方面体现。工程中主要通过物理双路由,选用具为自愈保护功能的设备,实现网络自愈保护.3.2. 性能指标分析衡量互联网专线业务的重要性能指标主要有可用带宽、时延和丢包率。3.2.1. 可用带宽可用带宽是指在客户恻数通设备与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之间,以HTTP或FTP协议传输数据时实际获得的带宽值。互联网专线业务的客户倒数通设备至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的可用带宽应与客户合同带宽基本-致。考虑数据包包头等开销,FTP、HTTP协议的测试带宽应不小于客户合同带宽的70%。3.2. 2.时延时延是指在客户侧数通设备与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之间传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测试时使用的包长在设备吞吐显范闹内时,口在正常带宽负荷下(负荷小于70%),客户例数通设备至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的雉向时延指标应不大于IomSo3.2.3. 丢包率丢包率是指在客户侧数通设备与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设省之间传送数据时,应该转发的数据包中不能转发的数据包所占比例。丢包率与数据包长度以及带宽的负荷相关。测试时使用的包长在设备吞吐量范围内,且在正常带宽负荷卜(负荷小于70%),丢包率应不大于1%。3.3. 互联网专线业务分级保障及业务指标本分级保障体系中,对于不同等级的客户提供相同的业务指标。互联网专线业务指标及不同等级业务的接入方式如下表所示:衣4.31互联网专线业务分级保障及业务指标项目业务指标接入方式AAA级见4.2.1-4.2.3节描述采用物理双路由接入CMNET:如采用PON技术,在O1.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cA或Type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在ONU与分光涔之间采用物理双路由保护.AA级采用龙辑双路由接入CMNET;如果川PON技术,在O1.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CA或TyPC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A级果用单路由接入CMNET:如采用PON技术,在O1.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备纤保护。普通级采用单路由接入CMNET:如采用PON技术,不采取保护措施。注:各等级业务的接入技术选择见5.1节。4.互联网专线业务接入网络要求4.1. 接入技术选择4.1.1. 接入技术传统的SDH/MSTP技术提供有保障透明传输通道,能然较好地满足业务需求。PTN技术结合了IP技术的灵活性和传输技术的保护、良好OAM的特点:主导推出(4)成对光调制解调器的使用,由于末端光调制解调器一般需要采用带外网管方式,需要对网管链路进行二次建设:台式光纤收发器点对点组网,无法实现网管,此类技术仅考虑用于普通级业务中。<5)单纯的使用协议转换器用于端口匹配,增加了节点,原则上在A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中不使用,在AA级和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中不建议使用无法监控的协议转换器,无监控的协议转换器只能用于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表5.1-1接入技术比较接入技术规范化组网方式组网方式特点适应场景(客户等级)MSTP/PTN全程MSTP/PTN1、全透明传输,传输效率高,完全能满足语音、数据、多媒体信息等传输的需要.适用所有等姬的业务.特别是AAA专或,安全性、格定性最诲.2,具有自愈保护功能,安全性向,3、组网简单.4、网络跳口可进行限速,可根据需求提供不同的带宽,可拈性、保密性高。5、设备成本较高.MSAP城域网咐P+接入网MSAP1.每专线平均成本低。适用于AA及以下的专线,安全性、½定性较诲:特别适用于需要V.35等小带宽接1.1.的客户2、提供1+1保护,可实现自保保护.3、全程网管,提供客户IH断电、断纤告警区分。1、全光接入稳定、可靠,不受其他外在环境因素干扰,5、尚无技术体制PONO1.T上联至业务网关设;1、建网成本较低.玷用于各等蟆的互联网专线业务,提供不同的保妒方式使用在AAA中,ONU至分光器之间需要启用保护,成本技高.2、带宽扩展容易.3、由于PON技术采取下行广播机制分发数据,存在被历听的可能,倒难度较大.成对光调制解调潜、光纤收发器城域网iCSTPSDH+成对光调制解调渊、光纤收发器1、利用原有传输资源,设备投资少,成木较低。适用于普通级的互联网专线业务2、可绑性较低。局端需新增多业务光猫“堆登严重.烟加了维护节点.维护难度增大.3,无法或难以网管。