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四方碑至善广公路改建工程 设计总说明.docx

    • 资源ID:1436737       资源大小:227.35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方碑至善广公路改建工程 设计总说明.docx

    1、概述设计总说明2.1任务依据“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按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部署,坚持稳中在充分考虑建设方意见的基础上,施工图设计按照以下标准、规范及与本项目相关的合同,协议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快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推进交通等资料进行编制。强国建设,加快建设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门户。随着“十四五''帷幕徐徐拉开,拓展覆盖的基础服务网,畅通县内微循环通道,为忠县交通建设重中之重。以全域旅游蓝图为目标,注重“交旅融合”,强化路网间互联互通。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东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连丰都县,西接垫江县,北靠万州区、粱平区。忠县区位优势独特,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深水良港一新生港巳开港运营,渝万高铁即将全面开工,未来忠县将构建“铁公水空”多式融合交通枢纽,形成东西南北四向综合运输大通道。本项目的建设(乡镇通三级路)依据重庆市嫁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2021-2025)(渝府发(2021)30号),“十四五”实施普通公路干线公路改造40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6万公里。实现国道二级及上占比达到92乐省道及三级以上占比达到75%,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达到85%,村民小组通硬化路率达到98%以上,有力支撑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忠县四方碑至善广公路改建工程起于新生镇四方碑与现状G348平交,途经钟坝、普安村、老土地、止于善广乡场口,与现状场镇道路顺接,全长19.298Km:该项目是连接善广乡与新生镇的重要道路,也是善广乡连接县城及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承担着四方碑至善广乡沿线居民出行及物资运输的主要作用。目前现状道路狭窄,部分路段路面破损严重,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及行车安全。忠县四方碑至善广公路改建工程(二标段)为忠县四方碑至善广公路改建工程中的一段,起于普安村三岔路口,止于善广乡,全长7.808Km(短链长度6.572m)。项目地理位Jt图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业主关于忠县四方碑至善广公路改建工程的设计合同;(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358号);(3)调查收集的区域历年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统计资料;(4)采用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E20-201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后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3365-02202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铜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社预算编制办法”、“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5)其它相关标准、规范及参考资料和政府有关的政策性文件。2) 2测试经过芯作标志中心。点位埋设时,标石面或标志顶部不允许高出地面太多。标石面露出地面小于2cm,标志略高于测量标石面。在点位附近明显固定的地物上,用红油漆书写点号和点位的方位、距离。所有一级点均记录点位说明。测区一级点按IOlIn顺序编号。3) 一级RTK点的仪器本次采用华测i70仪器进行控制点测量,其实时动态平面精度:土(1O+1X1O-6×D)mm;高程精度士(1O+1X1O-6×D)mm4)一级RTK控制测量流动站一测回观测:每次观测前先对仪器进行初始化;观测值在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开始记录;每测回的自动观测个数不少于10个观测值,采样间隔5s,取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经、纬度记录到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到0.001m。各测回间都重新进行初始化,测回间的时间间隔小于60s数据采集器设置平面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小于2cm。测回间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小于2cm或经纬度的差值小于0.0007”,垂直坐标分量较差小于3cm。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成果。当初始化时间超过5分钟不能获得固定解时,断开通信链路,重启接收机,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当重启3次仍不能获得初始化,则选择了其它位置进行测量。1.1.1 一级CORS-RTK控制测量符合下列规定:布设3个以上或2对以上相互通视的点位;采用三角支架方式架设天线进行作业,严格对中整平;测量过程中仪器的圆气泡严格稳定居中;每点观测次数为不少于3次。测得数据后,经过地理信息中心解算的一级点进行坐标校正。成果为国家2000坐标系,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室内通过专业软件求得转换参数。采用一级点求得转换参数,平面最大残差点为05cm,高程最大残差点为0.4cm。检查点平面差0.3cm,高程差0.5cm。1.1.2 准备工作项目组成立后,立即进行了外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给项目组成员配备必要的设备。