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指导.docx
2014年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指导(1)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前期准备D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原则及包含要素1 .编制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预测性和可控性原则2 .包含要素:区域整体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区域的安全管理规划、区域应急救援体系规划、区域安全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分析、其他要素2)资料收集方案的编制1 .收集资料的基本要求:资料可信性收集由权威部门提供的政府统计部门和主管部门核准的资料,并以部门专题研究成果为补充资料准确性资料完整性资料实用性有关目标数据的采用近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远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要由发展改革部门提供数据单位。数据统采用国际标准单位,且一般情况下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资料时限要求应收集近10年内有关分析评价的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所需要的资料2 .资料的主要内容:经济社会基础资料、现状资料、规划及专项调查资料3 .资料收集的主要途径:(1)文字资料的收集。根据需要,通过对口部门和单位收集相关文字资料(2)实地调查(3)网络查询二、火灾发生时被围困在二、三楼的居民应该怎样逃生1.选长杆或长木板,在一头捆绑上较沉的器物,然后将捆物的一头朝下,抱着另一头往楼下跳,这样可以使长杆或木板着地后稳定性增强,从而减轻受伤的程度。2 .如果没有绳或杆子,可将棉被、沙发等先从窗户扔到楼下,铺好落地点,之后,应先用被子将老人或小孩包在里面,然后用绳子系牢,从窗户或阳台慢慢放下去,让楼下救援的人配合接好,然后青壮年人再跳楼逃生,跳的时候应该用手攀住窗台或阳台外沿,身体垂直向下跳,这样可以避免受伤。三、宾馆着火怎么办1.若听到报警铃声,应迅速从安全出口逃离。3 .发现着火时,应立即按报警铃或向总机打电话报警。4 .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5 .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应迅速关门,将窗打开,站到窗台上暂避一时。四、怎样利用楼梯逃生1.应冷静,不要推拥,防止前面的老人、孩子摔倒,欲速则不达。6 .向下走时应留出楼梯的另一半供消防队员和行动快捷者使用。7 .人们可以沿着指示灯逃生。2014年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指导(2)1硫酸生产中主要化学物质风险分析1. 1原料硫酸生产中涉及安全风险的原料主要为硫磺和硫化氢。1. 1.1硫磺硫磺为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可能因含少许硫化氢而有特殊臭味,183.8°C时蒸气压0.13kPa,闪点207,熔点119C,沸点444.6C,相对体积质量(水为1)2.0,自燃温度232,爆炸下限2.3gm3.硫磺属易燃固体,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硫磺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干燥状态下会因搅拌、输送和注入等操作产生静电。硫磺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导致硫化氢中毒。硫磺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过程中长期吸人硫磺粉尘般无明显毒性作用。硫磺的毒性相对较小,主要危险是粉尘爆炸。在气候干燥、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处置硫磺,会造成粉尘富集,达到爆炸极限后在外部能量的作用下引发爆炸。由于硫磺表面易产生静电积累,更加剧了爆炸的危险。1.1. 2硫化氢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沸点-60.3,相对体积质量(空气为1)为1.19,易溶于水及醇类、二硫化碳、石油溶剂和原油,20C时蒸气压为1874.5kPa,空气中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4.3%-45.5%,自燃温度260Co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硫化氢经粘膜吸收较快,经皮肤吸收甚慢。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轻则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共济失调及轻度意识障碍,重则出现意识模糊、昏迷、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与极高浓度(1OOOmg/m3以上)硫化氢接触可发生电击样死亡。硫化氢的主要危险是致人中毒,由于爆炸下限较低,也容易引发爆炸事故。硫化氢体积质量较空气大,在低处泄漏时会聚积在地面,在高处泄漏时也会扩散至地面,因此容易导致严重后果。1.2. 间产物硫酸生产的中间产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它们均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1.3. 1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为五色、有刺激性臭味、有毒气体,不可燃,易液化,沸点T(TC,相对体积质量(空气为1)2.26,是一种还原剂。二氧化硫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睛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影响为: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后可在数小时内引发肺水肿,极高浓度吸人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会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为:长期低浓度接触可产生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二氧化硫的主要危险是致人中毒。