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轧辊间磨床岗位操作规程.docx

    • 资源ID:151179       资源大小:43.1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轧辊间磨床岗位操作规程.docx

    碳钢薄板厂质量体系作业文件版次:A/4拟制人:赵美霖磨床岗位操作规程文件编号:MS-JS-329拟制部门:冷轧作业区审核人:周文宾批准人:李积胭2019-7-4发布2019-7-5实施1 .目的为防止职工在磨床操作过程中出现人身伤害事故及设备安全,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磨床及毛化机床岗位人员。3 .定义4 .职责4.1 作业区作业长及安全主办负责本规程的审核把关与批准工作,负责本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4.2 区域协理工程师负责本规程的具体制定和修改完善工作,负责本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4.3 轧辑磨床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修改具有建议权。4.4 协理工程师或班长负责作业前的安全交底,负责监督检查作业人员工作前对所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检查情况和本规程在作业过程中的执行情况。4.5 从事相关作业的岗位人员除严格执行本规程以外,要严格司索指挥、悬臂吊(电葫芦)使用安全操作规程。5 .管理内容及要求5.1 轧辐上磨床5. 1.1确认将被磨削加工轧辑的短号辐面状况,清理轧辑辐颈并做好记录。5.1. 2按所加工轧辐的尺寸调整尾座以及托架位置并加以固定。5.1. 3仔细检查吊车吊带是否可靠.5.1.4将准备磨削的轧掘吊运至磨床前侧上方.吊带必须用两根,挂在辑颈处;挂短身上时确认吊带拴紧,不可能滑脱。5.1. 5轧辑慢慢下降接近托架时停止,将头座面板伸出。5.1.6慢慢下降轧辑,将轧辑头座端靠着顶尖的保护套筒后轧幅轻落到辑颈托架上;支撑辑放入辑颈托架后,下降软着陆,根据轧辐体积及类型不同,调节静压托瓦油膜压力轧辑转动10分钟待油膜压力正常稳定后,方可开始磨削;手动模式下,禁止不先式下禁止不先启动静压托瓦油泵,直接转动轧辐。5.1.7吊车下降取出吊带,确认好上或下吊钩,以防顶尖被拉坏。,5. 1.8轧辑上磨床结束.5.2 轧辑下磨床5.3 .1清理干净轧辑表面磨削液后,将吊车开至磨床前侧上方.5.2.2下降吊带至离轧辑20Omln处时停止.5.2.3开动磨床,确认移动磨床各轴至停车位。5.2.4点动磨床头架,使面板两耳轴处于水平状态,脱开卡具;支撑辑需将软着陆打起。5.2.5下降吊带,将吊带穿挂在轧辑两端辑颈处;5.2.6将吊车的主钩移至轧辑的中心位置处(两个方向都处于中心位置处).5.2.7上升主钩至吊带绷紧处停止,再次检查主钩是否处于中心位置.5.2.8慢慢上升主钩.5. 2.9当轧辑的辐颈离开轧辑磨床200mm处时,指挥吊车离开.5.2. 10将轧辐放在指定的区域,取下卡具.5.2.11上升吊车主钩至极限位置处.5. 2.12轧辑下磨床结束.5.3 砂轮的更换5.4 .1砂轮的安装.5.3. 1.1仔细检查砂轮表面是否有裂纹,用悬臂吊将砂轮吊至一定高度用木锤轻敲砂轮做环响测试。5.4. 1.2准备所需工具(内六角板手,备用法兰,砂轮吊具,纸垫圈等).5.3.1.3清除备用法兰上的污物,法兰盘必须垫好纸垫,将砂轮放入法兰盘上,使砂轮的内径与法兰盘外径相吻和放平,再放上法兰盘的上盖.5.3.1.4上下法兰盘对准,丝孔应同心.5.3.1.5所有的法兰螺丝用内六角板手对角线拧紧.5.3.1.6多次对角线方向拧紧法兰盘螺拴.5. 3.1.7将砂轮扶起立放在地面上。5.3. L8砂轮组装完毕。5.4. 1.9砂轮组装完毕,在交接班本上和直耗管理台账上做好记录。5.3.2安装砂轮5.3.2.1确认磨床电源处于关闭状态,并检查砂轮主轴油压是否正常,并将砂轮拖架开至安装的最佳位置并将测量系统摆下防止大臂与悬臂吊相撞。