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磁县矿产总体规划(2016-2020).docx

    • 资源ID:1485679       资源大小:31.25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磁县矿产总体规划(2016-2020).docx

    磁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年-2020年)二O一八年十二月目录总则-1-第一章现状与形势-2-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2-第二节形势与要求-5-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7-第一节指导原则-7-第二节规划目标-8-第三章矿产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H-第一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11-第二节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13-第三节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14-第四章严格规范小型非金属矿产费源开发管理-16-第一节合理调控开采总量-16-第二节优化资源开采布局-16-第三节严格开采规划准入管理-16-第五章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18-第一节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18-第二节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19-第三节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机制.-20-第六章积极发展绿色矿业-22-第一节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2-第二节支持政策和管理措施-22-第七章矿业权设置区划及监督管理-24-第一节探矿权设置区划-24-第二节采矿权设置区划-24第三节严格勘查开发监督管理-24-第八章规划实施管理-26-第九章附则-28-附表目录附表1:磁县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磁县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附表3:磁县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4:磁县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磁县探矿权现状表附表6:磁县采矿权现状表附表7:磁县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附表8:磁县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附表9:磁县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附表1():磁县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附表11:磁县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表附表12:磁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表总则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推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加快矿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邯郸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北省国土厅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35号),结合全县矿产资源分布、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编制磁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磁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是规划期内(2016-2020年)本行政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管理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涉及磁县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及区域规划,应当与本规划最好衔接。规划适用范围为2015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前全县所辖行政区域。规划基期为2015年,目标年为2020年,展望到2025年。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磁县地处河北省南端漳河之滨,东接成安县、临漳县;西北部连邯郸县、武安市、涉县和峰峰矿区,南邻河南省安阳县、林州市。地形西高东低,自西向东按山区、丘陵、平原渐次平缓,全县总面积1034.87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底,常住人口66.3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30.41亿元。(此处面积、人口、地区生产总值采用2015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前的数据,后文中的数据均为2015年底统计数据。)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1、矿产资源概况及主要特点磁县的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矿、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和铁矿。其中,煤炭主要分布在观台镇、黄沙镇、岳城镇、都党乡、白土镇、林坦镇;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广泛分布于我县西部观台镇、都党乡、贾璧乡、白土镇、陶泉乡;铁矿分布在岗子窑一带。磁县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质较好。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西部太行山区及丘陵地带。2、矿产资源勘查现状2015年底,固体矿产探矿权4个。列入2015年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5种,矿产地21处,其中达到勘探程度的13处,详查程度的4处,普查程度的3处,预查1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煤炭5.54亿吨,铁矿31.48万吨,耐火粘土矿0.26亿吨,水泥用灰岩2.69亿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矿0.18亿吨。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015年底,全县共有矿山16家,其中煤矿11家,铁矿1家,建筑石料用灰岩矿3家,矿泉水1家。其中大型矿山1个,中型矿山5个,小型矿山10个。固体矿产年产量合计268.12万吨,其中煤炭为265.67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为2.45万吨。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发截至2015年底,在建和生产矿山占用及破坏面积2400亩。全县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为440亩,已完成150亩。5、矿业经济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有矿山企业16家,其中煤炭11家,铁矿1家,建筑石料用灰岩3家,矿泉水1家。矿山企业总从业人数0.48万人,矿业产值16.03亿元。矿业经济对磁县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6、笫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1、矿产勘查取得了新成果。完成地质勘查项目2个,勘查矿种为煤炭,新增煤炭资源储量1.56亿吨。2,矿业开采方面,各矿种开采总量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期末(2015年底)开采固体矿产总量为268.12万吨,其中煤矿265.67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矿2.45万吨。3、矿业布局不断优化。截至2015年底,矿山企业合计16家,其中煤矿11家,铁矿1家,建筑石料用灰岩矿3家,矿泉水1家。4、资源利用水平有所提高。矿山企业通过优化管理和技术提升,推动矿山开采技术水平提高。煤矿采区(矿块)开采回采率由2010年的93.40%提高到2015年的94.53%,选矿回收率2010与2015年持平为85%o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取得一定成效。对前期已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正在开采的矿山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使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了34.09%。存栏1第二轮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类别指标单位覆期目标期末完成属性矿产勘查提供可供进一步劭查的后备产地苑11颈期性煤矿矿石亿吨3.861.56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主要矿种开果总量煤矿万吨360265.67颈期性固体非金属矿万吨5602.45矿业转型与升级发展矿山数量煤矿家9Il武期性非金属矿家33犷产资源节约与烁合利用煤矿(采区)开采回采率%92.494.53的束性煤矿选矿回收率%8585珠舍利用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在建、生产矿山%全面治理恢复应治理面枳全面治理约束性历史遗留矿山%4034.09第二节形势与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我县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着新的形势与要求。