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二氧化碳制冷剂汽车空调.docx

    • 资源ID:1669807       资源大小:216.3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氧化碳制冷剂汽车空调.docx

    二氧化碳制冷剂汽车空调293430112001曹广升一、课题背景和口的自蒙特利尔议定书签定以来,以CFCS和HCFCS等氟利昂作制冷剂的制冷空调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找寻合适的替代物,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探讨。口前推出的包括R134a在内的HFCS与其混合物,不能够满足长期替代的要求,大多有较高的温室效应指数(GWP)等缺点。同时,人们担忧这些化合物可能隐含着不行预知的潜在危急,因此,自然工质就引起了人们的报大关注,其中的二氧化碳因其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和环保特性,尤其受到了重视。过去CFCI2作为汽车空调的制冷剂,其用量约占全世界CFCI2用量的28.汽车空调由于处于动态工作环境,负荷大,运用开式或半开式压缩机极易引起泄漏。据测,全世界泄漏到大气中的CFC物质中有3/4是由于汽车空调泄漏引起的,在汽车空调装置中用新的制冷剂来替代的任务已特别紧迫。二氧化碳是少数几种无赤、不易燃的工质之一,假如泄露到大气中,它不会导致臭氧层空洞等问题1.与其它工质相比,二氧化碳具有明显的点:(I)ODP=0,且GwP=I很小,约为R134a和R22的千分之一。(2)运动粘度低,流淌性大,压缩比较低(约为2.5-3.0),单位容积制冷量大。(3)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维护简洁,无须循环利用。(4)无毒、不行燃,对常用材料没有腐蚀性。另外,二氧化碳空调的平安爱护装置与现有系统相同:短期和长期暴露极限相当于甚至好于CFC/HCFC;裂开时释放的能量与现有系统相当;二氧化碳的全部特性都为人熟识,探讨应用便利:系统质量和体积与R134a系统相当;蒸发潜热较大,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当大;充分适用各种润滑油和常用机器零部件材料等等优点。当前,人们最关切的是环境污染的问题,二氧化碳作为自然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无任何破坏作用,其ODP=0,至于GwP值,制冷系统本身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只是利用它作为工质,并且处从工业废气回收得到的,用它作为制冷剂时,其GWP值为零,正是因为二氧化碳的这些优点,致使它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不少专家预存,二辄化碳将是二十一世纪制冷空调技术的志向制冷剂,并且己被许多国家作为汽车空调制冷剂的长期替代物进行探讨。然而,由于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高而临界温度低,一般以二氧化碳作为汽车空调的制冷剂工作在跨临界区域,而且压力比较高。目前,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制冷机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已经有样机,而大规模的应用还存在着许有限制,许多方面须要技术突破,相关的技术文献也不是太多,特殊是国内的探讨处于起步阶段。探讨二氧化碳制冷剂的汽车空调,提高其性能,降低生产和运用成本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工作。二、检索策略检索策略是为实现检索口标而制订的全盘安排或方案,指导整个检索过程,因此制定正确的检索策略特别必要。(1)确定课题后,在分析课题的基础上,依据课题要求和特点,确定检索内容的学科范围、文献类型、检索年限。(2)将与该课题相关概念陈设开来,确定中英文检索词,建立检索命题。中文:二氧化碳:制冷剂:汽车空调。英文:C02,Refrigerants,AutomotiveAirConditioning(3)找寻有关资料,依据学科范围选择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如中国知网、汇文、EI、goog1.e等并评估检索结果所得资料是否和课题相关。找出检索词,按逻辑关系列出检索式,制定杳找程序。