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 资源ID:1464294       资源大小:14.3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卜.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冉有问于孔子日:“古老三空五帝不用五刑,停乎?“孔子日:"圣人之设防,责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凡民之为奸邪窈盗扉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摩,各不知节。是以上有制度,则民知所止:民知所止,则不犯。故虽有奸邪贼盗靡法妄行之狱.而无陷刑之民.”(节选自孔子索语五刑解第三十)材料二:件弓问于孔子日:“妣闻至刑无所用及,至政无所用刑。至刑无所用政,桀纣之世是也:至政无所用刑,成康之世是也。信乎?“孔子日:“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初学焉。大上以僮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言导及,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制五刑必即天伦,行刑罚则轻无数。堂成而不可史,故君子尽心身。”伸弓日:“古之听论,尤罚丽于事,不以其心,可得闻乎?”孔子日:“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大司窸正刑明辟以大可必三讯焉疑以时泛与众共之疑则技之。皆以小大之比成也。”仲弓日:“听狱,举之成,成何官?”孔子日:“成狱成于吏,吏以秋成告于正。正既听之,乃告大司寇。大司寇听之,乃奉于王。王命三公卿士多听睥木41.T.然后乃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宥之以听命,而制刑身。所以史之也。"(节选自孔子家语刑政第三十一)材料三:刑罚之所从生有源,不务塞其通而务刑杀之,是为民设陷以城之也。刑罚之源,生于嗜欲好恶不节。礼度,德法也,所以御民之嗜欲好恶。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务柳民者,正其徒法,饬其官,而为民力,和民心。刑不用而民治,是以民他关之。(节选自大戴礼记盛隹弟六十六)10 .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大3定正刑A明辟B以察狱C狱必三讯D焉E疑狱F则泛与众G共之H疑则数之。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指真实,与成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中的'信”词义相同。B.旗,指刑罚,与6曹刿论战3“小大之狱”中的“欺”词义相同。C.大伦,指大理,与现在所说的“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不同。D.棘木之下,古时审案的地方,棘木外剌而里直,所以审案在棘木之下。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A.在孔子看来,Y皇五帝制定五刑,可以让百姓明确自己行为的限度,进而节制贪婪的欲望,不肆意妾为。B.孔子认为审案者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应怀有忠爱之心,细究人情道义,这样才能审清案件。C.古代判决后待审核的案件需乂U上报,公卿公审后,君主再根据情况量刑,凸显了古人对刑罚的慎重态度。D.也有向往上古无刑不用的理想社会,仲弓则看到了刑罚和政令之间的不谢和,孔子对两个弟子表示校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译文:(2)礼度,德法也,所以御民之嗜欲好急。译文:M.偌家是如何看待刑罚与政教的关系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答案髀析】10. (3分)CsE、H11. (3分)B(“小大之狱”中的“狱”之思是“案件”,与此处的“狱”词义不同,此处的“世”是名词动用.)12. (3分)。(孔子并不赞同两个第子。)13. (8分)(1)(4分)教化他却不改变,引导他义不听从.损害义理又败坏风俗,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动用刑期了.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化”“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 (4分)礼仪制度.是约束百珪他行的规范,是用来节制百4±的欲望和好恶的.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法”“御”两处,每择对一处给1分。14. (3分)儒家认为德治、礼治先于刑罚,但并不否定刑罚的作用,主张刑及粕春。评分参考:冬冬出一点给1分。母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眷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再有向孔子问道:“古代的三皇五帝不用五刑,这是真的吗?”孔子说:“圣人谩见刑罚,责在不让人不触犯。制定五刑而不用,是为了实现最好的治理。人们之所以奸许、邪恶、盗窈、枪劫、追法、肆意妄为,是因为心中不满尤。不满足又产生于没有限度。没有限度,小民就会盗窃,在上位者就会余侈浪费,都是不知节制。因此君王制订了轲度,民众就知道了什么不能,做,民众知道了什么不能做就不会犯法。所以虽然制定了惩处奸诈、邪恶、盗有、抢劫、逢法、肆意妄为者的刑罚,却没有陷入刑罚的民众。”材料二:仲弓向孔子问道:“我听说有严酷的刑罚就不需要用政令了.有完善的政令就不需要用刑罚了.有严品的刑罚不用政令,夏裟、商纣的时代就是这样:有完基的政令不用刑期,周期成王、康王的时代就是这样.这是员的吗?”孔子说:“圣人治理教化民会.一定要刑罚和政令相互配合使用。最好的办法是用道隹来放化民众,并丹礼来统一思想,其次是用政令来教导民众,丹刑罚来禁止他们。制定刑罚的目的是为了不用刑罚.教化他却不改变,教字他又不听从,损害义理又败坏风俗,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动用刑罚了。制定五刑必须符合天理,执行刑罚对罪行轻的也不能救他。一旦定刑就不可改变,所以官员要尽心地审理案件。”仲弓说:“古代审理案件,对过错的处期根据事实,不依据内心动机,我可以听听吗?”孔子说:“凡是审理五种罪行的案子,必须要推究其父子之情,确立君臣之义来衡量,目的是到所犯罪物节的轻电,谨慎把瓶量罪过深浅的程度,以便细加分别。尽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自己的忠爱之心来探明案情。大同寇要正定刑法济明法令来审沛案件.审案时必须听取群臣、群吏和万民的意义。疑案则要广泛地向大众征求意义共同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无法我决,就致免他。一切笑件一定要分别罪行大小比骐法律条文来定案。冲弓问:“审理案件.定案的事.是由什么官来完成的?'孔子说:“案件首先由狱官来审定,然后狱官把到决先待审核的案子报告给狱官之长。狱官之长审理之后,再报告大司寇大司寇审核之后,再呈报君王。君王又命三公和卿士在酸冬树下的审理处会审,然后把审理结果和可疑之处回呈给君王。君王根据三钟可以宽宥的情况决定是否减免刑罚,最后根据审判酷果来定刑。这是要借此表明审案的慎重态度。”材料三:刑罚的产生是有它的根通的,不致力于堵住它的根源,而只致力于用刑罚来统治百姓,这是给百姓被儿陷阱来残害他们。刑罚的根通,是曲欲望和好恶不加节制引起的。礼仪制度,是约束百Ii强行的规范.,是用来节制百姓的故里和好恶的。而刑;去,只不过用来威吓那些败坏德行不守礼法的人褰了。各于治理百姓的,会修治德忏修明丸法,整治官吏,平衡百的负担,调和百姓的心性。不必动用刑罚,就能把百姓治理好.因此百姓新感激费美他。

    注意事项

    本文(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