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GB_T43770-2024室内LED显示屏规范.docx

    • 资源ID:1412928       资源大小:104.0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_T43770-2024室内LED显示屏规范.docx

    ICS31.120CCS1.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37702024室内1.ED显示屏规范Specificationforindoor1.EDdisplays2024-03-15实施2024-03-15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III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类25要求31.1 外观31.2 安全要求31.3 电磁兼容性31.4 结构31.5 外壳防护等级31.6 光特性41.7 电特性51.8 低亮度特性51.9 环境适应性61.10 )节能66 测试方法66.1 测试条件66.2 外观66.3 安全要求76.4 电磁兼容性76.5 结构76.6 外壳防护等级76.7 光特性76.8 电特性96.9 低亮度特性96.10 环境适应性1()6.11 节能107 检验规则107.1 检验分类107.2 检验批组批规则107.3 显示模组评价107.4 型式检验117.5 交收检验11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3附录A(资料性)像素发光颜色CIE1931色品区域图14附录B(资料性)无线电骚扰限值测试图案程序158.1 概述158.2 测试程序158.3 程序执行视图15附录C(资料性)非均匀性测试图案程序16CJ概述16C.2测试程序16C.3测试图案示意图16C.4程序使用步骤及执行示意图16参考文献18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ZTC54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仲恺高新区1.ED品牌发展促进会、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颜色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金立翔视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广州赛西标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理邦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西高科华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向健勇、全勇、赵英、刘秀娟、白建军、洪震、白莹杰、刘宇、屠孟龙、陈听、李农、闫康宁、彭飞、黄卫东、吴杜雄、陈赤、蔡广超、宋小民、杨益红、王俊雅、颉信忠。当前室内1.ED显示屏已经从定制化走向标准化,但显示行业的相关术语、部分指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并未统一,市场规范性也不够完善,其标准化工作已经受到了行业内以及国内外的普遍关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件的制定重点考虑了室内1.ED显示屏的相关特性和技术发展,将行业里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统一,并依照SJ/T11281和SJ/T11141对以显示文字、图像及视频信息的室内1.ED显示屏部分参数进行了调整,完善了相关测试方法,同时还新增了黑屏非均匀性、色品坐标、低亮度特性等技术要求,从而提高了室内1.ED显示屏的产品性能,促进了1.ED显示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室内1.ED显示屏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室内1.ED显示屏(以下简称“显示屏”)的分类、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显示图文及视频等信息的全彩大间距、中间距、小间距、微小间距、超小间距显示屏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环境试验笫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9254.