如计算机、软件、照相机等;(2)编制项目勘察设计工作大纲、项目事先指导书及项目设计计划;(3)组织项目组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仔细踏勘、调研,收集地质、水文资料;沿线重要地物、既有公路情况,滑坡等影响路线方案的不良地质情况;研究起终点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4)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线位设计方案通过现场踏勘、比选,提出所有可能的路线方案;(5)进行现场踏勘、初步地质调查,在1:100OO地形图上路线方案研究,初步确定路线方案;(6)开展1:2000地形图成图及控制测量,并在1:2000地形图上定线。1.1.3 主要测设工作(D平面控制测量网络-RTK一级控制点施测3测回,取算术平均值,由市地理信息中心计算并提供国家2000坐标系成果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成果。精度设置:RTK观测前设置的平面收敛阀值2cm、垂直收敛阈值3cm。观测时候CORS-RTK卫星状态:观测窗口状态截止高度角15°以上的卫星个数PDOPtft艮好26<4CORS-RTK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符合下表规定:等级相邻点间平均距离/m边长相当对中误差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5001/2000024四等及以上1)一级RTK控制点选点:严格按照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2010)第5.2相关条款对于GPS点位要求进行选设点位:不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场干扰源附近。2)一级RTK点埋设与编号一级RTK点点位的埋设采用在原生石上凿刻或现浇混凝土,中心标志采用IOmm镶顶,上端有铜(2)2000地形图测量地形图测量采用统一国标代码分层标注。所有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量误差均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IO-2007)要求执行。(3)中独放样及现状实测中桩放线及高程测量主要采用华测i70RTK(1台基站+2台流动站)实时动态GPS接收机,用控制点进行点校正,每次基准站放中桩前对邻近控制点选取一个或一个以上进行平面和高程检核,当检查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中桩放样。利用三维数模采集数据,对桥梁、地形陡峻段、交叉、涵洞等控制点进行实地放线,校核中桩及横断面。3、技术标准遵循“标准灵活、适当降低、合理优化、保护环境”的原则,我公司组织路线、桥涵和地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沿线路段的设计标准进行了充分论证。论证过程及结论如下:本次改建全线原则上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局部由于房屋及基本农田限制降低标准实施),设计时速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度6.5米,荷载等级为公路-H级,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项目单位规定指标公路等级三线行车速度30knh路基宽度m7.5路面宽度m6.5(2X3.25)一般故小平曲线半径m65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m30回头曲线半径m20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小半径m350不设加宽的平曲线最小半径m>250最大纵坡%9(改建)最小坡长m100竖曲线凸形一般值m400极限值m250凹形一般值m400极限值m250最小长度m亘(极限值)I控制点重复检查,用3个一级RTK控制点进行检查测区附件控制点,平面误差为1.3cm和高程误差为1.2cm,点位误差符合要求,新埋设控制点精度可靠。精度满足公路勘测规范四等水准的相关要求。重庆地理信息中心解算控制点成果如下:源椭球基准:国家2000源坐标类型:大地坐标源中央经线:目标椭球基准:国家2000目标坐标类型:平面坐标目标中央经线:】0800高程转换:1985国家高程系统序列号:2023000943转换结果:点号北坐标东坐标85高程101,3343296.143,484865.847,644.177102,3342979.459,487030.371,860.83103,3343749.688,488912.896,756.855104,3343957.784,490015.775,656.699105,3344640.474,490244.712,638.693106,3345773.826,490446.802,530.463107.3345295.935,491047.376,436.357108,3346325.699,491083.594,392.705109,3345711.649,492134.92,277.093110,3345228.592,492620.197,217.092111,3344150.044,493150.645,208.253K12+680-K20+494边沟现状K17+190-K17+330岩石边坡风化有落石4.2.2路面原路路面为沥青路面,K12+680K20+494段路面于2019年完成大修,路面整体状况较好,局部出现沉陷、纵横缝等病害。项目规定指标设计荷载公路-H级4、既有道路的等级、标准及存在的问题4.1 路线4.1.1 路线总体情况老路全长约19.298Km为沿山线,平面指标差最小平曲线半径15m,多段路纵坡大。增长系数2.168,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14.354,最小平曲线半径15m,回头曲线12处,回头曲线半径最小10.469m,平曲线占线路总长8214.923(42.57%),直线最大长度177.347m,最大纵坡11.406第(1处),最短坡长60m,竖曲线占路线总长4874.321(25.26%),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7.721次,竖曲线最小半径300/1(凸型),350/1(凹型)。本次设计为二标段:K12+680vK20÷494o现状4.2 路基路面4.2.1 路基根据现场调查原有公路边坡基本稳定,K15+180'K15+220边坡有少量垮塌,K16+000'K16+030护肩垮塌,K17+190-K17+330、18+51(TKI8+760段有岩石边坡风化有落石。现状边沟K12+680K20+494段为50CmX40Cm的混凝土边沟,结构完好,排水通畅。