在检索过程中要特殊留意确定各检索词之间的组配方式,它是检索策略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检索结果的查全、查准。(4)利用资料后所列的参考书目查寻更多的资料。若所得资料和课题无关,重新将与课题相关的概念陈设开来,井建立检索关键词。若满足所找寻到的资料,征引查获的资料。(5)依据查到的文献线索获得原始论文,可在检索工具所附的“来源索引”、“收录出版物览表”等查出刊名的全称,然后查馆藏书目。对该课题大多数文献原文可干脆获得。三、检索过程与初步结果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是中国学问基础设施(ChinaNationa1.Know1.edgeInfrastructure,简称CNKD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中国期刊网上的数据库包括理工(A、B、C三类)、农业、医药TJ.生、文史哲、经济法律与政治、教化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9个专辑。检索范困:全部期刊检索年份:2001-2010检索策略1:篇名:二氧化碳检中8452条高级检索:篇名:二氧化碳and关键词:制冷剂检中42篇:篇名:二氧化碳and关键词:制冷剂and摘要:汽车空调检中16篇与课题相关2篇二辄化碳汽车空调作者:牟春燕;赵万胜;姚美红;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应用探讨进展作者:陈江平;穆景阳;陈芝久;全文下载阅读。Fb*M-在读者举荐文章栏显示相关10条举荐文章,选择符合课题的进行阅读。,少<BMfAWgIn<>W4<w>>jrC*1.IKvan*IPtJWD1JmxTi*1.«21xto篇名:汽乍空调检中539篇高级检索:篇名:汽车空调and篇名:二氧化碳检中20篇基本与策略1结果类似,可用文章相同2 .汇文检索策略1:题名=二氧化碳检中11条检索结果比较少,干脆找寻与课题相关书目:二氧化碳制冷技术丁国良黄冬平编著ISBN号:978-7-5025-9975-1符合检索要求索书号条码号年卷期馆藏地书刊状态TB66/1000590264375-江油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可借TB66/1000590264376江浦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可借TB66/1000590261378江涌综合图书阅览室阅览TB66/1000590264377-丁家桥自科借阅处可借可以借阅检索策略2:主题词=制冷剂检中3条没有与课题相关的可用图书检索策略3:题名=汽车空调检中15条主题词=二氧化碳or制冷剂检中0条3 .工程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简称Ei)是检索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最主要工具书之一。进入EiCompendexWeb界面,Ei的检索分为EaSySearCh(简洁检索)、QuickSearCh(快速检索)和EXPertSearCh(专家检索)。这里选择QUiCksearch0检索词:二氧化碳=C02汽车空调=AutomotiveAirConditioning制冷剂=Refrigerants检索策略1:(co2)WNKY)检中3323条二次检索:(co2)WNKY)AND(AutomotiveAirConditioning)WNKY)枪中4条>earchResu1.tsfeuudsCjt4e1dex1.*I9C-2OW3“S<a-am<i-1.U0Has2)WMKAMD(AIJtomOOvcACendmOrinq)WNKY)uit91.RseMaha造A/norSaKeRW1txerrwmasi1.(onao11oW)coomgandntnaw)r<三o11fiowsettusnccu2asareo)(awMes心MJif"M月小NrTjrv26.118.gJnIt凡20C6.13(21X17Deteb8c;CXe依'必储1.1.Omaded2t×>ermendwesbqa!no1.aCU.aioc*otverco11Mon1.M,2Q«i2QfVtMUfURHfkrw>onwv<7ro9ct6g<w*ng.S>W*J0T50g1.>wwt<y)>crcn<ag、.