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蓝皮书要点(全文).docx
2024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蓝皮书要点(全文)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阿尔茨海默病(AD)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发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丑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专家和学者联合编写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蓝皮书(精简版)(简称蓝皮书)。蓝皮书系统I可顾rII前中国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诊疗现状、防治管理等情况,旨在为人群AD疾病预防提供依据、为疾病规他化诊疗提供支持、为政府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蓝皮书主要包括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的以下内容:(1)流行病学特征;(2)经济负担;(3)影响因素;(4)中国脑认知健康指数;诊断现状;(6)治疗现状;(7)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建设;(8)社区防治;(9)AD患者的照料;(10)防治的公共卫生资源。阿尔茨海默病(A1.zheimerfSdisease,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是发生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一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袭且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临床表现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症状,涉及汜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和视空间等认知域,不同程度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职业功能,最终进展为全面性痴呆1.o在痴呆患者中AD最常见,约占65%2o疾病进程通常可由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ubjectivecognitivedec1.ine,SCD)T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1.dcognitiveimpairment,MCI)痴呆(dementia)逐渐进展(图1)。其中SCD是指个体主观上认为自己较之前正常状态有记忆或其他认知域下降,但客观的神经心理测试在正常范围内的状态3=随后患者的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较前减退,客观的神经心理检查异常,但其口常生活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且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4,称为MCI阶段。当认知功能障碍引起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时则进展为痴呆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痴呆三个阶段5,最终患者通常死于肺部感染、郴疮、营养不良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由于患者认知能力卜降,出现走失或意外引起的死亡风险也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然而,我国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的诊疗资源仍严重不足,疾病的就诊率、诊断率和治疗率偏低,诊疗专科和专业诊疗人员不足。此外,AD及其他认知障碍性疾病患者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还需要K期照料服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照料负担,因此,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不仅是医务人员需要面对的难题,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号召,预防或延缓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促进医疗健康发展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悔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联合制订中国阿尔茨海默痛蓝皮书(精简版),系统回顾中国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的流行病学、诊疗现状和防治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旨在为人群预防提供依据,为疾病规范化诊疗提供支持,为政府制定相关丑生政策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提升我国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防控水平提供支掾。