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报告.docx

    • 资源ID:1536522       资源大小:348.42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报告.docx

    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报告文件号生效日期受控M版本号修改状态总页数正文用量,M1 概述32 系统建设目标42.1系统总体建设目标42.1.1应能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12.1.2应湎足配电管理的业务需求42.1.3 要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强抗干扰能力42.1.4 应具备灵活的可扩展性和适应能力42.2系统预期收益53方窠描述61.1 1方案概述61.2 系统柒构61.3 系统业务关系83.3.1内部关系83.3.2外部关系91.4 毛嵬方案101.4.1 网络环境141.4.2 4.2软件平台141.4.3 坡件平台151.5 系统性能指标154 系统设计原则174.1 1先进性174.2 实用性174.3 安全性174.4 准确性175 关键技术实现185. 1软件体系结构186. 2硬件体系结构197. 3系统安全198. 4数据安全209. 5操作安全2010. 6基于R1.P的项目管理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笠.11. 7采用UM1.建模语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2. 分布式实时数据库和双数据库运行模式2013. 双机切换2114. 0故障录波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5. 11电压无功控制2116. 12小电流接地选线2617. 13曲波分析软件2618. 14基于装置/间隔的数据障管理模块2719. 15WindOWS式的主界面设计276 系统功能边界306. 1任务管理模块307. 2数犯蚱管理模块308. 3后台服务管理模块302系统建设目标2.1 系统总体建设目标2.1.1 应能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电力监控系统应能与微机保护装置一起组合成一个集变电站继电保护、测量、监视、运行控制和通信等功能于体的分级分布式系统,此系统能替代常规的继电保护、仪表、中央信号、模拟屏、控制屏和运行控制装置,提虑变电站的技术水平和可然性。2.1.2 应满足配电管理的业务需求配电自动化系统应在满足供电安全生产的常规需求基础上,同时满足配电管理的业务需要。系统应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并提供过程按表、自动报表、自动计费等功能,方便厂厅企业内部管理。2.1.3 要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强抗干扰能力变电站安全运行是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为此,在考虑系统的总体结构时,要分清主次并能实现关键功能的冗余配置.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应相对独立,一旦系统中柬部分出现故障,应尽量缩小故障影响的范围并能尽快修更故障。各子系统应具有独立的故障自诊断和自快更功能,任部分发生故障时,都应及时在监控系统主界面给出声光警告提示。2.1.4 应具备灵活的可扩展性和适应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每年有不少新建变电站要设计、建设和投产,并有大量各式各样的老站需要改造.这些站由丁投资水平的不同,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设符水平各不相同,因此要求电力监控系统能够根据变电站不同的要求进行灵活的组建和配置。3方案描述3.1 方案概述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主要是用于综合自动化配电站的计算机监视、管理和控制或用于集控中心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远方监控。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测控装置、微机保护以及变电站内其它IE【)(智能电子设备)采集和处理变电站运行的各种数据,对配出站运行参数臼动监视,按照运行人员的控制命令和预先设定的控制条件对配电站进行控制,为配电站运行维护人员提供配电站运行监视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减轻运行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育配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主要由数据库管理、后台服务管理、报警管理、实时图表管理、报表管理等几个了系统组成。