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教学教案.docx
一、教学目标1 .掌握商务数据分析的定义和特点:2 .r解数据分析师的能力构成和商务数据分析的工作流程:3 ,了解如何根据岗位要求和自身特点制订能力提升计划。二、教学方式与课时安排1 .课堂讲授:3学时2 .演示汇报:3学时三、教学点与速点1,用助学生理解实践领域数据分析工作的开展方式和所需能力,理解工作所需能力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区别3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发展口标,并制定可行的能力提升方案四、教学过程1 .课堂讲授:3学时(1)商务数据分析的定义与特点(25分钟):a.导入.老师初步介绍本课程特点:注重实践性,以实践场景中的工作步吸为脉络展开,而不是以学科知识脉络展开。可借助微深1-1进行翻花课堂。布理学生现场分组讨论,堂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商务数据分析的定义、特点,讨论完成后由部分小组展示汇报讨论结果.b.讲解。老师总结学生汇报成果。并按照课件和教材展开讲解。讲解过程再次强调本谡程注重实用性,目标是建立使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商务数据分析中的常见问题(30分钟):a.导入.老部引导学生思考,定义中提到J'“解决商业问题”,商业问题具体有哪些?布次学生现场分组i寸论,商业领城有哪些问题,讨论完成后由部分小组展示汇报讨论结果。b.讲解.老师总结学生汇报成果.并按照课件和教材展开讲解.这是本章难点之一,老师在讲解中请注意添加实际例子楮助学生理解。可借助做课1.2进行翻转课堂,作为事例之;若时间允许,可引导学生仿照微课对“团购”“短视频”分析的角度,分组对微课中未详细讲解的“出行”“020”行业进行分析。(3)商务数据分析的工作流程(30分钟):a.讲解。老牌讲解商务数据分析的工作流程,介绍每个环节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引导学生关注”实践数据解决方案”之外的步骤,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分析师绝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投入在这四个步骤上b.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可由老师指定(或学生自选)一个数据分析主题,按照图1.2分解每个步骤的工作内容,如:为什么要分析这个主题,要选取哪些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要对数据进行哪些验证和加工工作,要用哪些分析方法来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可以转化为哪些工作改进计划,要如何推广分析工作的成果(向谁介绍工作成果、以什么方式宣传这个工作成果等)。讨论完成后由部分小组展示汇报讨论结果,老师做总结点评。(4)数据分析师的能力构成(50分钟):a.讲解。老师讲解数据分析的团队合作,括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师如何开展日常工作,可借助微课1.4进行翻转课堂。基于此推出数据相关专业岗位的能力构成。b.提问。老师可针对图1.3中4个数据相关工作岗位提问学生.,每个岗位在图1.4中的:个技能轴上各需要掌握哪些,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也可结合图1.2,提出某一个比较具体的商业问题,让学生回答需要和图1.3中哪些团队合作、各团队之间要如何配合,需要具备图1.4中哪些能力.c.讲解,老牌基于招聘网站中的真实JD为学生示范如何从JD中分解能力要求:如何对比自己的能力与肉位能力要求之间的差异:如何根据差异制定行动计划。按照“实践练习”环节布置作业。d.讨论。如时间较为充裕,可由老师指定或学生自选,每组以一个招聘网站中的真实JD为素材,由学生仿照老师在上个环节的讲解从中分解能力要求。讨论完成后由部分小组展示汇报讨论结果,老师做总结点评。2 .演示汇报:3学时(1)学生分组汇报,老师点评。(2)点评中请注意,学生在这个环节容易因为理解还不锵深入,所以回答不够完整,内容不够具体.比如回答“求职目标”时会说“在互联网大厂从事商业分析工作这时候老加在点评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提示学生加深思考,比如要求他们补充:从事什么业务的互联网(比如电商、广告平台、资讯等)?要分析哪个方向的问题(财务、市场、生产等,可参考图1.2)?会和哪些人合作,为此需要华握哪些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帮助俏售团队提升业绩,要懂一些财务知识。如果这些知识数据科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没有这些知识,要如何自己补充)?(3)要求学生根据点评再次修改并提交报告。第2章设定分析目标五、教学目标1 .了解设定分析目标的重要性和股步骤:2 .熟悉r解业务背炒和评价工作优先级的方法:3 .华握将业务问题转化为数据问题、为数据问题设计数据解决方案的方法;4 .掌握数据分析报告中关于业务背珏介绍部分的写作方法。