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真题卷).docx
-
资源ID:1465657
资源大小:54.9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真题卷).docx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498法硕联考综合(小法学)(真题卷)单选题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关涉的主要问题是O。A.全面依法治国为了谁、依靠谁B.全面依(江南博哥)法治国由谁领导C.全面依法治国走什么路D.全面依法治国如何保障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并系统阐述的''十一个坚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由谁领导的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走什么路的问题;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如何保障的问题。单选题J2.甲骑摩托车未戴头盔,执勤的交警乙对其进行教育处理,甲承认错误并接受了处罚。回家途中,甲协助警察丙抓住了抢夺别人财物的丁。关于上述事件中各主体间的法律关系,卜列表述正确的是O。A.甲和乙之间形成平权型法律关系B.丙和丁之间形成隶屈型法律关系C.乙和丙之间形成平权型法律关系D.甲和丁之间形成隶属型法律关系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是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所作的分类。平权型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所谓法律地位平等,指的是当事人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也就是既不存在职务上的上、下级关系,也不存在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据职权而支配对方的情形。隶属型法律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求他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既存在于具有职务关系的上、卜级之间,也存在于依法享有管理职权的国家机构和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主体之间。A项,交警乙依据职权直接要求甲遵守交通法规并对其进行处罚,二者之间形成了隶属型法律关系。B项,警察丙依据职权抓捕犯罪嫌疑人丁,:者之间形成了隶属型法律关系。C项,在本题中交警乙与警察丙之间没有形成法律关系。D项,甲协助警察内抓住了抢夺别人财物的丁,甲和丁之间既不存在职务上的上下关系,甲也不具备职权,因此甲与丁属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双方当事人,二者之间形成了平权型法律关系。单选题3.下列关于法律继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法律继承是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B.法律继承是法律全球化的主要途径C.法律能被继承与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密切相关D.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然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法律继承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B项,法律全球化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国际法的国内化、地方化;地方法或国内法的全球化。因此,法律继承不属于法律全球化的主要途径。法律移植反映Z一国对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与借鉴,法律移植的范围除外国的法律外,还包括国际法律和惯例。CD两项,法律继承的根据和理由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律的继承性;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的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法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法律演进的历史事实验证了法律的继承性。单选题M我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5条规定:”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关于该条中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该条包含行为模式B.该条包含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C.该条包含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D该条包含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假定条件,是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则的条件的规定。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关于行为的规定,即法律关于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规定,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了,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规定。虽然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但是三个要素往往不表现于同一个条文当中,有些法律规则在表现形式上只有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项要素,而假定(条件)这一要素被省略根据我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5条的内容,是要求相关人员在对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时,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南、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这是对行为模式的描述。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5条即属于只体现了行为模式而没有体现假定(条件与法律后果的条文。单选题5.下列关于两大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判例法系乂称罗马-日耳熨法系B.现代印度的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C.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法律制度属于英美法系D大陆法系是承袭占罗马法的传统,以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判例法系又称英美法系,罗马-口耳曼法系又称大陆法系,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法系。B项,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判例法系、不成文法系、海洋法系等,是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普通法法系的分布范围包括英国本土(苏格兰除外)及美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这些历史上曾是英国的殖民地、附属国的许多国家和地区。C项,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土耳其、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中国的澳门等地区的法律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D项,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日耳曼法系、法典法系、成文法法系等,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是在罗马法基础上,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性法典,以及在其影响下仿照它们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单选题6.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是O。A.政府向企业订购疫苗,属于执法行为B.公安机关对寻衅滋事行为予以处罚属于法的适用C.小王向有关部门提出环境保护立法建议属于守法D.党组织对某党员作出纪律处分的决定属于司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狭义上的执法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政府向企业订购疫苗不是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市场活动,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活动,不属于执法行为。