力6“So-JjtrtMfdRK*tdaYX.II0,.2005,12S3-1X1DUbccCOr“*4c<的OCOMZfIransaiticd1.cyc1.efeectmme1.cencyBCBATherma1.CHTSCurCUVAXf7<ewMtN芦浓府与长磔,VTM6.Vc址ItTiTZJ如<郭*Sy*?y422MQ>1WOtfUUcwc;Cua:Uec6tSiJQiia1.ftSjr4NeWaiCTdU51Iindh1.yMsiUIPEMFCd<>1.iid(ijSMisaayUa(Uma4u<CudXdX<3k,SUtSmIgJ4d5uvce;JiifuopwfCcWTr<wAjt,WcS58w<w20C5-6o01.Ai>itr,V2005PW叱agZMg,协&,匕WMFiM/JNCwZWWAVc>ChS20r-法/"4G>W心.XOS.P161DaUbeoocCX-3AOG俏1。圻徜e。其中第一条和其次条与课题相关获得原文:bec»rewdK><Mio5et*<tjdRecord*1fXfMNttmittta1.utonMortMiUtfeCOOIinU"ShMmHCAXg-wMtamu*qCO2m.Mfw>Mft(ff>¾,.Y,YgKQ(1.m*0ErrzVC<wmtDeVtKVWCert*.IMnMBec<fK2田.Co.1.tdrwu.YsM1.Sours:own*X内<Mh.vXJ.c<*.C*W-c.X>0,p1307-1307S50i40-7007COa婕WaPubIiHtMir:UBMar1.idAMr虹:ReCEIy.ag。QfEcouZormoxurosag*gth©g>ba1.warnnoandenergyCOMorvoacnPrOtogmg.2jq,Wmm4H5utasCOj9/9nowpaidaent>on亭3substitutesforMFCs*1u1.omotMbwcond1.onngw¼eW¾o.nrcryorfibo<aufitnhoacro1.oat>omth«Aco-cfonginodocraa««&,VwreiapeoNmtat11oprfirauDtxn<Xhvoa11gMrcondnontnosystemcano<prcMdosufficehoatgCaPX情,ASananoma1.yapproach,focusedonaCConUngr(r*te11odtothe<¼11um<MMgcondon)isrocovotoaandusedasanauM1.iarheatSourco>r½teaofano1.oc»Kh。加rBasedon5幅coroptWOanw1.>0deve1.opao1.tectrvauomo<hvcoo1.ingandheating«rCond1.ions。W1.emusingCO)5aWtge11A511ereun.aPCOIoM>eCO?u1.omo1.Mcooingndbetngsirconhonng55emmAdkr>fi1.7car«wasucc1.uGovo1.oped,Etrtwtm.PQffOrmxcouportortothatof11pr«sen<KCI34aSCtomcandoamovedO2005E1.SEOf1.MandIiRAJIr1.ghtfirosorvod(Sr«f&)(ac<wWvoMImmv:AMCOnd1.ttQmna-COCrg-dm-8txr*8。次fownuOtoe,rn-QS谊Pfc7-,CJ>UncontroBedtefmft:NAEttc-J*n-C6-1/Mg*CC1.OctBcmC<x>tr433AJrConditioning-M12HeatTrn5er-M2ProcessHeabngO42InorgarucCompounds-&<42RefbTerants.11CrWEa1.A¾11i3andBaWmd*M1.Chemct5“31¾mgphecMPgdrtIeBMeat(Mh*ngeEqmpmemmdComponent)D4t4tM*:W11>X通过左下角H,1.1.TEXT1.INKS链接获得原文原文第一页如下:其次篇同样方法获得原文,原文第一页如卜图:鬟E1.SEVIERAveibb1.con1.ineatw*fW4Cten«'.一c1.nc.d.r.ct=1三三rx三1.,refrigerationIairmatMndhur*4CfRCgGta><2fi<2DOSI213O1,一V*ho,c*.7Hatak>VfnUExpeiimenia1.investigationofaCO2automotiveairCondi1.ionerI1.OngShCng1.iu'.JiungpingChen.ZhijiuChcnM<nv4<rrfurvw“IWQTOtrWSZIwVCSAtVM*XK(1.my.3tuM2W,t>.CMvKzIQZ5<X1<¼*2<XM;rw<WwEZfo11nIAuv<X5;*xfed2Afw3MI5Ata1.