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5-2021淡水浮游藻类监测技术规范 .docx
ICS13.020CCSZO1.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4005-2021淡水浮游藻类监测技术规范2021-04-04实施Technica1.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p1.anktonica1.gaeinfreshwater2021-03-04发布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目次前三I1.I葩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I4赛测原则25试剂和材料26仪器和设备27肮测步骤38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6附录A(资料性)显微镜标尺校准方法8附录B资料性硅廉样品前处理方法9附录C(资料性定量样品前处理方法IO附录D(资料性)定fit样品种类鉴定和计数H-IZ.-A-刖三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I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的结构和起草规则3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贲任.本文件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11.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芥省苏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继影、徐恒省、张味、饭东烟、吕学研、牛志春、陈桥、蔡琨、沈伟、陈瑜、沈丽姐、景明、张翔.淡水浮游藻类监测技术规范1范国本文件设定了淡水浮游镁类的Sfe利原则、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监利步骤、质Ift保证和防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泊、水摩、河流等水体类型中淡水浮游藻类(粒径3m的监测.2规楚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我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S1.733内端水域浮游抗物监测技术规程DB32/T32O2湖泊水生态监5«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00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浮游藻类p1.anktonica1.gae水中营浮游生活方式的蕊类植物,易于在风和水流的作用下作被动运动,不包括细菌(蓝漠除外)和其他抗勃,淡水中常见浮游濠类主要包括监藻ganophyta)、绿i(.Ch1.orophyta、硅藻7farirynfrt),裸藻(E1.U幽JrMW)、甲源(PvrnjpZnttt),金濠(QuyioPhyIa、黄藻(X(ouht)ptMa)和陶藻(Cryptophyta)等门类。3.2浮游藻类优势种dominantspeciesofp1.anktonica1.gae浮游藻类群落中在数口或生物盘方面占有优势地位的种类,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种类。3.3浮游藻类密度p1.anktonica1.gaedensity单位体积中某种类或全部浮游薄类的数量.本文件规定浮游藻类玄度以细胞数表示,单位为8球也。