BD两项,司法又被称为“法的适用”,通常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由于公安机关并不属于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对寻衅滋事行为予以处罚不属于法的适用(司法),而属于执法。党组织也不属于司法机关,党组织对某党员作出纪律处分的决定不属于司法,属于党纪处分。C项,狭义工的法而遵守,又称守法,专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包括积极守法和消极守法(不违法)。小王向有关部门提出环境保护立法建议属于积极守法。单选题7.2020年,我国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累计1.2亿份,庭审直播累计1159万场,阳光司法机制产生深远影响,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这主要体现的司法原则是0。A.司法平等B.司法公开C.司法法治D.司法责任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司法平等原则体现在法律对于全体公民统一适用,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在刑事诉讼中,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题干中并没有体现与司法平等相关的内容。B项,司法公开原则体现在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和审务等环节的公开。公开裁判文书和庭审直播都体现了司法公开原则。C项,司法法治原则要求司法活动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D项,司法责任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行使司法权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而应承担的一种责任制度。题干中并没有体现与司法法治原则、司法贵任原则相关的内容。单选题8.近年,我国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要求商家“二选一”与“大数据杀熟”等问题频发。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某平台“二选一”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对此,下列衣述正确的是0。A.平台经济是新生事物,法律应避免对其进行约束B.处罚平台垄断行为遏制了市场竞争C.对平台垄断行为的处罚有损互联网经济的创新发展D.法律规制平台垄断行为有利于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市场主体的行为需要法律来规范,法律作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竞争,法律通过对巾场经济运行进行引导、促进、保障和必要的制约来进行宏观调控。平台经济虽然是新生事物,但是如果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健康运行时,就应当通过法律对其进行约束。BC两项,处罚平台垄断行为有利于遇制垄断,有利于市场主体H由、公平竟争,有利于互联网经济的创新发展。D项,法律通过规制平台的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单选题9.自由和秩序是当代法律的重要价值。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自由和秩序之间不存在冲突B.自由是人的本性,法律不应对自由进行限制C.任意性规则不体现秩序价值D.权义复合性规则既包含自由价值乂包含秩序价值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秩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法律秩序就是通过法律调整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对稳定、和谐有序的状态。自由是指从受到束缚的状态之中摆脱出来,或不受约束的状态。臼山和秩序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冲突性。B项,自由是人的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不自由对人来说就是一种真正的致命的危险”,但是Fl山不是绝对的,自由也要受到法律的限制。C项,任意性规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在一定范围内”便体现了秩序价值。D项,权义曳合性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该规则既包含自由价值乂包含秩序价值。单选题10.下列关于行政执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依法行政是行政执法活动最基本的原则B.被动性与终局性是行政执法的突出特点C.正当程序原则与讲求效率原则是相互矛盾的D.善良风俗不是行政执法合理性原则要考虑的因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管理,越权无效。这是现代法治国家行政活动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B项,司法活动具有被动性、中立性、终极性、形式性和专属性等特点,与司法等法律实施活动相比较,执法的特点主要包括:执法的主动性、执法的单方面性、执法内容的广泛性。被动性与终局性应是司法活动的特点,而不是行政执法的突出特点。C项,正当程序原则是指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定的步骤、方式、形式、顺序和时限,目的是使执法行为公平、公开、民主,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以促进行政权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行政效率。因此,正当程序原则与讲求效率原则不是相互矛盾的。D项,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行政管理时,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即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对于法律只有原则规定或没有法律规定的,应以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为基础,依据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遵循与社会公理相一致原则,公平合理地处理,执法要符合当地的善良风俗。单选题I1.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有关规范作出解释:“刑法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占脊椎动物化石、占人类化石。”全国人大代表、法学教授甲认为这一解释不够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甲的解释均属于限制解释B.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甲的解解均属于立法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是有权解释,卬的解释是学理解释D.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于刑法的解释,其效力低于刑法的效力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根据解降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三种。限制解释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广时,为贯彻立法意图,反映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作出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扩充解释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字面解释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解释法律,既不缩小,也不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甲的解释将具有科学价值的占脊椎动物化石、占人类化石纳入文物的范围内,均属于扩充解释。BC两项,立法解释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的解颗,属于正式解释、法定解释、有权解释。非正式解释,通常也称学理解释,一般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是有权解释,甲的解释是学理解释。D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单选题1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表述,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法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精神和要求B.