第一部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蓝皮书制订的方法及流程一、检索的相关内容(-*)检索时间2010年1月至2023年10月发表的文献C此外,根据纳入的文献进一步追溯参考文献进行补充。(二)检索策略1 .中、英文检索词:检索词包括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检索词和主题相关检索词的组合。AD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的英文检索词包括A1.Zheimer'sdisease、dementia、mi1.dcognitiveimpairment、subjectivecognitivedec1.ine,中文检索词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主观认知功能卜.降等。英文主题相关检索词包括PreVaIence、incidence、morta1.ity、burden、economic、riskfactor、age、gender、educate、socioeconomic、genetic、1.ifesty1.e、smoke、drink、physica1.activity、socia1.activitycognitiveactivitys1.eep、diet、diabetes-,hypertensionNdepress、braininjury%cardiovascu1.arstroke>weight、hyper1.ipidemia、anemia、chronickidneydiseases、respiratorydisease",mouth、hear、visuakwa1.king、airpo1.1.ution、persona1.ityscreeningsdiagnostic-treatment、drug、digita1.-cognitivetraining、stimu1.ationnursing>know1.edge>aware、CaregiVer、management-,care、po1.icy、resource等。中文主题相关检索词包括患病、发病、死亡、疾病负担、经济负担、影响因素、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教育、社会经济水平、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吸烟、饮洒、身体活动、社交活动、认知活动、睡眠、膳食、糖尿病、高血压、抑郁、脑损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体重、高脂血症、贫血、肾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听力、视觉、步行速度、空气污染、性格、筛杳、诊断、治疗、药物、数字疗法、认知训练、神经调控、护理、防治、照料、政策、资源配置等。2 .纳入的文献类型:原始研究、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综述和芸萃分析等。3检索数据库:PUbMCd、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Med)。4 .流行病学数据主要来源:本蓝皮书中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疾病负担数据主要来源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1.oba1.BurdenofDisease,GBD)6,该研究利用多方可旅的数据来源,采用统一、可比的方法,全面分析1990-2019年全球多个国家的疾病负担。具体数据源可在全球疾病负报网站中查询(https:/Vizhub.hea1.thdata.org/gbd-resu1.ts/).5 .临床试脸数据主要来源:国内卷记药物临床试验(在药物临床试验卷记与信息公示平台(http:wWW二、撰写过程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蓝皮书由专家物负责大纲拟定,蓝皮书执笔团队负责总结分析现方相关研究证据、行业报告及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初稿撰写。形成初稿后,提交专家蛆成员审阅,并召开专家组研讨会,就蓝皮书整体框架、撰写关键点等方面进行r讨论,并形成汇总意见,随后蓝皮书执笔团队根据专家蛆成员评阅意见进行反苴修订,直至所有专家对蓝皮书主要内容无异议,最终定稿.三、利益声明所有参与撰写及讨论的人员声明,未接受任何利益相关公司的赞助或股份,无相关利益冲突。第二部分流行病学特征一、患病率(一)总体患病率根据GBD数据,2019年全球AD及相关痴呆的患病人数达到5162万95%不确定性区间(UnCCrtaintyinterVaI,UI):4428万5902万,总体患病率为667.2/10万(95%UI:572.2/10万762.810万),年龄标化患病率为682.5/10万(95%UI:585.2/10万782710万);同年,我国AD及相关痴呆总人数为1314万(95%U1.:1102万1530万),大约占全球AD患者总人数的25.5%,我国AD及相关痴呆总体患病率为924.1/10万(95%UI:774,9/10075.6/10),年龄标化患病率为788.3/10万(95%UI:664.6/10万912.810万)(图2)。2015-2018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性横断面研究发现,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痴呆的年龄性别标化患病率为6.0%(95%CI:5.8%6.3%),据此推算我国约有1507万痴呆患者;其中AD的年龄性别标化患病率为3.9%(95%CI:3.8%4.1%),约983万例,即AD患者约占所有类型痴呆患者总人数的2/3;血管性痴呆年龄性别标化患病率为16%(95%CI:1.5%1.7%),约392万人;其他类型痴呆年龄性别标化患病率为0.5%(95%CI:0.5%0.6%),约132万人2<,2022年,一项纳入32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报告,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MCI患病率为20.8%(95%CI:18.3%23.2%)7o此外,一项荟萃分析纳入发表于2