系统采用MiCroSOf1.公司的YiSUUIC+6.0编程软件,利用它在通讯、多线程、运行效率、运行可旅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进行系统构建。系统一般作为变电站内最高端软件,部署在监控室。3.2 系统架构整个系统由三层组成:智能终端层、中间通讯层、后台监控层。如图所示:电力监控系统RS232,TCP/IP/CDT.中间通讯层RS485,RS232./IEC103,94jJ1.RS485.0DBUS.RS485,CAU./10DBUS.智能终端层图1系统架构图智能终端层底U智能装置构建自动化系统的基础部分,它们是系统的触角和最终命令的执行者,也是系统中啡一与电力相关设备直接相连的部分。底层智能终端负责采集系统需要的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采取主动上送或等待系统查询时上送的方式,将相应数据上送至系统;同时系统对电力设备的远方操作时,首先耍将命令下发至智能装置,由智能装置的器件实现控制。常见的智能装置有:微机保护装置、低压测控装置、电度表、GPS、直流屏、温控曙、综合信号采集装置等等。中间通讯层由通讯总线和前良通讯子系统(前良机)组成,前置通讯子系统与后台子系统相独立,可与后台子系统软件运行丁同一台计算机上,也可以运行丁不同的计算机上,专门处理通讯任务。能与现场各种智能设备通讯:同时也提供远动功能:能够向两个及以上的调度或集控站收发数据。通讯总线为现场总线RST85、CAX-BUS、1.0NW0RK等,以总线方式组成分布式结构,便于扩充和维护:支持RS232、以太网等其它方式。已内置当前常用的协议,通过简单的设置即可应用:I可时,软件已为协议扩充搭好了框架,适应厂家的特殊协议.后台监控层:后台监控系统由工业微机组成,可通过网络由台或多台微机组成,构成分布式监测控制系统。系统功能强大,界面友好,能满足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需要,也可作为小型调度使用。具备以卜功能,并能根据客户的要求,增加特殊的模块。系统数据库子系统:数据浏览及处理子系统;报表子系统:事件记录及实时告警子系统:制图子系统:实时显示子系统:WQJ-900D配电粽合自动化系统软件是上面三层有机结合的整体。由于各个现场配置的设备不同,而且用户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应用于具体项目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配置使用。3.3 系统业务关系3.3.1 内部关系系统内部各模块的关系,如卜图所示:关系图说明如下: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将后台服务管理子系统采集来的事件记录、告警信息,实时开关量数据、实时模拟量数据分别存入实时数据库及后台磁盘数据库,对于用户管理子系统维护的用户权限相关信息也进行保存。后台服务管理子系统提供采集来的事件记录、告警信息、实时开关量数据、实时模拟量数据,但接收告警确认信息、控件命令。图表制作子系统提供制作好的图表相关信息。报表制作子系统提供制作好的报表模板。综合管理子系统调用其它模块运行,需要验证用户权限,同时,它还从实时模拟星数据中获取总有功、总无功、频率等信息在主界面上显示.密件记录及报警管理子系统接收后台服务管理子系统提供的事件记录、告警信息用于显示并进行声光告警,确认后消息再回究给后台服务管理子系统。实时图表管理子系统根据已定义的图表信息及实时开关量数据、实时模拟量数据进行数据显示,用以监控变电站运行状态,通过界面又可以发布遥控、逼谢等控制命令给后台服务管理子程序,从而实现对相关设备的远程控制.报表管理子系统根据已定义的报表模板及实时开关量数据、实时模拟量数据进行报表生成打印。用户管理子系统维护用户相关信息。3.3.2 外部关系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关系,如卜图所示:NTS90(K>1.电综合自动化系统1._f1.JIJ-图3外部关系图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关系简要描述如下:本系统只与前置通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交互内容包括事件记录、告警信息、遥测数据、遥信数据、遥脉数据、控制命令等。当IEDanSnigentE1.ectricDeViCe智能电子设备)发生保护动作、遥测越限、RTU投入退出等操作时,将主动上送给前置程序,前置程序再以事件记录的方式上传给本系统。