老片涵洞表序号中心桩号结构型式孔数-孔径(孔-m)涵洞现状是否重墟备注12345671K12*862.6钢筋硅圆管通1-0.75b结构部分损坏,有少量淤湿,排水不畅是2K12+944.2钢筋球Bfl管涌IH1.75m结构部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畅是3K13*078.5钢簿外圆管涌1-0.75b结构部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畅是4K13>176.4铜笛硅圆管通If.75m结构葫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楙水不畅是5K13÷348.8钢筋会回管涵IT).75n结构套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脩是6K15÷1(M.2钢筋段圆管通1-0.75n结构郎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畅是7K16÷340.0钢筋险圆传涵l-0.Sm结构部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蛹是8K16*996.3铜悠硅圆管涵1-0.Sm转构部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蜡是9K17÷351.3钢筋险蚤板涵1-0.75w*0.75n结构部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畅是10K17*657.2铜簿於盘板涵l-0.75r11*0.75n结构毒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畅是11Kl7*982.3钢筋硅圆管通1-0.5n转构都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畅是12K18÷222.6铜波政管酒1-C.5m结构部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脩是13K18÷797.1钢筋校圆管通1H).75»结构匐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畅是HK18+862.0钢筋/圆传涵1-0.75m结构都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畅是15K19÷610.8钿筋松阅管涌l-O.5m结构都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物是16K20÷)97.8钢筋殓圆管旃1-0.5m结构部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畅是17K20+371.9掰筋外圆着涵l-0.5m结构部分损坏,有少量淤泥.排水不畅是5、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及技术标准、工程概况。5.1路线起讫点路线起点位于普安村岔路口,与本项目一标段终点顺接:路线终点位于善广乡,与场镇道路顺接。K12÷680'K20+494路面状况良好局部病害4.3安保工程沿线标志标牌缺失严重,护栏设置基本完善,但护栏巳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老路标线K12+680'K20÷494清晰完善。4.4桥涵4.4.1桥梁本标段无桥梁。4.4.2涵洞根据现场走访调查,沿线既有涵洞共17道。对孔径小于1.Om的涵洞拆除且在原址上新建1-1.Om钢波纹管涵。本项目共计设置涵洞18道:全为新建钢波纹管涵。具体设计情况如下:铁路:项目区域内无铁路。6、沿线地形、地质、地I1.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6.1自然地理条件忠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上距重庆主城九区180公里,下距重庆万州105公里。东北与万州区相邻,西接垫江县,东南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毗邻,西南与丰都县接壤,北与梁平区为界。介于东经107°3'至108°14'、北纬30°03'至30°35,之间。东西长66.45公里,南北宽60.15公里,国土调查面积2182.83平方公里。气象、水文工程建设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其特点是冬暖夏热,春旱秋短,无霜期长,客多日照少,雨量充沛,风小湿度大。区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8.1,一年之中1月最低,月均温度为7.2;8月最高,月均温度28.31;年均日照为1288.7小时,无霜期330天以上。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59.8nmo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其中7月降水最为丰富,平均降水159mm。降水不足25Inm的少水月为12、1、2月,以2月降水最少。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每年降雨量的81乐夏季多大雨,最大日降雨量251.8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100.Imnu拟建道路沿线局部地段分布有冲沟、鱼塘和水田,道路沿线整体地表水较为丰富。6.2工程地质条件6.2.1地形地貌拟建道路主要位于重庆市忠县四方碑至善广乡沿线,场地总体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单元区。本工程主要为公路改建项目,本工程项目不改变原有道路平纵,仅对现状道路路基加宽至7.5m。沿线主要为原破旧的乡村公路和居民区,地形整体坡度较陡峭,地形坡度一般为15-55°,局部区域较平缓;勘察范围内的地面分布高程为175-891m,相对高差为716m,地形起伏较大。6.2.2地质构造拟建道路沿线场地构造上位于忠县背斜核部至北西翼,拟建场地内岩层呈单斜产出,沿线地层产状变化较大,沿线地层产状分述如下:路线起点路线终点5.2路线走向及中间控制点路线总体呈东西走向,基本沿既有道路改建,主要控制点为普安村、善广乡、既有道路。5. 3路线经过主要河流及城馍(1)沿线河流沿线主要河流有:季节性冲沟。(2)沿线主要城镇本段路线主要经过普安村。5.4路线经过主要公路及铁路公路:X584。有道路两侧的山坡上。碎石土(Q4col+dl):黄褐色,主要由碎石及粘土组成,碎石含量约为50%60%,粘土含量约40%5族。碎石粒径20150mm,母岩多为砂岩,棱角形为主,颗粒级配差,分布较均匀,呈稍密-中密状,崩坡积成因。局部碎石土厚度较大,本次钻探未揭穿,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K4+060'K4+260段、Kll+730K13+320段和K15+97(K16+370段沿线,为古滑坡体,现状稳定。