023年5月之前关于我国SCD患病率的17项研究,报告我国老年人中SCD患病率为46.4%(95%CI:40.6%52.2%)8o(二)不同年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K,AD及相关痴呆患病率呈指数增长(图3)6oMCI和SCD患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C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6069岁、7079岁和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MCI患病率分别为15.1%(95%CI:12.3%17.9%)、24.4%(95%CI:20.9%28.0%)和37.1%(95%CI:30.9%43.3%)7,SCD患病率分别为38.0%(95%CI:21.4%56.2%)45.2%(95%CI:34.9%56.7%)和60.3%(95%CI:50.8%69.5%)8o(三)不同性别患病率我国女性AD及相关痴呆、MCkSCD患病率均高于男性6-8。GBD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女性AD及相关痴呆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871.7/10TT(95%UI:736.7/10Jj1012.6/10万),男性为663.9/10万(95%UI:555.710769.510)6根据2022年的荟萃分析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女性MeI患病率为222%(95%CI:19.1%25.2%),男性为18.8%(95%CI:16.5%21.0%)7同样,根据2023年的苔萃分析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女性SCD患病率为58.9%(95%CI:50.3%67.3%),男性为50.8%(95%CI:41.4%60.2%)8o(四)不同地区患病率我国农村地区人群AD、MC1.和SCD患病率均高于城市地区7-9一项针对我国65岁及以上居民的全国性调杳发现9,我国农村地区人群AD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人群(农村:4.25%比城市:2.44%,P<0001)9o2022年的荟革分析指出,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MCI患病率为22.2%(95%CI:12.8%31.5%),高于城市地区的166%(95%CI:12.6%20.6%)7o2023年的荟萃分析报告,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SCD患病率为50.0%(95%CI:30.3%69.8%),同样高于城市地区的47.1%(95%CI:38.3%56.0%)80我国不同省份AD及相关痴呆的患病率也呈现明显差异。2019年我国AD及相关痴呆年龄标化后患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及东北地区,排名前五的省份是河北(928.5/10万)、河南(889.3/10万)、吉林(882.4/10万)、广东(845.5/1077)及浙江(815.6/10万)10。二、发病率根据GBD数据,2019年中国AD及相关痴呆的发病率达到126.6/10万(95%UI:106.7/10万146.4/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03.8/10万(95%UI:87.9/10万118910万)6。男性年龄标化发病率为89.7/10万(95%UI:74.9/10万103210万),女性为115.2/10万(95%UI:97.6/10万132710万)6。各年龄蛆AD及相关痴呆和MC1.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逐步升高6,1.1.o2549岁、50-69岁、70-89岁各组人群AD及相关痴呆发病率分别为5.2/10万、125.9/10万和1143.7/10万60一项在北京地区城乡两社区的队列调查则发现,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彩85岁各组人群5年MCI累积发病率分别为6.9%、9.8%、14.2%、14.4%、13.5%111.该研究也发现,农村地区人群MCI发病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人群,农村地区人群MCI的5年累积发病率为14.6%,城市地区人群MC1.的5年累积发病率为6.6%1.1.02019年我国AD及相关痴呆年龄标化发病率较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中地区,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河北(H7.3/10万)、吉林(111.3/10万)、河南(111.2/10万)、广东(108.0/1。万)及浙江(107.1/10万)10o三、死亡率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展迅速,AD死亡率稳步上升,死因I1.额位从1990年第19位跃升为2019年第6位,已成为我国人群第六大死因6。在我国,AD及相关痴呆的整体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到2019年,我国AD及相关痴呆的死亡率从7.9/10万增加到22.6/10万。但年龄标化死亡率基本不变,从23.4/10万略微下降至23.3/10万6。2019年,我国女性AD及相关痴呆年龄标化死亡率(24.9/10万)高于男性(20.3/10万)602019年我国AD及相关痴呆年龄标化死亡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南、华东地区,死亡率排在前5位的省份分别为天津(27.3/10万)、河北(26.5/10万)、重庆(25.3/10万)、浙江(25.2/10万)及四川(25.1/10万)10o四、疾病负担我国AD及相关痴呆的疾病负担逐年匕升。