前巴程序定时召唤遥测、遥信、遥脉等数据,然后上传给本系统。系统通过实时图表界面发起遥控、遥调命令时,先发遥控选择等待返校信息,收到后再发控制指令.>3.4 配置方案系统总体配置结构如下图所示:RS485CANBUS后价监控系统前置通讯*理系统RS232/4X5面隔层设备宣科VJ电度表屏其他设备其他二次设备光纤/DcS上位系统图4系统总体配置图根据变电站及其二次设备的规模,系统的组建方式分为单机模式、标准单网模式、犷展单网模式、双网冗余模式四种。单机模式中,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前理通讯系统集中部署在同一台机器,结构如下图所示:UPS工作站打印机覆表宜流屏其他蒙图5单机模式配置图标准单网模式中,前置通讯系统与后台监控系统相分离,般部署到相关设备所在的高压室、低压室,与部署在监控室的后台监控系统通过以太网相连,结构如下图所示:RS485/CAW以太网其Ss直流屏矍表IGPS图6单网模式配置图其fM络力表网电仪,图8双网冗余配置.图3.4.1 网络环境从系统稳定性考虑,WQJ-9001)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以W1.Mx)R5操作系统作为运行平台,包括Windows2000、WindowsXP等。H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对网络硬件环境没有特别要求,计驿机可以通过细缆组网,也可以通过双绞线和HUB连接,甚至于可以用电话网连接。此外,用户可以采用单网或双网甚至于多网结构,增强可苑性。系统般采用TCP/IP协议,如果需要采用其他协议,需做一些特殊配置及安装一些组件。3.4.2 软件平台WQ.J-900D配电粽合自动化系统以商用数据库系统作为系统的数据库平台。当前,主要采用MSSQ1.SERVER2000,对于W1.NDcWSXP系统,采用MSSQ1.SERVER7.0另外,系统需要使用一些OFFICE工具,目前主要使用O1.干ICE2000或。汗ICE2003。3.4.3 硬件平台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服务器由于需要安装数据库软件及工具软件,配置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当前的主流机型,配置不能低于:CPUp42.0,内存256M,硬盘容量不少于IOGBo客户机不需要安装上述软件及运行系统,配置要求较低,推荐选配CPUPiI1.以上、128M内存、硬盘I(XJB以上.3.5 系统性能指标数据精度:测量量:综合误差:0.5%遥测合格率:99.99%开关量:遥信响应率:100%遥控正确率:100%系统响应时间遥测越区传送:3秒遥测全系统扫描:38秒开关员变位反应时间:W1.秒事故变位报警反应时间:WI秒控制命令:W3秒遥调命令:W3秒画面响应:W1.3杪画面刷新:W1.3秒 SCADA主备机故障切换时间:WIO秒 可线性指标系统可用率超过99.99%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30000小时 负荷率所有计兑机的负荷率在正常状态下任意五分钟内小F30%,任意10秒内小T50%。1.AN负荷率在正常状态下任意5分钟内小于25%,在告警状态下小于35%。4系统设计原则4.1 先进性在系统的设计中,我们根据业界先进的思想,在开发工具上选用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厂商提供的先进硬件和软件平台,在设计思路上采用分布式、开放式等先进理念,保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先进性.4.2 实用性本系统本着立足电力系统、主要服务IIOkY及以下用户站的宗旨,从用户配电站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现有电力二次设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实用性。用户站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分析了用户站相对于电力系统高压变电站的区别及其发展趋势后,设计了套既能满足需求、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方案04.3 安全性时下本系统来说,安全性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耍的原则。对丁电力监控系统这样的对电网运行安全具有重要影晌力的系统来说,安全、稳定地运行是至关重要的。4.4 准确性配电综合臼动化系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与一般的应用系统或者办公系统。它涉及电网及电力设备的安全,严肃性很高,因此对于准确性的要求也就很高。我们在设计系统时,把数据的准确性作为一个重点考虑的因素。