2)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泥岩(J2-Ms):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强风化段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完整性较差;中等风化段岩芯多呈柱状,节长827cm,完整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K18+400至终点段沿线部分区域,为场地内次要岩层。砂岩(J2-Ss):深灰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等组成。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强风化段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完整性较差。中等风化段岩芯多呈柱状,节长1026cm,完整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K18+400至终点段沿线部分区域,为场地内次要岩层。页岩(J2-Sh):深灰-灰黑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节理较发育;强风化段岩芯较破碎,呈颗粒状及碎块状,完整性较差。中等风化段岩芯多呈柱状,节长515cm,完整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K18+400至终点段沿线部分区域,为场地内次要岩层。3)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lZD泥岩(JIZl-Ms):米黄色、杂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夹砂岩薄层及砂质条带。强风化段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完整性较差;中等风化段岩芯多呈柱状,节长827cm,完整性较好。分布于拟建道路K7+960至K18+400段沿线大部分区域,为场地内主要岩层。砂岩(JIZl-Ss):灰黄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等组成。中细粒结构,中犀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强风化段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完整性较差。中等风化段岩芯多呈柱状,节长1030cm,完整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K7+960至K18+400段沿线大部分区域,为场地主要岩层。页岩(JIZI-Sh):深灰-灰黄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节1、K14+180至K16+170段地层产状为310°/50°,层面平直光滑,粘土充填,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在场地基岩中发育2组构造裂隙:裂隙1.Xl产状为140°/76°,裂隙面平直,粘土充填,宽23mm,延伸长24m,裂隙间距0.62.8m,结构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裂隙1.X2产状2200/70°,裂隙面较平直,粘土充填,宽l2mm,延伸长l2.4m,裂隙间距l22m,结构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2、K16+170至终点段地层产状为210°/22°,岩层面闭合,层间局部见粘性土充填,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根据区域构造资料显示,道路沿线无影响较大的区域地质构造,地表及钻孔中均未见断层迹象,在场地基岩中发育2组优势构造裂隙:裂隙1.Xl产状为155°/73°,裂隙面平直粘土填充,宽23mm,炎伸长23.5m,裂隙间距0.52.4m,结构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裂隙1.X2产状340°/68°,裂隙面较平直,粘性土填充,宽l211m,延伸长l2.3m,裂隙间距1.22.30m,结构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另见有分布不稳定、贯通性差,延伸短的裂隙面分布。岩体中构造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场区岩体总体上较破碎较完整,总体而巳场地地质构造简单。6. 2.3地层岩性通过对工程场地的地面地质测绘和综合分析已有区域地质成果,地层自上而下为覆盖土层有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崩坡积碎石土(Q4col+dD,下伏基岩有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砂岩、泥岩和页岩;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IZD的泥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IZ)砂岩、泥岩和页岩;场地岩层跨域三个不同地层时代,地层岩性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l)人工填土(Q4mD:灰褐色、杂色,稍湿-干,结构中密-密实,主要由强风化砂岩、泥岩、灰岩碎石及粘土组成,碎石粒径约3-30cm,局部夹块石,土石比约为6:4,原公路路基区域表层约0.3m为沥青层;填土为原公路修建时机械堆填而成,堆积年限为10年以上,主要分布于原道路路基及两侧,钻探目前揭露最大厚度为5.8m(ZK106)o粉质粘土(Q4el+dl):紫红色,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呈可塑状,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碎石。钻探目前揭露最大厚度为3.2m(ZK87),为残坡积成因,仅分布于原堤边坡的填筑土。行车道范围内的填筑士因长期通车碾压,压实度相对较高,呈密实状,均匀性较差,路肩及路堤边坡的填筑土压实度相对较低,呈精密-中密状,均匀性亦较差,具有湿陷性,较高的压缩性。改建路段若直接采用原有公路的填筑土作为路基,可能会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下沉开裂。由于拟建公路的等级提高对压实度要求较高,建议对原有公路的填筑土施工前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的路段可以直接作为改建路段的路基,不合格的路段应对填筑土进行碾压夯实并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为改建路段的路基。