表5.1-2业务分级保障技术选抨项目接入技术备注接入网(AAA)MSTP/PN.PON(I)首先结合上层城域网技术选取MSTP或PIN(2)结合客户需求的然门性质(TDN电跖或以太电路选取MSTP或PTN(3)选用MSTP/PTN技术时,不得使用协转.(4)选用TON技术时,在O1.T与分光器之间果用TypeA或TyPe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在ONU与分光涔之间采用物理双路由保护”接入网(AA)MSTPPTN,MSAP,PON(1)首先结台上层城域网技术选取YSTP/MSAP政PTN(2)结合客户需求的端1.1.性质(TDM电路或以太电路选取MSTPMSP或PTN(3)选用MSTPPTN技术时,不使用协转或使用可监控的办转.(4)选用PON技术时,在O1.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eA或Type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5)选用MSAP技术时,要求同湘和远湘设备可监控。接入网(八)MSTP/PTXMSAP,PON(1苜先结合上层城域网技术选取MSTP/MSAP或PTN2)结合客户需求的地”性项(TIn1.电路或以太电路选取MSTP/MSAP或PTN(3选用MSTP/PTN技术时,不使用协转或使用Ur监控的办转.(4)选用PON技术时.在O1.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备纤保护。(5)选用MSAP技术时,要求局端和远端设得可监控.接入网(普通)MSTP/PTN.MSAP,PON(1)现网有可利用的PON网络时可直接选取,特别对于带宽衡求发大的网络,(2结合上层城域网技术选取MSTP/MSAP或PTNs结合客户需求的端口性质(TDM电路或以太电路选取MSTP/MSAP或PTN.(3)选用MSTP/PTN技术时,可使用光词制解两器、光纤收发器等无法监控的设备.(4)选用PoN技术时,不采取任何保护,(5)选用MSAP技术时,要求局相和远端设备可监控.4.2,按入例/客户例设备要求对设备的要求是要达到相应级别的设备可用度指标,并且能够支持线性保护或环网保护。(1)要达到设备可用度指标,应减少设得的故障率,这包括以卜方面的考虑:设备自身的可考性设计,包括元冷件的选取和设备内部的系统设计。股电信级设备都有较高的元器件筛选标准:设备整体的机械安全,包括内部板卡、子架的固定和机架加固。<2)增加对网络的监控,把握网络动态,要求所用设备具备网管功能,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管系统。<3)加强运维管理、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去5.27业务分钺保磔对接入恻/客户IW传输设法要求刷AAAAAA普通网络保护接入侧传怆设备具有支持战性保护或环网保护的能力.同AAA无电源翁份客户侧设在电源具备1+1保护的双电源模块,客户例设备具备220W-48'两种电源可选箱入接门客户到设备根据海要选配1+1保护的双电源模块,并根据需要选配220V电源或78V电源输入接口客户»1设备具备220丫电源尬入接口客户例设番具备220V电源输入接口双路谕出若客户端设招具备双端口保护(般为155M或FE接).原则上,客户侧设符应具备客户掂1的保护输出(且工作和保护不在【可一板卡上),用于实现端口的1+1保护无无无机架加固建议采用架式安装方式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住式安装方式设备可采用分式或壁挂式安装方式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挂式安装方式.客户IM设备可采用室外机柜安装网络管理接入恻/客户侧设备应支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接入侧/客户恻设备应支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接入侧/客户侧设备应支持配益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不要求4.3.业务特征对蛆网的影响股来说,客户业务的带宽和接口类型对网络结构不产生大的影响,接入网的组网结构主要取决于业务保障等级,技术的应用主要结合城域传送网的网络技术选取。但在初期的组网方案中考虑些具体的业务场景,包括接口类型、带宽需求及发展等,有助于整体网络的技术方案应用。4.3.1. 业务接入位置目前的城域接入乂网络通常采用环形网络结构,线路侧的速率一般为I55M622M(MSTP技术)或GE<PTN技术),因此其能提供的电路速率-一股在I55M/KE以下。一般情况下,互联网专线业务的带宽需求为2M7000M及以上,客户业务的接入位置应选择在运营商网络末端的城域接入层节点如基站、营业厅等,避免在汇聚层节点机房造成大fit的的接入设备堆砌“对于大带宽的业务需求(特别是客户中心的大业务带宽需求)可通过汇聚层进入到城域传送网络,或通过新建汇聚层接入层的传傩系统,将电路通过城域接入层延伸至接入网客户星。AA及以上级别的业务,当客户设备离汇聚节点机房距离较近,且汇聚机房容量允许时,客户设备可就近通过汇聚节点接入到运营商城域传送网。