>kE1.BC5NmonUv5005b4ntIn1.hit>Md¼.aCO2MiumMiwmi5*d>Mrc<*;Smdesigned11Ja>mrtMcd.Picc<Nirc*Mrw*OCnuahfinehecoo1.erJadc、JParJ1.oruwen*SeOCHn-<de;am*ru1.cmioVA1.MerdJnnfru1.heatCdUnfCfKeKM1.JIorwereud.TWIUbrkM1.IheCO2durpe.IhC<vcnurout1.etprcwurc.IhcaanprcMYd.theMtInktMInfVnHunrndHourawOfthe科,coo1.erMIdtbCsrf1.owrateo(Ihcevjpracwere*rdand<hePerfBnUnCCoftheprv<«>pcw*c«Ivnincnci1.1.yi11¼vMpjicdin<kb1.ThecbnEcuprourpo*vrccwmion.COjrumf1.,rue.andCOPvaIvcw«cJrUIyZThe<¾pennainukf*<dhatheCth*)*ctnPCTfCCnUnoeWMgrcMyMeiedbydiHexatIubncAf1.tKtheCOJ»)*umPCrRm1.narua>mi1.ieIothem»*Ch熊:1.bcteh>fcpcow11:affccdthe)McmPCrfBnWaMXrjiyAadahihkp<C'wcco1.r1.1.cw1%nevdedC,3005EhcviCTJdJmJHR.A1.1.rifh1.rc*<r%vd.检索策略2:tit1.e=C02枪中731条二次检索:tit1.e=co2andabstract=Refrigerants检中1条Technica1.andeconomicassessmentofC02transportationforCCSpurposesFradet,ude(GazdeFrance):Saysset,Samue1.:Odru,Pierre:Broutin,Pau1.:Ruer,Jacques;Bonnisse1.,MarcSource:G1.oba1.Pipe1.ineMonth1.y,v3,n6,Ju1.y,2007,与课题关系不大(AutomotiveAirConditioning)WNTI)检中115条二次检索:(AUtOmotiVeAirConditioning)WNTI)AND(Refrigerants)WNAB)检中54条(AutomotiveAirConditioning)WNTI)AND(Refrigerants)WNAB)AND(co2)WNKY)检中1条Experimenta1.studyonautomotivec(x)1.ingandheatingairconditioningsystemusingC02asarefrigerant>Tainura,Tomoichiro(1.ivingEnvironmentDeve1.opmentCenter,MatsushitaE1.ectricIndustria1.Co.1.td.):Yakumaru,Yuuichi:Nishiwaki,EumitoshiSource:Internationa1.Journa1.ofRefrigeration,v28,i)8,December,2005,p1302-1307与探讨课题相关,检索策略1中已获得原文。4.搜寻引擎检索策略1:co2and汽车空调and制冷剂检中368条与课题相关:C02制冷技术新发展获得原文,需付费.全文:C02制冷技术新发展W注册会员,充伯后用可下载阅读全文!(提供在线阅读的文章第页免费!)注册告帐号充值中心>>用户优准',>8动用户端俎短信020发送到10658008S3061手机交付说明,:RiIff1.pW击糖接联通手机支付i1.送进行支付,-在懦全文提取吗,(2.00元/荏)法输入摄取码!C次会文正常打开全文,须下发安装PDFia漆器检索策略2:汽车空调and制冷剂and二氧化碳检中417条与课题相关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应用探讨记录为空二氧化碳汽车空调器仿真与优化获得原文,需付费。全文:二氧化碳汽车空调器仿真与优化N注册会员,充伯后即可下载阅读全文!(提供在线阅读的文卒第一页免费!)注明维答侏M充值中心用户优惠标准)、移动用户端IS堀信020发送到1065800883061手机支付说明,,我通用户点击够接我I1.手机支付通道进行支付我襟全文提取码,(2.00元/凝)请输入根取利!存球全二正常打开全文,须下到安装PDFfih金器四、国内外探讨现状的综述二氧化碳制冷剂汽车空调摘要:综述了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探讨现状,提出C02作为工质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在汽车空调系统中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部件实现方面,都完全具备了可能性。