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04-T323-2024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技术标准.docx
-
资源ID:1502226
资源大小:72.34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J04-T323-2024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技术标准.docx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urbanpowercablepipingengineeringDBJ04T3232024批准部门: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编单位:山西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施行日期:2024年6月1日前言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晋建科字(2022)23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对原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设计规程(DBJO4/T323-2016)和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M/T3242016)进行了合并修订。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共七章及五个附录。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增加了测量作业、水文气象相关要求;2 .增加了电力电缆用预制混凝土导管的相关内容:3 .增加了井盖及附属设施;4 .补充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标准;5 .增加质量验收范围划分;6 .补充工程验收相关表格。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建议寄送山西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长风文化商务区谐园路9号;邮编:030021;邮箱:sxzjzxz)。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本标准参编单位:元工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西明业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赵进斌王志刚郝志刚刘月仙张泽林高国卿王伟周光霞柏林石岳波王瑛邱云岗吴非宏任丽霞古鹏哲柳林田海涛王文峰明俊聪本标准主要审查人:王洪峰申亮李中伟余波山卫国叶圣茂于爱文壬爱民王巳英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44勘察54.1 一般规定54.2 测量54.3 地质勘察54.4 水文气象64.5 地下设施的探测64.6 勘察报告75设计85.1 管材选择85.2 排管敷设95.3 排管支撑和固定115.4 工作井设计H5.5 工作井防水及排水125.6 工作井的接地125.7 井盖及附属设施136施工156.1 施工准备156.2 基础施工166.3 接地装置施工196.4 排管安装216.5 排管和工作井混凝土施工246.6 防水施工296.7 附属工程施工297验收327.1 一般规定327.2 质量验收范围划分327.3 工程验收要求33附录A排管容许最大管长的计算方法35附录B管道拉通验收记录表37附录C电力电缆排管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38附录D质量验收表39附录E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4本标准用词说明46引用标准名录47条文说明49Contents1 General12 Terminology23 BasicRegulations44 EngineeringSurvey54.1 GeneralRegulations54.2 Measurement54.3 GeologicalSUrVey54.4 HydrologyandMeteorology64.5 DetectionofUndergroundFacilities64.6 Sun,eyReport75 Design85.1 PipeSelection85.2 Pipe1.aying95.3 PigeSugportandFixationIl5.4 WellDesign115.5 VYatCrPrOOfingandDrauiageofWorkWelk125.6 GroundingofWorkWdls125.7 WellCoversandAncilIaiyFacilities136 Construction156.1 ConstructionPreparation156.2 FoundationConstruction166.3 ConstructionofGroundingDevices196.4 PipeInstallation216.5 ConcreteConstructionOfPipeArraysandWorkWells246.6 VVaterprfConstruction296.7 CoiietnictioiiofAnci1.1.eyWorks297 Acceptance327.1 GeneralProvisions327.2 DivisionofQualityAcceptanceScope327.3 AcceptanceofProject33Appendix A CalculationMCthodforMaximumAllowablePipe1.engthofPipeArrays35Appendix B PiPeIilIeConnectionAcceptanceRecordFonn37APPendiXCDivisionTableforSiibdivisionaIandSubdhisionalWorksofPowerCable1.ayingEngineering38Appendix D QualityAcceptanceForm39Appendix E AcceptanceRecordofConcealedWorks44ExplanationoftheWordingUsedinThisStandard461.istofQuotedStandards47ExplanationOfProvisions491.0.1为适应城市电力电缆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规范电力电缆排管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统一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提升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电网运行安全,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1.0.3电力电缆排管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地基处理foundationtreatment为提高地基的承载、抗渗能力,防止过量或不均匀沉陷,以及处理地基的缺陷而采取的加固、改进措施。