已有城域传送网和城域接入层应为业务合理规划容量预印,接入电路尽最利用已规划好的传输通道上传送,新建传输系统应考虑整个接入网的发展需求,盛体部署、层面清晰,不影响基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城域传送网和城域接入层的接入节点(接入节点或汇聚节点)机房环境安全必须满足相关等级标准,特别是满足电源保证和承重等要求,不满足要求的应积极整改.对不能满足电源保障等要求的接入层节点(基站等),因时间、协调等原因智不能满足要求的,可通过基站节点跳纤的方式将业务接入节点引至条件较好的节点(汇聚节点或其他基站)。由于此方案涉及到光纤资源的调配,影响到全网光纤配置,不建议作为常规方案,仅考虑作为临时过渡方案使用。4.3.2. 业务接入网络连接接入网技术和城域传送网底层技术一致时,可在网络连接点(城城接入节点或汇聚节点)处利用已有城域设备的支路口与远端客户端设备组网拉远,采用NN1.接口形成链形或环形网络。利用城域网中已有设备的支路口组网,节约投资和机房面积。图5.3-1网络连接方式示意图客户接入层技术和城域传送网/城域接入层技术一致,但已有城域传送网传输设备接口数量剩余不多或下陕客户数量做多时,可新增接入恻设备扩展端口,利用新增接入设备通过群路11或支路门与客户(W设备组网,接入网与城城网之间采用NN1.或UN1.接口连接,客户电路通过支路信号上联至城域传送网络。若技术许可,推荐采用NN1.接口连接.客户接入层技术和城域传送网汇聚层/城域接入层技术不一致,或厂家不一致时,可增加接入恻设备与客户恻设备组网,两个网络之间采用UN1.接口,客户电路通过支路信号上联至城域传送网络。5.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方案5.1. 方案选择说明5.1.1. 运营商条件准备城城传送网、城域数据网应根据集团客户业务发展规划,提前对传输电路、设备、板卡及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扩容,为集团客户业务预密资源.5.1.2. 用户协调根据£集团客户网络服务等级协议(S1.A)规范3、业务安全需求以及带宽、接口需求,给出网络服务等级建议。5.1.3. 确定业务保障等级结合的基础资源条件,以及客户机房及设备条件,论证是否具备相应等级网络组网条件。条件不满足通过以下措施解决:(1)对不满足要求的部分进行整改,包括机房条件、设备性能、光缆光纤、电源供给:<2)对客户不满足部分给出建议,包括客户机房环境、电源等条件和设备要求等,使其达到相应级别的可用度指标,满足组网条件。上述解决措施难以实施时,协商建议采用低一等级的网络解决方案.5.1.4. 选择业务解决方案根据业务的业务保障等级要求选取AAA、AA、A、普通级等4个不同等级的业务解决方案,不同等级的组网差别主要体现在客户接入组网方案、以及设备的可用性指标。在相应级别的业务解决方案中,选择组网模型。(I)在同一解决方案中不同组网模型都能满足业务保障等级要求,<2)本规范定义的组网模型为满足该等级业务指标及可用度的参考组网,各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更高等级的模型组网.在相应级别的业务解决方案中,确认组网技术的选择是否符合专线业务的需求。在相应级别的业务解决方.案中,核实不同模型的地础网络资源是否满足要求。在相应级别的业务解决方案中,提出对有线接入设备的要求,为卜.一阶段的设着采购及维护提出了要求。在相应级别的业务解决方案中,对限食设施提出了要求;对客户机房的要求可以作为对专线业务的客户建议提出。若达不到要求,其影响不在系统号核指标内。5.2. AA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解决方案AAA互联网专线业务采用物理双路由的组网模型。如采用PON技术,需要在O1.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eA或Type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在ONf与分光器之间采用物理双路由保护。5.2. 1.AAA级组网模型5.2.1. 1.组网模型1对于AAA级比联网专线业务,1台客户IW设备通过物理双路由接入1台接入IW传输设备,经由有线接入网及城城传送网上连至城域数据网I台SR路由器/其他业务网关设备,再接入CMNET。网络结构示意如下:侧设备具备220V/T8Y两种可选电源输入接口。接入侧/客户他传输设备的网管功能应支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5.2.4. 配套设施要求汇聚展以上的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机房温湿度、洁净度、机房承重均应满足e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的相关要求。机房应采用UPS系统或-48Y开关电源系统供电,电源设备的配置应符合C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5040-2005)的相关要求。机房采用联合接地方式,防雷、接地的设计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相关要求。设备加固安装应符合£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的相关要求。