5关键技术实现5.1软件体系结构操作系统MSWindows2000SCADA高级应用实时数据库、历史库,网络任务管理、报表处理(COnSo1.e框架系统)图形文件图9软件体系结构图应用层支撑层系统环境层软件体系结构图图11系统安全图5.4 数据安全一据完整性历史数据采用主备两台服务器保存,互为备份,当主服务器因故障停机并恢复工作后,能够自动从备机上将缺失的数据恢复过来,保证主机历史数据的完整性,采用队列缓存技术保证服务器切换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等信息不丢失。图12数据安全图5.5 操作安全操作权限验证对系统所有遥控、遥调及远动设备参数整定操作,都需进行权限认证,只有输入用户名称和密码才能进行.双机操作互为盼证当系统进入“双机操作1"模式时,一个调度员发出的遥控命令必须通过另一个调度员确认后方可执行,操作过程记录入数据库,系统登录所有用户必须通过用户登录,才能进入系统,系统根据登录用户的权限决定该用户能够执行的操作种类.图13操作安全图5.6 分布式实时数据库和双数据库运行模式在数据库管理上,系统采用成熟稳定的SQ1.Server关系数据库记录历史告警信息及设备的配置,保证无功设身的规划更加合理。分接头调节卡电压及无功的影响趋势图如下:U分接头下调A1.分接头上调图17分接头调节对电*及无功的影响趋势图A调节前的运行智态点A1.分接头上调后的U与Q预计运行点,变化趋势:U变大,Q变大A2分接头下调后的I.与Q预计运行点,变化趋势:I:变小,Q变小电容器投切对电压及无功的影响趋势图如下:A调节前的运行暂态点A1.投入电容器后的U与Q预计运行点,变化由筠:Q变小,U变大A2退出电容器后的U与Q预计运行点,变化趋势:Q变大,I;变小TQC图19变电站等值电路图如上图降压变电站,变压器归卯为理想变压器,氏+/X为计及变电站进线线路阻抗和变压器阻抗的等值阻抗。在分接头未调节、电容器未投入时,有:PR+QXU1+;,/为归算到高压侧的变电站低压母或电压如果投入额定补偿容量为AQ的电容器(或切除同样容地的电抗器)后,获得电压增量AU,有:U1.43PfWUi+Z7三+y实用公式为:*N"为短路容量)可以得出几点结论:1)调节分接头使电压升高,则负荷侧无功消耗也增大,高压便需要送更多无功.2)调节分接头使电压降低,则负荷侧无功消耗降低,高压侧需要送的无功减少。3)投电容(切电抗使负荷侧无功消耗得到补偿,电压升高,高压侧需要送的无功减少。4)切电容(投电抗)使电压降低,高压侧需要送更多无功。优化无功的目的是减少无功在电力网上的流动,以降低网损,获得较高的功率因素,在讨论变电站的无功优化时,普遍地采用变电站进线侧的功率因素为优化目标。对于图1所示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要实现的目标是:U2.min,尸+(Q+02;Rmin即最佳的电压质狂、最低的功率损耗,同时还必须满足变压器分接头及电容器(电抗曙)日投切次数不越限等若干个约束条件。本系统采用专家系统来解决这种离散的、多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图20变电站运行方式程序流程图21逻辑控制流程rretwI图22控制技演流程5.9小电流接地选线小电流接地选线模块需要与WQJ-700/800系列保护装置配合,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及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能准确反映二次侧零序电流在8军安的以上的单相接地,选线的速度取决于母线上线路的回数。根据WQJ-700/800系列装置的接地选线判断功能,采集相关遥测用数据,根据接地状态、零序基波电潦分量、零序五次谐波电潦分量、零序基波电潦方向、零序五次谐波电流方向等参数加以排序,辅助判断当前最可能接地的线路,并通过界面进行试跳操作,从而切除故障.5.10谐波分析软件谐波分析软件中用到r一系列谐波分析的公式和算法,如下:第h次谐波电压含有率HRU/h=×oo(%)5式中U笫h次谐波电压(方均根值);Ci基波电压(方均根值)。(2)第h次谐波电流含有率HR1./h=-A×1.00(%),I式中/h第h次i皆波电流(方均根值);/i一基波电流(方均极值)。(3)谐波电压含量UH:(4)谐波电潦含fitIh:(5)电压总谐波畸变率:77/Q=*100(%)(6)电流总谐波喈变率:丁A=+X1.O0(%)(7)根据基波和各次谐波含有率计算电压瞬时值:Ut=U1.X(IXsin31+HRU2×sin2t+HRUa×sin3t+HRUhXsinht+HRU20Xsin20t式中:Utt时刻电压瞬时值HR1.k第h次谐波电压含有率5.11 基于装置/间隔的数据库管理模块经过数据库重新建模,实现r面向装置忆,间隔乂的维护配理。通过时数据库数据的维护,实现对现场工程的完整配置,包括厂站、间隔、设备、装置、遥测、遥信等属性,同时.,可实时刷新显示数据库中各数据的状态。另外,将用户管理模块功能集成进来,形成完整的配置工具.5.12 WindOWS式的主界面设计WQJ-9001)系统采用类WindOWS式的主控台和开始菜单,具有统一的界面风格,界面友好,易于操作。