2.0.2电缆导管(筒称导管)cableconduits用于保护电缆的各种钢管或塑料管。2.0.3电缆排管cableductbank排列并固定在一起的许多导管,电缆从管内通过。2.0.4管枕pipepillows将导管与导管相互隔开,用于导管卡位和固定的专用托架。2.0.5工作并manhole专用于安置电缆接头等附件或供牵拉电缆作业所需的有盖坑式电缆构筑物。2.0.6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system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2.0.7接地体(极)ea*thelectrode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2.0.8接地线earthingconductor与接地体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2.0.9集水井drainagesump具有一定容积和深度,用来汇集基坑来水,便于排出积水的设施。2.0.10氧指数oxygenindex是在规定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气所占体积的百分数表示。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易燃烧。2.0.11热阻系数thermalresistivity是导热材料对热流传导的阻碍能力,导热材料的热阻系数越大,则其对热传导的阻碍能力越强。2.0.12水平净距horizontalclearance工程管线外壁(含保护层)之间或管线外壁与建(构)筑物外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2.0.13垂直净距verticalCIearanCe工程管线外壁(含保护层)之间或工程管线外壁与建(构)筑物外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2.0.14覆土深度earthdepth工程管线顶部外壁到地表面的垂直距离。2.0.15电力电缆用预制混凝土导管Precastconcreteconduitsforelectriccable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配筋或不配筋,内部布置有用于电力电缆铺设的连通管孔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简称电缆导管。2.0.16无筋混凝土电缆导管Precastunreinforcedconcreteconduitsforelectriccable采用素混凝土制作、没有钢筋骨架的电缆导管。2.0.17钢筋混凝土电缆导管Precastreinforcedconcreteconduitsforelectriccable有钢筋骨架的电缆多孔导管,俗称电力排管。2. 0.18柔性接头Flexiblejoint电缆导管的管节采用弹性密封圈或弹性填料密封连接的接头型式。2.1 .19刚性接头Rigidjoint电缆导管的管节采用砂浆等刚性材料密封连接的接头型式。2.2 .20变坡Variableslope是指在建筑施工中挖出来的坡不是斜直线,而是因坡度斜线距离长,为防止塌方,而设计的缓解台,坡线呈锯齿形上去的。3基本规定3. 0.1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的勘察、设计及施工应认真执行国家的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节能环保的要求。3.0.2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国十.管理、环境保护、水十.保持等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并采用有效措施控制各种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3.0.3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路径的选择,应按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用地、城市.轨道、道路交通、地下空间等充分协调,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周围环境及电力网络总体规划等因素。3.0.4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设计应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3.0.5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宜与同通道其他管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3.0.6城市电力电缆排管工程设计应符合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可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的绿色设计要求。3.0.7电力电缆排管工程的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50年。4勘察4.1 一般规定4.1.1 工程勘察应按照国家基本建设工作程序分阶段进行,可划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三个阶段。4.1.2 工程勘察应广泛收集资料,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任务和要求,采用先进技术和综合勘测方法,认真策划、精心实施、保障安全,做到设备可靠、数据准确、评价合理。4.1.3 勘察成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5018、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电力工程电缆勘测技术规程D1./T5570.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等相关规定要求。4.1.4工程规模较小或电缆路径、路由方案已经确定时,可合并简化勘察阶段。当工程地质条件或周边环境复杂时,宜进行专项勘察。4.2测量4.2.1作业前应收集、分析、检核和利用已有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制定经济合理的测量方案。4.2.2-工程测量坐标系宜采用现行的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宜采用现行的国家高程基准,同工程坐标系和高程基准应保持致。4.2.3工程选择坐标系统时应考虑投影长度变形,投影长度变形不应大于2.5cmkma4.2.4对排管工程的起点、终点、转弯处、变坡、工作井等关键部位的地物地貌、地下管线、交通等分布情况及其他因素进行调查。对可能影响路径成立的复杂、拥挤地段及交叉管线进行测量。43地质勘察4.3.1地质勘察应查明影响工程的不良地质作用、周边环境条件,以及与排管工程设计和施工相关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土壤温度、土壤的热阻系数、土壤的冻结深度、土壤的电阻率等工程地质条件,以提供排管工程路径选择、岩土体整治、设计和施工的依据。