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变本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使我县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尽快形成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矿产开发新格局。2、深化矿业结构调整、促进矿业转型升级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总量调控制度,调整、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矿业延伸产业,提高矿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实现矿业经济跨越发展。3、发展绿色矿业,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严格准入管理,提高新建矿山的准入门槛;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绿色崛起。4、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着力推进依法管矿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新形势,加快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矿产资源规划监督和管理作用,提升矿产资源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依法依规管矿用矿的能力。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第一节指导原则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格局,强化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快矿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开发惠民利民,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型、改革引领型、绿色安全型、开放互利型、包容共享型矿业,为建设美丽磁县提供资源和生态保障。2、基本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矿业绿色发展严守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红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个环节,着力构建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建设天蓝水净,地绿水清的美丽磁县。2、坚持供需引导,促进矿业发展转型升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环境承教能力为支点,主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形势,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产能、去库存,压减与产能过剩行业配套的矿产资源开发总量;鼓励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矿产勘查与开发,推进矿业发展转型升级,形成协调有序的资源开发保护新格局。3、坚持规划功能分区管控,促进资源开发布局优化依据矿产资源分布、主体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科学划定规划管理功能分区,优化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布局。统筹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实行矿种差别化、区域差别化管理,严格矿山准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矿产开发。4、坚持开源节流,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完善矿产勘查新机制,着力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优化矿业开发结构,加强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矿业经济提质增效。5、坚持公众参与,促进矿业收益共享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和矿业法制建设,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实现资源开发收益共享。第二节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按照重点、集中、限制、禁止开发的规划分区推动矿业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安全、稳定、经济的资源保障体系,形成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格局。2、2020年规划目标(1)矿产资源勘查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工作,提高调查研究程度。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新增资源储量100o万吨。(2)调整矿产资源开发总量和结构开发利用总量增长与全市经济总量增长相适应。到2020年,矿业总产值15.0亿元,原燥年产量300万吨,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200万吨,稳定矿产资源供给,保证可持续发展。(3)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禁止大矿小开、一矿多开。调整矿产开发的规模结构,到2020年,煤矿减少到9家。(4)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改善,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矿山土地复垦进一步落实。对前期已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正在开采的矿山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累计治理恢复面积达到400亩。专栏2矿产亮源规划主要指标类别指标名眷单位2020年属性矿业经济发展矿业产值亿元15.0预期性矿产勘查新增资源储量选筑石料用石灰岩矿万吨1000懂期性矿产森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主要矿种开采总量煤矿矿石(万吨)300预期性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万吨2(X)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煤甲家9加期性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90约束性绿色犷山数量个5快期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累计治理面积亩400约束性新建、在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及垦%全面治理、全面及垦约束性3、2025年展望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矿业权资产化管理,巩固市场优化配置矿产资源的基础作用,全县矿产资源开发格局更加合理,矿山地质环境全面改善。实现矿产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矿产供需总量实现基本平衡;利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使矿山环境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第三章矿产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第一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1、矿产资源勘查方向与规划分区(一)矿产资源勘查方向根据矿产资源成矿条件及环境承载能力,结合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矿产资源勘查方向:突出重要矿产、紧缺矿产及清洁能源矿产的勘查。鼓励开展重点矿种勘查,对限制矿种严控新设探矿权数量。专栏3重点、限制、禁止勘查矿种重点勘查矿种煤层气、地热.矿泉水及各类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矿产限制勘查矿种水泥用灰岩(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分区适量安排资金进行急需矿种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实施,提高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2016-2020年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共规划了2个,即九龙口一梧桐庄煤层气调查评价区、磁西预测区煤层气调查评价区。(三)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1、根据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县矿产资源保证程度,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山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等,划定了一类勘查区,即限制勘查区。2、限制勘查区指在规划期内根据国家及本省市产业政策、相关规划要求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矿产资源勘查活动实行一定限制的区域。将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为限制勘查区,划定2处,即岳城水库限制勘查区和东武仕水库限制勘查区,均为落实市级规划。限制勘查区内应实行绿色勘查,确保区内主体保护功能的安全,确需推出的探矿权,在维护探矿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有序退出。