采用HooK技术实现WindoWS外壳程序开发,实现了工具栏的浮动,并可对系统热键进行锁定/解除,进步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图23主控台中国联通供配电1OkV变Ig00kVC/00kvVk00tvUefcIUc:00kV1.Z00kVc00kVUbC00IV00kvU:0.0kvUU:OOkV0.0IV0.0IV¾整鼐2三贺图24实时图表5.13 VVEB系统的JN1.技术在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WEB系统开发中,由于系统中实时数据的是存在系统的内存实时库中的,要实现实时数据的查询,必须通过与WQJSrV进行通讯以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通过JS,JSP等功能无法实现客户端和数据库的直接访问,必须通过第三方接口实现该项功能。使用JNI的技术,先在JAVA中定义出系统的JN1.接口类co三com,应用JAYAH命令编译出该类的JN1.接口头文件,在COmmCOmd1.1.模块中设计实现该接口的功能,该模块通过调用WQJDI1.d1.1.,通过与后台系统服务程序的通讯,实现实时数据库的访问。在JAVA中调用VC编写的动态链接库,通过该动态链接库实现与后台监控系统的数据通讯,整个过程是在服务耦端实现的,很好的解决了数据通讯的问题。但是这种技术,由于利用了VC编写的动态涟接库的方式,将损失了JAVA的可移植性,由丁当前系统是在用NDO临环境下开发并应用的,所以就目前来说不会对系统的功能带来影响。6系统功能6.1 任务管理系统任务调度管理模块,通过本模块启动相关后台服务、提供各功能模块操作入口、显示系统当前运行状况并可定时肩动指定任务。界面友好,方便操作,界面风格与整个WQJ-OOO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6.2 数据库管理本模块主要提供数据库作为整个系统的后台支撑,并提供数据检索功能供用户修改维护数据。系统数据库由两部分组成,是基于SQ1.SCrVer的磁盘关系型数据库,另是基F内存的实时数据库.界面友好,方便操作,界面风格与整个K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6.3 后台服务管理系统主要服务模块,通过客户服务子模块提供接口与除数据库外其它所有各模块及前置机等进行数据交互,由后台服务模块进行各类数据处理,将事件及告警相关信息单独交由报警服务模块进行处理。6.4 事件记录及报警管理对操作变位、事故变位、SOE.遥控操作、遥测越限、远动投入退出、网络节点等几类信息进行采集、显示'确认及处理,并可通过历史记录查询模块进行事后查询。界面友好,方便操作,界面风格与整个KQJ-90O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6.5 实时图表管理通过预定义图表及遥信、遥测、遥脉等数据来实时显示当前各二次设备及数据通讯的状态,并可以通过界面还可以进行遥控、遥调、巴数、挂牌等操作。界面友好,方便操作,界面风格与整个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6.6 报表管理根据预定义的报表模板,选择报表时间,从数据库中获取相关采样数据,生成报表并显示,也可以生成后直接进行打印。6.7 用户管理实现对用户的增删改以及禁用启用操作,每一个用户至少拥有一个角色。拥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可进行角色管理操作,并可维护所有用户,而一般用户如果拥有用户管理权限,则只能维护所有普通用户,不能维护角色,只能授予他所拥有的权限给相关用户。角色设置时,可增删改所有角色,权限需涵盖了系统正常使用的所有需认证功能模块。界面友好,方便操作,界面风格与整个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6.8 图表制作通过颜色管理模块来设置各类电压等级或状态的颜色参数值:通过图元管理模块绘制实时图上相关元素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形:通过公式管理模块设设各类遥控判断的条件:通过图表制作模块构建各类二次接线图、通讯图;通过图表管理模块相己构建的各类图进行组织管理,用以在实时图显示时控制各类图的显示名称及顺序。界面友好,方便操作,界面风格与整个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6.9 报表制作进行报表模板的定义,设置报表自动打印,设置报表相关参数。6.10 电量计费通过电量计费软件,实现计费线路的增加/删除,已存在计贽线路的属性修改,实现分时数据存储、数据校效、电量计量(分时统计、费率时段统计等)、结算计费(费率时段电费与总电费计算)、计员数据维护,数据修改、表计更换、CTPT变更等。