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课题申报书《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读写能力提升研究》-光明镇中心校-李庆惠.docx
-
资源ID:1563481
资源大小:30.2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课题申报书《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读写能力提升研究》-光明镇中心校-李庆惠.docx
编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申报书A重点课题申报类别B一般课题C自筹课题课题名称: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读写能力提升研究学科门类:民族教育课题负责人:李庆惠所在单位:喜德县光明镇中心小学校填表日期:2021.5.20四川省教育厅制申请者的承诺: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资助,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申请者(签章):2021年5月20日填表说明一、请按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课题申报通知的有关规定,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二、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三、封面右上方“编号”申请人不填,申报类别一定要勾选。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表1“研究方向”按如下学科填写:A.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B.教育心理C.教育信息技术D.比较教育E.德育F.教育经济与管理G.教育发展战略H.基础教育I.高等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K.成人教育1.体育卫生美育M.民族教育N.国防军事教育0.课程与教学论(含学科教学法)。“职务”指申报人所担任的学术团体中理事及其以上的职务。“外语水平”可填所通过的考试级别,也可据实描写。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代替。四、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五、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系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师大路1号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邮政编码:637000联系电话:(0817)2568565(带传真),2568566。表1:基本情况课题负责人姓名李庆惠性别女出生年月1976.8.8职务校长所在教研、研究室、所职称高级教师最后学历大学最后学位学士外语语种及水平英语初级研究方向H.基础教育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及邮编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中心小学校电话18282805688电子邮箱87871109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姓名出生年月专业职称学位工作单位研究专长本人签字刘英1981.12一级教师光明镇中心校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冯真霞1977.9高级教师光明镇中心校语文教学袁忠菊1987.9二级教师光明镇中心校语文教学罗敏1990.1二级教师光明镇中心校课堂课例唐启林1973.12一级教师光明镇中心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罗倩1991.10二级教师光明镇中心校课堂课例表2:课题设计论证申报课题名称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读写能力提升研究学科小学语文研究类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其他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预期成果研究报告、著作一、问题的提出和核心概念的界定(一)问题的提出影响读写能力发展的一般因素,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环境和个体因素。然而,对于彝族地区的彝族学生而言,阻碍读写能力提升的最大因素就是环境。由于孩子们从小受到本民族文化习惯、生活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习汉语就已经比较困难,再加上其智力开发相对较晚,阅读理解思考辨析能力较弱。能完整、通顺地表达语言,己经很困难了。在“一村一幼”项目实施之前,彝族地区土生土长的部落彝族孩子是没有接触过任何汉字和汉语的,当然也很少会有上幼儿园的。这就为现在小学生学习的“吃力”埋下了伏笔。毕竟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在语言上,习惯上都会对汉语读写能力的提升形成一定的阻碍,孩子们势必需要较长的理解和消化时间。好多彝族地区的小学生到目前为止,还是分不清楚彝语和汉语之间的语法区别,这就好比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会用自创的“中式英语”进行交流一样。虽然大概能通过语境猜测大概内容,但始终词不达意是一回事。我们都知道写作是书面言语的表达,连语句都不能表达清楚,想要进行生动形象地写作更是难上加难。在小学的读写教学中,就可以深切的体会到其中的艰难。作为彝族区的小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阅读量仅限于教材资料或老师提供的课外书籍;孩子们有写作意识,但也是泛泛而谈,不能具体生动的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细致的、有独到见解的描述。更多的还是无话可写,或说假话套话。更有甚者,就算写了,内容空洞无物,缺乏真实感,甚至没有出现过完整、通顺的句子。我们都知道,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四项能力,但在彝族地区,由于以上所述原因,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提升的问题就成为所有彝族地区老师长期以来要克服的困难。综上所述,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彝族地区小学生的读写能力,从低年级抓起,以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二)核心概念的界定(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读的要求是: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要求是:1-2年级: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3-4年级: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5-6年级: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3)“以读促写”的实际应用“以读促写”就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一定的信息和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和写作规律,然后运用到写作中,从而令读与写达到更有效的互相促进作用。如:改写、续写,随文写话等。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仿写等活动。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项很好的习作素材就是“词句段的运用。”我们在该项课题研究中,将把这项教学内容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来抓,课堂上让学生深入理解了阅读材料后,如果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后及时把阅读的内容以写的形式输出(“以读促写”),那么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将更进一步,同时在完成相关学习内容的学习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又巩固了阅读材料中需要掌握的词汇和句型,这些形式将是一种很好的阅读课的及时延伸。