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技能培训资料:轴瓦刮研细节.docx

    • 资源ID:1503832       资源大小:9.4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技能培训资料:轴瓦刮研细节.docx

    刮研的质量对电机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并直接影响着电机的使用寿命。刮研质量不好,试车时很容易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轴瓦由局部粘损发展到大部分粘损,直至抱轴烧瓦不能使用。所以在刮研轴瓦时都由技术经验丰富的钳工操作。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的配合要求(1)下轴瓦的瓦背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积应大于70%,而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应大于150。,其余允许有间隙部分的间隙不大于0.05mm。(2)上轴瓦的瓦背与轴承盖的接触面积应大于60%,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应大于120。,允许有间隙部位的间隙应不大于0.05mmo轴瓦刮研的技术要求轴瓦的接触角在60。120。范围内,轻载选小值,重载选大值;一般要求在60°(或120°)圆弧内,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均布的接触点数,下轴瓦应有两个以上,上轴瓦应有一个以上。油槽与瓦口油槽带(1)剖分式滑动轴承,油槽一般都开在受力较小的上瓦上。截面为半圆弧形,沿上瓦内周180°分布,由机械加工而成。由于上瓦有间隙量存在,润滑油很容易进入上瓦面与轴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能将润滑油畅通地注入轴瓦内侧(径向)的瓦口油槽带。(2)瓦口油槽带分布在上、下轴瓦结合部位处(两侧)。油槽带成圆弧楔形,瓦口结合面处向外侧深度一般在Imm3mm,油槽带宽度一般为8mm-40mm,油槽带单边距轴瓦端面的尺寸一般为8mm25mm油槽带的长度为轴瓦轴向长度的85%左右,是一个能存较大量的润滑油的带状油槽,便于轴瓦与轴的润滑与冷却。润滑油楔位于接触角之内油槽带与轴瓦的连接处,由手工刮研而成(俗称刮瓦口).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存油冷却轴瓦与轴;二是利用其圆弧楔角,在轴旋转的带动下,将润滑油连接不断地吸向承载部分,形成油膜,使轴瓦与轴得到充分的润滑。润滑油楔部分是由两段不规则圆弧组成的一个圆弧楔角,它将油槽带和轴瓦工作接触面光滑地连接起来。刮研润滑油楔,要在轴瓦精刮基本结束时进行,不宜提前刮研。轴瓦的顶间隙与侧间隙(1)轴瓦的顶间隙,在无特殊要求时,根据经验可取轴直径的l%o-2%o,应根据转速、载荷和润滑油粘度在这个范围内选取。(2釉瓦的侧间隙,在无特殊要求时,每侧间隙为顶间隙的1/2;对于顶间隙较小者,每侧间隙等于顶间隙。轴瓦的侧间隙是根据需要由人工刮研出来的,侧隙部位由瓦口的结合面处延伸到规定的工作接触角度区,轴向地与油槽带、润滑楔角相接,此部位是不应与轴有接触的,刮削时应注意这点.侧隙与瓦口平面处的尖角应倒角,视轴瓦大小,一般为l45°3x45°。剖分式轴瓦的刮研过程,应以瓦座与瓦盖为基准,用着色法,涂以红铅粉检查上、下轴瓦接触情况,用细铿锂削瓦背进行修研,直至达到要求为止。粗刮轴瓦(1)把上、下轴瓦的机械加工刀痕轻刮一遍,要求瓦面应全部刮到,刮研均匀,将加工痕迹刮掉。(2)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薄的显示剂(红铅粉或其它),与上、下轴瓦研点粗刮几遍,待接触面积与研点分布均匀后,可转入细刮。粗刮时应注意,不可将瓦口部分刮亏了,要求180。范围全面接触。细刮轴瓦时,上、下轴瓦应加垫(瓦口结合面),装配后刮研两端轴瓦,在瓦上涂红铅粉,用轴研点。开始压紧装配时,压紧力应均匀,轴不要压得过紧,能转动即可,随刮、随撤垫,随压紧。此时,也应注意不要将瓦口刮亏了,经多次刮研后,轴瓦接触面斑点较密的分布均匀即可.精刮的目的是要将接触斑点及接触面积刮研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这时不用显示剂,略加一点汽轮机油,研点方法与细刮相同,点子由大到小,由深到浅,由疏到密,大的点子在刮研过程中,可用刮刀破开变成密集的小点子,经过多次刮研,逐渐刮至符合要求为止。在精刮将要结束时,将润滑油楔(开瓦口)侧间隙刮研出来,使其达到轴瓦的使用性能,这一点非常重要。

    注意事项

    本文(技能培训资料:轴瓦刮研细节.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