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原州区山洪沟治理开城、三营区域排涝能力提升工程环评报告表.docx

    • 资源ID:1443823       资源大小:750.55K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原州区山洪沟治理开城、三营区域排涝能力提升工程环评报告表.docx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原州区山洪沟治理开城、三营区域排涝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代码2310-640402-19-01-230004建设单位联系人顾怀富联系方式15109540018建设地点宁夏省(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县(区)1.乡(街道)_1.地理坐标开城项目区:大马庄沟治理工程区E106o15,44.08",N35°55'47.98"大马庄排洪渠治理工程区E106°1536.54%N35。55'49.37;罗家庄沟治理工程区E106o14,40.74",N35。51'48.19;三营项目区:保家沟治理工程区E106o9z411,N36°15'16”;沈家河东干渠(孙家河段)治理工程区EIO6。I(H1”,N36o1935,5马庄沟治理工程区E106o10rl,N36。1935”;王家山沟治理工程区E106o10,52n,N36°17,27,o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H*一、水利;128河湖整治(不含农村塘堰、水渠)中其他用地(用海)面积(n?)/长度(km)本项目总占地9.42hm2,其中永久占地为9.30hm2,临时占地为0.12hm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口改建口扩建口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口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固原市原州区审批服务管理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原审批发(2024)23号总投资(万元)2147.64环保投资(万元)97环保投资占比(%)4.52施工工期9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口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规划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审批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审批文件名称: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审批文号:宁政办发(2021)82号规划名称:固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召集审查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划发布时间:2012年7月11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审查文件名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宁夏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审查文号:宁环函(2021)721号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的函符合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对于涉及各类环境敏感区的建设内容,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后续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依法依规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确实无法避让的,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取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项目环评中充分论证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采取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措施。确保规划项目的建设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不会对环境敏感区的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环境质量和区域生态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总体布局:黄河生态经济带。以黄河为主轴,突出生态优先地位,按照河双线三带四区”进行空间划分和规划布局,分区分类进行保护治理。开展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实施河道与滩区综合提升治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建设河段堤防安全标准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核心带。”21.4.3提升水旱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加强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提标治理:持续开展中小河流提标治理。按照生态治河理念,以保证防洪排水安全为基础,结合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通过堤防、护岸、清、除障、疏浚等工程措施,疏通中小河流防洪排水脉络,实施堤防护岸达标建设,维持河道行洪能力和生态环境功能。”