1. 2.2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常态下为无色液体或者无色至白色晶体,不可燃,有发烟、吸湿特性,沸点45,相对体积质量(空气为1)2.8,是一种强氧化剂。三氧化硫与可燃物质、还原性物质及有机化合物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与水和潮湿空气激烈反应,生成硫酸;水溶液是一种强酸;与碱剧烈反应;腐蚀金属,生成爆炸性气体氢。三氧化硫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重者造成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接触会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致死;口服后会灼伤消化道形成溃疡,严重者可造成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肝硬变等。三氧化硫的主要危险是致人中毒。1.3产品产品硫酸为透明粘稠的油状液体,无气味,颜色自五色、黄色至黄棕色,相对体积质量(水为D1.834,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量。浓硫酸有明显的脱水、氧化作用和腐蚀性。硫酸本身虽然不燃烧,但因其化学性质活泼,遇水及许多可燃物质,如木屑、稻草、纸张、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等会发生剧烈反应,放出高热并可能引起燃烧;稀硫酸遇金属会反应放出氢气,引发爆炸。硫酸腐蚀性强,能严重灼伤眼睛并有造成失明的危险,对皮肤有刺激性,会导致皮炎或灼伤。与三氧化硫一样,硫酸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及肺损害,其毒性表现见上述“三氧化硫”部分。硫酸的主要危险源启其化学活泼性和强腐蚀性,有可能引发燃烧、爆炸和人体严重伤害。2014年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指导(3)区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一、区域规划、产业环境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影响分析:重点从区域的投资风险、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结构风险、企业个体风险、企业间相互影响、公用工程、消防安全的风险、某些建设项目的设置合理性问题等方面进行区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二、自然资源对区域的影响分析:1 .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2 .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危险有害性分析的方法有:量的评价;质的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自然资源可能利用方式的评价三、自然条件对区域影响的分析:1 .温、湿度影响分析2 .风频条件影响分析3 .降雨量影响分析4 .雷暴天气影响分析5 .其他自然气候条件影响6 .地震影响分析7 .区域地质影响分析四、周边社会环境对区域的影响分析,周边生产经营活动因素影响分析: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的影响分析、交通及物流影响分析、城市建设的影响分析、民族、宗教信仰影响分析五、人口情况对区域的影响分析:作为生产者,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生产规模的大小;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作为消费者,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人口情况分析包括:区域人口数量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的分布分析六、区域基础设施的影响分析:(一)基础设施的性质:(1)公共性;(2)两重性,即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服务;(3)系统性,即基础设施是有机的综合体:(4)长期性;(5)间接性,即投资效益往往分散到其服务对象的效益上(二)关于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主要有:(1)英国罗丹的先行论,即优先发展基础设施。(2)美国赫希曼的滞后论,即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3)爱沙尼亚纳克斯的同步论,即基础设施与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基础设施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七、区域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分析:1 .客货运输与交通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 .现有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配3 .运输结构是否满足货流种类、流量、流向和运输距离对运输方式的需求4 .运输方式的经济性和安全性5 .运载速度、运载效率和线路运载能力6 .运输方式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7 .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的灵活性8 .未来客货运量、流量、流向预测9 .未来运输结构增容,运输网新、改、扩建的可能性八、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1 .技术的改变对自然资源有效利用意义重大2 .技采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3 .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4 .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九、区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 .