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C.社会主义道德是传播社会主义法的主要形式D.社会主义道德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直接依据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制定的价值指导,对法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法的规范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所以通过法律教育和法律实施活动,可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BC两项,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社会主义法是传播社会主义道德、保障道德要求实现的有效手段。D项,社会主义道德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重要导向和参考,但并非直接依据。社会主义法依率强制手段来加以推行和实施,主要是种外在强制力,故可以成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直接依据。单选题13.下列关于近代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近代宪法普遍强调自由竞争和公民社会权利保障的协调B. 1787年美国宪法创立了由宪法委员会进行合宪性审查的体制C. 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标志着近代宪法向现代宪法的转型【).近代宪法大多主张对公民的文化权利进行保护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宪法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自由竞争和公民社会权利保障的协调并非近代宪法所普遍强调的内容。B项,1946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宪法委员会制度,主要目的是保障议会的权力。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设立专章规定宪法委员会,其目的是约束议会权力的行使。美国是由普通法院行使合宪性审查权,而且普通法院的这项权力也不是在美国宪法中规定的。C项,1919年颁布的德国魏玛宪法首次突破了个人权利中心论,第一次将公民的集体权利和社会经济权利写入宪法,魏玛宪法的颁布也标志着近代宪法向现代宪法的转型。D项,近代宪法大多主张对公民的政治权利进行保护,越来越强调对人权的保障,不断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范围。单选题1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卜列表述正确的是O。A.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以制宪主体为标准B.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揭示了宪法的阶级木质C.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是基于宪法形式特征进行的分类D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民定宪法属于资本主义宪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是马克思主义宪法学者依据宪法的阶级本质和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不同,对宪法进行的分类。BC两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分类方法最鲜明的特点在于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反映了宪法的阶级属性,是基于宪法本质属性进行的分类。D项,民定宪法是指由民意机关或者公民公决制定的宪法,是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区别于钦定宪法、协定宪法的宪法类型。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都存在民定宪法。单选题15.公民文某拒绝服兵役,当地政府对其进行处罚。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公民服兵役的表述,正确的是O。A.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B.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得服兵役C.凡年满16周岁的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D.公民如拒绝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就无权享有政治权利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我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服兵役是公民的义务而基本权利。BC两项,我国现行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以志愿兵役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凡年满18周岁的,都有义务依法服兵役。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服兵役的资格。D项,兵役法第66条规定:“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战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公民如拒绝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将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并不必然被剥夺政治权利。单选题16.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人大代衣中,由选民直接选举的是()。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B.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C.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D.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直接选举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一种选举。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按照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在县级以及县级以卜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因此,县、H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ABC三项,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属于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单选题17.根据我国宪法,下列关于公民人号自由的表述,正确的是()。A,企业为管理需要可以翻包检查员工携带的物品B.公安机关为收集犯罪证据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C.法院对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人员可以执行逮捕D.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一切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人身自由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和公民通信自由与秘密受法律保护。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臼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员工携带的物品属于私人物品,企业无权翻包检查。B项,宪法禁止对公民的人身进行非法搜杳,但公安机关为收集犯罪证据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C项,法院对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人员可以决定逮捕,具体执行应当交由公安机关执行。D项,根据立法法第11条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不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单选题18.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是0。A.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B.派驻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同级人大常委会负责C.