六、教学方式与课时安排课堂讲授:3学时七、教学点与速点本章涉及很多知识点(如221小节中提到了五力模型模型),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要反复强调它们是“做什么用的”,通过目标将众多知识点申联成体系;也要注意通过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八、教学过程1 .导入(20分钟):(1)讲解。老师回顾图1.2,讲解设定分析目标的意义和评价分析目标是否合理的标准。可借助微课2进行翻转课堂(2)提问。老师展示几个分析目标,学生按照3个标准对FI标进行评价.老师对学生回答做简要评价。2 .设定分析目标的工作步骤(5分钟)(1)讲解。老师讲解三个步骤的基本工作内容。3 .设定目标的前期工作了解业务和评价优先级(40分钟)(1)讲解。老牌讲解“了解业务”包含哪三各方面的具体工作、各自要如何完成,可以借助微课2-2进行翻转课堂。(2)讨论.讲解完五力模型后,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可由老肺指定(或学生自选)一个行业,按照五力模型的框架,从五个方向分析行业的竞争情况。讨论完成后由部分小组展示汇报付论结果,老师做总结点评。(3) i并解.老师讲解如何在J'解业务的基础上“评价优先级”4 .明确分析目标(35分钟)(1)讲解。老师讲解“业务语言”和“数据语言”的区别和对应关系。可以借助微课2-4进行翻转课堂。(2)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仿照2.3节第二段的例子,每个小组列举“多个业务问题对应同一种数据解决方案”和“一个业务问题需要多个数据解决方案支持”的具体例子;并从例子中选择一个何愿,明确其分析目标。讨论完成后由部分小组展示汇报讨论结果,老师做总结点评。5 .数据分析报告写作(35分钟)(1)讲解,老前讲解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的基础知识,重点解糅何为“面向阅读者”的写作。可以从选择报告形式、安排报告内容、编辑排版内容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可以借助微课2-6进行翻转课堂,将“有问题的做法”和“正确的示范”对照进行讲解。(2)提问.老师可使用做课26中提到的几个场景进行提问,要求学生回答在某个场景中应当写作什么形式的报告、报告篇幅如何规划、选取哪些素材、汇报重点是什么等等。(3)讲解.老师讲解“背景介绍”部分的重要性和写作方法.(4)讨论。老师展示几个数据分析问题的基本介绍,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个题目,针对这个题目列出“背景介绍”部分的写作提纲,明确各段落的大意及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讨论完成后由部分小组展示汇报讨论结果,老加做总结点评。第3章获取、验证和加工数据九、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获取、验证和加工的重要意义;2 .熟悉通过EXCe1.读入CSV等常见格式数据的方法:3,熟悉数据验证的基本思路,能物通过EXCe1.实施数据验证:4 .掌握通过Exce1.字符串公式等工具从文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方法:5 .掌握通过EXCe1.数据透视表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分组加工的方法;6 .掌握数据分析报告中数据说明部分的写作方法。十、教学方式与课时安排1 .课堂讲授:3学时2 .演示汇报:3学时十一、教学工点与难点1 .在实践场景中,获取、验证和加工数据环节股会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占据相当大部分的工作量,有时候甚至工作目标本身就是获取、验证和加工数据,建立用户画像的工作就是一项典型的加工数据的工作。但是这部分工作受到具体的数据情况和应用场景的影响特别大,单纯从理论层面很难给出全面乂普适的行为指南,在各门专业课中也较少涉及到相关的讲解和练习。为此,在讲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做某一项操作,通过对目标的强调来使得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避免只聚焦于具体操作。2 .此外,本章案例以企业端实务为背毋,对于尚未工作的学生而言,没有相关的生活或工作经验作为切入的依托点,会在理解背景方面遇到一定困难。微深3-1对这部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讲解,老师可依托微课进行讲解、组织讨论和问答,帮助学生加深对业务问题的理解:也可利用第2克介绍的设定分析FI标的方法,要求学生在精读案例背景介绍后,完成一个明确的分析目标。3 .本章包含大量EXCe1.操作,可以作为预习内容提前要求学生自学,将课堂讲授时间更加集中在对上述两点内容的介绍.这个安排也是对实际工作环境的一种模拟,建立快速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相关内容有困难,可从演示汇报环节挪借1学时,不建议压缩对上述1/2两点内容的讲解时间。十二、教学过程1.课堂讲授:3学时(1)导入(25分钟卜a.