接入侧设备安装在城域接入节点(汇聚节点/基站)内,机房承重应满足站内设备安装的需求.基站引入一路-:类或:类以上市电电源,配置-48V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为接入侧设备供电。开关电源应具备二次卜电功能,以确保市电仲电后接入侧设备仍能正常工作1220小时以上。基站采用联合接地方式,防需、接地的设计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I)5098-2005)的相关要求。设备加固安装应符合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的相关要求。客户侧设备安装在客户机房内,机房承重应满足站内设符安装的需求.客户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机房温湿度、洁净度、机房承重:均应满足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的相关要求。客户机房应配置-48丫开关电源或1.PS设备为客户侧设备供电,应根据市电电源的日常停电次数和时长,配理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并结合客户机房的设备的总耗电量及维护时间,选配合适容量的蓄电池组。客户侧设备的宜流电源电压要求:-48V<-15÷20%)DC,正极接地,脉动电压允许100mV(峰峰值,正弦波O150Hz),宽带干扰信号(IOMHZ)有效值小于IOmv,话带干扰信号小于-68.5dBmp。客户侧设备的交流电源电压要求:220V(土10%),50(±5%)Hz0客户机房采用联合接地方式,防雷、接地的设计应符合学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I)5098-2005)的相关要求.设备加固安装应符合电信设备安装抗凝设计规范(YD5059-2005)的相关要求。图6.3-2A级互联网专线业务组刈结构图2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实际情况而定。5.3.1.3.业务接入点客户fW设箸一般接入到城域传送网接入屋。条件具备时,可就近通过汇聚节点接入到城域传送网。5.3.1.4.承载方式及接入技术(八)承载方式本业务通过SR或其他业务网关设备进入城域数据网承载业务。(b)接入技术客户侧/接入他采用PTN/MSTP(MSAP)或PON接入技术。建议客户端设备采用与接入侧设备一致的接口。5.3.2.基础网络资源要求(八)运营商承载网络方案传统的传输网络采用TDM技术,对业务通道形成双路由保护,提供故障时的快速保护,1200公里以内保护倒换时间不大于50ms。目前推广的PTN技术汲取了部客户侧设备通过单路由接入到运营商网络的单物理局址。如果采用PON技术,需要在Oirr与分光器之间采用备纤保护.5.43.接入/客户侧传输设备要求接入/客户健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挂式安装方式。客户侧设备具备220V电源输入接口.接入侧/客户IW传输设备的网管功能应支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5.4.4.配套设施要求汇聚层以上的机房及基站接入层的配套设施要求同AAA级。客户侧设备建议安装在客户机房内,机房承重应满足站内设备安装的需求。客户机房应具笛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机房温湿度、洁净度、机房承重均建议满足©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rr5003-2005)的相关要求。客户机房应配巴220V交流电源,应根据市电电源的日常停电次数和时长,并结合客户机房设备的总耗电量及维护时间,选配合适容量的蓄电池组。客户侧设备的交流电源电压要求:220V+1.(),50±5%Hz°5.5.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解决方案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采用单路由的组网模型。如采用P(W技术,可以不采取保护措施.5.5.1.普通级组网模型5.5.1.1.组网模型1对于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I台客户储设备通过单路由连接1台接入侧传输设备,经由有线接入网及城域传送网上连至城域数据网的1台SR路由潺或其他业务网关设备,接入CMNE兀网络结构示意如下:SR路由泰其他业务因关设信图6.5T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结构图1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实际情况而定。5.5.1.2.组网模型2对于采用PoN技术的情况,可以不采取保护措施,其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卜丁分JtiKOMXPM政收收备图6.5-2普通级互联网专线业务组网结构图2上图中,虚线框内的数通设备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是交换机,或者视工程实际情况而定。