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1部分:发射要求GBl7625.1电磁兼容限值第1部分: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W16A)GB/T201472006CIE标准色度观测者SJ/T11141发光二极管(1.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11281发光二极管(1.ED)显示屏测试方法SJ/T118901.ED显示屏节能设计要求CIE1931色彩空间(CoIOrSpace)3术语和定义SJ/T111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大间距显示屏largepixelpitchdisplays像素中心间距大于&00mm的显示屏。3.2中间距显示屏middlepixelpitchdi即IayS像素中心间距在小于或等于8.00mm且大于2.50mm范围内的显示屏。3.3小间距显示屏finepixelpitchdisplays像素中心间距在小于或等于2.5Omm且大于1.OOmm范围内的显示屏。3.4微小间距显示屏minipixelpitchdisplays像素中心间距在小于或等于1.OOmm且大于0.30mm范围内的显示屏。3.5超小间距显示屏micropixelpitchdisplays像素中心间距小于或等于0.30mm的显示屏。3.6固装显示屏fixeddisplays在使用时不再移动的显示屏。3.7非固装显示屏non-fixeddisplays在使用时可便捷地进行拆装和固定,以租赁模式使用的显示屏。3.8前维护显示屏frontmaintenancedisplays通常情况下,人员仅能在1.ED屏体正面进行维护操作的显示屏。3.9后维护显示屏rearmaintenancedisplays通常情况下,人员仅能在1.ED屏体背面进行维护操作的显示屏。3.10串扰CrOSStaIk选择像素显示的同时,非选像素也产生部分显示的现象。3.11线缺陷linedefect由一串像素失控点形成的行或列非正常显示现象。注:俗称“毛毛现象”O3.12亮度非均匀性IUminanCenon-uniformity显示屏各显示单元(显示模块/显示模组)某些区域的亮度非一致性。3.13黑屏非均匀性darkscreennon-uniformity显示屏在断电时(俗称黑屏),由于环境光的照射,各显示单元(显示模块/显示模组)某些区域的亮度非一致性。3.14错位dislocation显示屏水平方向的上下拼接偏差或垂直方向的左右拼接偏差。3.15视觉刷新频率visualrefreshratio1.ED显示屏显示信息每秒钟被显示的次数。4分类4.1 按照播放内容,显示屏可分为图文显示屏和视频显示屏。4.2 按照显示维度,显示屏可分为二维(2D)显示屏和三维(3D)显示屏(或称立体显示屏)。4.3 按照使用方式,显示屏可分为固装显示屏和非固装显示屏。4.4 按照安装方式,显示屏可分为前安装显示屏和后安装显示屏。4.5 按照维护方式,显示屏可分为前维护显示屏和后维护显示屏。4.6 按照像素中心间距,显示屏可分为大间距显示屏、中间距显示屏、小间距显示屏、微小间距显示屏和超小间距显示屏等。5要求5.1 外观5.1.1 显示屏构件应完整、装配牢固、结构稳定、边角过渡应圆滑,无飞边、无毛刺等缺陷。5.1.2 机壳及安装连接件应无明显变形、凹凸等缺陷。5.1.3 外壳,包括控制箱及连接件防护层色泽应均匀,基体无裸露划伤、裂痕等缺陷。5.2 安全要求显示屏的安全要求应符合SJ/T11141的规定。5.3 电磁兼容性5.3.1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应符合GB17625.1的规定。5.3.2除另有规定外,1个显示单元(显示模块/显示模组)的无线电骚扰限值不应高于GB/T9254中A级限值的规定。5.4 结构5.4.1 4.1显示屏像素中心间距的标称值应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数字。