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76都说苏东坡是大文豪该怎么聊聊他的才情?.docx
-
资源ID:1519378
资源大小:9.3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00576都说苏东坡是大文豪该怎么聊聊他的才情?.docx
都说苏东坡是大文豪,该怎么聊聊他的才情?339人已看李开周的锦囊2020-09-11专栏作家,宋朝饭局武侠物理作者除了诗人、画家、书法家、美食家这些身份,苏东坡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头衔:宋词"豪放派"鼻祖。与此派对应的,就是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苏东坡对词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让词独立成章。在苏东坡出道前,"词"的创作多为“填词",必须符合音律与曲调,所以创作会非常受制于音乐;而苏东坡成名后,词不只可以用来唱,也可用来读,甚至可以只读不唱。越来越多的词人甩掉音律包袱,将重心挪到创作本身的意境上去。这就让词的文学性爆棚,可以彻底脱离曲调附庸,而升级为独立的文体。苏东坡的创作技法可以浓缩为六个字破格律、加特效。以豪放词最有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如果按常规音律,该词牌开头的声调应该是"平平仄仄。而苏东坡劈头一句"大江东去",声调一下变成了"仄平平仄。虽然牺牲了格律,却换来了气势。紧接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穿、惊、拍、卷,连续几个动感十足的字,仿佛给汹涌江水加了特效,视觉冲击力倍增,让读者心率突然加快。严格来讲,苏东坡并不是豪放词的开创者。在他之前便已经有了豪放词,例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四面边声连角起,干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豪迈之气不亚于苏东坡。不过范仲淹胆子小,所作之词仍戴着格律的镣铐跳舞,无法甩开膀子开宗立派。后来辛弃疾等人再写豪放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种破格律的勇气和加特效的技法,跟苏东坡简直如出一辙。模仿者一多,苏东坡便自然成了后世推崇的"鼻祖"。虽然词才甚高,但是苏东坡能跻身于"唐宋八大家",并不是因为词作得好,而是因为"古文(今同"散文")写得好。其实苏东坡最早就是靠古文成名的,当年他二十岁,所作之文被欧阳修一眼看中。欧阳修极其欣赏他的文才,认为苏东坡的古文写得比自己这个"古文运动领袖"还要好,甚至放言:"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我们来看看苏东坡古文的代表作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有人曾分析,苏东坡运用了高超的写作技法。比如他将月光比作积水,将竹影比作水草,比喻之下尽显月光朦胧;再比如,积水空明是静,"藻存交横"是动,动静交融,推进扑朔迷离之感在我看来,这些技法分析全都有“过度解读之嫌。看苏东坡的古文,无需咬文嚼字,重在享受行云流水间的酣畅感。短短三句话,无一月"字,读者却皆可感到无处不在的月光,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江湖上曾有这么句传说:"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老百姓们觉得苏东坡的才情实在太高了,词能开宗立派,文能行云流水,普通人怎么可能做得到?一定是因为他出生时,将整座山的灵气吸空了。而苏东坡却在诗中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没有谁天生通神,那都是长期读书和刻苦练笔的成就。他还曾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苦作四千篇,方可无作意。"只有写过几千篇有套路的文章之后,才能让人看不出丁点套路。可见天赋高如苏东坡,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需要"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