浮游藻类生物量p1.anktonica1.gaebiomass总位体积中某种类或全部浮游藻类的质1k本文件规定浮游藻类生物猿以湿电表示,单位为mg1.3.5藻类水华a1.ga1.b1.oom淡水水体中藻类大出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望,表现特征为悬浮在水中或水色明显变化.4监测原则4.1 科学性原则监测断面(点位及监测结果应具有代表性,能的全面反映监测区域淡水浮游添类的整体状况.42可操作性原则淡水浮游能类监测需要综合考虑人力、资金和后勤保障等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立足于环境监测业务化及环喳管理需求.4.3 持续性原则考电到生物群落演将长期性、双杂性等特点,建议监测断面(点位)、方法、时间和领次等一经确定,应保持延续性,对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跟踪.4.4 保护性原则监测以保护和恢史为最终目标,因此在监测过程中应避免对野生生物造成伤害,避免超出客观需要的采样.4.5 安全性原则野外雅测相关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I,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5试剂和材料5.1本文件所用试剂均应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然憎水或同等纯度的水,52鲁哥氏液:称取60g镇化钾溶于100m1.蒸馅水中,侍完全溶解后,加入40r镇.摇动至碘完全溶解,加然蛙水定容到100Om1.,制成普哥氏液,然后贮存于磨门棕色试剂瓶中。5.3 甲醛溶液:p(HCHO)=37%40%.5.4 盐酸溶液:(HC1.)=37%.5.5 砧酸溶液:p(HNO,)=1.42sm1.5.6 过氧化氢溶液:中(HiOj)=30%.5.7 乙醉溶液:p(CHr,O)=75%.6仪器和设备6.1野外采样6.1.1采水器:21.f6.1.2水桶:51.或IO1.-61.32S号浮游生物网:200E1.崎绢孔径为0.064mm,61.4具刻度无色透明泥样瓶:I1.、21.、51.等。6.1.5 具刻度塑料螺11样品瓶:10Om1.6.1.6 富氏盘:020cm,配亚锦及带刻度的绳索.62样品前处理6.2.1灯吸管:。2mm3nun。622尖头玻璃管:与如吸管配食,尖头部位使用孔径0.064mm的加绢包亵封盖.6.2.3洗耳球.6.24玻璃试管:15m1.6.2.5离心管;15m1.,玻璃或费料。6.2.6水浴锅.6.2.7黑心机:相对离心力可达到100oXg(轴速3000rpm-TOOOrpm)以上.6.2.8潴漏混匀涔.62.9超声波清洗仪。6.3实监室显微镜观测6. 3.1显微镜:配备10倍、20倍、40倍或60倍物镜、100倍物镜,IO倍或15倍目镜,7. 3.2目测微尺和台测微尺。8. 3.3浮游生物计数柢:0.1m1.,内框20mmx20mm横竖划分为IoXu)行.共100个计数小格,每个计数小格内框为2mm×2mm.9. 3.4移液器:最大量程为1.<)01.-2(K)1.,也可用刻度滴管代拼10. 3.5栽玻片:25.4mm×76.2mm.厚0.8mm。11. 3.6盖玻片;22mm×22mm.PJt0.17mm.12. 3.7镜子。13. 3.8计数器,64其他辅助设备6.4.1 防护设备:板生衣、水裤、防水服、防晒服、防寒服、高简胶鞋、橡胶手套、急板包等.6.4.2 现场记录设备:GPS.照相机、中性转、记号定、铅隹、标签、采样记录表等.64.3一般实验室和现场常用仪器和设需,7监测步臊71野外采样程序7.1.1 采样点位的确定7.1.1.1 根据水体的自然生态类型、人类干扰的空间特性和点位周边生态环境等确定采样点位.7.1.1.2监测断面的布设和采样点位的暗定应符合IUT91的规定.7.1.2监测时间的设定常规监测一般按季节或水期开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集月监测一次。专项性监测频次视具体情况确定,,发生濠类水华时段可适当加密雅测频次。监测时间的确定需考虑下列事项:a)若进行逐季或逐月篇测,各季或各月雅测的时间间隔应基本相同;b)同一湖泊(水库)的监测应力求水施、水文及生物采样时间上同步:c)考虑到浮游濠类的日变化,监测时间尽量选择在一天的同一时段,7.1. 3采样断面(点位)环境观测采集样本前,应先对现场环境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拍照:尽可能全面检测和记录水深、透明度、PH伯、水品、溶解乳等常规埋化指标及水文信息:也可以同步采集水样进行水化学指标的实验室分析.7.1.4样品的采集7.1.4.1 定量样品采集果维浮游藻类样品时,需根据采样点位的水深设置采样层次.