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中给出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的意见:(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空间管控。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保障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依法实施严格保护,对所涉及的水利工程设施,严格执行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二)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推进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理念,规划的环境目标应立足于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明确规划期重点工程、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底线,作为规划实施的硬约束同步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与水资源开发目标。(三)严格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准入条件。严格水利工程准入要求,从源头上避免对区域水环境质量及水生态造成影响。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四)加强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统筹流域、区域,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河湖生态修复、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盐碱地改良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维护水生态系统安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本项目为沟道整治、边坡治理、防护道路铺筑工程,主要涉及原州区清水河支流,施工严格控制施工红线,多余土方外运,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工程施工期临时设施不涉及生态红线,施工期间不得随意调整临时设施的位置,施工营地租用周边闲置房屋,且工程建设需要避让周边村庄等环境敏感区,施工期通过采取洒水抑尘、设置沉淀池等措施;建设完成后采取土地平整,恢复植被等措施,使得本工程对生态的影响降为最低,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要求。2、与固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符合性分析固原市提出的生态格局是构建“一山、四河、多点”的生态格局。其中“四河''指清水河、葫芦河、泾河、茹河,是连通六盘山区和平原的重要生态通道。重点推进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构建河流生态廊道。本次原州区山洪沟治理开城、三营区域排涝能力提升工程,对沿线坍塌的岸坡进行治理,减少大量塌岸带来的损失,以减轻河道险情;并对挤占河道的设施、淤泥等进行清隙疏浚,进一步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契合固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要求。1、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二、水利3.防洪提升工程:“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堤防隐患排查与修复”,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生态红线符合性分析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8年6月30日发布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示意图“(见图1),确定本项目不在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根据固原市“三线一单”中“固原市生态保护红线图”可知(见图1),确定本项目不在固原市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环境管控单元根据“固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中其他符合,二、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一)环境管控单元划分,全市共划分优性分析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等三类95个环境管控单元。优先保护单元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等区域,共54个,面积为476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5.31%。重点管控单元主要涉及城镇和工业园区等人口密集、资源开发强度大且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区域,共13个,面积为1948.2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8.51%o一般管控单元为除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之外的其他区域,共28个,面积为3808.1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18%。固原市“三线一单”中“固原市环境管控单元分类图”(见图2)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属环境管控单元中的优先保护单元。