1990年,AD及相关痴呆在我国造成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1.ity-adjusted1.ifeyears,DA1.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of1.ife1.ost,Y1.1.)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ofhea1.thy1.ife1.ostduetodisabi1.ity,Y1.D)分别为184.6万人年、138.3万人年和463万人年,到2019年分别上升至597.7万人年、411.4万人年和186.3万人年6。我国AD及相关痴呆的DA1.Y率从1990年的156.0/10万增加到2019年的420.2/10万6o我国AD及相关痴呆的Y1.D占全部疾病的比例由1990年的0.46%增加至2019年的1.2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0.86%)6。AD及相关痴呆的Y1.1.占全部疾病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0.45%增加至2019年的1.80%,同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7%)于全根据GBD的研究结果,女性AD及相关痴呆的DA1.Y数、DA1.Y率、Y1.D数、Y1.D率、Y1.1.数和Y1.1.率均显著高于男性6c2019年,我国女性和男性AD及相关痴呆的DA1.Y数分别为375.4万人年和222.4万人年,DA1.Y率分别为538.1/10万和306.8/10万)6。年龄标化后,女性和男性的DA1.Y率分别为399.9/10万和321.3/10万6。女性Y1.D率为169.1/10万,男性Y1.D率为94.4/10万6。年龄标化后,女性的Y1.D率(125.3/10万)也明显高于男性(97.3/10万)602019年我国AD及相关痴呆年龄标化DA1.Y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南、华东地区,排在前5位的省份分别为河北(423.2/10万)、天津(414.5/10万)、重庆(391.8/10万)、浙江(391.1/10万)及四川(390.2/10万)100此外,一项全国性研究调查了我国痴呆患者的共病负担,研究纳入了2003一2012年中国7个地区(重庆、成都、广州、福州、工州、武汉、沈阳)2938例痴呆患者。采用杳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ISoncomorbidityindex,CCI)评价共痛负担。研究报告,我国痴呆患者的CCI为3.0。卒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我国痴呆患者最常见的三种共病。痴呆患者的CCI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的CCI高于女性。此外,2008-2012年痴呆患者的CCI高于2003-2007年痴呆患者12。第三部分经济负担一、全球AD及相关痴呆经济负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AD及相关痴呆的费用为每年1.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万亿元,据2019年汇率换算,产同),预计2030年这一费用将增加到1.7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万亿元),考虑照料等间接费用,则相关总成本将高达2.8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3万亿元)口3。一项系统综述报告,2019年全球122个中低收入国家中痴呆相关费用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的0.45%,其中间接成本占比58%,直接成本占42%14o在高收入国家中,痴呆相关费用在GDP中的占比更是达到了1.4%(2015年在英国,痴呆相关的经济负担在2008年就已超出癌症、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总和16。二、我国AD及相关痴呆经济负损我国是AD及相关痴呆总成本最高的中低收入国家之一,在2019年已达到了19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万亿元)14o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2019年期间,全国平均痴呆入院人数为111/10万人年(95%CI:72/10万人年14910万人年),每次住院平均费用为14755元(95%CI:12738元16772元)17o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对3098例AD患者调杳发现,2015年我国AD患者年均费用为19144.36美元(约合人民币122523元),约为当年人均GDP的2.4倍18°此外,该研究指出中国AD患者的社会经济总成本在2015年已达167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元,据2015年汇率计算,下同),占我国GDP的1.47%;其中,直接医疗费用占比32.5%,直接非医疗费用占比15.6%(262.0亿美元),间接费用占比51.9%(870.1亿美元)口8°该研究推算,到2030年我国AD患者的社会经济总成本将达到507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亿元),并在2050年达到1.89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9万亿元)180一项对来自浙江省10个城市.的830例患者进行的调查发现,2017年浙江省AD患者人均成本为114343.7元,总成本为275.3亿元,占浙江省GDP的0.77%19。另一项研究使用20082013年期间广州的保险索赔数据发现,每例痴呆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9169元20。