区域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和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性影响分析2 .区域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累积性影响的分析和预测3 .环境承载能力及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4 .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5 .生态环境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分析6 .土地利用适宜度分析7 .生态环境与资源的相关性分析8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9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分析十、区域内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内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D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5)重大危险源预测与影响分析区域内建设项目对法律法规保护区域的影响分析区域内建设项目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分析十一、项目个体安全控制方案的分析:主要包括:工艺条件控制分析,设备选型控制分析,安全条件控制分析,职业卫生及劳动防护十二、区域重大工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事故应急救援是事故发生后减少伤亡和损失的补救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是事故发生时能够使救援系统发挥作用的保证。2014年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指导(4)一、调车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调车作业过程中常见事故的种类有“撞、脱、挤、溜”四大类,即调车冲突、调车脱轨、挤道岔、车辆溜逸。(1)撞车有车线非计划误进车列(如错办进路,:忘扳、错扳和抢扳道岔等)。车辆连挂速度过高。停留车压标(警冲标),邻线进车造成侧面冲撞。铁路机车进站对货位、拉车时,若通讯、检查不细,可能发生碰撞事件,碰坏机车、铁路罐车和卸车设施;卸车作业时,如未按规定安设带脱轨器的防护信号,若本线再有车辆进入将与作业车发生冲撞,会导致设备或车辆损坏,还可能对正在进行装卸作业的人员造成人身伤害;装卸车作业时,如未按规定安设带脱轨器的防护信号,若本线再有车辆进入将与作业车发生冲撞,会导致设备或车辆损坏,还可能对正在进行装卸作业的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推进作业时,车组前端无人领车,由于调机乘务员无法确认线路和停留车情况,极易造成撞车和挤道岔事故。推进车辆不试拉,一旦车辆中有假连结,制动或停车时车辆脱钩发生溜逸,也容易发生撞车、脱轨、挤岔和溜逸等事故。手推调车作业失控,造成车辆高速移动,或与其他车辆冲撞,或冲击本线造成不可预计的严重后果。(2)脱轨由于线路几何尺寸失格、路基下陷、连接件缺失或松动,轨道上或道心有障碍物,在车辆经过时,车辆会脱轨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道岔搬动不到位,留有间隙,会造成挤岔事故,甚至脱轨。待卸及卸后货物的堆放状态不稳,会因车辆运行时的振动而倒塌,侵入限界,造成车辆脱轨。(3)撞击伤害专用铁路上出现罐车溜逸、紧急制动、扳错道岔、铁路存在各种病害等,引发罐车撞击或翻车,导致人员、设备受撞击伤害、损坏及危险品溢出。(4)车辆溜逸该专用线装卸酸的线路存在有1.5%。的坡度,走行线位于9%。的坡度上,进行装卸作业的车辆,若未采取防溜措施,车辆会因大风或坡道而自动溜逸,有可能造成设备和车辆损坏或人身伤害。“防溜”对铁路作业安全至关重要,许多事故的发生均与车辆溜逸有关。建议公司应经常开展车辆防溜专题教育活动,要求防溜前做到试闸标准规范、器具符合规格、手闸制动有力、器具摆放适当,防溜后严格落实定时检查制度,及时消除因外界干扰导致防溜措施失效的安全隐患,确保手闸、铁鞋、防溜枕木“三良好”,防溜措施“三保险”。要加强对专用铁路防溜设备的日常检查,及时更换破损、木质和制作规格不符合标准的防溜器具。加强治安专项整治,防止防溜器具丢失;在铁鞋、止轮器和防溜枕木适当部位涂上反光漆,便于作业人员夜间确认安放状况。调车作业时,严格执行有关防溜的作业标准,取车前,指定专人监护防溜器具,调车作业人员必须在机车挂妥后方可松开手闸。要严格检查考核。做到“三个认真”,即认真检查手闸是否良好、是否拧紧,认真检查铁鞋安放是否紧贴车轮踏面、防溜枕木是否到位,认真检查交接班时防溜器具是否齐全、登记是否正确规范;做到“三个严把”,即严把安全线道岔定位开通,严把脱轨器及时安放,严把防溜签认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登记、记录,限期整改。二、高炉项目毒性危害分析1毒物危害分析高炉项目涉及有毒物主要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主要存在于热风炉作业,炉前出铁作业。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如下: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属窒息性气体,主要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机体缺氧,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甚至死亡。慢性危害不明显。危害级别H级。