4.3.2各阶段的地形与地质调查应包括自然地理概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并按阶段要求重点调查和分析以下内容:I沿线的岩土类型及分布、各层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地表土壤温度、土壤冻结深度、土壤热阻系数、土壤电阻率等;2沿线地下水的类型及地下水位、含水层的分布范围及相应的渗透、水量和补给关系、季节性变化幅度和规律,有无异常涌水、吐水,同时应调查水质及其腐蚀性:3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的规定或经地震部门鉴定,确定排管路径所经地区地震烈度。44水文气象4.4.1 水文气象勘测应根据工程水文气象特性、工程设计要求采用有针对性的勘测手段,提供符合各设计阶段要求的成果,并对电缆排管路径、工作井的布置提供选择建议。4.4.2 应调查电缆路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雷暴日、风速、日照强度等。4.4.3 当排管位于内涝区时,至少应提供50年一遇最高内涝水位。4.5地下设施的探测4. 5.1地下设施的探测应查明排管通过地段的建(构)筑物基础、各类管线及地下障碍物等的平面位置和名称、类型、走向、埋深、材料和几何尺寸等,其中包括市政规划的新管线。5. 5.2管线探测点应设置地面标志,管线点标志宜设置在管线的特征点及附属设施中心在地面的投影位置上,标志面宜与地面取平,易于保存,不易做地面标志的管线点应在实地栓点并绘制栓点图。4.6勘察报告4.6.1 勘察工作完成后应出具勘察报告。4.6.2 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勘察的任务、工程概况、执行的技术标准、勘测的目的和要求、勘测范围、勘测方法、开展的专题研究项目的成果和完成的工程量:2排管通过地段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及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适应性评价,地下水对管材的腐蚀程度,并提出对排管路径的优化设计建议或意见以及工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3当地水文气象资料,水文站、气象站概况以及水利、交通等各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的要求;4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的描述,以及其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提出整治与加固的措施和建议;5管线平面布置图(各类管线及地下障碍物等的平面位置和走向、类型、名称、材料和尺寸等,其中包括市政规划的新管线);6工程地质柱状图:7工程地质剖面图(包括各类管线及地卜障碍物等的埋设深度,其中包括市政规划的新管线);8工程建设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评价及控制建议;9结论和建议。5设计5.1 管材选择5.1.1 排管管材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久性和密闭性,管内壁光滑无毛刺,管材对电缆无腐蚀,还应考虑材质的氧指数、热阻系数等。5.1.2 一般宜选用非磁性保护管;需抑制对控制电缆的电气干扰时,其管材应采用钢管: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割磁路的钢管。5.1.3 供敷设三芯电缆用的排管管材,优先采用埋地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管(MPP管)、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管(CPVC管)、高强度聚氯乙烯塑料管(HPVC管),特殊情况也可使用符合绿色建造的预制混凝土导管、热浸塑钢管:供敷设单芯电缆用的排管管材,严禁选用导磁管材,优先采用MPP管、HPVC管、CPVC管。MPP管、HPVC.CPVC管规格选型及物理性能符合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DUT802规定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排管管材应按其埋设深度处受力校验力学性能。5.1.4 排管管径按以下规定选择:供单根电缆敷设用管内径不宜小于1.5倍的电缆外径,且不宜小于150mm。一般情况下,IOkV电缆保护管内径为15Omm,35kV、IlOkV电缆保护管内径为200mm,22OkV电缆保护管内径为20Omnl280mm.5.1.5 预制混凝土导管按内部是否配置钢筋骨架分无筋混凝土电缆导管和钢筋混凝土电缆导管。按内衬管材品种分为内衬改性聚氯乙烯钢筋混凝土电缆导管、内衬氯化聚氯乙烯钢筋混凝土电缆导管和内衬改性聚丙烯钢筋混凝土电缆导管。按孔径分为15Omm、175mm、200mm、250mm=按孑1.数分为2孔管、3孔管、4孔管、5孔管、6孔管、8孔管、9孔管、IO孔管、12孔管、15孔管、16孔管、24孔管、30孔管。5.2.11 两工作井间排管敷设容许最大管长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5.2.12 电缆埋管开挖后回填材料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路面沉降符合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允许的范围内。5.3目牌支撑和固定1 .3.1排管的地基处理应根据地质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式。2 .3.2排管底部宜采用C15混凝土底板,厚度210Omm,底板应宽出排管两侧各200mm。5 .3.3排管上管孔顶部与工作井顶部间距2200mm;下管孔底部与工作井底部间距2200mm。6 .3.4导管与导管之间必须用专用管枕支撑,管枕间距不大于2.0m;在管接头两侧各0.5m处及距人井外壁0.5m处设置管枕。5. 4|工作井设计5.1.1 4.1电缆牵引张力限制的间距处和电缆分支、接头处、路径转弯处、或电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应设置工作井。5.1.2 工作井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防水等级不应低于二级。5.1.3 4.3工作并采用封闭式,净高不宜小于1.9明工作井的位置和埋深应考虑地下管线、相邻构筑物等的影响。5.1.4 工作并用于接头井时,长度应根据敷设在同一工作井内最长的电缆接头以及能吸收来自管道内电缆的热伸缩量所需的伸缩弧尺寸决定,且伸缩弧的尺寸应符合电缆在寿命周期内电缆金属护套不出现疲劳现象;净宽应根据安装在同工作井内直径最大的电缆接头、接头数量以及施工机具安置所需空间设计;净高应根据接头数量和接头之间净距离不小于100mm设计,且净高不宜小于1.9m。5.1.5 工作井人孔净尺寸一般应符合作业人员进出和敷设电缆作业所需空间,且不小于800mm。根据需要还应考虑卜列附属设施安装空间:1电缆接头安装数量和接头施工机具或器材的搬入所需空间,2施工临时电源配电箱、通信等设备安装所需空间:3符合通道内直径最大电缆的安装时最小转弯半径的要求。