5.5.1.3.业务接入点客户恻设备一般接入到城域传送网接入层。5.5.1.4.承载方式及接入技术(C)承栽方式本业务通过SR或其他业务网关设备进入城域数据网承载业务。(d)接入技术客户醐/接入W1.采用PTN/MSTP(MSP)/PON接入技术,亦研根据情况采用光调制解调器、光纤收发罂、裸光纤等光纤拉远技术。建议客户端设备采用与接入到设备一致的接口。5.5.2. 基础网络资源要求(八)运营商承载网络方案传统的城域汇聚层以上传输网络采用TDY技术,对业务通道形成双路由保护,提供故障时的快速保护,1200公里以内保护倒换时间不大于50ns,目前推广的PTN技术汲取了部分IP技术的优点,但保护倒换时间有所增加。城域数据网络(CMNET)采用网状网结构,可通过路由协议进行链路收敛.(b)接入网络方案客户侧设备通过单路由接入到运营商网络的单物理同址,电路无保护.5.5.3. 接入/客户侧传输设备要求接入/客户侧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挂式安装方式,客户侧设备可采用室外机柜安装。客户端设备具备220V电源输入接口。5.5.4. 配套设施要求汇聚层以上的机房及基站接入层的配套设施要求同AAA级。客户侧设备如果安装在客户机房内,机房承重应满足站内设备安装的需求客户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机房温湿度、洁净度、机庆承重:均应满足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的相关要求。客户侧设备如果安装在室外或楼道内,应根据建筑物实际的安装条件,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避免安装在潮湿、高温、强礴场干扰源的地方。应远离自来水阀门、燃气岗门、暧气阀门、消防喷淋设施等。必须在建筑物的公共部位安装综合配线箱/机柜,应远离窗口、J,确保粽合配线箱/机柜安装在不受日晒雨淋的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维护的地方.应满足站内设备安装的需求.采用室外机柜安装设备时,安装要求应符合YD/T5186-20106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柜安装设计规定的相关规定。客户机房应配置220V为客户测设备供电,应根据市电电源的日常停电次数和时长,并结合客户机房设备的总耗电信及维护时间,选配合适容量的蓄电池组客户侧设备的交流电源电压要求:220V±10.50±5%Hz°客户侧设备工作环境的温、湿度要求详见下表:M5-1环境要求隹议表设备安装环境温强和湿度要求室外暖温/干热/亚湿热/湿热气候带温健:-2or-5or:湿度:5%95%塞温气候带温吱:-35C40C:湿度:5%95%楼道暧温/干热/亚湿热/湿热气候带通风条件较差俎度:10C55C:湿度:5%95遹风条件较好温度:10C45X?:湿度:5%-95%寒溟气候带温度:25C40C湿度:595%5.6.分级保障短网特点5.6.1. 业务分级保障嘤求表6.67业务分级保障主要要求比较表项目AAAAAA普通组网要求客户侧接入:物理双谿由,上层网络有保护.如采用PON技术,O1.-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eA或TyPe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ONU与分光涔之间采用物理双路由保护.客户侧接入:逻辑双路由,上层网塔有保护.如采用PoN技术,需要在O1.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Type或TypeB方式的物理双路由保护。客户侧接入、单链,汇聚层以上的上层网络有保护,如果用PON技术,需要在O1.T与分光器之间采用备纤保护.客户侧接入:单鞋.汇聚层以上的上层网络有保护。如采用FON技术,不采用保护措施.接入技术MSTP/PTN.PONUSTP/PTN,MSAP.PONMSTP/PTN.MSAP.PONMSTP/PTN.MSP.PON设备能力接入侧传输设招具有支持线性保护或环网保护的能力。接入侧传输设备具有支持线性保护或环网保护的能力。不要求不要求电源备份客户侧设备电源具备1+1保护的双电源模块,客户俯设需具备220V/-48V两种电源可选检入接口客户侧谀备根据南要选配1+1保护的双电源模块,并根据需要选配220V电源或78丫电源怡入接口客户侧设需具备220V电源输入接口客户侧设箸具备220V电源输入接口机架加固建议采用架式安装方式.i殳备可采用台式或壁挂式安装方式。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挂式安装方式。设备可采用台式或壁挂式安装方式,.客户侧设备可采用空外机板安装。网络管理接入IW/客户侧设备应支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接入侧/客户侧设备应支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接入恻/客户俯设需应支持配巴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并能纳入到运营商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中。