本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废气等产生,固废仅为沟道清理垃圾,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虽占用大马庄、罗家沟、沈家河东干渠、马庄沟和王家山沟等沟道及河道,但项目主要为沟道治理工程,属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对当地水土保持及沟道、河道水力水文条件有一定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同时项目的建设可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及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环境质量底线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以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强化底线约束为导向,突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底线项目周围地表水体主要为清水河支流,本项目的实施可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和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解决部分干旱山区群众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项目运营过程中无废水外排,对清水河表水体无影响,符合水环境质量底线要求。大气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为河湖整治、沟道治理工程,运营期无废气产生,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大气环境质量底线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运营期无三废产生,且项目周围无居民区等敏感保护目标,其建设对土壤环境无影响,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底线要求。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河湖整治、沟道治理工程,由于前期工程投入不足,一些防洪工程未能按规划全面实施,己建的河道防洪工程少且标准不够,拦沙防洪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输入清水河,造成河床淤积,威胁清水河防洪防汛安全,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充分拦蓄利用,造成了水资源浪费,严重威胁和影响着清水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本项目的实施可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和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区域能源结构的调整,满足资源利用上线要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符合所在固原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具体见表1。表1固原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表管控维度准入要求是否属于/符合要求空禁止开间发建设布活动的1.严禁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各开发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以上,严防发达地区淘汰退出的高污染企业落户固原。不属于禁止建设活动项目局约束要求2 .严禁在“五河”临岸1公里范围内新建“两高资”项目及相关产业园区。3 .城市建成区一律禁止新建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的要求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不属于限制开发建设活动项目不符合空间布局要求活动的推出要求1 .在一定过渡期并给予合理补偿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确需关闭或搬迁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园区)。2 .全面取缔保护区违法建设项目,全面解决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等历史遗留问题,自然保护区内全面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3 .对六盘山水源核心区,坚决退出旅游项目,严禁游客进入。4 .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不涉及污染物排放管控允许排放要求1.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及减排量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2 .新改扩建耗煤项目(除煤化工、火电)一律实施煤炭减量等量置换,所有新建、改建、扩建耗煤1万吨及以上项目(除热电联产外)一律实施煤炭等量替代。3 .严格重金属排放项目准入,坚持“减量置换”或“等量置换”原则。4 .在“五河”干流已覆盖集污管网的区域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所有建制镇和中心村污水处理全覆盖。5 .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严格按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执行。6 .到202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中水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不涉及现有源提标升级改造1 .全市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新建燃气锅炉要同步实现低氮改造。