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的任免由监察委员会主任决定D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依法对监察工作提出质询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B项,根据监察法的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可以向本级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等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派驻或者派出它的监察委员会负责。C项,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D项,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质询案。单选题19.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席团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B.主席团常务主席可以召开代表团团长会议C.主席团常务主席召集并主持主席团会议D.主席团的决定,由主席团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C两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年修订)第12条第1、2款规定:”主席团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推选常务主席若干人,召集并主持主席团会议。”B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第13条第1款规定:“主席团常务主席可以召开代表团团长会议,就议案和有关报告的重大问题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D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第9条规定:“主席团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的决定,由主席团全体成员的过半数通过。”单选题20.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自治州自治条例的表述,正确的是OoA.自治州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B.自治州自治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C.自治州自治条例报经批准后,由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D.自治州自治条例可依照当地民族特点对民族区域自治法作出变通规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H治州、Fl治县。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州人大常委会无权制定H治条例。BC两项,根据立法法第85条第1款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第88条第4款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经批准后,分别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D项,根据立法法第85条第2款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单选题2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O.A.农村的土地屈于农民所有B. 土地所有权可以依法进行转让C. 1978年宪法首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D.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D两项,根据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B项,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不可以转让;而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进行转让。C项,1982年宪法首次在条文中明确规定了“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单选题22.根据选举法,下列关于代表候选人的表述,正确的是()。A.代表候选人均由选区提名产B.正式代表候选人的名单在选举日当天公布C.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可以等于应选代表的名额D.代表候选人为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应辞去选举委员会的职务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根据我国选举法第29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B项,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在选举日的7日以前公布。C项,选举法明确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D项,选举法第10条规定,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代表候选人的,应当辞去选举委员会的职务。单选题23.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上男女平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男女同工同酬B.国家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C.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是劝妇女的优待D.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D三项,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各个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担同等的义务。关于男女平等,我国宪法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C项,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是基于平等权这一公民的基本权利,而非对妇女的优待。单选题24.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是0。A.村民委员会是村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B.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小组选举产生C.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D.乡镇人民政府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给予处分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B项,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C项,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但不是乡、民族乡、镇的下级工作部门。该选项表述为“领导",而非''指导”。D项,村民委员会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的,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无权处分。单选题25.根据国徽法,下列关于国徽及其图案使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OoA.国徽图案可以用于国家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B.国徽及其图案可以用于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网站应在首页显著位置使用国徽图案D.国家出版的法律、法规正式版本的封面应当印有国徽图案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根据我国国徽法的规定,国家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许可证书、批准证书、资格证书、权利证书等可以使用国徽图案。B项,国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于商标、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商业广告。C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其网站首页显著位置使用国徽图案。D项,国家出版的法律、法规正式版本的封面应当印有国徽图案。单选题26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最高人民法院的表述,正确的是OoA.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B.