另外,每个单元的“词句段运用”讲完以后,就让孩子们把它用到自己本单元的习作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二、研究的内容(一)研究的总体框架少数民族学生读写能力的现状统编教材对读写能力的要求r现状调研Y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读写能力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低段A中段提升研究习作能力的培养、校本阅读教材的开发-J高段低段Y中段:高段(二)研究的重难点1、研究的重点(1)强化阅读,激发孩子们“读”的兴趣(2)提倡课外阅读,做好阅读笔记,丰富语言积累(3)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2、研究的难点(1)让学生在家大量阅读,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大胆习作,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3)高年级学生能在四十分钟构思一篇内容具体的作文。(三)研究的主要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发展,实现老师与学生共同阅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2、通过课题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切实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而探索出促进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方法与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打开新的天空。3、通过研究,以我校学生阅读摘记本和教师阅读摘记本为载体,让老师和学生都养成阅读与写作的良好习惯。4、在研究的过程中,探究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和主动习作、乐于习作、精于习作的能力,争取通过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培养,让学生到高年级以后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有益于学习的书籍阅读,并能写书百花齐放的高质量习作。5、在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研究中,探索出适合民族地区小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较好的方法,引领我现语文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和习作的水平,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一)本课题研究的对象2、对象的具体情况:我校现有孩子1232人,彝族学生1219人,占98.94%。共六个年级,24个教学班,低、中、高三段各8个教学班。这些孩子均来自农村,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下,还有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回家后没有家长陪同学习,课外阅读量匮乏,尤其是低年级,就算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回家,自己也无法很好的进行阅读。(二)研究的思路1、具体对象:我校二十四个教学班的所有孩子1、合理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所特有的课程资源2、研究并推广在少数民族地区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3、探究出适合少数民族地区读写能力提升的策略(三)研究的主要方法1.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分析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影响课堂读写能力的原因,为研究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二是调查教师和学生,了解影响彝区小学高段语文读写能力提升效果的现实原因有哪些。2 .文献研究法。通过报刊检索、网络检索等途径,搜集国内关于小学阅读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归纳和研究,为课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先导。3 .自然观察法:在平时的教学中仔细观察课堂教学实际,发现问题,分析原因。4 .个案研究法: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阅读方面的观察、监控、研究及矫正,跟踪分析、不断收集学生表现出来的特征,于个性中见共性,于特殊中见一般。将个案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及时总结,及时推广。5.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解决学生读写能力差的策略。四、课题的创新之处(一)研究对象的创新,本课题主要针对彝族学生特殊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实际,探究出适合彝族地区的孩子阅读和习作的主要方法。(二)研究方法的创新,我们在研究学生阅读和习作的主要方法时,还要让老师们也多读书,养成与学生共读书的习惯,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三)教育观念的创新,结合统编教材实际,在用教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四)预期成果的创新,我们打算分低、中、高三段开发出适合小学是阅读的校本教材,并每年进行一次学生习作的搜集,把我校的作文集春芽的质量不断提高。五、预期成果1、完成课题研究的研究报告、检测报告和结题报告。2、形成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读写能力提升研究的论文集一本。3、形成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读写能力提升研究的案例分析集一本。4、形成各年级段的校本教材各一套。5、搜集师生的阅读摘记本若干。6、示范案例和课堂教学实录音像制品。7、我校学生作文集春芽两期。六、参考文献【1】王育芳.把握统编教材特点,搭建学用相融之梯.J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20202简凯.阅读有法教学有道一一统编教材四个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思考与建议.驻马店市基础教学研究室3曹静.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编排特点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2020【4】顾菠.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习作怎样教?一一自悟自构、双线结构的教学实践J.人民教育,2019(21):59-61.5程言峰,程英俏.指向写作能力的统编语文习作内容教学重构J.教学与管理,2020(14):50-5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4-9表3: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填写内容真实准确。一、学术简历及研究基础木课题负责人李庆惠,喜德县光明镇中心校校长,凉山州优秀教育工作者,凉山州优秀后备人才,凉山州明日之星光彩校长,喜德县语文骨干教师,喜德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喜德县拔尖人才。其教学研究能力强,教研科研成果丰:课题成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三等奖,彝族小学生作文困难解决策略研究获凉山州教育局二等奖,彝族地区农村小学识字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获凉山州教育局二等奖,提高农村彝族留守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获喜德县教育局一等奖。论文浅析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二等奖,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殿堂获中国教育科研学会一等奖,调整步伐力创最佳在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丛发表,让识字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纷呈获凉山州一等奖,让创新的火花在语文教学中进发、闪烁获凉山州教育局一等奖,让识字教学活起来获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凉山州教育学会三等奖。红领巾真好在凉山州说课比赛中获二等奖,制作的微课巧妙扩句获凉山州教育局二等奖,制作的微课反问句改陈述句获凉山州教科所一等奖,制作的课件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获喜德县教育局二等奖。优质课学会赞美获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一等奖,再见了,亲人获喜德县教研室二等奖。进行县级教师培训一次,县级讲座一次。主研人员:刘英:光明镇中心校教科室主任,毕业于西昌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文凭。