2 .加快农村养殖“出户入园”,落实“一控两减三利用“,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不涉及环境风险防控联防联控要求1 .在清水河城镇产业带、黄河支流、饮用水源地及其周边范围内的企业开展环境风险排查。2 .合理布局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仓储设施,严格控制环境风险。3 .实施环境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指挥系统,实行环保、公安、交通、消防、卫生、安监部门环境应急联动。不涉及资源利用效率要一能源利用总量及效率要求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实行新(改、扩)建耗煤项目燥炭消费等量或者减量替代。不涉及水资源利用总量及效落实节水指标纳入县(区)政绩考核,对水资源超载地区实行用水和项目“双限批”,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89亿立方米,单位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8%。符合要求求率要求积极推广农业成套综合节水技术,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I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综上,本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3、与水利建设项目(河湖整治与河湖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根据水利建设项目(河湖整治与河湖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第二条:"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相协调,满足相关规划环评要求。”第三条:”工程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原则上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以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中法律法规禁止占用的区域,并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要求相协调。法律法规、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七条:”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具有环境合理性,对料场、弃土(渣)场等施工场地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根据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施工期各类废(污)水、扬尘、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提出了防治或处置措施。”第十一条:“按相关导则及规定要求,制定了水环境、生态等环境监测计划,明确了监测网点、因子、频次等有关要求,提出了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及根据监测评估结果优化环境保护措施的要求。根据需要和相关规定,提出了环境保护设计、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环境管理等要求。”第十二条:”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深入论证,建设单位主体责任、投资估算、时间节点、预期效果明确,确保科学有效、安全可行、绿色协调。”根据上文,本项目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及固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本项目治理范围为原州区开城、三营区域的清水河支流段(大马庄沟、大马庄村排洪渠、罗家庄沟、保家沟、沈家河东干渠(孙家河段)、大马庄沟、王家山沟等);在原有沟道与原有沟边道路上进行施工,工程选址选线具有唯一性,不占用第三条所提出的环境敏感区。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具有环境合理性,对施工场地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本项目施工现场定期洒水,运输车辆加盖篷布,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村民设施,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洒水降尘;项目污染物均采取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符合水利建设项目(河湖整治与河湖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4、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2022年1月23日)中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第十七条自治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农业、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染防治,维护生态功能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本项目为河湖整治工程,主要对原州区开城、三营区域的清水河支流段进行沟道清淤、边坡治理及防护道路铺筑,改善河湖水系周边的生态环境,保障沿线洪漫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相关要求。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项目区涉及原州区开城镇、三营镇2个乡镇,其中开城项目区涉及开城镇大马庄村、郭庙、开城、黑刺沟4个行政村;三营项目区涉及三营镇南城村、老三营村以及孙家河等行政村。