水深5m或混合均匀的水体,不分层,在水面下0.5m处采集:水深为5m-1.0m时,分别在水而下05m处和透光层(深度以3倍透明度计)底部采集:水深10m时,分别在水面下0.5m处、“2透光层和透光层底部采集,分层呆样按照出浅到深的顶序,使用来水器采集I1.51.水样,将各层次采集的样品倒入疗先准备的清沽水桶,充分混匀后,取I1.51.水样装入样品瓶.7.1.42定性样品采柒7.1 42.1浮游技类定性样品的聚集应在定量样品聚条结束后进行。7.1.4 2.2用25号浮游牛.初网在选定采样点的水面F0.5m处作“8”形循环缓慢拖动,拖动时间1min-3min.水样采集完毕后.将脚从水中提出,待水池去.轻轻打开浮游生物网底管的活栓,使水样流入样品瓶中.7.1.5 样品的固定7.1. 5.1定吊和定性样品现场加入水样终体积1%1.5%的伊哥氏液迸行固定。7.1.5. 2藻类水华样品可根据情况的情墙加固定剂用量。7.1.6样品的保存7.1.6. 1采集的样品应尽快固定,未固定的样丛即活体定性样品,在4C'QC条件下避光保存,保持样品瓶中的样从上方留有一半以上的空间,并应在3h内镜检.7.1.7. 2停哥氏液固定的样M在C'5C条件下避光保存不如超过I2个J1.,常温保存不得超过3个月.长期保存时,加入甲心溶液,用fit为水样终体积的2%.保存时,每隔23周检查固定剂(定量样品可以观察鲁哥氏液颜色是否变淡),必要时进行添加,食至完成种类签定.在样品瓶外侧标注样品端号、采样H期、水体名称、采样点位、采样人姓名以及样品类型.现场记录去格可参照S1.733的附录A,72实辑室分析程序7.2.1显微镜的标尺校准校准方法参见附录A.7.22定性分析7.2.2.1前处理7.2.2.1.1定性样品一般不做沉淀、浓缩,如溶液过多,可适当弃去部分上清液,再进行种类检定.7.2.2.1.2如果样品中娃藻过多,显微镜下难以鉴别硅麋种类,需要对徒藤内含物进行去除.前处理方法参见附录B.7222种类鉴定用移液静或刻度滴管吸取601.左右样品瓶底部的定性样品流到载破片上,用帽子旗上盅破片.制成标本片,在显微镜卜,,尽量鉴定到种,形态学可以区分的分开列出,常见种给出种名。每个样品应观察不少于23个标本片。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时于些不能确认的优势种或常见种,开展分子生物学赛定.7. 2.2.3记录在浮游燕类分析记录表填写样品相关信实验室分析麦格可参照S1.733的附录B电要的或优势种类应拍照记录。723定量分析8. 2.3.1前处理般前处理方法参见附录C,当发生藤类水华时,可考虑原样或者惊样稀择后计数,在藻类应急监测或要求快速报送数据的情况下,可采用原样固定离心后计数(准倚配取100m1.-200m1.混匀后的水样于离心管中,以相对离心力I(XK)Xg(转速300OrPm4000pm)离心Iomin1.5min.吸去部分上清液,定容至5m1.TOm1.,液混混匀洗卜粘附在管壁上的覆类细胞,超声分散处理IominISmin,此悬浊液用于下一步镜检).7.232种类鉴定和计数将样品充分摇匀(手工或旋涡混匀襁混匀),用移液器吸取0.1m1.样品到计数框中.移入之前用圾子将前玻片斜盖在计数框上,在计数框的一边进样,另一边保持出气,避免气泡产生。注酒后把靛破片移止。种类鉴定要求同722.2,接种计数.淤类数砧较多时可使用计数港,有条件的实胎室可结合软件分析技术对藻类的种类进行识别和计数,计数方法多见附录D,7.2.3.3藻类密度计算浮游蕊类的细胞数M按公式1)计算,N=-2r.n(1).V.式中:N短升水中浮混株类的细胞数埴,单位为母升细胞数埴(x1.1.);A计数框面积,单位为平方蜃米(mmD;从一计数面积(即视野面积X视野数或计数格的面枳X计数格数,单位为平方克米(mmj):V,I1.水样浓缩后的样AA体积,总位为奏升(mIJ:Va计数框体积,单位为嶷升(m1.):一计数所得的浮游藻类的细胞数埴可按本文件中所列常用计数框规格简化为公式(2).N=”。11式中:N一每升水中浮游技类的细胞数量,单位为每升细胞数It(CdH1.):KI1.水样浓缩后的样品体积,胞位为毫升(m1.):4计数面积(即视野面枳X视野数或计数格的面积X计数格数),单位为平方克米(mmD:”计数所得的浮游燕类的细胞数汆。7.2.3.4生物量分析浮游藻类生物量分析采用体积测后法.