基于2001-2012年中国台湾地区保险研究数据库的研究发现,早发型和晚发型AD患者的终身医疗成本平均分别为37957美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按2012年汇率计算,下同)和33809美元(约合人民币21万元)21。我国已出台一系列举措来减轻家庭和个人AD的经济负担22-24o从2019年至今,我国已有多个省市陆续将AD纳入门诊慢性特殊疾病目录,患者可享受门诊慢性特殊疾病医保待遇,即在门诊也可以按照住院报销比例进行报销22,23。2021年,治疗AD新药甘露特钠胶囊首次被纳入医保目录,且价格降幅超60%24。第四部分影响因素AD等认知障碍疾病发病风险与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学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疾病或功能障碍、环境因素共五大类。一、社会人口学因素(一)年龄随着年龄增大,AD发病风险%指数增K2,9,25。在2008-2009年期间,一项涵盖6096名来自中国各地30个城市地区和4180名来自45个农村地区的65岁及以匕居民的研究发现,在城市人群中,以65-69岁年龄组为对照蛆,70-74岁、75-79岁、8084岁、85岁年龄组患有AD的OR值分别为2.00(95%CI:0.904.44)、3.61(95%CI:1.618.10).7.17(95%CI:3.0516.89)和40.79(95%CI:16.9982.06)。在农村人群中则更为显著,0R值分别为350(95%CI:1.727.12).6.70(95%CI:3.3813.25).16.84(95%CI:8.4033.78)和34.70(95%CI:16.1174.71)9o(二)性别女性患AD和MCI的风险较男性更高2,25.根据2015-2018年我国全国性调查的结果,女性患AD及相关痴呆的风险是男性的1.43倍(OR=I.43,95%CI:1.31-1.56)20另外一项纳入了20042022年共49篇文献的点萃分析显示,在年龄960岁的中国人群中,男性发生MCI的风险约为女性的0.78倍(RR=O.78,95%Ck0.70087)25°(三)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较低与AD发病风险较高相关。一项基于北京市、西安市、上海市和成都市16921名55岁及以上的非痴呆人群的队列研究发现,与受教育程度V1.年的人群相比,受教育程度为7-12年的人群发生AD风险较低,风险比(hazardratio,HR)为0.35(95%CI:0.180.66)26<,2020年一项纳入99项研究、38万余名受试者的英苹分析结果也显示,文盲组棉患AD的风险约为非文盲者的3倍(OR=299,95%CI:2.38-3.75)27。(四)社会经济水平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杳(Chinese1.ongitudina1.hea1.thy1.ongevitysurvey,C1.H1.S)对我国10556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r横断面研究28。该调杳按经济状况分位数将人群分成五组,经济水平最高人群的MCI患病风险最低,为经济水平最低人群的058倍(OR=0.58,95%CI:0.48-0.70)28。另外,经济支持(从子女或孙子或孙女得到的经济帮助)也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OR=O.71,95%CI:0.63-0.80)28。生活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区域且个体经济地位较低的AD患者死亡风险高于生活在高社会经济地位区域且高个体经济地位患者(HR=2.19,95%CI:1.53-3.13)29。二、遗传因素中国的一项家系调杳研究显示,AD先证者一级亲属患病率为5.1%,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30;AD的遗传度为82.6%31。一项北京的队列研究发现,AD家族史是AD的危险因素(OR=307,95%Ch1.41666)320AD可分为家族性AD和散发性AD33。其中家族性AD是一种罕见的AD类型,这类AD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早,通常在同一家族中有多例患者,其相关的基因突变主要为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基因,早老索1(PSEN1.)基因和早老素2(PSEN2)基因等34。已有多种基因被证明与散发性AD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APOE基因。在我国散发性AD人群中,约有36.2%人携带APOE4等位基因35。在非痴呆人群中,约有166%19.5%的人携带APoE4等位基因35-37。针对中国人群的一-项英萃分析结果表明,携带APoE£4等位基因的人群患AD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2.85倍(OR=2.85,95%CI:2.613.10)38o三、生活方式(-)烟草使用2022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4.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45.3%,女性为2.3%39。一项全国横断面研究发现,在我国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吸烟者发生AD及相关痴呆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85倍(OR=I.85,95%CI:1.672.04)2o2023年的英军分析发现,在我国年龄出60岁的老年人群中,吸烟者发生MCI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21倍(RR=1.21,95%CI:1.101.34)25。