5.3.2.2用悬臂吊将砂轮吊至砂轮架主轴侧左侧方.5.3.2.3缓慢使砂轮逼近砂轮芯轴,使砂轮法兰内孔与砂轮轴对准.5.3.2.4用手将砂轮慢速推入主轴.5.3.2.5用专用工具拧紧定位套,然后取下专用工具,取下砂轮吊具,开动悬臂吊到停车位,关闭悬臂吊的总开关.5.3.2.6清除砂轮防护罩上的污物,然后关闭砂轮防护罩,拧紧防护罩螺栓.5.3.2.7开动砂轮,使砂轮在最高速度旋转,观察砂轮的转动是否正常,砂轮有无轴向窜动现象,砂轮旋转时间应持续5分钟.5.3.2.8关闭砂轮运转,收回使用工具,将吊具放回指定位置,将现场的污物清洗干净,在交接班本上做好记录。5.3.3金刚石笔校正及砂轮的尾座修磨5.3.3.1检查磨床尾座上金刚石笔是否装卡牢固。5.3.3.2打开磨床电源,启动砂轮。5.3.3.3移动Z轴,将金刚石笔对准砂轮边沿.5.3.3.4将砂轮快速逼近金刚石到大约20Omm的的距离;慢速移动砂轮靠近金刚石笔到较近的距离,再次确认金刚石笔的头与砂轮中部对齐。5.3.3.5使用电子手轮使砂轮慢速逼近金刚石听到轻微的嚓嚓声表明砂轮己接触到金刚石。5.3.3.6对金刚石笔尖及砂轮位置确认后,按“OK”键,完成金刚石笔校正。5.3.3.7启动修磨周期,根据要求选择砂轮修磨类型。5.3.3.8根据需要可设置修磨道次和修磨量。5.3.3.9修磨砂轮完毕后,程序停止。注:更换或拆卸、回装金刚石笔后,必须进行金刚石校正程序。5.3.4砂轮使用注意事项5.3.4.1砂轮叠放时,叠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5m。5.3.4.2树脂、橡胶与菱苦土结合剂磨具应标明生产日期,存放时间超过一年的,应重新进行回转检验,确认合格后使用。5.3.4.3砂轮、砂轮主轴、衬垫和砂轮卡盘安装时,相互配合面和压紧面应保持清洁,无任何附着物。5.3.4.4安装时应注意压紧螺母或螺钉的松紧程度,压紧到足以带动砂轮并且不产生滑动的程度为宜,防止压力过大造成砂轮的破损。5.3.4.5砂轮和砂轮卡盘的总重量超过16公斤时,应采用吊装机械安装。5.3.4.6直径大于或等于200毫米的砂轮装上砂轮卡盘后应先进行静平衡。5.3.4.7砂轮防护罩上的护板和工件托架必须在砂轮停转时调整。5.3.4.8砂轮使用的最高工作速度不准超过在砂轮上标明的速度。5.3.4.9在寒冷的工作场地,砂轮开始工作时应逐渐增加负荷直到满足使用要求,保证砂轮温度逐渐升高,防止砂轮破损。5.3.4.10发生砂轮破坏事故后,必须检查砂轮极其防护罩是否有损伤,砂轮卡盘有无变形或不平衡,砂轮主轴端部螺纹和压紧螺母,合格后方可使用。5.3.4.11砂轮在机床上不磨削时,不要停止旋转;停止前保证至少30分钟的甩水时间。5.3.5砂轮的型号及使用报废尺寸5.3.5.1工作短磨床砂轮尺寸0750x80x304.8mm,报废尺寸0500。5.3.5.2万能磨床砂轮尺寸0915x100x304.8mm,报废尺寸0520。注:砂轮修磨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记录砂轮的初次测量值是否出现异常,例如过大、过小、测量值前后不一致,相差大于Imm等,系统将会提示测量错误,必须停机清理激光测量系统,检查是否有污物影响测量结果;如激光测量系统正常,则需重新打开砂轮盖板,重新输入砂轮直径参数,重新进行金刚石笔校正,重新进行测径器臂校正,之后进行砂轮直径测量测试,若测试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修磨;若需重启磨床计算机,重启后,由于之前的NC位置及参数记录已清空,也必须重新进行上述操作。5.4轧辑对中5.4.1首先将托架托瓦的紧固螺丝松开,根据轧馄型号及短径值将托瓦粗调至相应尺寸,注意应消除托瓦支撑内部间隙,防止落辐后托瓦粗调尺寸发生较大变化,出现测径器臂过电压报警。5.4.2指挥天车把轧短吊到磨床上方下降靠近磨床。5.4.3下降轧辐,当轧辐顶尖孔对准头架顶尖套筒时停止。5.4.4小心指挥天车,使头架顶尖套筒紧贴轧辑顶尖。5.4.5伸出尾座顶尖套筒,使顶尖套筒慢顶住轧辑顶尖。5.4.6慢慢下降吊带,确认轧馄已由托瓦支撑住后,吊带松劲为止,收回床头箱和尾座顶尖套筒,将吊带取下轧辐,并指挥天车离开。5.4.7先将托架移动到轧辐中心位置,摆下测量器并使A,B探针抱紧轧馄,摆出C探针,并使C探针逼近轧辐。5.4.8将托架开向尾座方向轧辐工作面边缘处,调节水平和垂直托瓦,使对中数值达到一定范围内。5.4.9将托架开向床头箱方向对称位置,调节水平和垂直托瓦,使对中数值达到一定范围内。5.4.10按照相同的方法往返3-5次,最终使对中数值达到规定范围内。5.4.11锁紧底瓦和水平托瓦,对中结束。