6.4地震根据中国她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附录A中有关规定,拟建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l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谙特征周期为0.35s,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内主要土层为中密-密实的素填土、可塑粉质粘土、稍密-中密的碎石土,场地土类型属于中软土,场地类别为11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拟建道路段属简易设防类。地震稳定性评价:拟建道路场地由素填土、粉质粘土、碎石土和基岩组成。局部填土结构稍密-中密,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震陷变形,应对回填土进行压实处理;粘性土、碎石土及强风化岩体地震稳定性一般,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地震稳定性良好。对素填土采取措施处理后,场地岩土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液化、震陷等震害的可能性小。勘察区及邻近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建设形成的边坡将进行永久性支护,场地无饱和砂土、粉土,故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地基土液化、震陷和斜边坡失稳等岩土稳定性问题。6. 5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6.1.1、 统计原则与成果评述对本次勘察所得的试验数据,样本数小于6个的力学参数依据试验情况取经验值作为标准值,大于等于6个的力学参数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On)确定标准值,物性指标取平均值。岩土测试成果的统计原则:根据岩土体的成因、岩性、分布以及物理力学特征差异等原则进行分层,然后分别按各层位进行统计。当工程场地各工程地质单元内各土或岩层物理力学特征有明显差异理较发育:强风化段岩芯较破碎,呈颗粒状及碎块状,完整性较差。中等风化段岩芯多呈柱状,节长516cm,完整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拟理道路K7+960至K18+400段沿线段大部分区域,为场地内主要岩层。石灰岩(JIZI-MD:浅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发育,裂隙面可见方解石脉。强风化段岩芯极破碎,多呈碎块状,块径1.6cm,锤击声闷,完整性较差;中等风化段岩芯多呈柱状及长柱状,节长725cm,完整性较好,锤击声响,回弹震手,岩质较硬。分布于拟建道路K7+960至K18+400段沿线段局部区域,为场地内次要岩层。3)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lZ)泥岩(JlZ-Ms):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夹砂质条带,强风化段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完整性较差;中等风化段岩芯多呈柱状,节长825cm,完整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起点至K7+960段沿线部分区域,为场地内次要岩层。砂岩(JIZ-Ss):浅灰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等组成。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强风化段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完整性较差。中等风化段岩芯多呈柱状,节长1030cm,完整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起点至K7+960段沿线部分区域,为场地内次要岩层。页岩(JlZ-Sh):灰黑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节理较发育;强风化段岩芯较破碎,呈颗粒状及碎块状,完整性较差。中等风化段岩芯多呈柱状,节长515cm,完整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起点至K7+960段沿线部分区域,为场地内次要岩层。各勘探点揭露岩土层厚度、埋深等详见勘探点数据一览表(附表1)。6.3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通过本次勘察,拟建工程场地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地下洞室、软弱夹层、地下不利埋藏物、危岩和崩塌等其它不良地质现象。但拟建线路路壁开挖后,边坡上部土体及强风化岩体稳定性差,可能产生掉块、滑塌等危险(并非为危岩体);边坡岩体主要为软质岩,易风化,风化后易产生掉块,建议采用框架格构进行护坡。勘察场地内特殊性岩土体为人工填土。人工填土主要为原有公路的路基,包括行车道、路肩和路样本数99最大值16.611.2最小值13.68.7平均值ll15.110.1标准差。1.050.72变异系数0.070.07统计脩正系数a0.960.96标准值14.49.7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中等风化页岩试验成果统计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MPa)饱和(MPa)页岩(Jo)ZK146.094.245.023.322.933.10ZK276.435.396.283.453.764.01样本数n66最大值6.434.01最小值4.242.93平均值"5.583.43标准差。0.850.40变异系数$0.150.12统计修正系数a0.870.90标准值4.873.09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中等风化石灰岩试脸成果统计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MPa)饱和(MPa)石灰岩(J1zl)ZK2927.431.129.021.922.824.6ZK7132.729.230.924.525.923.7样本数66最大值32.725.9最小值27.421.9时,应分别按各工程地质单元分层进行统计。从本工程场地内所采取的岩试样的测试成果分析看,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在平面位置与空间分布上无明显的差异规律,但不同地层年代岩性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应按不同地层年代划分为工程地质单元。