地理坐标分别为:开城项目区:大马庄沟治理工程区E106。1544.08",N35。55'47.98;大马庄排洪渠治理工程区Elo6。15'36.54,N35。5549.37”;罗家庄沟治理工程区Elo6。14,40.74,N35o548.19"三营项目区:保家沟治理工程区ElO6。夕4",N36。15,16”;沈家河东干渠(孙家河段)治理工程区Elo601O'11ZN36o1935,j马庄沟治理工程区ElON36°19'35”;王家山沟治理工程区El06o1052”,N36o17,27,o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3、工程分布及周边环境情况见图4图10。1、工程场地现状及存在问题项目组成及规模国家十分重视清水河流域的治理,先后投资建成了沈家河、寺口子、石峡口、览麻河、长山头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以及流域综合治理、马营河流域坝系建设等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但是,由于投入不足,一些防洪工程未能按规划全面实施,已建的河道防洪工程少且标准不够,大部分水库水保工程又年久失修,拦沙防洪能力降低,造成黄河河床淤积,威胁黄河防洪防汛安全,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充分拦蓄利用,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同时,部分河道内杂草丛生,淤积堵塞严重,汛期影响沟道行洪,严重威胁和影响着清水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本项目涉及原州区开城镇、三营镇2个乡镇,其中开城项目区涉及开城镇三大马庄村、郭庙、开城、黑刺沟4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1740户7307口,其中建档立卡户583户贫困人口2013人;三营项目区涉及三营镇南嫄村、老三营村以及孙家河等行政村,项目区受益农户268户,共计1126人。项目区农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经济水平属原州区中等水平,作物种植主要以蔬菜、玉米、胡麻、马铃薯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4000元,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可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和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解决部分干旱山区群众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马庄沟道现状及存在问题大马庄沟流域面积1.91k11沟长1.55km,沟道起点位于大马庄水库坝后,末端到罗家庄汇入罗家庄沟,沟道现状无治理措施,大马庄沟桩号K0+000K0+100段沟道两岸为农田,现状沟道两岸边坡植被较好;桩号K0+100K0+830段沟道两岸为村庄,周围居民较为集中,部分沟道淤堵导致沟道断面狭窄,现状无防洪工程措施;桩号K0+830Kl+550段沟道两岸为农田,沟道冲刷下切严重,桩号K0+910处过水路面已淤堵损毁,桩号K1+330处沟道截墙已损毁。大马庄村排洪现状及存在问题大马庄村位于大马庄水库下游,现状排洪渠为大马庄干渠,总长为4.13km,兼顾灌溉和排洪,原为U型预制板渠道(D=OSm),近年来,排洪渠道年久未修,渠道内杂草丛生,淤积堵塞严重,部分渠道已损毁坍塌,村民过渠涵管均为简易管涵,村庄遇山洪暴发,洪水无法及时排出,严重影响大马庄村的防洪安全。罗家庄沟现状及存在问题罗家庄沟是清水河的一条支沟,发源于原州区罗家庄沟,北流汇入清水河,流域面积11.6km2,沟长6.65km,罗家庄沟治理段起始点为妥家山村,终止端为三十里铺,沟道现状无治理措施,罗家沟桩号K0+820Kl+600段沟道两岸为村庄,桩号Kl+300Kl+600现状沟道淤堵严重,桩号Kl+420、K1+550过水路面为管涵,现状管涵一淤堵损坏,桩号K1+3OOK3+O5O左岸为村庄,右岸为农田,经过长年洪水冲刷,部分岸坡形成直坎,两岸农田坍塌侵蚀严重。马庄沟现状及存在问题马庄沟总长3.85km,流域面积4.16k11沟道出口段现状无治理措施,沟道两侧为农田及居民房屋,沟道现状部分被垃圾淤堵,过水能力差。居民自建截墙导致沟道上游河床抬高,沟道出口现状为圆涵,过水能力不足。沈家河东干渠(孙家河段)现状及存在问题沈家河东干渠原为灌溉渠道,兼顾灌溉和排洪,渠道为梯形断面,底宽1.2m,边坡1:1,渠深1.5m,近年来,随着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渠道输水功能已被管道替换,现状渠道只承担排洪功能,由于灌溉管道从东干渠(孙家河段)穿渠而过,沈家河东干渠(孙家河段)渠道被填埋堵塞,桩号kO+7OOkO+85O段被牛场侵占,kl+180-kl+220段被垃圾场侵占,kl+980-k2+060段隧洞被已建管道占用,部分渠道已损毁坍塌。王家山沟现状及存在问题王家山沟总长1.91km,流域面积1.16k11?,王家山沟现状沟道出口现状无治理措施,沟道淤积严重。保家沟现状及存在问题保家沟为清水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原州区三营镇保家沟梁,与三营镇三营村汇入清水河,总长15.5km,流域面积28.1km2,保家沟治理段起始点为福银高速,终止端为G344国道。保家沟沟道现状无治理措施,福银高速以下段沟道弯曲过急造成的凹岸冲刷严重,经过长年洪水冲刷,部分岸坡形成直坎,沟道淤积严重、杂草丛生,汛期影响沟道行洪;沟道下游两岸村民及农田较多,遇山洪暴发,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桩号k3+350至k3+570段居民违建房侵占沟道,行洪能力不满足要求,需对沟道违建建筑物进行清障。大马庄沟沟道两岸现状大马庄村排洪渠现状王家山沟沟道现状保家沟沟道现状2、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沟道清淤、边坡治理、防护道路铺筑。