2防毒措施安全检查表查证要求与方法检查结果评价结论备注1、生产装置应密封化、管道化,防止有毒物质泄漏、外逸;2、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使作业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有毒物质,防止误操作造成中毒事故;3、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有毒物质逸散且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4、对排出的有毒气体、液体、固体应经过相应的净化装置处理,以达到环境保护排放标准;5、对有毒物质泄漏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必须设置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装置;6、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有毒作业的特点和防护要求,在有毒作业环境中应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体防护装置;7、针对缺氧危险工作环境以及发生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的原因,应配备通风换气设备和抢救器具;8、有缺氧、窒息危险的工作场所,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三、冲剪压机械安全性评价的检查方法1设备目的冲剪压机械是机械制造行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按压力大小可按30Ot以上分为大型、100"300t为中型、100t以下为小型冲压机;按主体结构可分为开式、闭式、单点式和双点式;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曲柄式和螺旋式;按离合器形成分为刚性、摩擦、电磁式。目前不少的冲剪压机械本质安全性较差,尤其是小型冲床多为形式结构,采用的刚性离合器不易做到任意位置的停车,补装安全装置较难;冲压机械多数操作简单,使用频率高、连续重复作业后操作者易疲劳、易失误。因此,冲剪压机械操作中的伤手断指事故频次较多,往往是机械加工设备之首;故加强设备本质安全状况和操作过程的全面管理与评价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2适用范围本项目适用于通过对材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以获得需要的形状与性能的加工机械。主要包括开式或闭式压力机、多功位自动压力机、冲模回转压力机、高速压力机、精密冲裁压力机、剪板机、剪切冲型机、各种液压机、刨边机、校平机、卷弯机等。3查证方法3.1 离合器动作灵敏、可靠、无连冲离合器是使压力机冲头(滑块)运动和停止的机构,目前广泛采用刚性离合器和园盘摩擦离合器。1. 1.1刚性离合器的转键、键柄和直键应无断裂。3. 1.2操纵器的杆件、销钉或弹簧应无裂纹、折断。4. 1.3牵引电磁铁触点无粘连,中间断电器触点接触可靠。5. 1.4刚性离合器其曲柄上死点停止角度应W±5°,气功摩擦离合器其曲柄上死点停止角度应W+50;正常停机时滑块应停在上死点附近。3.1.5滑块从上死点距下死点25m11的行程范围内需要制动时,离合器应能立即对滑块制动。3.1.6滑块行程次数)200rmin的压力机不能使用滑销、转键离合器。3.1.7离合器安装紧固,动作可靠确保滑块无连冲。3.2制动器工作可靠,与离合器相互协调且联销3.2.1制动器的共性要求见“起重机械”34.3.4。3.2.2制动器和离合器必须相互协调与联锁,开机时制动器先松闸,离合器销滞后再结合。3.2.3联锁或连接均应准确、紧固,工作时稳定、协调。3.2.4行程限位装置控制位置正确,动作完好有效。3.3紧急停止按钮灵敏、醒目,在规定位置安装有效3.3.1大型冲压机前、后面均应装紧停按钮,一般设置在控制点、给料点附近人手可迅速触及且不会产生误动作之处。3.3.2剪板机剪板长度250OnIm时,两侧均应设置紧停按钮。3.3.3紧停按钮要突出其他按钮的外平面,按钮头应有醒目的红色标记。3.3.4刚性离合器的冲压机械可不安装紧停按钮。3.4传动外露部分的防护装置齐全可靠3.4.1露于设备外部距操作者站立平面W2m传动部件,均应装设有效的防护罩或防护盖;大型机床某些部件受条件限制时,可设置防止人员触及的防护栏。3.4.2根据操作与维护的不同情况,可设置固定式或可动式的防护罩(盖、栏),必须时应装有联锁保护装置。3.4.3防护罩、盖、栏的通用要求,见“金属切削机床”3.1.2。3,5脚踏开关应有完备的防护罩且防滑3.5.1外露在工作台面外部有脚踏开关,只要有物体撞压可能的,均应在开关上部、两侧装设防护罩。3.5.2剪板机开关为脚踏杠的,在整个长度上均应安装防护罩(可在伸脚操作侧面开孔)。3.5.3脚踏开关的踏面应用防滑的花纹钢板等制作。3.5.4防护罩应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有足够的强度,无棱角毛边;与开关有机的连接以便于开关的检修。3.5.5脚踏开关的自由行程215mm,开关内弹簧应用确保复位的压簧。3.5.6脚踏开关与防护罩均应PE可靠,动作灵敏可靠,且防高温触及,无水浸泡。3.6机床PE可靠,电气控制有效3.6.1冲剪压机械金属结构、电动机壳体、变压器壳体、穿线金属管等,均应PE可靠。3.6.2PE连接可靠的通用要求,见“金属切削机床”3.5.3。3.6.3冲剪压机械可移动的开关电源线应采用三芯橡胶电缆线,外套蛇皮管;如有物件压砸可能时,应用槽钢或钢管穿(盖)防护。3.6.4电气控制的通用要求,见金切机床3.7。3.7安全防护装置可靠有效,使用专用工具符合安全要求为了保证在冲剪压机械操作中人手不入模或危险区域,应采用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已列入国家标准的安全装置有:固定或活动栅栏式、双手按钮式、双手柄式、光线式、感应式、翻板式、推手式和拉手式。另外还有气幕保护、手推保护、自动送料装置等。3.7.1安全装置应具有强度与刚度,紧固件或定位销应保证安装可靠无松脱。3.7.2剪切厚度6.3mm有剪板机压料防护装置,必须可以调整,底面与工作面台的间隙应不大于被剪切钢板厚度+8mm。3.7.3安全装置的继电器、限位器等主要电气部件,应确保功能设计规定的容量和寿命;电气控制的光线式或感应式元件,应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灵敏可靠。3.7.4电气控制开关应有指示信号或标志,安全装置上的选择开关应采用钥匙转换等方式。小批生产的冲压机床不便安装合适的安全装置时,可选用劳动强度小,使用方便灵活的送退料手持专用工具,实现模外操作。专用工具有钳子、钩子、夹子、电磁或永磁吸盘等。3.7.5在工艺操作中,工序操作卡上应注明冲模编号和应配备专用工具的名称、编号。专用工具操作时必须对号使用,与工艺文件相一致。3.7.6不能用涂色分类的色模管理来取代必要的安全装置或专用工具。3.8剪板机等压料脚应平整,危险部位有可靠的防护3.8.1剪板机等重要部件上的螺栓、螺母、销钉等紧固件,必须有严格的防松措施。3.8.2压料脚底面应平直、完整,压料脚底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剪切刨过程必须先压紧再剪切。3.8.3在剪、切、包IJ、卷板料可能迸溅飞出伤人的区域,均应加设防护档板或护网,需要时宜做成活动式。3.8.4剪板机的刀片在安装、更换与操作时,必须保证正确、牢靠、定位、完备。3.8.5剪板机重锤、杠杆等防护可靠。3.8.6压力机上的压力表必须定期校验,在合格期内使用。