(二)酒精摄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显示,20152017年,我国18岁及以匕成年居民饮酒率为43.7%,其中,男性达到64.5%,女性为23.1%;饮酒者酒精的,F均摄入量为28.2gd,男性(30.0gd)高于女性(12.6gd)40o一项纳入2019例研究对象的队列研究发现,每日饮酒者发生AD的风险是偶尔饮酒者的1.72倍(HR=1.72,95%CI:1.07-2.75),每周饮酒(HR=1.40,95%CI:0.852.30)或每月饮酒者(HR=0.82,95%CI:0.50-1.33)发生AD的风险则与偶尔饮酒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o2023年的茶萃分析显示,饮酒者MC1.的发病风险是非饮酒者的1.17倍(RR=I.17,95%CI:1.05-1.30)25。(三)体力活动经常进行锻炼是AD及相关痴呆的保护因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杳(Chinahea1.thandretirement1.ongitudina1.study,CHAR1.S)的研究发现,2015年我国19.3%的中老年人缺乏体力活动42。2015年发表的一项基于15589名65岁以I:中国香港地区老年居民的队列研究发现,有氧运动(OR=O81,95%CI:0.68-0.95)与AD及相关痴呆发病风险降低相关43。2023年的荟萃分析显示,经常锻炼者发生MCI风险比不经常锻炼者低一半(RR=O50,95%CIO42059)25.(四)社交活动社交活动是AD及相关痴呆的保护因素44,45。CHAR1.S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群社交活动水平整体呈现低活跃型的特征且社交形式比较单一,47.8%的老年人平时几乎没彳社交活动,30.3%的老年人仅才一项社交活动46。基于C1.H1.S的研究发现,社交活动是痴呆的保护因素(OR=0.71,95%CI:0.630.81)44o子女探望也可以降低约1/5的MC1.风险(HR=O.81,95%CI:0.670.98)45.(五)认知活动菸FC1.H1.S的研究发现,在我国高龄老人(80岁及以上)中,几乎每天参与认知活动的老年人,如打牌或打麻将(人数占比5.9%,HR=0.70,95%CI:0.570.86),阅读书籍或报纸(人数占比11.4%,HR=0.64,95%CI:0.53-0.78)的人,出现认知障碍的风险较低47、2020年的一项荟萃分析综合观察性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报告认知活动是AD的保护因素(RR=O.50,95%CI:0.39-0.63)48。(六)睡眠根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我国居民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为7.4h,睡眠不足7h的比例为25.9%,而每晚睡眠时长达或超过9h的比例为18.8%49。基于CHAR1.S研究显示,总睡眠时间和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障碍风险呈U型关系,总睡眠时间为8h和夜间睡眠时间为67h者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最低5Oo2021年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10项原始研究报告,失眠与痴呆风险增高相关(OR=I31,95%CI:1.141.50)51,(七)膳食膳食中补充抗氧化剂、叶酸、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多酚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AD有益,食用鱼、水果、蔬菜和饮用咖啡或咖啡因饮料也可以降低AD风险52,53。此外,一项关于AD可控危险因索的荟萃分析发现(纳入323篇研究),与非健康饮食模式相比,健康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可使AD的风险降低57%52O一项研究利用三个前脂性队列数据和荟萃分析数据报告,地中海饮食方法来阻止高血压干预神经退行性延迟饮食模式(mediterranean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interventionforneurodegenerativede1.ay,MIND)与痴呆风险较低相关54o具体而宫,与MIND评分处于最低三分位数的人群相比,MIND饮食评分最高三分位数的人群与痴呆风险降低17%显著相关54。四、疾病成功前障碍(一)糖尿病2018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4%55o在北京地区进行的队列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MCI风险更高(HR=2.00,95%CI:1.143.50)1.1.o必于CHAR1.S队列的研究发现,非糖尿病人群在情景汜忆方面表现优于糖尿病患者(P<005);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与较差的情景记忆显著相关(=-0.192,P<0.05),尤其在4559岁年龄蛆中(=-0.471,P<0.05)56(二)高血压2018年我国1869岁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8.1%57,基于CHAR1.S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与非席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HR=1.1.7,95%CI:1.10-1.24)58。一项基于老年人队列研究表明,晚年血压变化与认知障碍风险呈U型关联,该研究发现,在必线期收缩压为130150mmHg(1mmHg=0133kPa)的人群中,与随访期血压仍保持在130150mmHg的人群相比,收缩压在随访期>150mmHg(OR=1.48,95%CI:1.13-1.93)的人群发生认知障碍风险较高59o(三)抑郁20132015年的一项全国性横断面研究发现,我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3.4%,患者总数达9500万60。