5.1.6 每个封闭式工作井不得少于两个人孔。5.1.7 工作井内的排管端II应处理成光滑的喇叭II。排管预留孔端口、电缆与排管端口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水和阻燃材料严密堵塞。5.1.8 工作井内应无其他产权单位管道穿越,对工作井施工涉及电缆保护区范围内平行或交叉的其他管道应采取妥善的安全措施。5 .4.9工作井的结构、构造、排水设计应符合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D1./T5484的相关规定。6 .4.10在坡度210%以上的倾斜排管中,应在标高较高一端的工作井内设置防止电缆滑落的构件。5.5 工作井防水及排水5.5.1 工作井四周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丁顶部做30Omm厚三七灰土封闭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地面宜按市政规划要求处理,并做好四周排水。5.5.2 5.2工作井应采用全封闭防水设计,井壁与排管连接处应整体浇筑并做必要的防水措施;工作井防水等级不应小于H级,其防水做法及要求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规定。5.5.3 工作井应设置集水井,底板四周向集水井的坡度不应小于0.5%。5.6 工作井的接地5 .6.1工作井应设独立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6 .6.2工作井的接地系统应符合如下规定:1工作井内的接地系统应形成环形接地网,工作井内的金属构件和固定式电器用具皆应用镀锌扁铁与接地装置连接;2接地网宜使用不小于50mmX5mm热镀锌扁钢,在现场电焊搭接,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两倍且三面满焊,接头必须做防腐处6施工6.1 旅工准备6.1.1 技术准备1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建(构)筑物及其他公共设施资料。施工单位应详细调查、探明地下管线所处的准确位置.,并做好标识,采取保护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及邻近设施的安全:2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设计文件交底和图纸会审,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对设计有疑问或发现错误的应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或错误进行明确答复并签字确认:3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对现场施工环境和施工有关的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指导施工;4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年第37号令)相关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6.1.2 场布置1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结合城市交通状况、工程规模、地形特点、施工水源、电源等情况合理布置场地,统筹安排;2施工现场应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6.1.3 材料及计量器具准备1工程所用的水泥、砂石、钢筋、钢材、外加剂、砌块、管材、防水材料等主要原材料应提供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复检;2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及保管应符合现行标准、规范规定;3施工使用的测量与计量设备、仪器应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6.1.4 路径复核1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了解地下设施的分布情况,在建设单位组织协调下,会同设计、市政等相关单位共同核实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建(构)筑物及其他公共设施资料的相符性后,测量放线与复线,并做好控制桩及保护措施;2施工单位完成排管测量放线成果图后,应根据工程测量标准GB/T50026要求,复测无误后方可施工;3依据设计文件核定工作井的位置,并综合考虑与周边环境协调。6.2 基础施工6.2.1 一般规定1施工前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设置围栏并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提示标识,夜间增设红色发光警示标志;2基槽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3已挖完或部分挖完的基槽,在雨后或冬期解冻前,应仔细观察水质、水位、边坡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6.2.2 土方开挖与支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土方开挖与支护施工时,应按照边坡坡度上宽下窄的尺寸开挖,并随时观察基槽内开挖物及周边情况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开挖中应及时检查平面位置尺寸、标高、边坡坡度,避免超挖:3土石方应随挖、随运,并宜将适用于回填的十分类堆放备用;堆土时应做到:不得影响建(构)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安全;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施工现场物料不宜堆置在基3地基处理后,应检验地基的承载力。灰土地基和砂石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的相关规定。6.3接地装施工6.3.1 一般规定1工作井内金属支架及组件均应可靠接地;2接地装置材质、导体截面及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6.3.2 接地体的埋设与防腐1接地体埋设深度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除接地体外,接地装置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100mm范雨内应做防锈防腐处理: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田的焊渣;2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值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的降阻措施是:敷设引外接地网或向外延伸接地体;采用井式或深钻式深埋接地极;换土,即用电阻率较低的黏土或黑土等替换电阻率较高的土壤;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压力灌注降阻剂等以改善土壤传导性能;采用多层接地措施。