讲解。老师回顾图12.讲解获取、验证和加工数据的Ig要性。b.讲解。老师介绍案例背景。可借助微课3-1进行翻转课堂,c.讨论.学生住预习微课3-1和精读案例背景介绍的基础上,使用第2堂介绍的相关内容,为案例要解决的问题定义一个明确的分析目标“讨论完成后由部分小组展示汇报讨论结果,老加做总结点评。(2)获取数据(30分钟)a.讲解“老师介绍各种常见数据源。b.演示。老师演示3.2.23.2.3小节中与获取数据相关的操作。如学生程度较好,可由老师提出要求,学生完成操作。C.提问。老师针对各个常见数据源要求学生回答,每个数据源可以提供哪些数据,并列举至少一个可以通过这个数据源提供的数据解决的业务问题.比如:可以通过万得等付费终端获取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财务健康度做出评估,作为投资的决策依据。(3)验证数据(30分钟)a.讲解。老师讲解验证数据的基本思路。b.演示。老师演示332333小节中与验证数据相关的操作,并讲解如何解读箱形图、敢点图,如何根据分位数函数提供的结果对分布进行评价。如学生程度较好,可由老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行完成操作:或由老加展示成果,由学生直接进行解读,老师对回答做出评价.c.提问.老师筒单总结讲解的各种数据验证项目。可以提出一种数据验证项目,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类验证:举出某个验证示例,要求学生回答它是从哪个角度对数据进行骁证,老师可展示章案例数据,逐个变量要求学生回答如应如何对该变量进行验证。(4)加工数据(35分钟)3.讲解。老师讲解加工数据的常用方法。b.演示。老师演示3.4.23.4.3小节中与加工数据相关的操作。讲解重点可放在V1.OOKUP函数和函数嵌套:前者是Exce1.最常用的公式之一.准确理解各参数意义一般即可全面掌握:后者相对灵活,老师可在教材提供的几个例子基础上,再设计更多需要综合利用多个函数的场电,从思路上给学生更多启发。如学生程度较好,可由老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行完成操作:或由老师展示成果,由学生直接进行解读,老新对回答做出评价。c.提问。老师简单总结加工数据的常用方法,然后从思路和实戏两个方向提问要求学生回答。例如:如果某电商企业要建立用户画像,需要获取哪些数据,如何将不同来源和粒度的数据合并为用户画像?想知道章案例数据中有多少条广告是用户在搜索S1.job相关搜索词时出现的,应该如何操作(对“搜索词”列筛选包含''51job”或“前程无忧”的行,对一个变量的多个筛选条件取并集)?在上述记录中,由51job自己投放的广告有多少条,由其竞争对手投放的有多少条,要如何操作(可.狂习数据透视表的使用)?(5)数据分析报告写作(15分钟)a.讲解。老师讲解数据分析报告中数据说明部分的重要性和写作方法。可以借助微课3-2进行翻转课堂。b.讨论。老师可以聘数据说明与数据获取/验证/加工结合在一起进行提问。例如,在基于用户画像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后,需要写作篇数据分析报告介绍用户的属性和行为进行介绍,这篇报告的数据说明表应当包含哪些行?可选择部分小组进行展示。在这个讨论中,学生.容易混治原始数据(如销售系统中的订单明细)和用于分析的数据(即基于原始数据加工生成的用户画像):老师要基于学生的展示成果引导他们加深对两者区别的理解。2.演示汇报:3学时(1)学生分组汇报,老师点评。(2)点评中请注意儿类学生在初学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矫正:a.1、(5)、b款中提到的混相原始数据和分析数据的问翘b.在文字部分介绍不全面,比如对于数据获取的来源、选取数据的标准、数据量等介绍不充分,这个问题在实践中经常会导致报告阅读者因缺乏必要信息而无法对于数据可靠性做出判断,从而对分析结果存疑(3)要求学生根据点评再次修改并提交报告。家的分歧得以弥合,则这一章的学习也将是一个数据对于提升沟通效率和效果的好例了,可以帮助同学们对于数据分析工作的实际价值有更深入的体会,建立职业臼信心和荣誉感。3.本章包含大量EXCe1.操作,可以作为预习内容提前要求学生自学,将课堂讲授时间更加集中介绍每个例子是出T什么“目标”才要进行的,如何根据这个H标选择了相关的“方法1.帮助学生巩固在“d。thethingright"前先“d。therightthing”的思维习惯,不要在工作中下子就陷入具体细节,而是要先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全盘的规划和把控后再开始具体工作.反发强调并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习惯,对避免第1点问题非常有效且重要。十六、教学过程1.课堂讲授:6学时(1)导入(5分钟):d.讲解“老师向顾图12讲解掌握数据基本特征的重嘤性.(2)介绍章案例背景(40分钟):a.讲解。老师讲解性别差异的衡量为什么是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涵盖更杂的现实、存:在广泛的分歧。强调数据对于解决这种存在广泛分歧问题的重要意义:建立一套统一的评价体系,将各方的思路统一到一个逻辑上来b.讲解,老师讲解由于性别差异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数据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很多组织研究、发布、分析相关的指标体系。