不要求5.6.2.接入技术特点5.6.2.1. MSTfVPTN客户接入采用MSTP/PTN技术,可采用电信级设备组网,网络安全性好、可苑性高,稳定性强,但建设成本较高。采用全透明传输,传输效率海,PTN设备可灵活提供E1.、STM-1、FE、GE皇UNI接口,以及以GE为主的NI接口。SDH/MSTP设备可灵活提供E1.,Sn1.-I/4/16、FE型UN1.接口,以及STM-I/4/16的NN1.接口。采用基础传输网络组网,网络覆盖面广,利于客户网络的扩容、升级。网络端口可进行限速,可根据需求提供不同的带宽,可制性、保密性r¾MSTP技术适于TDN电路需求较多的场景,PTN技术适于IP电路需求较多的场珏。规模发展要求接入侧设备提供足够的STM1/FE光接口,成本较高。PN网络处在建设发展中,网络覆盖面有限。初期建设成本较高,是目前网络技术发展方向。当全程采用同厂家同技术平台时,可实现全程传输网管,通过网管实现全网业务的调度及设备的维护管理。5.6.2.2. MSAPMSAP(多业务综合接入平台)以SDH技术为基础,向用户提供E1/V.35专线业务以及以太网专线业务,但孜网络应用需进一步完善。接入网采用MSAP技术,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集团客户,特别是需要V.35接口的集团客户.建设成本较MSTP低.其特点如下:群路盘的1+1备份,通过双路由出局,将可实现自愈环保护,提高了网络的可苑性。支持时钟交叉板、电源板等重要单板的用1+1保护。MSAP设备的组路口可以提供STM-I光接口,STM-4光接口,E1.接口。业务板可以提供PDH光接口,100BASE-FX接口,10/100BASE-T接口,GE接口,EI接口,忆35接口,STM-I光接口网管方式多样化,可以采用带内网管和带外网管两种,根据设备安装的环境去选择。可实现全程网管,通过网管软件实现全网业务的调度及设符的维护、管理:不仅可以网管到局端设备.用户侧的也可以进行网管:提供客户端设法断电、断纤告警的区分,可方便定位故障原因。主要排障方式为检测客户端设备运行情况以及检隹基站侧至客户他光路。5.6.2.3. 2.3.PON客户采用PoN技术接入时,需要了解现有的PoN网络技术方案,尽量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节约开通成本,减少开通时间,主要特点表现为:采用POX技术具有而速率,能节省大量光纤和光收发器,总体建网成本较MSTP方案更低。可提供最高20km的远距离高带宽接入,口带宽可动态调整,带宽扩展容易。由于PON技术采取卜行广播机制分发数据,存在被窃听的可能,但难度较大.5.6. 2.4,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客户采用多业务光调制解调罂接入时.,网络结构简单,能利用原有传输资源,设备投资少,成本较低。其不足也很明显,主要表现为:可靠性较全程MSTP方式低,基站端需新增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增加/维护节点,维护难度增大。基站端下挂专线业务较多时,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堆置现象严R,占用了原本就很紧张的基站机柜空间,大量的光猫导致基站空开、直流电源紧张:大量多业务光谢制解调器与传输设备间的以太电缆成捆,占用基站走线架空间。传输网管可监控到基站传输设备,但是基站与客户端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需另外做带外网管或带内网管(大部分设备无法实现)。台式多业务光调制解调器的网管上传需占用专门的传输电路,规模建设难度大。5.7. 2.5.光纤收发器客户采用光纤收发器接入时,网络结构简单,能利用原有传输资源,设备投资少,成本较低。其缺点也较多,主要表现为:可拈性较全程MSTP方式低。基站端需新增光纤收发器。增加了维护节点,维护难度增大。基站端卜挂专线业务较多时,台式光纤收发器无挂耳无法与机架固定起来,导致堆福现象泮重,存在隐患,大量的光纤收发器导致基站空开、直潦电源紧张,大量光纤收发器与传输设备间的以太电缆成捆,占用基站走线架空间。台式光纤收发器点对点组网,无法实现网管.5.6.3.CMNET路由规划5.6.3.1. 路由组织IGP规划CMNET骨干网IGP采用IS1.S协议,承我设备的管理地址、互连地址.运行ISTS1.eve1.2.所有PE和P的互联接口、PE间的互联接口、PE的100PbaCk接口均参与IS-IS协议。> 1.DP规划端到端(PEPE)间MP1.S标签通过U)P协议分发,在CMNET网内的互联接口上启用1.DP协议。1.DP工作在DU(卜游自主)标签分配,并且仅针对PE路由器的1.OOPbaCk地址分配标签,CMNET网内互联链路地址可以不分配标签,减少设备维护的标签转发表数H,缩短U)P收敛时间。