本项目沟道治理总长13.35km,其中大马庄沟(桩号O+(MM)1+550)治理长1.55km,设计流量4.7m3s;大马庄村排洪渠(桩号0+0004+130)治理长4.13km,设计流量0.262.95ns;罗家庄沟(桩号0+8203+050)治理长2.23km,设计流量12.016.2m3s;保家沟(桩号0+6202+850)治理长2.23公里,设计流量14.5<7.0m3s;沈家河东干渠(孙家河段)(桩号0+0002+820)治理长2.82km,设计流量l85-6.96m3s;王家山沟(桩号0+0000+400)治理长0.4km,设计流量3.50m3So本项目工程组成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时工程、储运工程、公用工程以及环保工程。具体的项目工程组成情况见表2。表2本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类别项目名称建设内容主体工程开城项目区大马庄沟沟道治理工程本次大马庄沟治理长度共计1.55km,桩号KO+OOOK1+55O段双侧砌护,砌护高度1.0m,布置护岸工程总长2.9km,砌护总长2.9km,新建过水路面1座,新建截墙1座。大马庄村排洪渠工程本次大马庄村排洪渠治理长度为4.13km,新建C25预制U型排洪渠(D=0.8m)4.13km,新建过路板涵43座,新建过路管涵2座。罗家庄沟沟道治理工程本次罗家庄治理长度为2.23km,对河道侵占及影响河道行洪安全的河道进行河道疏浚,沟道清淤底泥约SOOm,布置护岸工程共8段,砌护总长1.91km,砌护高度1.Om,其中左岸布置护岸工程长1.31km;右岸布置护岸工程长0.60km,新建过水路面3座。营项目区保家沟沟道治理工程本次保家沟治理长度为2.23km,沟道双侧砌护长1.63km,采用格宾石笼坡式结构砌护,内坡比1:2.5,坡面厚0.3m,下部为土工布(规格为200克每平方米);基础深1.0米,宽0.8m。沈家河东干渠(孙家河段)疏通工程本次东干渠治理总长2.82km,清淤疏浚总长2.82km,钢筋混凝土渠道砌护1.49km,新建过路箱涵3座,新建排洪涵洞160m,维修排洪隧洞80m,新建排洪明渠27.6m,新建消力池一座,消力池长9m,新建退水明渠17.2m,DN450管道迁线0.67km,DN350管道迁线1.83km,新建管道迁线配套阀井8座,镇墩14座,管线桩5座。马庄沟沟道治理工程本次马庄沟沟道治理总长0.4km,布置护岸工程共6段,砌护总长0.4km,砌护高度1.Om,均采用浆砌石直墙护坡,新建箱涵2座.王家山沟沟道工程本次王家山沟沟道治理总长0.4km,布置护岸工程共1段,砌护总长0.4km,砌护高度1.0m,均采用浆砌石直墙护坡。临时工程施工临时道路开城区有G327、G309国道,福银高速穿过,还有多条乡镇道路连接,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已形成的公路网;临时施工道路可利用现有沟道堤岸,在占地范围内,不新增临时道路占地;三营项目区有G344国道,福银高速穿过,还有多条乡镇道路连接,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已形成的公路网:临时施工道路可利用现有沟道堤岸,在占地范围内,不新增临时道路占地。临时生产施工区本项目施工营地通过租用施工现场周边闲置房屋,施工营地包括机械停放区、仓库、沉淀池等;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期施工人员依托周边村庄居住;施工结束后对临时施工生产生活区进行土地平整、播撒草籽,施工过程中采取洒水降尘、彩钢板拦挡等措施。淤泥干化区I处,布设在罗家庄沟清淤疏浚段右侧堤岸设置淤泥干化区,且对淤泥干化区地面进行防渗,设置围挡,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储运工程取土场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现场踏勘情况,本项目建设期无借方,不需设置取土(石、砂)场。弃土场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现场踏勘情况,本项目土石方已优先考虑场内挖填平衡,开挖土方全部在项目区内调配利用,无弃土,挖方暂时堆存在河滩地上,待施工完成后回填,剩余土方用于铺设施工道路。公用给水施工用水就近取用工程排水施工废水沉淀后用于场地泼洒抑尘;生活污水排放依托附近租用民房供电工程用电负荷较小,可就近接用附近电网环保工程废气防治措施施工扬尘:施工场地洒水、运输车辆盖上篷布,建筑垃圾及时清理、清运。施工机械废气:加强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和保养维修,合理降低使用次数,优化机械设备污泥干化时的恶臭:项目在清淤前,先向河道淤泥层投加功能微生物抑制剂或微生物促生剂,利用微生物大量分解河道淤泥中的污染物,减小淤泥散发的臭味。废水治理措施施工区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施工人员居住租用民房,因此生活污水排放依托租用民房噪声治理措施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固废治理措施施工期开挖土石方全部回填利用,无弃方产生生活垃圾及时清运至附近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置生态恢发、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完毕后,对临时占地进行恢复、水土保持及恢复措施3、工程设计方案工程主体为防洪工程,防洪工程是通过清障及疏浚河道,对塌岸严重的岸坡进行防护,保障标准内洪水的防洪安全。开城镇项目区:开城项目区主要包括大马庄沟沟道治理工程、大马庄排洪渠治理工程、罗家庄沟沟道治理工程。一、大马庄沟沟道治理工程(1)护岸断面设计本次工程大马庄沟总长1.55km。对沟道两岸边坡进行修整,右岸边坡坡比1:2.5,左岸边坡坡比1:2.5;设计洪水位+安全超高以下采用格宾砌护形式,修整边坡后铺设土工布(布重200gm2),其上铺设0.3m厚格宾,砌护高度、护脚深度依据522节计算成果确定。基础开挖边坡不陡于1:0.5,回填土料为壤土时,压实度不小于0.95,回填土料为角砾时,相对密度不小于0.65。桩号kO+OOO-k1+550设计洪水位+安全超高以上采用预制C25六角块空心植草破生态护坡,护坡为预制空心六角块C25碎构件,厚12Omm(具体结构详见结构图),下层采用反滤土工布(200gm21,空心六角块内填筑种植土后植草护坡,块间用M7.5水泥混合砂浆勾缝,采用C25碎压顶,宽度0.5m,深0.4m。桩号kO+OOO-k1+55O采用生态护坡,种植冰草、披碱草、紫花苜蓿三种作物混合种植,混合比例为1:1:2,作物在4-5月份种植,播种方法采用散播,首先对护坡表层IOCm进行松土,然后撒草籽,撒完草籽后进行翻耕,对于坡面为砂工程布置本次设计共新建过水路面1座,详见下表。表3过水路面统计表序号桩号底板高程(m)顶板高程(m)1#过水路面kl+9101795.001796.30结构设计i工程设计本次新建过水路面1座,路面宽4.5m,分为箱涵段和路面衔接段2部分。