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家长会《家园合作 共同教育》PPT课件小班家长会《家园合作 共同教育》PPT课件.ppt
,家园合作 共同教育,小班家长会,您 最关心孩子的什么问题?,6:性格内向,5:见人不爱打招呼,3:胆子太小,1:不好好吃饭,2:睡觉 起床困难,4:好动 太调皮,7:不懂得分享,8:情绪不稳定,9:,10:不善于语言表达,默想一分钟:说出孩子3个优点,比如说:懂得分享,懂得体谅父母,,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尊重孩子 不要急于对他做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卢梭,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二:小班孩子生理发展特点,三:行为表现以及应对措施,四:为小班家长提出建议,一: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1)认识依靠行为(2)无意注意和机械记忆(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5)思维拟人,1:认识依靠行动,(1)这年龄段幼儿还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打人、抓人、咬人)。攻击性行为是这个年龄幼儿的普遍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班中95%的幼儿都会有这些攻击性行为(不论是男孩、女孩、平时很乖的或者是很调皮的),只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年龄大小、力气大小)每个人所造成的后果不一样。,(2)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简单,也是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系,由于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索性用手代替,也就是说用动作代替,甚至于用牙齿代替,这样来的效果反而更快一些,因为嘴巴讲不清楚。,(1)尽量减少这种攻击性行为,把这种行为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2)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 两方面的内容,即“听”和“说”,(3)34岁这一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在平时生活当中多用一些优美的词汇和语言,不要怕孩子一下接受不了 其实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2:注意力和记忆力 为无意记忆和机械记忆,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 2 3 4 5 6。100,大人要掌握孩子的记忆特点,让孩子记的东西要尽量形象,是他们感兴趣的,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孩子会背,2:情绪作用大,情绪对3岁幼儿的支配作用很大。他们容易激动,而且激动起来就难以控制。他们对成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初次离开父母,会表现的极为不安。小班幼儿不仅依恋成人,而且伙伴之间的交往对他们的情绪也有很大影响。他们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他们的许多活动也都是“情绪化”的。,找到孩子情绪不稳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身体不舒服、睡眠不足太疲累,所以要养成孩子固定的睡眠时间。,还有一个常会被父母所忽视的因素,就是“上行下效”家中有某些长辈的脾气不好,或家人经常大呼小叫的争吵叫骂。这种不安定的氛围,不仅会造成宝宝没有安全感,变得暴躁易怒;也自然学习到用乱发脾气大声哭叫来表达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不佳的时候,小宝宝也是如此,做父母的我们要教导孩子用一些适切的方法来抒发情绪。,3:爱模仿,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家长常常是儿童模仿的对象,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所以孩子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家长常常是儿童模仿的对象,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4:思维拟人性,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 幼儿常常把动物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正因如此,3、4岁的幼儿喜爱童话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对教育的启示:教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进行教育,如:用拟人化的口吻于幼儿做游戏,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求,对教育的启示:教师和家长要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进行教育。如:用拟人化的口吻于幼儿做游戏,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求,二:小班幼儿生理特点,从生理方面看:他的脑部结构已经基本成熟,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脑的机能也已经发展起来,因此三岁以后的幼儿学习儿歌只要唱几遍就记住了,并且不容易忘记。身体动作发展得也非常快,他的身高每年可增长810厘米,动作发展非常迅速,34岁的幼儿已掌握行走、跑、闪避、扔、停、拐弯、减速等大动作,而且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精细动作,比如能自己吃饭,会解扣子,会自己倒水等等许多事情,所以就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家长和老师:就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通过儿歌、故事、游戏等)激发和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的愿望。例:通过故事小猪尿床,使他们懂得睡觉前要小便,才不会尿在床上。通过儿歌“兄弟五个人,各有一扇门,要是走错门,就要笑死人”,培养幼儿自己扣钮扣。,三:小班幼儿行为表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日常生活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的基本渠道。,如新入园的幼儿对环境一时难以适应,了解或参与幼儿园中是如何对幼儿自理能力、合作能力等进行培养的。结合家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和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也可写些幼儿观察记录,并与家庭成员或老师交流,共同探讨幼儿行为表现,总结积累经验。,名 人 名 言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美)威廉.詹姆士,家长朋友:我想对您说,1:您是您的孩子第一任老师,2:把孩子放在幼儿园里请你放心,3:在家里要和在幼儿园的要求保持一致,4:送孩子到幼儿园时,要微笑着和孩子说再见,5:把你从家里带到幼儿园的东西写上孩子的名字,家长朋友:我想对您说,6:要带足孩子的用品,7:要把握好时间 尽量守时,8:给孩子穿普通的衣服,9:尽量不要把玩具带到幼儿园里来,10:对待教师应该就像朋友一样,感谢每一位家长的到来,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