喜德县骨干教师,负责喜德县光明镇中心校教育研究工作。多次参与课题研究,彝族小学生作文困难解决策略研究获凉山州教育局二等奖,彝族地区农村小学识字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获凉山州教育局二等奖,提高农村彝族留守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获喜德县教育局一等奖。论文温故而知新、知新而稳固一一浅谈小学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在中小学教育一书发表,并获一等奖;月光曲教学案例与分析在西昌学院学报第25期发表,并获一等奖;读出语文的风韵一一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评价中成长、成熟在现代教育科研论坛上发表;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在喜德县县刊喜德彝学上发表;落实随文写话,提高习作能力一一随文写话课题研究故事获喜德县第二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桂林山水随文写话,获喜德县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随文写话实践研究中期报告获喜德县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优质课妈妈的账单,获凉山州青年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进行县级教师培训一次,县级讲座一次,县级教师培训示范课两次。冯真霰:2003年7月毕业于西昌学院小学教育专业,高级教师,光明镇中心小学校镇级骨干教师,2015年3月课题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性措施研究经喜德县教研室批准结题。2015年7月课题彝族小学生作文解决困难策略研究被教育部规划课题教师培训全国项目办公室获准结题,并被评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2017年9月课题口语交际提高彝族地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被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获准结题并获州教育小专题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年7月课题提高农村彝族留守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被喜德县教研室获准结题。2019年6月,由喜德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颁发荣誉证书,荣获喜德县“佛山东建杯”首届微课大赛二等奖。2020年1月荣获中共喜德县委、喜德县人民政府授予“喜德县第五批优秀人才”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被凉山州团委评为“优秀辅导员”。袁忠菊:2012年7月毕业于西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教师,光明镇中心小学校镇级骨干教师,2012年3月课题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随文写话方法探究经喜德县教研室批准开题。罗敏:2011年7月毕业于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州级课题统编教材背景下彝族地区小学中高年级有效落实阅读教学“1+X”实践研究于2020年1月被州教科所批准开题。罗倩:2014年7月毕业于绵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二级教师。州级课题统编教材背景下彝族地区小学中高年级有效落实阅读教学“1+X”实践研究于2020年1月被州教科所批准开题。唐启林:1993年毕业于四川省冕宁师范,中文专业,专科学历,一级教师。擅长现代教育技术。二、围绕本课题开展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1 .本课题旨在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内容贴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2 .为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及研究的实施,作了大量前期的资料收集、积累、整理工作,增添了大量相关图书、期刊及影像资料。三、物质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并对本课题的研究给予一定经费资助,课题组成员有办公室、打印机、电脑人手一台,另所需材料学校都予以提供。四、时间保障学校全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由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担任课题的主要人员,并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课题研究。课题计划两年完成,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1年5月2021年6月)前期准备阶段。1 .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认真阅读各地教育报刊杂志并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文(如语文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和意义。2 .召开相关人员会议,确立课题,申报课题。3 .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参加研究的教师之间进行访谈。然后,教师们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访谈,同时搜集、整理、分析教学日志和学生日志中关于教师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关信息。4 .通过教师间信息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根据我校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落实实验的班级,确立研究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第二阶段(2021年7月2022年9月)研究阶段。此阶段为实验的主要阶段,要收集资料,研究教学全过程,并做好教学策略的调整。1 .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研究,收集实践中的资料及数据。2 .观摩研讨,总结摸索各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研究的方法、模式及途径,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调整并完善课堂教学模式。3 .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第三阶段(2022年10月2022年12月)总结推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自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邀请专家对本课题的成果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经验。1 .整理档案,进行数据分析。2 .论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3 .总结实验操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4 .形成成果报告5 .通过开设研究课,撰写实验论文以及编定优秀课例、案例集等形式推广研究成果,根据反馈信息,修订下一轮的课题研究。表4:经费概算序号经费开支科目金额(万元)序号经费开支科目金额(万元)1资料费0.057专家咨询费0.12数据采集费0.18劳务费0.053差旅费9印刷费4会议费10管理费5国际合作与交流费11其他费用6设备费合计0.3年度经费预算年份2021年2022年2023年年金额(万元)0.10.150.05表5: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及参加者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学校积极配合并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学校同意承担本项目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同意申报。科研管理部门公章单位公章年月日年月日表6:中心学术委员会意见课题的学术水平、意义及研究人员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及是否同意立项学术委员会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四川省教育厅审批意见:负责人(签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