2、矿产资源开发方向与规划分区(一)开发主要方向根据矿产资源成矿条件及环境承载能力,明确重点、限制、禁止开采矿种。保护优质焦煤合理性开采和利用,加强保护。鼓励开发地热、煤层气等各类清洁能源矿产,战略性新兴矿产。禁止开发高灰高硫煤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矿种开采。禁止开采矿种不再新设采矿权。限制开采矿种严格控制采矿权投放,按照准入门槛严格审查与论证。专栏4鼓励、限制、禁止开果矿种鼓励开采矿种地热、煤层气等各类清洁能源矿产,战略性新兴矿产限制开采矿种水泥用灰岩禁止开果矿种高灰高琉煤(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并结合本县矿产资源赋存规律、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重点矿区等规划管理功能分区。指导矿业权合理投放,促进矿产开发布局调整和优化。1、禁止开采区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划定为禁止开采区,即岳城水库禁止开采区和东武仕水库禁止开采区,均为落实市级规划。2、限制开采区将受经济、技术、安全、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需要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实行一定限制的区域划分为限制开采区。落实市级规划限制开采区1处,即岳城水库限制开采区。限制开采区,严格准入条件,达到准入条件后方可投放采矿权,区内已有采矿权确需退出的,要维护采矿权人合法权益,依法有序退出。3、重点矿区全县划定重点矿区1处,为落实实际划定的重点矿区,即峰峰煤炭国家规划矿区。重点矿区服从河北省统一规划,总体布局,节约集约开发,高效利用。第二节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为保障煤炭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发挥资源优势,延长矿业产业链,根据资源禀赋条件,矿业发展基础,环境承载能力,落实邯郸市规划,磁县划定1个能源资源基地,即磁县煤炭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安排及相关产业政策给予支持和保障,大力推进资源规模开发和产业聚集发展。第三节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通过统一规划、整合矿山数量,逐步实现集约化开采。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新建矿山必须达到最低开采规模要求,已有矿山开采规模与其储量规模不适应的,通过改造、整合等措施,逐步达到规定标准。2、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促进矿业经济提质增效鼓励产学研结合,研发或者采用已有的新技术,高精加工开发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的新型建材产品,提升建筑材料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档次,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矿业企业。建筑石料用灰岩企业应开发建筑用石料一石子一石灰一石灰粉系列产品,充分利用资源。3、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在压减煤炭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煤层气、地热等清洁能源,加快清洁能源的供应,优化能源开发利用结构,在规划期内,发现地热资源4处,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建立节水型社会。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规模。第四章严格规范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第一节合理调控开采总量按照矿产资源供需关系、产业结构政策、供给侧改革,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控制在200万吨以内。第二节优化资源开采布局选择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和环境承教能力较大的区域,划定集中开采区,实行统一规划,实行规模集约化开发。本轮规划划定4个集中开采区。即北贾璧东建筑石料用灰岩集中开采区、都党西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集中开采区、陶泉乡十步槽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集中开采区、岗子窑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集中开采区。新设小型非金属开采规划区块在集中开采区内设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开采加工实行一体化,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节约集约化开发利用水平。同时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责任和监督。第三节严格开采规划准入管理大力推进小型非金属矿产监督管理工作,严格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开发利用小型非金属矿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1、绿色矿山建设准入条件新建(改、扩建)矿山必须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总体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和恢复治理。2、规模管理条件对小型非金属矿产开采总量进行合理管控。矿山规模必须满足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新设采矿权必须位于集中开采区内。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水平。3、矿产资源规划准入条件采矿权设置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划定的分区管理要求。以规划划定的开采规划区块为依据,原则上一个开采规划区块只设一个采矿权。第五章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促进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第一节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坚决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实现国土资源惠民利民新成效。严格矿产开发准入,严格生产过程监管。统筹推进历史遗留和新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恢复。新建(在建)矿山:新建(在建)矿山所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由矿山企业负责治理。要严格矿山开发准入管理,强化源头管理,监督企业严格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与治理恢复方案及时实施各项保护和治理措施。至2020年,新建(在建)矿山地质环境实现全面治理、土地全面复垦。生产矿山:生产矿山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由矿山企业负责治理恢复。要加强开发和保护过程监管,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责任与工作落实情况作为矿山企业信息社会公示的重要内容和抽检的重要方面,强化对采矿权人主体责任的社会监督和执法监管。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监督执法频率,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与治理恢复方案边开采边治理。闭坑矿山:正常生产闭坑矿山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由矿山企业负责治理恢复。计划经济时期遗留或者责任人灭失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历史遗留问题,至2020年,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累计达到400亩。笫二节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友规划分区本规划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划分为两类:分别是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1、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磁县共划分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2个,即岳城水库重点保护区和东武仕水库重点保护区。2、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磁县共划分1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即磁县旅游环线(贾璧乡、陶泉乡、白土镇)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重点项目设置5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重点项目。其中落实市级规划重点项目3个,即北贾壁村露天开采治理恢复工程、白土镇张二庄村露天开采治理恢复工程、南莲花村露天开采治理恢复工程。磁县划定2个重点项目,即南莲花村东1.2公里耐火粘土矿治理工程和水池村东北1公里耐火粘土群采矿治理工程。到2020年,新建、在建矿山矿山地质环境实现全面治理;生产矿山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累计治理恢复面积达到400亩。第三节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机制创新治理模式。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资产要素投入,积极探索利用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治理。简化程序管理,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与审查制度改革。