> BGP规划CMNET闿干网采用单一自治域(AS)方式进行网络组织,域间路由协议采用BGPe5.6.3.2. PE-CE间的路由规划业务接入CMNET时,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1)静态路由协议(2) EBGP路由协议(3) OSPF路由协议当业务CE是单归上联到PE设备时,可考虑使用静态路由协议,当业务CE双归上联到PE时,考虑选用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当业务CE下是一张业务网络并要求更杂精细的路由控制时考虑EBGP协议。6 .互联网专线业务验收测试6.1. 连通性浦试测试目的:测试用户是否可以正常连通SR路由涔或业务网关设备测试通过标准:在PC机上可以Ping通归属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的Ip地址。测试方法:1、在客户侧数通设符上连接PC机:2,在PC机上Ping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的IP地址:3、记录测试结果,并保存Ping操作截图。测试记录表:表7.卜1连通性测试记录表序号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测试内容测试结果测试时间测试人联系方式6.2. 可用带宽潴试测试目的:测试客户侧数通设和至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的ETP、HTTP协议可用带宽。测试通过标准:采用FTP、HTTP协议测试得到的测试带宽不小于客户合同带宽的70%。该标准仅在测试方法定义的部署方式下适用,如测试服务器部署位身等因素发生较大差别,不适用本指标。测试方法:1、将PC机或者测试仪表连接到客户侧传输设备上,在归属的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上部署测试服务器。(如果条件限制,建议在CMNET上离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较近的位置部署测试服务罂。)2、在PC机或测试仪表上Ping测试服务器的IP地址,确保其连通性:3、测试服务器上放置一个较大的文件。在PC机或测试仪表上以HTTP或FTP协议进行下载测试,记录文件大小和所用时间,计算平均下载速度:4、在PC机或测试仪表上采取FrP方式将一个较大文件上传到测试服务器上,记录文件大小和所用时间,计经平均上传速度。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流量发生仪表发送上行流量.5、记录测试结果。测试记录表:表7.2-1可用带宽测试记录表序号测试内容下我带宽上传带宽测试时间测试人联系方式6.3. 时延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客户fW数通设备与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之间传送数据包的时延。测试通过标准:客户fW数通设备与归展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之间发送数据包时,选取的不同包长卜的单向时延数值均不大于IOnIs。该标准仅在测试方法定义的部署方式下适用,如测试服务器部署位置等因素发生较大差别,不适用本指标。测试方法:1、将PC机或者测试仪表连接到客户侧传输设备上,在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上部署测试服务器。(如果条件限制,建议在Q(MET上思归屈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较近的位置部署测试服务器。)2、在设备吞吐量范围内选取:.个不同包长(1500氏8008、6,正.)进行测试,设置合适的数据包发送频率使带宽负荷在70%以卜.,建议每秒发送一个数据包:3、在PC机上或者测试仪表上ping测试服务器的IP地址,每个包长持续PingI5分钟,得出每个包长卜的双向时延数值,取其算术平均值,并除以2作为单向时延:4、记录测试结果.测试记录表:表7.3-1时延测试记录表序号测试内容包长双向时延单向时延测试时间测试人联系方式6.4. 丢包率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客户(W数通设备与归底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之间的丢包率。测试通过标准:在客户例数通设备与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之间发送数据包时,选取的不同包长下的丢包率均不大于1%。该标准仅在测试方法定义的部署方式下适用,如测试服务潜部署位置等因素发生较大差别,不适用本指标"测试方法:1、将PC机或者测试仪表连接到客户(W传输设备上,在归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上部署测试服务器。(如果条件限制,建议在CMNET上离旧属的SR路由器或业务网关设备较近的位置部署测试服务器。)2、在设备存吐量范围内选取三个不同包长(1500B、800B、64B,)进行测试,设置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