生物以的测野可参考S1.733的附录D和DB323202的附录C.对样品中发现的技类种类随机测出20个.计算其平均体积,对于数批较少无法达到测出20个的种类可查资料补充,对于长期监测的水体,浮游藻类体枳的测定参数,可以部年根据藻类大小变化进行更新。根据“1.Tm1.mg肝说?R”的换W关系把浮游藻类细胞体积换算为生物鼠.7.2.3.5记录在浮游技类分析记录表填写样品相关信息.实验室分析表格可参照S1.733的网录B、附录C和附录E.8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8.1 野外痰量控制程序8.1.1 样品的采集8.1.1.1 制定合理的采样操作程序,确定果样时间、采样点位和采样层次,用符合质量要求的统一设备采样,来水盘层埴保持一致,以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衣性和可比性.8.1.1.2保证所有野外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须制定常规检衽、维护和校准计划,以确保野外赛测数据的质宜h8.1.1. 3合理安排各类样品采柒顺序,尽量避免生物类群在采集前受到较大扰动。8.1.1.4 及时在现场固定样抽,正确填写样品标卷.8.1.1.5 及时清洗所日接触过样品的采样设备,并仔细检资,防止污染.8.1.1.6 的运揄8.1.2. 1必须根据采样记录或登记表核对清点样品,以免有误或丢失。8.1.2.2运输中应仔细保管样品,以确保样品无破损、无污染。避免强光照射及强烈靛动.规范采样记录,确保样品信息的完整性.82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82.1样品的交接与记录8.2.1.1样M交接时,应办理正式交接手续,由接收样品的工作人员记录其样M状态.8.2.1.2实验室应建立送检样品的唯一识别系统.确保任何时候的样品不会混泊.8.2.2种类鉴定和计数8.22.1移液落和计效梅应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822.2新种、新记录种必须保留典型、完好的样品,永久保存.8.2.2.3实验室应当保存并更新相关的分类学文就.8.2.2.4实验室间可联合建立技类分类专家库.822.5样品签定完毕后,随机抽取10%样品,由不同实验室分析或薛类分类专家检查,以确保分类结果的可比性和准倘性.8.2,2.6样品需计数2个标本片,如2次计数差异百分比超过15%Hh计数结果取第3片与前两片相近数值的平均值.计数差异百分比按公式(3)计算.PDE=Q(3)式中:PDE一计数差异百分比,单位为百分比(;«.第I片计数的细胞数量单位为每升细胞数属(CdW1.):小第2片计数的细胞数I匕单位为每升细胞数位(cc1.1.sJ.8.2.2.72名人员分类差异百分比应不大干50%.否则应Ift新分类计数.分类差异百分比按公式(4)计算,pc(Diff=(1-Emin(a.b)×100%(4)式中:PctDiff-分类差异百分比,单位为百分比(%):Q笫1名人员发现的第1种、笫2种、第3种第n种藻类数届占总数瑞的百分比,单位为百分比(%:第2名人员发现的第1种、第2种、第3种第n种藻类数届占总数Iit的百分比,单位为百分比。82.3数据记录记录实验室分析过程中所取得的相应数据,分析测试项目还应记录分析条件、分析方法,并描述如何从原始数据到最终结果的过程、数据转换步骤等,数据记录表应有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器字,8.24列余样品的处置实5金室分析期余的生物样品至少保留3个月行条件的实验室可长期保存.8.2.5奥料保存DB32T4005-2021基础分类学参考文献文库是藻类鉴定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实验室应按需求购买、收集和保存。附录A(资料性)显微镜标尺校准方法A.1将目测微尺放入IO倍或15倍目镜内(一般刻度面应朝下),招台测微尺当作标本片,用10倍或20倍物镜进行观察,使台测微尺刻度清断成像.A2台测微尺的刻度一般每小格Iow«,转动目镜并移动我物台,使目测微尺与台测微尺平行,目测微尺的边沿刻度与f满微尺的。