将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交由专业机构治理。鼓励矿山企业与相关机构开展治理恢复技术科技创新。统一规划实施。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统筹考虑“新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全面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和矿山开发利用保护规划,明确保护和治理任务与工作进度,统筹部署,分步实施,确保工作目标实现。强化源头预防。统筹开发与保护,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严格矿产开发准入条件,强化矿产开发管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源头保护作用。对矿山开采产生的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水务等相关主管部门协同配合,严格监督。严格实施监督。严格生产过程监督,严格责任追究,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责任落实到矿产开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坚持“谁开发、谁治理”,对新建和生产矿山,严格落实矿山企业保护与治理的主体责任。第六章积极发展绿色矿业第一节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是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是落实企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保证矿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县1处大型矿,4处中型矿要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初步构建全县的绿色矿山格局。绿色矿山建设主要内容为:守法合规、管理规范、安全生产;重视综合利用、注重科技创新、加强节能减排;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时到位;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矿地和谐,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规范县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各项活动,加强对新建矿山矿产资源开发与治理恢复方案、环境保护等方案的审查,确保新建矿山实现合理开发、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区和谐。全面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最低开采规模制度和准入条件,优化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和矿业结构。生产矿山应及时编制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改造升级进程,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要求。第二节支持政策和管理措施为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要加大相关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如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资金向绿色矿山企业的倾斜和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展做好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在资源配置和矿业用地等方面向达到绿色矿山条件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依法优先配置资源和提供用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为繁荣地方经济做出贡献,建设和谐矿区。全面落实矿山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已有相关优惠政策,形成矿山企业资源消耗的自我约束机制。鼓励矿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攻关,通过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水平,满足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统筹协调政策制定、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合力。制定有利于绿色矿业发展建设的资源配置和用地制度,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业固废利用、矿山采选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投融资优惠政策,鼓励和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第七章矿业权设置区划及监督管理第一节探矿权设置区划结合邯郸市勘查规划区块划分和我县现有探矿权设置情况,共划分勘查区块H个,均落实邯郸市规划。分矿种来看,原炭3个;地热4个;矿泉水4个。一个勘杳规划区块原则上只设立一个探矿权。勘查规划区块之间不得重叠。第二节采矿权设置区划根据开采规划区块划分原则,结合我县已有采矿权设置,全县共划分开采规划区块26个(固体矿产25个)。按矿种划分,煤矿11个,铁矿1个,建筑石料用灰岩13个,矿泉水1个。全部开采规划区块中,已设采矿权保留区块16个,新设采矿权区块10个。优先在重点矿区和集中开采区内投放采矿权。原则上,一个开采规划区块只设立一个采矿权。第三节严格勘查开发监督管理1、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实简政放权、释放市场空间、营造公平环境,进一步提高矿业权市场化配置的程度。大力推进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通过地勘基金拉动社会资金投入,加大地质勘查风险投入,有效降低矿业权市场化配置的自然风险。2、强化矿产迸源宏观管理与公共服务公平对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各个市场主体,做好服务和监管,通过准确提供市场信息、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保障资源开发过程中公共利益不受侵害,促进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3、健全完善开发利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地方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的执法监管制度,构建共同责任机制、发挥联动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开展地方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人员培训,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完善考核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改善监督管理工作条件,加强执法监察装备建设。发挥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技术单位优势,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矿产开发监督管理中的技术核查。第八章规划实施管理(一)严格落实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加强规划协调,确保规划落到实处。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建立共同责任机制,明晰责任主体,协调解决规划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将重要指标和主要任务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加强规划实施评估考核,分析规划的执行和进展情况。(二)规划实施评估调整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和中期评估,加强对规划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调研、检测、统计和分析,为规划管理决策和规划调整与修订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若地质勘查有重大地质发现,因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等规划内容进行动态调整,调整需要对其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评估和论证,并按照规定进行报批。(三)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实施勘查、开发利用情况及规划实施状况的动态监测,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报告规划执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适时提出解决方案。(四)加强规划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省市县统一的规划数据库,推进规划数据库与其他矿政管理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做好规划信息与相关信息的共享,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第九章附则本规划由文本、附表、附图组成,三者具有同等效力。本规划由磁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报邯郸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由磁县人民政府发布实施。本规划由磁县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注意事项

    本文(磁县矿产总体规划(2016-2020).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