5.4.2 用于非固装显示屏的显示模组质量不应超过36kgm2o5.4.3 显示屏的拼装精度按6.5.2测试后,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拼装精度维护方式拼装精度指标大、中间距显示屏小间距显示屏微小间距显示屏超小间距显示屏前维护平整度等级P不应低于SJ/T11141中A级指标值的规定0.500Inm0.350nun0.035mm像素中心距相对偏差J、5%5%5%水平相对错位Cll5%5%5%垂直相对错位C。5%5%5%后维护平整度等级P不应低于SJ/T11141中A级指标值的规定0.350mm0.250mm0.025mm像素中心距相对偏差J、3%3%3%水平相对错位C,3%3%3%垂直相对错位C。3%3%3%5.5 外壳防护等级显示屏应根据分类标注外壳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6.6的要求。5.6 >mt5.6.1 最大亮度显示屏的最大亮度应满足使用环境的额定最大亮度值要求。5.6.2 视角显示屏的水平视角应不低于±60°,垂直视角应不低于±50°°5.6.3亮度非均匀性5.6.3.1显示屏不应有明显偏亮、偏喑缝隙。5.6.3.2显示屏的亮度非均匀性1.,按6.7.3测试后,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亮度非均匀性大、中间距显示屏小间距显示屏微小间距显示屏超小间距显示屏1.lWl0%1.18%1.5%1.n2%5.6.4 黑屏非均匀性显示屏的黑屏非均匀性1.按6.7.4测试后,应符合表3的规定。«3黑屏非均匀性大、中间距显示屏小间距显示屏微小间距显示屏超小间距显示屏1.20%1.llWI0%1.a8%1.g5%5.6.5 色品坐标5.6.5.1 三基色色品坐标显示屏的三基色色品坐标应在表4规定的坐标范围内,色品区域图见附录A。表4显示屏在ClE1931色度图上的色品区域顶点坐标颜色边界线交点色品坐标1234Xy7.yXyXy红色0.6600.3200.6800.3200.7350.2650.7210.259绿色0.0090.7200.3100.6840.3100.5620.2840.520蓝色0.1090.0870.1730.1600.2080.1250.1490.0255.6.5.2 白场色品坐标显示屏在使用环境的额定色温范围内标定色温点的白场色品坐标,对照GB/T201472006中表1的色品坐标值,允差应满足4xW0.010,gya.01().除另有规定外,以6500K为默认白场色温。5.6.6 亮度鉴别等级显示屏的亮度鉴别等级按6.7.6测试后,应不低于20。5.6.7 最高对比度显示屏屏面法线方向照度为IoX(l±10%)lx时,最高对比度按6.7.7测试后,不应低于100o:1,或应符合标称值。注:二者取最大值作合格性判定。5.7电特性5.7.1 灰度等级显示屏的灰度等级按6.8.1测试后,应不低于256级。5.7.2 换帧频率显示屏的换帧频率按6.8.2测试后,应符合下列规定:a)二维(2D)显示屏的换帧频率应不小于50Hz;b)三维(3D)显示屏的单眼换帧频率应不小于50Hz,双眼换帧频率应不小于100Hz。5.7.3 视觉刷新频率显示屏的视觉刷新频率按6.8.3测试后,应符合下述规定:a)图文显示屏的视觉刷新频率应不小于480Hz;b)视频显示屏的视觉刷新频率应不小于960Hz05.7.4像素失控率5.7.4.1显示屏不应有串扰或线缺陷现象。5.7.4.2像素失控率按6.8.4.2测试后,应符合下列规定:a)大、中间距显示屏应符合SJ/T11141中A级指标值规定;b)小间距显示屏不发光像素失控率不应超过30XIO-不熄灭像素失控率不应超过IOXlO;;c)微小间距、超小间距显示屏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像素失控率失控类别显示区域像素失控率不发光A区2×10-5在1/9屏高X1/9屏宽的面积内不能出现2个不发光点A区+B区8X10"s不熄灭A区0(白发光点或绿发光点)1X1O-5(红、蓝或其他色发光点)A区+B区W2X10(在1/9屏高X1/9屏宽的面积内不能出现2个绿或白发光点)注:A区为位于屏幕中心且宽度、高度分别为屏幕宽度、高度一半的区域;B区为除A区以外的区域。5.8 低亮度特性小间距、微小间距、超小间距显示屏在低亮度状态时,其亮度非均匀性、灰度等级、视觉刷新频率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低亮度特性亮度值1.cdm2亮度非均匀性灰度等级视觉刷新频率1001.<20010%256级2960Hz2001.<3008%256级>1920Hz5.9 环境适应性5.9.1 工作温度5. 