在我国开展的一项队列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患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增加,其中重度抑郁症患者患AD的风险是非抑郁症患者近9倍(RR=8.92,95%CI:5.93-13.41)61o另一项基于我国人群的队列研究显示,与非抑郁症人群相比,轻度抑郁症状人群与较差的认知功能(P=0.006)和增加的AD风险(HR=1.83,95%CI:1.18-2.83)显著相关62»2013年的项荟萃分析报告,首发于老年期的抑郁症患者AD风险增加63。(ISJ)创伤性脑损伤200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创伤性脑损伤发病率达到每年100/10万20010万,其中交通和工伤事故是主要原因64C基于中国颅脑创伤数据库中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共有11937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其中73.5%为男性65。2019年,在厦门开展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创伤性脑损伤与痴呆的风险增加相关(OR=2.19,95%CI:1.16-4.53)66。2017年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创伤性脑损伤与AD风险增加相关(OR=254,95%CI:1.76-3.65)67。(五)心肺血管疾病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估计2019年我国约有1300万脑卒中患者和1139万冠心病患者682021年在浙江省开展的项涉及3152例人群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在6085岁人群中,斌心病(OR=5.65,95%CI:1.46-21.79)以及脑卒中(OR=6.48,95%CI:3.17-13.26)是AD患者的危险因素69。一项针对我国60岁老年人群的英落分析发现,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MCI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2.31倍(RR=2.31,95%CI:2.042.61),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MCI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67倍(RR=1.67,95%CI:1.45-1.93)25。(六)超重/肥胖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超市患病率达到34.3%,肥胖患病率达到16.4%,即超过一半的人为超重或肥胖70。2020年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处F18.524.9kgm2的人群相比,超重(BMI=25.0-29.9kgm2,RR=1.64,95%CI:1.23-2.18)肥胖(BMI30kgm2,RR=2.23,95%CI:1.583.14)人群患AD风险均显著上升71。2023年一项针对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荟军分析发现,超重/肥胖显著增加MCI的发生风险(RR=1.43,95%CI:1.21-1.70)25。(七)血脂异常2015年的全国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胆固醉血症、高甘油三醋血症、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病率分别为5.8%、15.0%.24.9%、7.2%72<,20152018年的项全国横断面研究发现,与非高脂血症人群相比,高脂血症人群患MC1.(OR=1.29,95%CI:1.211.37)和痴呆(OR=1.87,95%CI:1.712.05)的风险更高2o(八)贫血中国居民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贫血患病率为8.7%70.项在重庆开展的横断面研究,纳入2089例住院老年患者,其中832例为AD患者。研究发现贫血增加认知障碍患病风险(OR=2.16,95%CI:1.762.65)73<,另一项横断面研究在中国西部三级医院开展,纳入了3355例痴呆患者和6710例非痴呆患者。该研究发现,贫血与更高的痴呆风险相关(OR=I20,95%CI:1.041.30)74。(九)慢性肾脏病中国居民慢性病及危险因索监测数据显示,2018-2019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达到8.2%75o一项荟萃分析纳入28项纵向研究,结果显示,肾功能下降可增加认知障碍的患病风险(RR=1.28,95%CI:1.201.36);同时,肾功能下降也是全因痴呆(RR=I.29,95%CI:1.191.40)AD(RR=I.35,95%C1.:1.201.52)的危险因素76。上海老龄化研究队列发现,相较于高肾小球滤过率二80m1.min-1(1.73m2)-1人群,低肾小球滤过率67m1.min-1(1.73m2)-1人群患全因痴呆(HR=2.19,95%CI:1.12-4.29)和AD(HR=2.80,95%CI:1.196.58)的风险更高77。(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0122015年,中国肺部健康(ChinaPUImOnaryhea1.th,CPH)研究结果显示,在20岁及以上的中国般人群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1.monarydisease,COPD)患者人数已接近1亿(95%CI:7630万13570万);以肺活St定义的Co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