此处注意引导学生:数据并非代表绝对的正确或客观“每个指标(体系)都与设计者的立场、目的相关。可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再次强调数据验证的重要性,脸证本身包含验证数据记录和计算是否客观合理C.演示。老师招案例背景介绍中提及的GGGR指标体系和5种其他性别差异衡量指标(体系)做为预习任务提前分配给学生。要求每组学生查找到一项指标(体系)的出处,并在课上由不同小组来演示每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和数据,对数据的可靠性做出简单的评价并阐述他们的理由。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如何基于搜索引擎寻找国际组织的数据.综合各种信息对获取的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基本评估:是进行二手研究时所需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式。f.提问。老师提出儿个分析场景,由学生回答在每个场比中,要选择哪个指标作为分组依据、计算哪些指标。g.演示。老师演示4.2.4小节中涉及的各种Exce1.操作。如学生程度较好,可由老师提出要求,学生完成操作。(6)图表:统计表及规范(20分钟)C.讲解。老师简单回顾424节中几个基本表格;讲解列联表:讲解制作统计表的格式规范。d.演示。老师演示4.3.14.3,2小节中涉及的各种Exce1.操作。如学生.程度较好,可由老师提出要求,学生完成操作。(7)图表:屉于分析目标的图形分类(15分钟)a.讲解。老师讲解图形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提前要求学生.预习微课4-3,可选取其中部分图形,在表现力所面对比图形与文字、表格.b.讲解。老顺困绕图4.21从两个维度对数据图形进行分类:第一个维度,按照四种常见的分析目标,第二个维度按照EXCe1.画图功能。(8)图表:柱形图系列(20分钟)a.讲解老牌围绕图4.22概述此系列包含的图形,展示在Exce1.中绘制本系列图形所涉及的菜单项所在位殴。b.提问.老师展示几个适用于本系列图形的分析H标与场景,学生回答应使用哪个具体图形。通过提问梢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适用柱形图还是条形图。C.提问。老师分别展示图4.25、图4.26、图4.28、图4.29和图4.30,学生根据每张图回答两类问题:图形与EXCe1.默认设置相比,为了规范化和美观,做哪些具体调整?对每张图中展示的数据做出描述和解读.其中,在学生.回答第二类问题时,老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在答案中包含两部分内容:描述图中的数据特征,根据分析目标和数据特征做出解读(即,通过数据特征来回答分析目标提出的问题卜本部分(81112)点教学中可贯彻这个训练,培养和强化学生在实际问题与数据特征之间建立关联的能力与习惯.(9)图表:折线图系列(10分钟)a.讲解。老牌闱绕图4.33概述此系列包含的图形,展示在EXCe1.中绘制本系列图形所涉及的菜单项所在位置,°b.提问。老师展示几个适用于本系列图形的分析目标与场战,学生回答应使用哪个具体图形。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柱形图和折线的区别、(百分比)堆积面积图和(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区别。C.提问。老师展示图4.35,学生根据图形回答两类问题:图形与EXCe1.默认设置相比,为了规范化和美观,做了哪些具体调整?刻图中展示的数据做出描述和解读。d.讲解。老师总结在柱形图和折线图系列中使用的图形编辑技巧,并且回顾为什么要对图形进行相关的调整。(Io)图表:饼图系列(15分钟)a.讲随老师围绕图4.36概述此系列包含的图形,展示在Exce1.中绘制本系列图形所涉及的菜单项所在位置,.b.提问。老师展示几个适用于本系列图形的分析目标与场景,学生回答应使用哪个具体图形。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加深理敏,比如同样是多U分类,字母饼图、史合条饼图、旭日图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场景:如果分类过多,使用饼图无法看清,应该如何做:如果分类不是完备互斥集要如何做;如果不能知道所有分类对应的数据,是否还可以使用饼图等。c.提问,老七分别展示图4.37、图4.38、图4.44,学生根据每张图回答两类问题:图形与EXCe1.默认设置相比,为了规范化和美观,做了哪些具体调整?对每张图中展示的数据做出描述和解读。(11)图表:散点图系列(20分钟)a.讲机老师围绕图4.45概述此系列包含的图形,展示在Exce1.中绘制本系列图形所涉及的菜单项所在位置。b.提问。老师展示儿个适用于本系列图形的分析目标与场兔,学生问答应使用哪个具体图形,或如何进行设置。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列举一个气泡图的应用场景,提问三个变量哪个做X釉、哪个做Y轴、哪个对应气泡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