互联网法院的上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辖C.最高人民法院可以设巡回法庭,审理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确定的案件D.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任免,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根据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B项,最高人民法院对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以及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规定提起的上诉、抗诉案件行使职权。互联网法院属于专门法院,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上诉及抗诉案件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互联网法院的上诉案件由具体法院管辖。C项,最高人民法院可以设巡回法庭,审理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确定的案件。巡回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巡回法庭的判决和裁定即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D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单选题27.下列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贡审查代表的选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B.工作机构的主任和副主任应从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产生C.在备案审查中,工作机构可以和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召开联合审查会议D.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需要分别设置对应的工作机构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依法对当选代表是否符合宪法、法律规定的代表的基本条件,选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以及是否存在破坏选举和其他当选无效的违法行为进行审查,提出代表当选是否有效的意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报告。B项,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年修订)第28条规定,常务委员会设立法制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委员长提请常务委员会任免。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主任和副主任由委员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任免,并非从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产生。C项,根据立法法第11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在审查中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也可以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与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D项,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包括民族委员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并非根据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需要而分别对应设置。单选题28.西周时期司法官的渎职犯罪通称为“五过之疵”.其中,接受请托而徇私枉法的行为属于():A.惟来B.惟反C推货D.惟官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西周时期司法官的渎职犯罪通称为“五过之疵”,包括:惟官,即秉承上意,依仗权势:惟反,即利用职权,报私恩怨:惟内,即内亲用事,暗中牵制:惟货,即贪赃受贿,敲诈勒索;惟来,即接受请托,徇私枉法。单选题29.秦朝南郡民文某犯盗徙封罪,被官府判处赎耐。根据秦律,盗徙封罪是指()。A.擅自移动田界标志B.盗大祀神物C.盗官府符印D.占田过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盗徙封罪,即惩治偷偷移动田界标志企图侵占他人田产的犯罪OB项,盗大祀神物为唐律“十恶”中的“大不敬”。C项,盗官府符印为唐朝罪名。唐律疏议规定:“诸盗官文书印者,徒二年。余印,杖一百。”D项,占田过限为唐代经济立法部分涉及的罪名。为控制土地占有的两极分化,“占田过限”也为唐律所禁止,最重可处徒一年。单选题30.唐天宝年间,有民某甲盗布二十匹,后畏罪自首,供述并交出赃物十五匹,匿赃五匹。根据唐律规定,某甲应承担的法律贲任是()。A.因自首不论罪B.以盗五匹论罪C.以盗十五匹论罪D以盗二十匹论罪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唐律完善了自首的规定,对犯罪分子交代犯罪性质不彻底的,称为“自首不实”;对犯罪情节不作彻底交代的,称为“自首不尽”。名例规定,凡“自首不实及自首不尽者”,各依“不实不尽之罪罪之。至死者,听减一等”。如实交代的部分,不再追究。某甲盗布二十匹,畏罪臼首,如实交代,但自首不彻底,对其如实交代的十五匹不予追究,仅以盗五匹论罪。单选题31.明成化年间,应天府某佃民在官地内耕种时,掘得古器一-件和银锭数枚。根据大明律户律钱债“得遗失物”条的规定,掘得埋藏之物的归属是()。A.占器与银锭均归国家所有B.占器与银锭均归发现人所有C.占器归国家所有,银锭归发现人所有D.古器归发现人所有,银锭归国家所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在埋藏物的归属问题上,明律规定“若于官私地内掘得埋做之物者,并听收用。”埋碱物完全归发现人所有,只是“古器、钟鼎、符印异常之物”必须送官。因此,掘得古器必须送官,古器是归国家所有,银锭则归发现人所有。单选题3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抗日民主政权制定的最具代衣性的宪法性文件。下列属于该文件内容的是O.A.采取人民代表会议制的政权组织形式B.组成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民主联合政府C.确立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D.根据地政权的人员构成实行“三三制”原则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项,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采取人民代表会议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以保证人民管理政权机关。B项,民主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C项,1931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D项,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抗民主政权制定的最具代表性的宪法性文件,强调加强政权民主建设,规定根据地政权的人员构成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占1/3,非党左派进步人士占"3,中间派占1/3。”人奸盗越贼杀犯窃僭单选题33.法经载:“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下列犯罪中,属于A.B.C.D.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法经共有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盗法是侵犯官私财产所有权犯罪的法律规定,贼法是关于人身伤害、破坏社会秩序的法律规定。荀子修身解释:“窃货日盗”“害良日贼”。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将盗法和贼法列在法典之首。杀人属于人。伤害,属于“贼”.B项,犯奸即作奸犯法,也指犯通奸罪。C项,窃盗属于“盗”。D项,据晋书刑法志载:“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因此僭越同逾制,属于“杂”。单选题34.秦朝法律规定对轻微犯罪者适用优甲、费盾、费徭等,这些刑罚属于()。A.身体刑B.财产刑C.生命刑D耻辱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秦朝涉及财产处罚的刑罚有费刑和赎刑。费刑以财罚为主,也有与财产相关的力役罚,使用范围广泛,对轻微犯罪者实行费甲、宽盾、宽徭等。秦朝的身体刑(即肉刑)包括墨(鬻)、期、斩左右趾(剃)、宫刑等;生命刑(即死刑)包括戮、磔、腰斩、车裂、枭首、弃市、凿颠、抽肋、刑烹、囊扑、定杀等;耻辱刑包括髡(剃去犯人头发)、耐(剃去犯人胡须)等。单选题35.汉初,叔孙通制定傍章律十八篇,“与律令同录,藏于理官”,作为九章律的重要补充。傍章律的主要内容是()。A.朝廷礼仪B.宫廷警已C.朝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