点剌度篌赤然后数出目测微尺IO格相当于刻制与尺多少格,用这个格数去乘10m,其积表示目利微尺10格代表台测我尺上的长度,也可以换算为目祗微尺每格代表实际标本的长度.A.3用台测微尺测出视打的直径,按"计算视野面积A4用作测吊:和计数物镜镜头(10倍、20倍、40倍、60倍、I(K)倍的每一种搭配,也都应作同样的校准和记录.A.5般研究级显微镜均彳'自动校准标尺功能.附录B(资料性)硅藻样品前处理方法B-1盐酸硝酸法摇匀浓缩后的水样,吸取Im1.2m1.放入玻玻试管中,加入与样品等量的盐酸溶液,潜置24h:涕水浴加热3h4h后静置24h,弃去上清液,保留沉淀:加入2倍体枳的硝酸溶液沸水浴加热5h6h,直至产生白色絮状沉淀为止:静1S24h,弃去上消液.保留沉淀.B2双Si水法吸取Im1.-2m1.水样放入离心管中加入2m1.过氧化级溶液和8m1.硝酸溶液,放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处理IOmin-2Omin,如标本不变白或不完全透明,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间.将上述方法处理后的硅藻样品高速掰心后去除上酒液,用蒸馅水多次清洗至中性后,使用75%乙醉溶液保存.IO附录C(资料性)定样品前处理方法C.1在无色透明采样板中直接进行样品的沉淀、浓缩,静置沉淀时间至少需要48h.C. 2使用与虹吸管连接的尖头坡璃管以虹吸方式缓慢吸去上层的酒液,不能搅动或吸出浮在衣面和沉淀的藻类。C3做后剩余约50>n1.-70mUt,将沉淀物也移至容枳为100m1.的样品腌中,用吸出的上清液冲洗果样瓶23次,符冲洗液合并到样品瓶中.C.4在计数时,一般定挣到50m1.,如果首次虹吸后水样体枳较大,需要沉淀24h后再次虹吸;浓缩后的样品较为浑浊时,可稀择后再计数,稀和后的样品需要再补充固定剂保存:针对水华水样(藻类细胞数多,较多的种类,可取定址的水样用蒸储水稀糅后单独计数,其他藻种用原浓缩后样品计数.附录D(费料性)定样品种类鉴定和计数D.1计数规则计数-般从计数柩的右下角开始,对于超出计数小格外的丝状、群体种类,可规定计数小格外左对角边缘区域不予计数,右对角边缘区域的麋类予以计数,计数现则见图D.I.可根据监测的目的计数最大数敏或最大生物盘的薇类.D2计数面积为减少工作的.每次抽样,一般不对整个计数框内的浮游洙类全部计数.只需选取其中一部分计数.选取过程是一个次级抽样过程,要考虑到抽样璇的大小和代表性,正式计数前可以在显微镜卜光大狭利断藻类大小及在计数框内的分布情况,以选择适宜的计数而积,计数面积可参考&D.表D.I每0.1m1.样品计数参考面积形态搭述尺寸举例计一曲枳球状麻丝状/不规则状极小的粒征5m位数器个体、伪鱼胜蕊.色理漆.平投发.醛心薄.曲光霆等.5或10个it数小格中等的粒径5-10m小环藻、小球藻'衣藻'榔事等.5或10个1,8.V4.1/2计数小格较大的粒径10-20m籽形覆、MWas.助探.»藻等.5或10个凶、1/2计数小格大的粒径2。m/套茶W体'新月簿、出里藻.角甲藻等.100个计数小格.长丝状较大的及大的长度5U11i长把*、浮纥藻.柱也藻'长施藻等.根据大小计IgWO个计数小格,D.3计数方法D3.1常规计数方法D. 3.1.1行格法按照计数框上的笫二、五、八行共30个计数小格进行薄类分类计数,计数方法见图D.2,D31.2对角线法D.3.1.3视野法计数的视野数目应根据样品中浮游养类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每次抽样一般计数100-300个视野可以先计数I(K)个视野.如计数数值太少,再增加I(X)个,以此类推.计数视好在计数棋内尽敏均匀分布.D.3.1.4简化对角税法对于个体较小或数X多的优势种类可采用简化对角纹法。等个计数视野可规定在对角城计数小格的右下角:对角线计数小格可以选择1个视灯面积或1吊、1/4、1/2的面积计数,计数方法见图D.4.1O21席3X45图D.4简化对角设法D32硅藻计敛方法在常规计数时,光计硅濠的总数.取酸化处理后的样品制成定性标本片镜检,分别计算某个种类的硅旗占硅薇总Ift的百分比(计数100个左右的硅藻),最后换算为某个种类的硅藻在单位体积中的数I九D.4注意事项D41常,规计数方法的浮游髓类计数总址应在500个以上,优势种类计数玻在50个以上,藻类细胞残体不予计数,未完成细胞分裂的按一个细脆计.D.4.2一个标本片应区量快速鉴定完成.一般在4<)min左右标本片会形成气泡,影响观察.需要再次取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