9.1.1显示屏在OC,通电工作8h条件下,按6.10.1.l测试后,应无影响外观、安全、功能故障产生。6. 9.1.2显示屏在40,通电工作8h条件下,按6.10.1.2测试后,应无影响外观、安全、功能故障产生。5.9.2 湿热负载显示屏在最高工作温度,相对湿度87%93%,通电工作8h条件下,按6.10.2测试后,应符合下列要求:a)外观应符合5.1的规定;b)整屏像素失控率应符合5.7.4的规定。5.9.3 振动显示单元(显示模块/显示模组)以振动频率10Hz55HZ10Hz,加速度为0.5g,一次扫频5min,按6.10.3在x、y、X轴向各进行两次测试后,零部件不应松动、断裂和变形。5.9.4贮存温度5.9.4.1显示屏在一40C,贮存4h条件下,按6.10.4.1测试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4h,应无影响外观、安全、功能故障产生。5.9.4.2显示屏在60C,贮存4h条件下,按6.10.4.2测试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4h,应无影响外观、安全、功能故障产生。5.10节能显示屏开关电源的节能要求应符合SJ/T11890中表1的规定。6测试方法6.1 测试条件6.1.1 环境条件应符合SJ/T11281的规定。6.1.2 测试仪表应符合SJ/T11281的规定。6.2 外观外观采用目视和和手工触摸方式检验。6.3 安全要求安全要求按SJ“11141的规定进行测试。6.4 电磁兼容性6.4.1谐波电流发射限值按GB17625.1测试。6. 4.2无线电骚扰限值按GB"9254.1测试,测试图案程序见附录B。6.5 结构6 .5.1显示模组质量使用电子称重仪表测试。7 .5.2拼装精度按SJ/T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6.6 外壳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按GB/T4208对应IP等级测试。6.7 光特性6. 7.1最大光度最大亮度按SJ/T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7. 7.2视角视角按SJ/T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8. 7.3亮度非均匀性9. 7.3.1测试条件测试条件如下:a)环境照度的变化在±10%以内;b)测试仪器采集范围不应少于16个相邻像素点;c)测试方向应为屏幕法线方向;d)测试距离应使测试仪器能分辨屏幕内单颗像素点。6.7.3.2测试步骤在测试前,全屏点亮显示屏,目测显示屏点亮效果,在符合5.6.3.1的要求后,按如下步骤进行测试。a)用附录C的测试图案程序设置图像,图像示意图如图C.1所示,使显示屏上显示的方格数量不少于18个,且每个方格之间由黑色边框分隔。b)调节方格显示状态至最高灰度级、最高亮度级,显示白场。c)确定9对偏差最大的相邻方格位置,分别测量出这9对相邻方格的亮度值。d)用公式(1)分别计算出每1对相邻方格的亮度非均匀性:式中:1.;各对相邻区域的非均匀性(i=l,2,3,9);1.;各对相邻区域中第一个显示单元(显示模块/显示模组)的亮度测量值(i=l,2,3,.,9),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1.2各对相邻区域中第二个显示单元(显示模块/显示模组)的亮度测量值(i=123,9),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ZM)Oe)用同样的方法,对红、绿、蓝三基色分别测量计算。D取最大值即为该显示屏亮度非均匀性1.jo6.7.4黑屏W匀性6.7.4.1 版策测试条件如下:a)室内环境照度为200X(l±10%)Ix;b)测试仪器采集范围不应少于16个相邻像素点:c)测试方向应为屏幕法线方向;d)测试距离应使测试仪器能分辨屏幕内单颗像素点。6.7.42就蜘按如下步骤进行测试:a)用附录C的测试图案程序设置图像,图像示意图如图C.1所示,使显示屏上显示的方格数量不少于18个,且每个方格之间由黑色边框分隔;b)调节方格显示状态至最高灰度级、最高亮度级,显示白场;c)确定9对偏差最大的相邻方格位置,并记录;d)调节显示屏至全黑状态,分别测量出确定的9对相邻方格亮度值;e)用公式(1)分别计算出每1对相邻方格的黑屏非均匀性;f)取最大值即为该显示屏黑屏非均匀性1.°6.7.5色品坐标6.7.5.1测试条件测试条件如下:a)环境照度的变化在±10%以内,且不存在明显的有色光源;b)测试仪器采集范围不应少于16个相邻像素;c)测试方向应为屏幕法线方向:d)测试距离应使测试仪器能分辨屏幕内单颗像素点。