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问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做了哪些调整?.docx
-
资源ID:1429992
资源大小:7.32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党史知识问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做了哪些调整?.docx
党史知识问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做了哪些调整?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谈话,肯定了一些地方大包干的做法。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到1983年,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到了93%,其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出了10项政策措施,目的是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发展大规模商品生产的规模。党的农村政策的重大改革,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性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灵活措施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