5.5更换磨削液5.5.1用潜水泵抽空废液,箱底的废液需人工下去清除;加入清水清洗循环20分钟,同时冲洗机床所有磨削液循环通道。5.5.2最后清干磨削液箱,注入清水到液位要求,加入磨削剂,保证3%-5%的配比,操作人员在加注磨削液时需戴好防护眼镜和口罩及防护手套。5.5.3打开磨削液泵,将磨削液循环起来,使磨削液混合均匀。5.5.4检查磨削液的最终浓度合格后停下磨削液泵。5.5.5清除渣斗。5. 5.6检查泵、电机以及磁过滤器的使用情况。6. 5.7定期检查磨削液的浓度和使用情况。7. 5.8在交接班本和物料管理台账上做好记录。5.6更换过滤纸5.6.1 随时检查过滤纸的使用情况,发现纸快走完时准备换纸。5.6.2 轻轻按住磨削液控制箱上浮标走纸杆,使旧纸卷快速走完;注意剩下50Onlln重叠量。5.6.3取下旧纸卷的纸芯,换上新纸卷。5.6.4拉出50Omm的长度,压到旧纸卷预留的50Omm余量的下面。5.6.5收拾好旧纸芯,清理现场。5.7磨床操作面板功能键说明功能键功能说明Grind!ngwhee10N/0FF:砂轮开/关Warmupgrindingwheel:砂轮准备,可使砂轮自由变速Grindingwhee1faster/slower:砂轮快/慢Measuregrindingwheel:砂轮测量Balancegrindingwhee1:砂轮平衡CoolantON/OFF冷却液开/关RollON-/+:轧辑正/负方向开始旋转RoIIOFF:轧瓶停止转动Setuproll-/+:轧辑手动正/负旋转Rollfaster/s1ower:轧辑加/减速FaceplateforwardsZbackwards:面板前进/后退AxisFast/Slow:轴快/慢Homeposition:初始位置LnitializeAxes:轴的参考点校正X-Axislubedeselection:X轴加油润滑回Reversingtoheadstock(-):收到头座Reversingtotai1stock(+):回收到尾座Rollalignment:轧相对中SwiVelmeasuringdeviceln/Out:测量系统摆进/摆出Measuringprobestoro11/tohomeposition:测量探车卜到轧辑/回原位Calibratemeasuringdevice:校正测量装置SwivelCprobein/out:C探针摆进/摆出Cprobetorol1/homeposition:C探针到轧辐/回原位Quillforwards/backwards:尾座顶尖前进/后退5.8磨床数控轴说明5. 8.1磨床数控轴X轴:指砂轮头的进给轴。- 为向轧辐逼近,+为远离轧辐。Z轴:指砂轮拖架的往返移动轴。- 为向尾座方向移动,- 向头座方向移动A轴:为测径器的上臂轴。- 为向轧辐逼近,+为远离轧辐。B轴:为测径器的下臂轴。- 为向轧辑逼近,- 为远离轧辐。C轴:砂轮微量进给轴- 为向轧辐逼近,+为远离轧辐。SI轴:砂轮主轴。-为逆时针方向,+为顺时针方向S2轴:床头箱主轴。-为逆时针方向,+为顺时针方向5.8.2磨床数控轴操作说明磨床手动模式下必须注意磨床数控轴的操作顺序:首先,所有轴回参考位前,必须使测量器大臂抬起,防止碰撞;其次,在动作Z轴前,必须先动作X轴,使其回参考位,如果X轴未回参考位,动作Z轴可能会与托架、尾座等相碰撞;再次,动作各数控轴时,如需手动时,要注意限位开关位置,可自动控制动作时尽量避免使用手动操作,防止事故发生或产生限位碰撞报警。注:磨床测径器校准周期每班一次。5.9轧辐的自动磨削5. 9.1在主屏幕上的板块中输入轧辐数据。6. 9.2调出轧辐的磨削程序。7. 9.3查看辑型是否正确。8. 9.4检查磨削程序参数设置是否正确.9. 9.5确认砂轮直径。10. .6测量轧辐直径。5.9.7自动磨削开始.5.9.8回到磨削主屏。5.9.9砂轮自动对刀。5.9.10砂轮自动靠近轧辐。5. 9.11磨削液自动打开。5.9. 10磨床自动进行粗磨,中磨,精磨、测量辐形、形成短形报告、停车。5. 9.11自动磨削完毕,磨床自动报警。5.9. 12记录轧辑的磨削数据,输入相应的轧辐粗糙度测量值。5.9.13吊下轧辐。5.9.14按轧辑的包装要求,包装好轧辐。5.10缺陷辐的磨削5.10.1缺陷的处理5.10.1.1检查轧辐表面缺陷角度,位置,通过表面探伤,了解缺陷的深度并做好记录,并在轧辐磨削档案做好记录;5.10.1.2如果轧根表面粘钢,需将表面铁皮铲掉,使轧辐表面平直(如果缺陷太大,应进行车削)。5.10.L3将轧辐吊上磨床。5.10.2缺陷辐的磨削5.10.2.1用手动移动Z轴到缺陷处,手动进给X轴进行磨削。