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
资源ID:1439878
资源大小:933.93KB
全文页数:1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泰兴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泰兴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泰兴市人民政府二。二三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1.1编制依据312?巳12第二章城乡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概况132.1 泰兴市基本情况132.2 泰兴市固体废物管理现状222.3 泰兴市固体废物管理现存短板64第三章“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基础及挑战673.1 泰兴市固体废物管理工作基础673.2 “无废城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68第四章建设思路与目标指标704.1 建设思路704.2 基本原则704.3 建设目标714.4 泰兴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72第五章工作任务795.1 坚持顶层设计引领,精细管理制度体系795.2 加快绿色低碳升级,激活固废源头减量805.3 健全全量收运体系,形成固废“一张网”865.4 探索高值利用途径,提高综合利用水平895.5 补全处置能力缺口,筑牢末端安全底线915.6 市场技术双轮驱动,监管宣传双管齐下92第六章主要任务清单97第七章建设项目清单97第八章部门责任清单97第九章效益分析989.1 经济效益9.2 环境效益9.3 社会效益第十章保障措施10.1 加强组织领导10.2 强化监督考核10.3 加大要素投入10.4 强化监管执法10.5 做好宣传引导第十一章泰兴市“无废城市”建设特色模式11.1 小量产废单位危废“收运一处”网格化智能服务模式11.2 泰兴经济开发区“无废园区”建设实施模式11.3 “洋宇开绿”农业固废循环资源化利用模式附件1指标解释说明附件2固体废物清单附件3建设任务清单(一)制度体系建设(二)技术体系建设(三)市场体系建设(四)监管体系建设附件4建设项目清单.98.9899.101.101.101.102.102103.104.104.107.114.118.128.132.132.134.135.136137140附件5部门责任清单第一章总则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对城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直接贡献和统筹推动作用。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单位,指导深圳、包头、铜陵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5个特殊地区,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十四五”开局之年,“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圆满完成。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22年1月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泰州市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2022年6月,泰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泰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同年12月,印发泰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细化“四大清单”,设定58项具体指标,明确44项重点工程。2023年4月,泰州市无废办印发2023年度泰州市“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分解表市(区),要求各市(区)制定无废城市建设实施子方案。2023年6月,泰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泰兴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泰政办发12023)31号),明确泰兴市“无废城市”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泰兴市作为泰州市“无废城市''建设的子方案体系之一,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泰兴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编制本实施方案。1.l编制依据1.1.l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2012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020年9月1日起施行,2020年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主席令第65号,2021年3月1日起施行);(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年6月16日起施行,2011年修订);(7)规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2014年1月1日起施行);(8)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2015年5月4日起施行);(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年9月22日);(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11月2日);(12)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13)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1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1)47号);(1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2)7号);(17)关于印发V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0)696号);(18)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381号);(19)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环资(2021)642号);(20)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1)1298号);(21)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2)1453号);(2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办环资(2022)109号);(23)关于江河湖海清漂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2)441号);(24)关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环固体(2019)92号);(25)关于印发V“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固体(2021)114号);(26)关于印发V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综合(2022)42号);(27)关于印发V加强长江经济带尾矿库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办固体(2021)4号);(28)关于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8)266号);(29)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农办牧(2019)84号);(30)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农办牧(2020)23号);(31)农用薄膜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令2020年第4号);(32)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令2020年第6号);(33)农业农村部关于贯彻实施V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意见(农科教发(2021)8号);(34)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公告2018年第26号);(35)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8年第26号);(36)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名录(工信部公告2021年第25号);(3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杰修复工作的通知(2019年);(3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建质(2020)46号);(3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手册(试行)的通知(建办质(2020)20号);(4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建城(2020)93号);(41)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30号);(42)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3号);1.1.1 202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生态环境部公告2021年第3号);1.1.2 