6.5.2、室内岩石试睑成果的统计本次勘察取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中风化泥岩样3组、中风化砂岩3组、中风化页岩2组;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中风化泥岩样3组、中风化砂岩2组、中风化页岩2组、中风化石灰岩2组;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中风化泥岩样3组、中风化砂岩2组、中风化页岩3组;共计25组样品进行工程试验检测,工程试脸成果数理统计于下表。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中等风化泥岩试验成果统计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MPa)饱和(MPa)泥岩(Jlz)ZK23.754.804.532.352.862.65ZK156.205.355.793.193.523.89ZK975.084.915.283.572.862.72样本数99最大值6.203.89最小值3.752.35平均值(I5.083.07标准差。0.710.51变异系数B0.140.16统计修正系数ea0.910.90标准值Pi4.632.75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中等风化砂岩试脸成果统计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MPa)饱和(MPa)砂岩ZK414.916.615.610.911.29.9ZK1913.614.515.010.08.710.3(Jlz)ZK8915.516.213.610.49.810.1标准值5.353.26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中等风化泥岩试匿成果统计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MPa)饱和(MPa)泥岩(Jlzl)ZK505.736.505.343.243.583.89ZK694.414.693.742.342.912.46ZK1074.965.085.503.203.672.61样本数99最大值6.503.89最小值3.742.34平均值.5.113.10标准差。0.800.56变异系数60.160.18统计修正系数a0.900.89标准值*4.612.75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中等风化泥岩试验成果统计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MPa)饱和(MPa)页岩(J2X)ZK775.236.626.833.983.394.21ZK815.474.524.612.622.773.37ZK1485.844.985.262.933.263.77样本数n99最大值6.834.21最小值4.522.62平均值"5.483.37标准差。0.810.54变异系数80.150.16统计修正系数中a0.910.90标准值.4.983.03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中等风化泥岩试验成果统计平均值。30.123.9标准差。1.881.42变异系数S0.060.06统计修正系数由a0.950.95标准值28.522.7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中等风化砂岩试脸成果统计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MPa)饱和(MPa)砂岩(.1.zl)ZK3412.714.515.110.89.28.3ZK6414.517.416.110.910.511.4样本数66最大值17.411.4最小值12.78.3平均值。15.110.2标准差。1.601.17变异系数60.110.12统计修正系数6a0.910.90标准值13.79.2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中等风化页岩试验成果统计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单轴抗压强度天然(MPa)饱和(MPa)页岩(J,zl)ZK367.276.076.254.483.554.12ZK604.815.965.703.123.203.73样本数66最大值7.274.48最小值4.813.12平均值6.013.70标准差。0.800.53变异系数60.130.14统计修正系数0.890.88石石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450kPa.土体与现状地面、基岩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值按土体内部0.90倍抗剪强度标准值折减。2、岩石指标:(1)、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公路桥梁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规范表4.3.3-1的要求;(2)、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标准值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6850330-2013表4.3.1取。对于场地内属硬性结构面,粘聚力标准值c=50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8°对于场地内软弱结构面,结构面粘聚力标准值c=25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5°;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值具体取值见下表。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推荐值岩土名称饱和重度天然重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抗压强度标准值抗剪强度基底摩擦系数饱和天然摩角。内擦内聚力CWmkPaMPaMPaOkPa素填土(中密-密实)21.0*20.5*场载验定现荷试翻/天然30*饱和25*天然5.0*饱和3.0*0.30*粉质粘土(可塑)19.8*19.5*130Z/天然10*饱和9.0*天然20.0*饱和16.0*0.25*碎石土(稍密-中密)22.0*21.5450/天然30*饱和25*天然8.0*饱和5.0*0.35*强风化泥岩/200/0.30*中等风化泥岩25.0*24.5*4002.75-2.814.61-4.6630*250*0.40*强风化砂岩/200/0.30*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单

    注意事项

    本文(四方碑至善广公路改建工程 设计总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