界面友好,方便操作,界面风格与整个N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6.11 图表管理完成图表,图组,事故画面管理,并通过WindOWS内部广播消息机制实现画面列表与实时图表软件之间的修改同步。界面友好,方便操作,界面风格与整个WQJ-905)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6.12 实时/历史曲线实现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模拟室的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展示,提供数据源配理的功能,支持曲线的缩放、支持坐标系的调整、支持日曲线月曲线的切换、支持曲线颜色的调整、支持历史曲线的按时间检索、支持曲线数据值的查看,界面友好,方便操作,界面风格与整个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统,曲线能够分组,方便用户查看。6.13 谐波分析软件谐波分析软件和WQJ8692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各相的总谐波畸变率以及231次谐波含有率的采集和计算)一起能够实时显示谐波测量点电压和电流的基波和各次谐波含有率、电压和电潦的总谐波嗡变率、谐波次数等谐波数据,能够通过曲线图的方式实时展示出具有谐波分量的电乐或电流在个周波波形。软件支持多个谐波测量点的谐波曲线展示,满足用户对母线谐波电压、支路谐波电流、电压和电潦的总谐波畸变率等谐波主要技术参数的关注。软件具有数据配厘功能,方便用户进行谐波参数的数据链接配置。6.14 WEB查询系统WQJ9(K)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Web件询系统能够实现系统实时图表的WEB发布和查询,能够实现系统运行数据,包括遥测宽和遥信量实时值,按设符为索引条件的WEB查询能够实现系统历史数据,包括各类事件信息、告警信息、遥信变位、SOE、节点登陆信息等历史数据的按时间为索引条件的WEB包询。系统提供用户登录功能,非正确的用户登录没有操作权限,满足系统安全性的要求。系统界面友好,方便操作,界面风格与整个WQJ-OOO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6.15 报文监视报文监视软件通过通过报文发送模块MonitorSocket.D1.1.和通讯监视程序MonitonEXE这两个模块实现报文监视功能。后台中每个要进行报文监视的模块加教MonitorSocke1.D1.1.将要监视的报文通过IDP方式发送出去,Monitor.EXE接收到后将该报文分类打印出来。报文监视软件能够在程序界面打印显示出后台程序各模块之间的通讯报文,能够在程序界面打印显示出后台程序和前置程序之间以及以后可能涉及到的网络上各个设备的通讯报文。软件支持16进制数和ASC1.【码两种显示方式,方便用户隹看通讯报文和查看系统输出的系统运行信息。软件通过进程ID分辨出后台的各个功能模块,软件提供暂停、清除、保存、关键字筛选、类型筛选等功能方便查看分析报文。7系统特点WQJ-900D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由业内资深人员组成的团队,基于MiCroSOftWind(WS操作系统,采用建立在ACtiVeX基础上的32位C+及其它软件的开发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开发而成。系统具有运行程定、易扩展、适用性强、操作简单、功能完善、使用安全等特点。7.1 完整解决方案保护装.置、测控设备和计算机监控整体考虑,减少多余设备,功能分布更合理。所有设备之间无缝连接。7.2 分层分布式结构整个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各层之间采用标准接口连接,任务分配合理,软件架构简单,系统结构灵活,能充分满足现场不同环境及用户特殊要求。7.3 模块化结构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由生模块及功能模块组成,各功能模块可独立装入和卸出,并可灵活组合,特别适用于当今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需要。7.4 网络化设计整个系统实现网络化设计,所有前置管理软件、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既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连接,也可以通过局域网、远程网连接,使系统能适应不同类型的网络结构。

    注意事项

    本文(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