江苏省法律法规、政策文件(1)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2020年8月12日);(2)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2022年1月24日);(3)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0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修订);(4)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999年2月1日起施行,2018年修订);(5)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70号,2011年6月1日起施行);(6)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苏政发(2014)126号);(7)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018年修订);(8)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8)60号);(9)省政府关于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20)28号);(10)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苏政发(2021)18号);(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84号);(12)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85号);(13)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促进乡村生态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106号);(14)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2号);(15)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2)8号);(16)关于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环办(2018)413);(17)江苏省绿色债券贴息政策实施细则(试行)等4个文件的通知(苏环办(2019)264号);(18)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苏环办(2019)327号);(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技术指南(苏环办(2020)32号);(20)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危险废物集中收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苏环办(2021)290号);(21)江苏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苏经信规(2018)3号);(22)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苏建质安(2020)151号);(23)江苏省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苏建城管(2021)121号);(2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印发V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建城管12021)1152号);(25)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V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发改资环发(2020)910号);(26)关于印发2019年江苏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农办农(2019)30号);(27)关于加快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的意见(苏农业(2021)6号);(28)关于印发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市监食协(2023)57号);1.1.3 技术标准、规范(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2)医疗废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GB/T18773-2008);(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29750-2013);(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GB/T32326-2015);(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环境与质量安全评价技术导则(GBT323282015);(6)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7)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通用要求(GB/T34805-2017);(8)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GB"370662018);(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GB/T37071-2018);(10)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19);(1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19);(12)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39707-2020);(1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14)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GB/T51435-2021);(15)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4212008);(16)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HJ588-2010);(17)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o(18)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2014);(19)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20)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298-2019);(21)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IO91-2020);(22)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23)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134-2019);(24)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南(T/CIECCPA003-2020);(2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0V);(26)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61号);(2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公告2021年第82号);(28)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21年版)(国卫医函(2021)238号);(2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30)建筑垃圾路基填筑设计施工技术规范(DB32T40312021);1.1.4泰州市、泰兴市相关文件(1)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2020年泰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5号)(2023年泰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9号第一次修正);(2)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泰政发(2021)18号);(3)泰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泰政发(2021)116号);(4)数字泰州“十四五”规划(泰政发(2021)118号);(5)泰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泰政发(2021)129号);(6)泰兴市农药化肥零差率统一配供、农膜和药肥废弃物统一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试行)(泰政办发(2019)67号);(7)泰州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泰政办发(2021)91号);(8)泰州市“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泰政办发(2021)930;(9)泰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泰政办发(2022)60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泰发改发(2020)319号);(三)关于做好我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工作的通知(泰农发(2022)5号);(12)2022年泰兴市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扶持政策奖补实施办法(泰委农领办(2022)7号);(13)泰兴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泰政发(2021)19号);(14)泰兴市绿色标杆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泰政办发(2022)31号;(15)泰兴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泰政办发(2023)31号)。1.2实施范围及期限实施范围:泰兴市域行政范围,区域总面积为1172.27平方公里,泰兴市辖3个街道、13个镇、1个乡、3个省级开发区及3个市级工业园区。泰兴市下辖街道及乡镇分别为:济川街道、姚王街道、延令街道、黄桥镇、虹桥镇、广陵镇、滨江镇(经济开发区)、宣堡镇、古溪镇、曲霞镇、河失镇、新街镇、珊瑚镇、张桥镇、分界镇、元竹镇和根思乡。泰兴市下辖3个经济开发区及3个工业园区分别为: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泰兴虹桥工业园区、泰兴黄桥工业园区、泰兴城区工业园区、泰兴农产品加工园区、江苏省泰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施方案编制基准年:2022年,部分数据采用2021年。实施期限:2023年至2025年,2025年后持续推进“无废城市”相关建设。图1.2l泰兴市行政区划图泰兴市政区图:第二章城乡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概况2.1泰兴市基本情况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31。