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doc

    • 资源ID:15568       资源大小:581.9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doc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多层厂房楼盖设计1、 目的通过对*多层厂房的楼盖计算和设计,贯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课程容,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思想,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使学生能熟练进行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2、 建筑平面尺寸*四层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尺寸为L1×L224×19.8m,该厂房平面柱网尺寸见下图,其二层和三层使用相同,设计一、二层楼盖。3、 设计资料(1) 楼面活荷载:9KN/m2。(2) 楼面做法:20mm水泥砂浆面层,密度20 KN/m3。(3) 楼板自重:25 KN/m3。(4) 楼板底面采用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密度17KN/m3。(5) 混凝土C20,梁纵筋用级钢筋,梁其他钢筋和板钢筋采用级钢筋4、 设计要求(1) 楼板按弹塑性单向板设计,考虑应力重分布。(2) 梁按主次梁设计,进行弹塑性计算,考虑应力重分布。5、 提交资料(1) 设计计算书:应包含楼板、次梁和主梁的荷载计算、力计算及配筋计算。统一封面,见附页,用A4纸打印。(2) 楼盖施工图:应包含楼板、次梁和主梁的尺寸、跨度及配筋。统一用A3图纸绘制,梁横截面图比例用1:50,其它图用1:100的比例。施工图与计算书统一装订。6、 参考文献:(1) 钢筋混凝土结构;(2) 混凝土结构;(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4) 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9-2001;(5) 建筑结构荷载规GBJ10-89;(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7)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平面柱网图一、板的计算按单向板计算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80>次梁截面高度=450>截面宽度=200 板尺寸及支撑情况如下图所示:1、荷载:20厚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 KN/20混合砂浆天棚抹灰:0.02×17=0.34 KN/80钢筋混泥土板:0.08×25=2.0 KN/10厚水磨石面层:0.65 KN/3.39KN/恒载设计值: 1.2×3.39=4.068KN/活载设计值: 1.3×9=11.7 KN/ 合计 10.568 KN/ 即每米板宽 KN/2、力计算: 计算跨度边 跨 取中间跨 计算跨度差 ,则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力,可统一取。取1宽板带作为计算单位,即3、截面承载力计算:连续板各截面弯矩及配筋计算表截 面边区板带(,轴线)中间板带(轴线间)边跨跨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间跨跨中间支座边跨跨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间跨跨中间支座弯矩计算系数KN·3.92-3.922.70-3.083.92-3.922.16-2.460.0760.0760.0520.0600.0760.0760.0420.0480.0790.0790.0530.0620.0790.0790.0430.049323323217253323323176200选 配 钢 筋实配钢筋面积/358358218279322322196196二、次梁计算次梁按考虑塑性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主梁梁高,梁宽。次梁有关尺寸及支撑情况如图所示:1、荷载:恒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4.068×2.2=8.95KN/次梁自重 1.2×25×0.2×(0.45-0.08)=2.22 KN/梁侧抹灰 1.2×17×0.02×(0.45-0.08)×2=0.30 KN/ KN/ 活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合计KN/2、力计算:计算跨度边 跨 取中间跨 计算跨度差 ,则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力。3、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为: 边跨离端第二跨、中间跨 取 梁高翼缘厚 跨截面,故各跨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第一支座按两排纵筋考虑,取,其它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筋考虑,。连续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 面边跨跨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间跨跨支座中间弯矩计算系数KN·98.22-98.2267.53-77.17或0.0180.2260.0130.1570.0180.2600.0130.172770967545680选 配 钢 筋实配钢筋面积/连续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截 面端支座侧离端第二支座外侧离端第二支座侧中间支座外侧、侧剪力计算系数0.450.60.550.55/KN73.6498.1890.0090.00296.7>V278.9>V278.9>V296.7>V83.00>V78<V78<V83<V选 用 箍 筋101101101101按构造配筋5128621572实配钢筋间距s200200200200三、主梁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柱高,柱截面尺寸为。主梁的相关尺寸及支撑情况如下图所示:1、荷载:恒载设计值 由次梁传递 11.47×6.6=75.70 KN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1.2×25×0.25×(0.65-0.08)×2.2=9.41 KN侧梁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 1.2×17×0.02×(0.65-0.08)×2×2.2=1.02KN=86.0 KN活载设计值 由次梁传来 =14.3×6.6=94.0 KN合 计 +=180.0 KN2、力计算: 边 跨 取中间跨 计算跨度差 ,则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力。 在各种不同分布的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力系数表进行跨和支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则 对边跨取 对中跨取对支座B取主梁弯矩计算序号边跨跨中间支座中间跨跨最不利荷载组合+319.71-234.77-44.73+111.74-234.77162.11+282.04-345.54(-207.39)143.50+120.87-207.39(-345.54)143.50主梁剪力计算 序号计算简图端支座中间支座0最不利荷载组合+144.44-215.5686.0+127.81-231.19(-159.13)200.87(117.33)+54.67-117.33(-200.87)159.13(231.19)3、截面承载离计算主梁跨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宽度为:,并取 跨截面,故跨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取(因支座弯矩较大,考虑两排纵筋,并布置在次梁主筋下面)。跨截面在负弯矩作用下按矩形截面计算,取。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跨中间支座中间跨跨319.71-345.54162.11-44.73KN·36309.54或0.0270.2660.0140.0360.0270.3160.0140.03717412146903260选配钢筋实配钢筋面积/17422144911402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端支座侧离端第二支座外侧离端第二支座侧/KN144.44231.19200.87549.66>V509.44>V509.44>V153.9>V142.64<V142.64<V选用箍筋101101101按构造配筋实配钢筋间距s2002002004、主梁吊筋计算: 由次梁传递至主梁的全部集中力为:则 所以 选

    注意事项

    本文(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