关键词:二氧化碳;汽车空调;制冷剂1概述C02作为最早采纳的制冷剂之一,在上个世纪并直到30年头得到了普遍运用,随着CFCS的出现,除在船用领域始终被采纳外,CO2很快被人们所抛弃,这种发展的主要缘由是在冷却水温高的热带地区,由于CO2的临界温度只有3111-C,采纳传统Perkin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时冷量损失较大,且存在着饱和压力过高,压缩机功耗过大的缺点,当然这也和当时的制造水平有关。70年头,CFC与HCFC被发觉破坏大气臭氧层与温室效应指数较高而面临全面禁用。HFCI34a也由于其温室效应指数较高而被认为是一种过渡型的替代物。在此背景下,采纳超临界循环的CO2系统以其优良的环保特性、良好的传热性质、较低的流淌阻力与相当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电新在制冷领域,尤其在认为用新型化合替代物同样会隐藏着不行预知潜在危急的欧洲得到了青睐。由了汽车空调易于泄漏,其替代的任务更为迫切,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的研制进展最快,离好用化的距离也最近。美、日、欧洲都己相继研制胜利了二氯化碳汽车空调系统并装车试运行,DANFOSS.DENSO、ZEX2E1.等已进入二氧化碳压缩机小批量生产阶段。1996年德国KOnvekta公司研制出顶置式巴士空调,并通过各种试验。1999年3月,IEA联合日本、挪威、瑞典、英国和美国启动,Se1.ectedIssueonC02asWorkingF1.uidinCompressionSystems,的三年安排项目,2000年9月18口在NTH进行了第一次会议.当前环境爱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产品一旦成熟,必将使其它制冷工质婚然失色,我国汽车空调业又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对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探讨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关切汽车空调发展的读者供应参考。2超临界循环的CO2制冷系统原理20世纪90年头初,挪威技术高校1.Orentzen教授开发了采纳跨临界制冷循环的汽车空调样机,并申请获得国际专利。跨临界的CO2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如图1所示,它是一种和深度冷冻装置中的高压(林彼i)流程4体液化与分别装置类似的系统,只不过其口的不是为了气体液化和分别,而是利用气体液化后可以蒸发汲取汽化潜热的特性以达到制冷的目的。跨临界系统由压缩机C、气体冷却器G、内部热交换器I、节流阀V、蒸发器E与储液器A组成封闭回路。气体工质在压缩机中升压至超临界压力P2,在p2h图上为过程f2a,然后进入气体冷却器中,被冷却介质(空气或冷却水)所冷却。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出气体冷却器后的高压气体在内部热交换器中进步冷却。它是用压缩机回气管前面的低温低压蒸汽过热这一回热原理实现的,此即过程b2c。志向状况下,烂降hb2hc=hf2heo然后用节流阀减压,经节流后的气体被冷却,且部分气体液化,湿蒸汽进入蒸发器E内汽化,汲取四周介质的热量。蒸发器中的液体并不全部汽化,而是设计成有少量液体盈余,因此其出口状态a将在两相区内,这对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效率特别有利。正因为如此,E出口须配置储液器,以防止压缩机液击和便于压缩机回油(专用回油管道如图上虚线所示)。储液器出来的低压饱和蒸汽进入内部热交换器的低压侧通道,汲取高温高压的超临界气体的热量后,成为过热蒸汽进入压缩机升压。如此周而复始完成循环。3系统结构与部件实现C02跨临界系统的工作压力远远超过亚临界循环,蒸发压力为34MPa,冷却压力为101.1.MPa,这给压缩机与管路的机械设汁与密封带来些特殊的问题,须要进行较大改进。CO2具有相当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OC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分别为NH3的1158倍,是R12和R22的8125倍与5112倍),故而与传统系统相比,C02制冷系统的容积流量可显著减小,这样使得压缩机的尺寸,阀门与管道的流通面积比一般制冷系统小得多。同时C02良好的热力性质也为设计结构紧凑、高效的热交换器供应了可能性。3.1压缩机C02和氨一样,其绝热指数(K)值较高,达1130,这可能会产生压缩机排气温度偏高的顾虑,但由于C02的低压工作压力PO很高,正因为绝热指数K值高,压比小,可减小压缩机余隙容积的再膨胀损失,使压缩机的容积效率较高。