58'32。23'、东经119。5染120。2,东接南通市如皋市,南接泰州市靖江市,西濒长江,与镇江市扬中市、常州市新北区隔江相望,北邻泰州市姜堰区,东北与南通市海安市接壤,西北与泰州市高港区毗邻。东西最大直线距离为47.0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为43.5千米。2.11经济发展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困难挑战,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聚力“全域创新、全面转型''两大主题,扛压奋进、砥砺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产城融合、“三生”协同的标杆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6.67亿元,比上年增长5.3%(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18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698.88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592.62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5.5:51.1:43.4o工业较快发展,快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连续22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排名第20位,比上年前移1位。工业经济较快恢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9.1%o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1%,其中:轻工业增长4.2%,重工业增长17.4%o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利润总额减少3.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9家。重点产业和园区高质量发展。重点产业快速增长。机电、化工、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同比增长18.6%0园区主体地位持续巩固。泰兴经济开发区全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排名上升至第4位;黄桥经济开发区获评中国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园区;泰兴高新区获批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和绿色金融与双碳战略实践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城区工业园创成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筑业稳步提升。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IlO1.52亿元,同比增长9.6%;建筑业完成税收13.42亿元,同比下降27.7%。新增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全市共有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上企业25家,拥有一级建造师1016名,二级建造师2238名。泰兴市坚持把稳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有效应对各类风险、克服不利影响,牢牢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盘。实体经济稳定向好。落实“工业纾困14条”“服务业纾困23条”等措施,累计减税降费127.23亿元,新增贷款204亿元,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6个,其中10亿元以上34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11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80个,其中10亿元以上6个,“三比一提升”开竣工数保持泰州第一。新建高标准农田7.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2.65亿斤,实现五年连增。成功入选国家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名单。2.1.2产业发展(1)产业布局围绕区域交通格局以及发展条件的改变,泰兴市国土空间规划拟定了“一主两副、一带五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主”指中心城区,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推动主城区能级持续提升。“两副”指黄桥和虹桥副中心,黄桥副中心着力完善城镇功能,着眼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虹桥副中心着力完善产业和生活功能,深入推进港产城联动和跨江融合发展。"一带为沿江复合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沿江地区生产和生活提供优越的生态支撑。“五片”为沿江综合发展、南部高效农业、中部城镇发展、西部生态农业及北部现代农业片区。中心城区结构。规划形成“一城两区、三廊、三轴”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一城”为主城,“两区”为泰兴市经济开发区和泰兴高新区,"三廊''为生态隔离廊道、交通输配廊道、如泰运河景观廊道,“三轴”为鼓楼路发展轴、镇海路发展轴、国庆路发展轴。强化主城区与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城市发展方向重点向东,主要发展措施为东拓、西育、南延、北优,其中东部依托城际高铁站,发展行政商务和科研创新功能,引导高新区转型升级;南部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展示泰兴文化与特色;西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转型升级,北部提升环境品质,培育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图2.1.2泰兴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示意图(2)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稳中有升。202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年农业产值为8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9%;林业产值为0.94亿元,比上年增长6.0%;牧业产值为21.25亿元,比上年下降2.9%;渔业产值为7.61亿元,比上年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o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X)06.0004.0002.0000.00图2.13泰兴市2018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速情况渔业农林牧潮艮务业图2.14泰兴市2022年第一产业产值结构占比图(3)第二产业泰兴市全年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698.8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值比上年增长9.1%o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100家,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3.5%o新增服务业规上企业52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00亿元。新增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Il(X)亿元、增长10%。泰兴市在第二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来自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施工工程、拆除工程、装修工程、医疗机构等。(4)第三产业重点服务业稳增态势。202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92.62亿元,同比增长3.7%o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0%、6.9%、3.5%、9.7%。列入统计的10个门类行业中,有7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63%、51.57%、27.85%、15.19%o泰兴市在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源固体废物,来自家庭、街道、公共场所、机关、学校、企业、餐饮企业、公园、绿化带等,主要固体废物有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再生资源等。2.1.3社会发展(1)常住人口人口总量基本稳定。2022年末常住人口99.02万人,比2021年减少0.3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62%,比上年末提高0.74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家庭总户数39.68万户,户籍总人口113.74万人,比上年减少0.9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783人,出生率4.21%o,比上年减少0.6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252人,死亡率9.81%o,比上年减少1.06个千分点。常住人口一城镇化率(YR)口三65.0064.0063.0062.0061.0060.0059.0058.0057.0056.0055.00图2.15泰兴市2018-2022年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2)居民收入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10元,增长6.1%;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99元,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12元,比上年增长5.