5.10.2.2磨削的进给电流应适度(在磨削缺陷时,应注意安全,注意表面铁皮的飞溅,注意爆裂),5.10.2.3将缺陷基本磨尽后,探伤,确认无裂纹且短径没到报废值,开始正常的磨削程序。5.10.2.4再次对轧辑表面进行探伤,检查缺陷情况。5.10.2.5如果表面仍然有缺陷,标注缺陷类型、位置、角度等相关值,继续磨削。5.10.2.6探伤检查合格后测量圆度、直径、辑形等值,下辐,做好磨削记录。5.11表面粗糙度测量5.11.1每班在磨削各类轧辐的第一根后,必须测量其实际粗糙度值,以确定是否需要修改磨床的磨削程序。5.11.2每根轧辐加工后测量3点粗糙度,并计算出平均值,填入轧辑磨削记录中。5.11.3如有特殊需要,测量频度和方式可按工艺技术通知单要求和其它要求执行。5.11.4轧辑磨削后,必须仔细检查辐面,在辐面上不能有刀花、划伤、螺旋纹及未磨出等缺陷。5.11.5粗糙度测量仪属贵重高精密设备,其使用必须轻拿轻放,注意对测量头的保护,避免磕、碰,摔等任何形式的损坏,交接班时必须进行检查,认真填写使用状态,如损坏后及时通告,否则后果自负。5.12涡流探伤仪的使用5.12.1涡流探伤仪必须按规定定期用校验装置进行校验。若校验值超出误差范围,则应对仪器的整个系统进行检查、调整或修理。5.12.2在磨削程序的设置中必须对涡流探伤程序进行设置。在操作前应对此进行确认,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探伤程序设定在完成粗磨之后,或者设定在其它工序之后。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轧辐的局部或全部进行探测。操作时只要调出某一程序,即可自动实施探伤。5.12.3在探伤程序设定以后,一旦操作工序进入探伤程序,探伤设备会自动进行涡流探伤。如果设定裂纹当量值不能超过某一个数值,而探伤结果中实际裂纹的当量值超过这一设定值,则磨床会自动进入磨削程序,继续进行磨削。如果探伤结果未超过这一设定值,那么磨床会自动进入下一道操作工序(精磨和抛光)。5.12.4如果没有对裂纹的当量值进行设定,或者设定一个很大的裂纹当量值,那么当涡流探伤结果显示后,则可根据需要,由操作人员选择某一程序,继续进行其它工序或下一道工序。5.13工器具交接:5.13.1设备所属工器具必须在交接班时进行认真清点,做好相应的交接班记录。5.13.2工器具若有遗失或损坏,做好记录;若未作记录,由当班责任人负全责,后果自负。5. 13.3设备所属工器具不得随意摆放,使用完毕后必须清理干净后及时放回工具箱,防止丢失。5.14 设备润滑油品的添加:5.14 .1交接班时及时进行相关部位油品及油量的检查,根据液位计或油窗等显示,到达2/3油位为准,如有缺、少等情况发生及时补充相对应的油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出现报警。5.15 .2如发现油品乳化或变质等特殊情况时,及时通告相关点检及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油品更换。5.15 火灾预防:5.15.1灾害(火灾)事故发生。5.15.2查看火灾事故地点、部位;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5.15.3迅速向当班班长、作业长呼叫,汇报调度室;组织自救。5.15.4确认火灾类型,使用相应的消防器材(油类、液体类起火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电气或其他类型的火灾或起火原因不明时,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打开卷帘门,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清除周边易燃物,控制火势蔓延。5. 15.5区域岗位听到消防呼叫时,迅速赶到现场,听从指挥,维持现场或参与扑救。6. 15.6关闭电源、气源开关阀门。7. 15.7现场灭火不能控制火势时,组织人员有序撤退。8. 15.8确保消防通道畅通,保证引导消防人员及时到场。9. 15.9保护现场,保证事后调查工作。10. 核11. 关/支持性文件12. i己录13. 则/附表

    注意事项

    本文(轧辊间磨床岗位操作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