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劳动技术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1647605
资源大小:14.9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小学劳动技术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2024小学劳动技术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2 .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是门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的课程。3 .劳动技术课程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4 .劳动技术课程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实践,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5 .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劳动习惯养成、生活技能培养、手工制作、简单的生产劳动等方面。6 .在劳动技术课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7 .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包括课堂教学、校内劳动实践、家庭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体验。8 .劳动技术课程的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9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10 .劳动技术课程要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和指导。11 .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劳动实践基地、网络资源等。12 .学生通过参与劳动技术课程,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13 .劳动技术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4 .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15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劳动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16 .劳动技术课程中的手工制作包括纸艺、布艺、木工、陶艺等多种形式。17 .简单的生产劳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和方法。18 .家庭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家长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引导。19 .社会劳动体验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要求,增强职业意识。20 .劳动技术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等方面。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核心是()A培养劳动习惯B.掌握劳动技能C.培养创新精神D.提升劳动素养2 .以下哪项不是劳动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A.提高学习成绩B.培养实践能力C.形成良好品德D.发展创新思维3 .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应注重()A.理论讲解B.实践操作C.考试评价D.知识记忆4 .在小学劳动技术课程中,以卜哪种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A.个人手工制作B.小组园艺种植C.独立家务劳动D.个体科技创新5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中,最基础的资源是()A.网络资源B.教材资源C.社会资源D.实践基地资源6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劳动技术教学,应侧重于()A.复杂的生产劳动B.简单的生活技能C.高难度的手工制作D.专业的职业体验7 .以卜哪项不是劳动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A.全面性B.单一性C.过程性D.激励性8 .劳动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目的是()A.减轻学生负担B.丰富教学内容C.提高教学效率D.以上都是9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在劳动技术课程中不太适用()A.讲授法B.项目学习法C.探究式学习法D.参观法10.劳动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是关键。A.劳动兴趣B.劳动知识C.劳动习惯D.劳动能力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 .劳动习惯2 .技术素养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只注重实践操作,不需要理论知识。()2 .劳动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太大作用。()3 .家庭劳动教育可有可无。()4 .劳动技术课程的评价只看劳动成果。()5 .小学生年龄小,不适合参与生产劳动。()6 .劳动技术课程不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7 .教师在劳动技术课程中只是指导者,不是参与者。()8 .劳动技术课程与德育无关。()9 .学生在劳动技术课程中的体验比成果更重要。()10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不重要。()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 .简述小学劳动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2 .简述劳动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义。3 .简述小学劳动技术课程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六、分析题(每题11分,共22分)1 .以下是一位小学劳动技术教师在“制作风筝”教学中的片段,请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制作风筝。首先,大家观察一F我手中的风筝,看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展示风筝)学生们认真观察并回答。教师:那制作风等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大家讨论一下。学生们开始讨论,然后汇报。教师:接下来,大家按照我示范的步骤开始制作。(教师示范)学生们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请结合课程标准对这一教学片段进行分析。2 .分析下面这个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农场的种植活动,让学生从播种、施肥、浇水到收获全程参与。结合课程标准,分析这个活动设计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育人2 .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3 .积极的劳动体验;良好的技术素养4 .亲身参与;劳动实践5 .劳动习惯养成;生活技能培养;手工制作;简单的生产劳动6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7 .课堂教学;校内劳动实践;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体验8 .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9 .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10 .安全问题;安全教育;指导11 .教材;教具;劳动实践基地;网络资源12 .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合作精神13 .年龄特点;认知水平14 .整合;知识视野15 .想象力;创造力;个性;创意16 .纸艺;布艺;木工;陶艺17 .农业生产;工业生产18 .劳动习惯;支持;引导19 .职业意识20 .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果二、选择题1. D2. A3. B4. B5. B6. B7. B8. D9. A10. D三、名词解释1 .劳动习惯是指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和倾向,包括按时劳动、认真劳动、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成果等方面。2 .技术素养是指人们在技术方面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意识以及对技术的理解、评价和应用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四、判断题1. X2. ×3. X4. X5. X6. ×7. ×8. ×9. 10. ×五、简答题1. (1)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和尝试;(2)创设开放性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3)组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启发;(4)引导学生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5)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想法和实践。2. (1)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2)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互补,提高教学效果。3. 重要性:(1)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确保劳动技术课程的顺利进行。实施方法:(1)在课程开始前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讲座;(2)在劳动实践中,教师及时提醒和纠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3)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用品;(4)设置明确的安全操作规则和流程,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六、分析题1.优点:(1)通过观察风筝引入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组织学生讨论所需材料和工具,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3)教师示范步骤,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导;(4)学生动手制作,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不足:(1)可以在学生观察风筝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风筝的设计,培养创新思维;(2)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对风筝的样式和装饰进行个性化设计。2.优点:(1)让学生全程参与种植活动,能够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劳动体验;(2)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责任感;(3)增强学生对自然和农业的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1)活动周期较长,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避免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2)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如天气变化、病虫害等,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应对方案和指导;(3)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劳动强度较大,产生疲劳或抵触情绪,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活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