6.3.3 接地体(线)的安装与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作井内接地线的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检查,无碍设备检修和运行巡视;2工作井内接地线的安装应规范、美观,防止因加工方式造成接地线截面减小、强度减弱、生锈;3工作井内支持件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ml.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m-O.5n:4工作井内接地线沿工作井墙壁水平敷设,离井底地面距离宜为25Omm300mm;5当支架采用复合材料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6排管部分接地线应位于排管下部,全线贯通并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6.3.4 接地电阻检测1接地装置施工完成后,应做接地电阻检测,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2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3.4的规定。«6.3.4接地装置安装质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主控项目1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测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电阻测试仪2接地装置测试点设置接地装置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测试点不应被外墙饰面遮蔽,且应有明显标识观察检验3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或查阅材料进场验收记录1接地模块埋深、间距、位置和基坑尺寸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小J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小模块长度的3倍5倍,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杳黑盈踊显麒与原璃蠲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应详细记录开挖深度内地层情况观察检验般项R1接地装黄埋深、间距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理设深度不应小于0.6m;且在冻土层以下,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5m;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外墙或基础之间水平距离不应小TIm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2接地装置防腐及搭接长度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其余接头均应有防树措施,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扁钢应为其宽度的2倍且不得少于3个棱边焊接:圆钢应为其直径的6倍;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由钢带或钢带泻成的卡子与钢管或角钢焊接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类别序号工序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般项目3电缆管连接金属管套管连接套管长度1.5D-1.3D电缆管外径用尺检查外观检查焊接牢固观察检查和用镀锌铁丝绑棉纱通入管内检查丝扣连接管端套丝长度IUt31/2管接头长度用尺检杳外观检查连接牢固、密封良好观察检杳防腐漆检查涂刷均匀,漆层完好硬质塑料管套接套管两侧封焊牢固,密封良好观察检查插接插接面用胶合剂帖合和牢固,密封良好插入深度1.ID1.8D电缆管内径用尺检杳式管口一庠接焊1.l须有双反边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无气孔、鼓泡和裂缝,内侧凸出部分应圆滑观察检杳硬质塑料管补偿装置安装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无规定时不超过3m。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1.及验收标准GB50168规定对照图纸或规范检查金属软管固定与连接牢固、紧固用手扳动检查4其他镀锌管镀锌层完整观察检查电缆管接地牢固,导通良好扳动并导通检查备注续赛6.5.2类别序号检杳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般项2排管托架间距偏差30mm钢尺检衽3排管排距及间距偏差10nun钢尺检杳4中心位置偏差20nun经纬仪检台5标高偏差+20-0nm水准仪检杳6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心移一般.10nun钢尺检查7标高偏差+10-0nun水准仪检杳6.5.3模板拆除工程质量应符合表6.5.3的规定。*6.5.3模板拆除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险方法尖别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主控项IJ1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观察检查2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设计无要求时7三股项目1恻模拆除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观察检行2模板拆除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混凝土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观察检杳注: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标准为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6.5.4钢筋加工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6.5.4。