这已为文献2的样机测试结果所证明。同时,因为C02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均比R134a压缩机的大得多,因而选择压缩机类型与合理的压缩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经过试验和理论探讨,JurgcnSUB和HOrStKrUSC认为往豆式压缩机,主要是柱塞和轴塞式压缩机凭借油润滑,在汽缸壁和活塞之间存在良好的油膜滑动密封,成为C02系统的首选(图2)。因此迄今为止,汽车空调系统中运用的二氧化碳压缩机采纳往更式结构,图3为DAN1.0SS研制的三缸斜盘式压缩机、Bock研制的两缸立式活塞式客车空调压缩机和日本电装的变排量压缩机结构。由于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CO2压缩机汽缸体积小,以与存在潜在高冲击速度,对传统运用的黄片阀提出了挑战,必需采纳更为先进的同门。Bock将压缩机排气阀改良后发觉压缩机效率提高7丸3.2热交换器C02汽车空调系统热交换器包括蒸发器、气体冷却器和内部气体换热器,占有整个系统质量的一半与大部分体积,应有高效、紧凑、重量轻的特点,以满足汽车空调的特殊要求。制冷循环中的散热由空气冷却器完成,其作用相当于传统制冷循环中的冷凝器。在空气冷却器中,二氧化碳工作在超临界状态下,始终处于气态,并不发生一般冷凝器中的冷凝液化过程。受二氧化碳物性的制约,空气冷却器中制冷剂侧压力很高,达I1.Mpa左右。另外,由于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出口温度独立于出口压力,使它可以有较大的压降。因此,制冷剂侧往往设计成较大的流量密度和较小的管径(210018mm)。同时,小管径也有助于承受较高的压力。同样的平均温差下,二氧化碳和R22的冷却曲线如图4所示。C02的冷却曲线特性使采纳小迎风面积、长空气流道、低空气流速的逆流式换热器成为可能。采纳逆流式设计的气冷器接近方形,紧凑的结构和较小的空气流量可以使汽车空调中的空气冷却器不必肯定放在散热滞前,也可不放在汽车前部,有利于汽车设计整体优化,也避开了增加散热器的负荷以与车底热空气进入冷却器中。图4二氧化碳和R22的冷却曲线对比505O44505332最初的空气冷却器由1.orenIzen和PetterSen于19901991年推出,为传统的管片式。进一步的模型计算表明,采纳更小的管径有助于提高换热强度。同时,由于对最小埸炸压力的考虑,也要求缩小管径。因此,1.orentzen和Pettersen在1994年重新设计了气冷器,管径减小到312廊-210mm。由于过小的管径带来制造上的困难,增加了成本。在这种状况下,提出了铜制“平行流”空气冷却器的概念,一组平行的小宜径换热管构成个整体以便于制造。计算和试验都表明这种换热器有较大的潜力,管径更小,换热强度更高,结构更为紧凑,成为空气冷却器的新标潴。与空气冷却器类似,最初的蒸发器也是从圆管平肋片式逐步发展到铜制“平行流”式换热器。C02系统以内部气体换热器取代了原来的吸气软管与液体管,采纳了逆向双管系统,通过压缩机吸气管前面的蒸汽过热这回热原理实现,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使节流前制冷剂处于过冷状态,保持节流机构工作稳定。3.3其它C02跨临界制冷循环节流前的高压制冷剂不是冷凝液体,环境温度时系统性能的影响大为减小,系统性能基本上由高压侧压力所确定,可以通过限制节流阀的大小调整高压侧压力,从而实现对系统冷量的限制。CO2跨临界制冷循环具有在肯定范围内可连续调整冷量的优点,受环境影响不大,适用于汽车空调系统。在车室温度较高工况下可加大制冷量,显著缩短打冷时间。就限制冷量实力角度来说,膨胀阀已不是简洁传统意义的概念r0节流与限制元件应当依据不同汽车空调限制精度要求,采纳不同元件,一般采纳自动限制阀。在系统中还采纳了储液器,用以防止压缩机液击和便于压缩机回油。储液器容量设计比实际来得大,以满足不同工况要求。为防止水与CO2反应产生腐蚀,应在储液器中设置干燥器。此外,出于C02系统高工作压力和汽车空调详细特点考虑,管路采纳小口径铜管与采纳性能良好的接口,以削减泄漏.出于平安考虑,系统须要凹凸压爱护装置,压缩机平安阀等装置。欧洲已制订二氧化碳汽车空调主要部件的设计标准如表1所列。表1欧洲标准二氧化碳汽车空调主要部件设计参数运行压力疝IPa爆破压力4Pa压缩机(18OC下)1648压力容器(16OC下)16801好用化探讨现状二氧化碳超临界循环理论由挪威技术学院的1.Orentzen教授提出,在欧洲最先得到响应。