箱涵段布设过水孔2孔,单孔净宽3.4m,净高1.Om,中墩宽0.6m,底板厚0.3m,顶板厚0.3m,其上铺设8cm厚C30现浇铺装层。进水段及出水段顺水流方向长均为2.07m,两侧布设八字墙挡水,浆砌石结构,与中心线夹角25。,挡墙顶宽0.3m,内侧铅直,外侧坡比为1:0.4,墙高0-1.3m0挡墙前后布设墙趾和墙踵,厚0.4m,宽0.5m。过水路面出口布设50Cm厚格宾护坦,顺水流方向长10.0m,格宾铺设前铺设聚酯长纤无纺布(布重200gm2)。路面衔接段位于箱涵段两侧,与箱涵段之间设置沉陷缝,之后与原混凝土道路连接。路面衔接段总长30m,箱涵段两侧均为15m,路面为0.15m厚C25碎路面,其下砌筑0.4cm厚浆砌石基础。上下游采用浆砌石结构砌护,护坡厚度0.3m,基础深1.5mo过水路面两侧全断面铺设警示墩,每间隔2m设1个,警示墩平面尺寸为0.2m×0.2m,高1.Om(其中地面以上外露0.6m)。路面和护坡每Io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3cm,路面用沥青油膏填塞。ii基础处理新建过水路面基础为角砾层,可作为持力层,最大允许承载力为250KPa,本次工程不增设基础处理措施。iii工程材料路面、桥面、桥墩均采用C30、F150碎,垫层采用C20、F150砂,浆砌石采用MU40毛料石M7.5砂浆砌筑、MlO水泥砂浆勾缝。护坡采用格宾结构,格宾网内用块石填充,填石采用块石或卵石,要求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不易水解,抗风化硬质岩石,填充孔隙率不大于30%,格宾填石粒径以10030Omm为宜。iv开挖及回填基础开挖边坡不陡于1:0.5,回填土料为角砾,分层碾压夯实,每层碾压厚度不大于0.3m,相对密度不小于0.70。图12过水路面平面布置图新建截墙图13过水路面纵剖面图截墙位于桩号kl+330处,上游侧淤积至截墙顶,下游截墙底部被掏空本次拆除原有截墙,于原位置新建截墙,新建截墙为浆砌石结构,顶宽0.8m,底宽1.19m,上游侧垂直,下游侧边坡1:0.3,墙顶与上游河底高程平齐,比下游河底高0.8m,在截墙下游设3.0m长格宾护坦,厚0.5m,其下铺设土工布(200gm2)0截墙纵向每隔10.Om设置一道横向伸缩缝,缝内采用高密低发泡聚乙烯闭孔板填充。工程材料为M7.5Mu30的浆砌石。土方开挖边坡为1:1,截墙建成后利用原状土上下游同步回填,回填土料为壤土时,压实度不小于0.95,回填土料为角砾时,相对密度不小于0.65。墙面发水流方向一BB一rJaBrIy'F'>tt8淮宣Ms空V398密V/bs>-三-4W4-三图14新建截墙断面图二、大马庄村排洪渠治理工程(1)排洪渠结构设计本次设计对原排洪渠进行翻建恢复,总长4.13km,对现状排洪渠进行清淤修整,排洪渠为U型断面(D=0.8m),采用C25预制板进行砌护,砌护厚度80mm,预制性强度标号为C25,抗冻标号F150,抗渗标号W4,单块预制位宽40cm;板缝采用C20细石碎填筑,填缝前应将缝内泥土、杂物清理干净,缝内填料饱满并捣实压光;沿水流方向每7.76m(D=0.8m)设一伸缩缝,缝宽3cm,填缝材料为聚乙烯油膏,排洪渠末端接入沟道设格宾护坦,长8m,宽5m,厚0.5m。I#型过路涵设计在巷道、田间生产道路过排洪渠处设过路板涵,结构尺寸为1.Omx1.Om,设计过路板涵桥板为C30现浇碎板,厚0.3m,每块尺寸为1.OmXI.3m,涵身为C30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边墙、底板厚度均为0.2m,过路板涵开挖边坡不陡于1:0.5,图18过路涵结构图H#型过路涵设计在沟道、田间生产道路积水处过排洪渠处设H#型过路涵,结构尺寸为1.0m×1.25m,设计涵身为C30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边墙、底板厚度均为0.3m,洪水汇集处过路采用球墨铸铁雨篦子,尺寸为60OmmX400mm,厚度40mm,每0.5m设一道过梁,尺寸30OmmX250mm,过路板涵开挖边坡不陡于1:0.5,渠道两侧回填采用人工夯实,压实度不小于0.95。具体详见结构图。图19过路涵平面布置图(1)护岸断面设计罗家庄总长6.65km,本次治理长度2.23km,本次桩号k0+820-1+270左岸、k1+400-2+000左岸、k2+0002+220右岸、k2+2202+280左岸、k2+2802+490右岸、桩号2+5802+680左岸、2+7502+950右岸、2+9553+050左岸采用格宾坡式护坡,格宾坡式护岸砌护共计长1.91km,坡比1:2.5,修整边坡后铺设土工布(布重200gm2),其上铺设0.3m厚格宾。基础护脚为格宾形式,根据5.4.3节冲刷深度计算成果确定本次护脚深1.0m,宽0.8m。基础开挖边坡不陡于1:0.5,回填土料为壤土时,压实度不小于0.95,回填土料为角砾时,相对密度不小于0.65。(2)过水路面设计工程布置本次设计共新建过水路面3座,详见下表。表4过水路面统计表序号桩号底板高程(m)顶板高程(m)1#过水路面k1+4201528.731530.032#过水路面k1+5501925.461926.763#过水路面k1+9001916.451917.75(3)结构设计工程设计本次新建过水路面3座,路面宽4.5m,分为箱涵段和路面衔接段2部分。箱涵段布设过水孔2孔,单孔净宽3.4m,净高1.0m,中墩宽0.6m,底板厚0.3m,顶板厚0.3m,其上铺设8cm厚C30现浇铺装层。进水段及出水段顺水流方向长均为2.07m,两侧布设八字墙挡水,浆砌石结构,与中心线夹角25。,挡墙顶宽0.3m,内侧铅直,外侧坡比为1:0.4,墙高(M.3m。挡墙前后布设墙趾和墙踵,厚0.4m,宽0.5m。过水路面出口布设50Cm厚格宾护坦,顺水流方向长10.0m,格宾铺设前铺设聚酯长纤无纺布(布重200gm2)。路面衔接段位于箱涵段两侧,与箱涵段之间设置沉陷缝,之后与原混凝土道路连接。路面衔接段总长30m,箱涵段两侧均为15m,路面为0.15m厚C25碎路面,其下砌筑0.4cm厚浆砌石基础。上下游采用浆砌石结构砌护,护坡厚度0.3m,基础深1,5m0过水路面两侧全断面铺设警示墩,每间隔2m设1个,警示墩平面尺寸为0.2m×0.2m,高1.Om(其中地面以上外露0.6m)。路面和护坡每IO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3cm,路面用沥青油膏填塞。基础处理新建过水路面基础为角砾层,可作为持力层,最大允许承载力为250KPa,本次工程不增设基础处理措施。工程材料路面、桥面、桥墩均采用C30、F150碎

    注意事项

    本文(原州区山洪沟治理开城、三营区域排涝能力提升工程环评报告表.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