*6.5.5制筋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序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主控项13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钢尺检杳2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应符合JGJ18的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3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般项IJ接头位罡和数量宜设在受力较小处。(1)同一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2)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O倍观察,钢尺检位2接头外观质量检查应符合JGJI8的规定观察、钢尺检查3受力钢筋接头设置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观察,钢尺检查4绑扎搭接接头相邻受力钢筋的绑孔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同连接区段内,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tm观察,钢尺检杳5钢筋长度偏差±10tm钢尺检查6主钢筋间距偏差±10tm钢尺检查7箍筋间距偏差±20an钢尺检查8保护层厚度偏差±5an钢尺检查6.5.6普通混凝土施工质量应符合表6.5.6的规定。*6.7.2工作井防水与排水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主控项Fl1工作井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观察检查或检在施工记录2工作井混凝土片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淮的规定检查检验报告3工作井的渗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一般项11接缝处理工作井地板与井壁接缝处的防水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或检查施工记录2工作井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看或坡度尺检查7验收7.1 一般规定7.1.1 工程施工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行单位等共同参加验收,工程验收合格后办理工序交接手续。7.1.2 隐蔽工程须在隐蔽前进行验收,记录应客观完整。7.1.3 工程交接验收包括工程实体验收和工程资料验收两部分,工程实体验收应按照下表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逐一进行,实体工程质量应满足本标准的质量标准:工程资料应齐全有效,并同实体工程的情况相符合。7.2 质髓收范围划分1 .2.1电力电缆排管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的划分应在工程施工前完成。电力电缆排管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见附录Co7 .2.2工程材料进场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7.2.2规定。«7.2.2材料质标准和检限方法类别项H检验指标质量标准检验方法H空项1电力电缆排管量收质验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对照设计图纸壁厚均匀观察或用尺检查内外壁外观无纵向裂纹观察外表面光洁平整观察标志有出厂日期观察检衽力学试验报告观察检查钢(铁)件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对照设计图纸壁厚均匀观察或用尺检查类别项目检验指标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主控项1钢(铁)件防腐方法热镀锌、镀锌层完整、无锈蚀观察内外壁外观无脱落、锈蚀观察外表面光洁平整、无伤痕观察焊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外观检查水泥、砖、砂、石品种、标号,规格、存放时间、强度及含泥量等参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检查包装标志及合格证或检查试验报告7.3工程验收要求7.3.1 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布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按照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程序逐级验收。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表(见表DOI)、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见表D.0.2)、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见表D.0.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见表D.0.4)7.3.2 电缆排管工程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电缆敷设。7.3.3 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验收记录(见表E.O.I、E.0.2):1地基验槽验收;2钢筋工程验收;3混凝土工程验收;4防水工程验收;5接地装置工程验收。7.3.4 分部工程验收资料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设计图纸、图纸会检记录、设计变更和工程联系单:2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3主要材料、半成品、配件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检报告;4试品、试件试块的试验检测报告。附录A排管容许最大管长的计算方法.0.1排管容许最大管长,应按不超过电缆容许拉力和侧压力的下列关系式确定。Tf-nTm或Tj-mTm(A.0.1-1)P<Pm(j=l,2)(A.0.1-2)式中:=n从电缆送入管端起至第n个直线段拉出时的牵拉力(N);T;从电缆送入管端起至第m个弯曲段拉出时的牵拉力(N);Tm电缆容许拉力(N);Pj电缆在j个弯曲管段的侧压力(Wm);Pn电缆容许侧压力(Nm)o.0.2水平管路的电缆牵拉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直线段:T=T-ECW1.i(A.0.2-I)2弯曲段:7;=T;-euO(A.0.2-2)式中:T-I直线段入口拉力(N),起始拉力TO=T-I(i=l),可按20m左右长度电缆摩擦力计,其它各段按相应弯曲段出口拉力:一一电缆与管道间的动摩擦系数:W电缆单位长度的重量(kg/m);C电缆重量校正系数,2根电缆时,C?=1.1,3根电缆品字形时,Cl):1.;第i段直线管长(m);6;第J段弯曲管的夹角角度(rad);d电缆外经(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