1994年起BMW、DAIM1.ERBENZ、VO1.VO,德国大众、Danfoss.Va1.eo等欧洲闻名公司发起了名为“RACE”的联合项目,联合欧洲闻名高校、汽车空调制造商等研制C02汽车空调系统,并安排在2003年欧洲生产的汽车有一半装备CO2汽车空调系统。BENZ汽车公司现已生产装备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轿车,德国KONVECTA生产的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空调公交客车从1996年运行至今。DAN2F0SS、奥地利的ObriSt、英国均已研制出二氧化碳车用压缩机。日本的DESO、ZEXE1.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2000年7月在美国Arizona召开的SAE年会上展出的V1.STEON、CA1.SONIC、MODINE.DC公司的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性能均已超过R134a系统8美国开展的探讨不仅仅限于汽车空调,其在家用空调、坦克空调、超市陈设柜以与热泵系统的探讨也已取得明显进展。国内对于二氧化碳超临界循环技术的探讨也已起先,但多数以理论分析为主。天津高校马一太教授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的资助,研制二氧化碳水冷热泵系统;上海交通高校车用空调工程中心与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在上汽集团的支持下,投资数百万元开展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研制工作,目标在三年内完成二氧化碳系统的装车试验。5小结IC02跨临界循环系统,充分利用了C02高饱和压力,良好的热力性能与相当大的单位容积冷量,具有高效紧凑等特点,适合于汽车空调。2在C02跨临界循环系统探讨的理论和试验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C02系统日趋成熟,商用化指日可待。3C02具有优良环保性能,从平安方面考虑,汽车空调中C02虽然压力高,但其体积很小,即使在部件裂开的状况下,制冷剂侧容积不到21.的C02汽车空调机所林放出来的潜在能量还赶不上一个典型的C02灭火器释放的多,在爱护系统的监控与爱护下,机械系统的平安性是完全军里的。4C02系统结构与原车用空调系统有明显不同,高压侧压力、回热换热量等系统循环参数对系统CoP影响显著,必需对系统热力循环进行优化设计。5以C02作为工质的汽车空调系统,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部件实现方面,都完全具备了可能性。参考文献1牟春燕,赵万胜,姚美红.二氧化碳汽车空调.汽车电器.20062范晓伟,张定才.二氧化碳汽车空调若干技术关键汽车技术.2002.6.203陈江平,穆景阳,陈芝久.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应用探讨进展.低温与特气2001.4.4 丁国良,黄冬平.二氧化碳制冷技术.5 Hongsheng1.iu,JiangpingChenandZhijiuChen.Experimenta1.investigationofaC02automotiveairconditioner.2004.11.6 TomoichiroTamura,YuuichiYakumaruandHumitoshiNishiwaki.Experimenta1.studyonautomotivecoo1.ingandheatingairconditioningsystemusingC02asarefrigerant.2005.2.7陈江平.新型高致的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挽制冷技术.2002.3.8彭梦珑,胡怦,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应用探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12.9朱明善.21世纪制冷空调行业绿色环保制冷剂的趋势与展望.暖通空调.2000.10陈江平.国外汽车空调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制冷技术.2002.11黄冬平,丁国良.二氧化碳汽车空调器变工况性能分析.流体机械.2000.12郝红,熊国华.制冷剂探讨现状与发展动向.化工进展.2001.

    注意事项

    本文(二氧化碳制冷剂汽车空调.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