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l00OO05OoZZ,950,90090,.8Oo.819201)2(2(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城乡可支配收入比图2.16泰兴市2018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3)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9家,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69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0%。专利授权3401件,其中发明专利427件,比上年增长16.3%。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56件,比上年增长12.3%o(4)卫生健康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市人民医院创成苏中地区首家县级三甲医院。组建市第五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成省级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2家。截至2022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92个,核定床位6273张,实有床位5636张。有卫生技术人员7019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3277人,注册护士3202人。医疗机构门急诊409.34万人次、出院13.31万人次。2.1.4生态环境(1)环境空气2022年全年,泰兴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79.1%o2022年,泰兴市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与2021年持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比2021年下降22.2%;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比2021下降5.6%;一氧化碳年平均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与2021年持平;臭氧年平均浓度为186微克/立方米,比2021下降0.5%;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与2021年持平。(2)地表水2022年,全市水环境质量较2021年保持稳定。省级以上考核断面(8个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HI比例均为100%;市级以上考核断面(14个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HI比例均为92.9%;乡镇以上考核断面(46个断面)水质优HI比例为84.8%。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古马干河马甸闸西断面为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2022年整体水质达到11类水质标准,与2021年相比,水质类别变好。省考核断面泰兴市共设置7个省级考核断面,分别为如泰运河冷库码头和砂石场、靖泰界河毗芦大桥、西姜黄河姜十线大桥、天星港天星桥、东姜黄河中桥、焦土港沿江大道。2022年,7个断面全年平均水质均为11I类,达到水质考核目标要求。与2021年相比,水质类别无变化。泰州市考核断面泰兴市共设置6个泰州市级考核断面,分别为长江过船码头、东姜黄河北关桥、靖泰界河广陵大桥、焦土港张桥大桥、宣堡港宣堡大桥、西姜黄河霍庄桥。2022年,过船码头为11类水质,张桥大桥、宣堡大桥、霍庄桥、北关桥4个断面为m类水质,满足考核要求;广陵大桥为IV类水质,超标因子总磷。与2021年相比,广陵大桥水质类别变差,其余5个断面水质类别均无变化。2.2泰兴市固体废物管理现状22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产废情况总体产废情况产生强度逐年下降。根据环境统计,2022年泰兴市纳入固体废物申报登记范围的工业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8.463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为0.048吨/万元,较2021年下降约14.42%o35400.08535.“0.0800.0803025201510(g,0)MiH1t三回盟(收0万=)«咽州也想回盟图2.21泰兴市2018-2022年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及产生强度*数据来源:20182022年泰兴市环境统计数据。行业产废分析主要产废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造业、医药制造业。根据环境统计资料,泰兴市约有89%的一般工业固废产生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造业、医药制造业,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造业的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最多,约占一般工业固废总量的76.80%。主要产废类型为粉煤灰。泰兴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产生种类有粉煤灰、炉渣、其他废物,粉煤灰约占一般工业固废总量的48.99%,且主要来自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和江苏奥喜埃化工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冶炼和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2%图222泰兴市2022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行业及类别小数据来源:2022年泰兴市环境统计数据。表2.21泰兴市2022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数据来源:2022年泰兴市环境统计)种类产生量(吨)主要产废企业及产废量占比粉煤灰139435.5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84.88%)、江苏奥喜埃化工有限公司(15.10%)炉渣65133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77.92%)、江苏奥喜埃化工有限公司(14.77%)其他废物58617.5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56.82%)、泰兴梅兰新材料有限公司(9.73%)、江苏天成超纤革业有限公司(8.54%)(2)收集、利用、处置情况收运体系有待完善。泰兴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大部分由利用处置企业直接上门收集后进行利用处置。目前泰兴市共有12家从事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利用、处置工作的企业,具体情况见下表。综合利用方式以制砖、堆肥为主。目前,泰兴已建成3个一般工业固废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分别为城区工业园区的泰州华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分拣中心、黄桥工业园区的泰兴同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分拣中心、城东高新区的泰兴同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分拣中心。综合利用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处置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泰兴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4.91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7.54%,较2021年下降3%o处置量3.385万吨,处置率达11.89%,较2021年上升2%。Z郴Mq三l<l11嫄4035302520151050(用0)喇旺=人犯嫄愣州:年0212年9201一般固废产生量"一般固废综合利用量一般固废处置量般固废综合利用率般固废处置率图223泰兴市20182022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字数据来源:2018-2022年泰兴市环境统计数据。表2.22泰兴市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利用、处置单位(数据来源:泰州市泰兴生杰环境局)序号县区市企业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企业类型接收的废物种类收集、利用或处置能力(吨/年)利用处置方式1泰兴江苏中房农牧有限公司赵为18352634455利用其他污泥23000堆肥2泰兴泰兴市恒佳农业有限公司封雪晴13405534040利用城镇污水处理污泥、食品污泥50000发酵3泰兴泰兴市蓝邦建材有限公司叶杰18796760680处置集中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污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自来水厂污泥、工程修复土、印染污泥、造纸厂污泥等归类于一般固废的污泥300000制砖4泰兴泰兴市天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叶剑18252698881处置城镇污水处理污泥62400制砖5泰兴泰兴市兆丰污泥处置有限公司戴华阳13401387851处置城镇污水处理污泥20000堆肥6泰兴江苏开拓者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巢平13801503320利用其他污泥30000加工制造成产品7泰兴泰兴市格奥展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朱红梅13615187257利用、处置其他污泥45000堆肥、焚烧8泰兴泰东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严巧云13901434021利用其他污泥8000制砖9泰兴泰州润兴一般固废处置有限公司何建青18005265318填埋印染污泥、含氟废水处理污泥、化工废水处理污泥、集中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污泥、其他污泥、城市污水处理污泥4000填埋10泰兴泰州华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戴华阳13401387851收集一般工业固废50000收集11泰兴泰兴同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张志勇15706137662收集一般工业固废100000收集12泰兴泰兴同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张志勇15706137662收集一般工业固废100000收集处置方式产生行业、种类及数量利用处置总体利用处置率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