2014年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指导(5)安全评价概述1、安全评价的定义:(又称风险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能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D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3)建立系统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3、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表现在:(1)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4)有膈于提高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三个转变: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4、安全评价依据:(1)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2)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3)可接受的风险标准;(4)前人的经验教训。5、安全评价原理:(1)相关性原理,是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基础;(2)类推(类比)原理,常用方法有:平衡推算法、代替推算法、因素推算法(R=PS)、抽样推算法、比例推算法、概率推算法;(3)惯性原理;(4)量变到质变原理。6、安全评价的原则:(1)科学性;(2)公平性;(3)合法性;(4)针对性。7、安全评价的限制因素:(1)评价方法;(2)评价人员的素质和经验。8、安全评价的程序:(1)准备阶段;(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定性、定量评价;(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5)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6)编制安全评价报告。9、安全评价规范:(1)安全评价通则;(2)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及行业评价导则;(3)各类安全评价实施细则。10、安全评价内容:(1)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2)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11、风险判别指标:常用的有:(1)安全系数;(2)安全指标,如事故频率、财产损失率、死亡概率;(3)失效概率等。12、安全评价种类:(1)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是一种预测性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其核心为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守性定量分析,用有关标准对系统进行衡量、分析,说明系统的安全性;最终目的是确定采取哪些优化的技术、管理措施,使各子系统及建设项目整体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2)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是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是为安全验收进行的技术准备;主要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安全现状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4)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如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通常是根据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的。(5)联系与区别: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安全预评价在系统设计之前进行,对其后诞生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有害性进行预测和评价,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指导系统设计,使诞生的系统达到安全要求;安全验收评价与安全现状评价同在系统诞生之后有效寿命期内进行,前者是系统诞生并经过早期故障阶段(试生产)刚进入“系统有效寿命期”时进行,以达标为目标。后者是在“系统寿命期”的中、后期进行,以持续改进为目的。从本质上看,安全验收评价是先特殊的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是在系统寿命期内(不一定是系统有效期)进行的安全评价。其目标是多样性的,可以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也可以是针对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13、故障率、可靠度、故障密度函数(1)故障率函数入(t)曲线反映系统的故障强度,分三个阶段:早期故障阶段、偶然故隙阶段、耗损故障阶段;(2)故障密度函数f(t)曲线反映系统故障概率密度;(3)系统可靠度函数R(t)曲线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但经整改或维修后可回升;(4)函数关系:R(t)=e(t),R(t)+f(t)=l2014年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指导(6)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及职责。(4)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预警行动。(5)信息报告程序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报警器等;确定24h与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络方式;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6)应急处置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处置措施。(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