6.7.5.2测试步骤6.7.5.2.1按如下步骤进行三基色色品坐标测试:a)在最高灰度级、最高亮度级下,全屏显示红色;b)读取显示模组的色品坐标;c)判定其色品坐标是否在表4规定的界限内,在边界点上也判为合格;d)用同样的方法,对绿、蓝色品坐标分别判定合格性。6.7.5.2.2按如下步骤进行白场色品坐标测试:a)在最高灰度级、最大亮度条件下,全屏显示白色;b)调节规定的色温挡位至6500K;C)读取显示模组的色品坐标;d)判定其色品坐标与标准值允差合格性。6.7.6 亮度鉴别等级按SJ/T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6.7.7 最高对比度按SJ/T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6.8.1 灰度等级按SJ/T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6.8.2按SJ/T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6.8.3 视觉刷新频率按SJ/T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6.8.4 像素失控率6.8.4.1 全屏点亮显示屏,目检显示屏是否有串扰、线缺陷。合格后,按6.8.4.2与6.8.4.3的步骤进行像素失控率合格性测试。6.8.4 2大、中间距,小间距显示屏按以下步骤进行测试:一显示屏分别在最高亮度、最高灰度等级条件下进行白场及红、绿、蓝基色显示,用读数显微镜分别在全屏范围内观测不正常发光点的像素点数,并记录;一把显示屏输入信号调为0(或亮度调为0),用读数显微镜分别在全屏范围内观测不熄灭点的像素点数,并记录;观测结果即为全屏范围内的像素失控统计总数。6.8.5 .3微小间距显示屏、超小间距显示屏按以下步骤进行测试:显示屏分别在最高亮度、最高灰度等级条件下进行白场及红、绿、蓝纯色场显示,用读数显微镜分别在A区、B区(A区:位于屏幕中心且宽度、高度分别为屏幕宽度、高度一半的区域,B区:除A区以外的区域)观测不正常发光点的像素点数,并记录;一把显示屏输入信号调为0(或亮度调为0),用读数显微镜分别在A区、B区观测不熄灭点的像素点数,并记录;观测结果即为A区的像素失控统计总数和B区的像素失控统计总数。6.9 低亮度特性6.9.1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应符合6.7.3、6.8.1,6.8.3的相关要求。6.9.2 根蜘按如下步骤进行测量:a)显示屏全屏显示白场;b)调节显示屏亮度,在符合表6规定的亮度范围内进行取值;注:进行1次取值即可,不需对表6中所有亮度范围分别取值测试。O依照6.7.3、6.8.1、6.8.3的相关测量步骤进行亮度非均匀性、灰度等级、视觉刷新频率测试;d)判定在选定的亮度值条件下低亮度特性的合格性。6.10 环境适应性6.10.1 工作温度6.10.1.1 低温按GB/T2423.1测试,应符合5.9.1.1的规定。6.10.1.2 高温按GB/T2423.2测试,应符合5.9.1.2的规定。6.10.2 湿热负载按GB/T2423.3测试,应符合5.9.2的规定。6.10.3 制按GB/T2423.10测试,应符合5.9.3的规定。6.10.4 贮存温度6.10.4.1 低温按GB/T2423.1测试,应符合5.9.4.1的规定。6.10.4.2 高温按GB/T2423.2测试,应符合5.9.4.2的规定。6.11 节能按SJ/T11141的规定进行测试,应符合5.10的规定。7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显示屏的检验包括显示模组评价、显示屏的型式检验和交收检验。7.2 检验批组批规则检验批组批规则应符合SJ/T1H41的规定。7.3 显示模组评价7.3.1 通则下列情况之一,在组装显示屏之前,应对用于组装显示屏的显示模组进行模组评价:a)在首次进行显示屏的型式检验和交收检验之前;b)显示屏停产六个月后;c)显示屏的关键元器件、电路设计、工艺、结构和材料有重大改变时;d)合同要求时。7.3.2 检验项目显示模组评价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7的规定。7.3.3 样品的抽取应符合SJT11141的规定。7.3.4 抽取方案应符合SJ/T11141的规定。7.3.5 不合格在显示模组评价过程中,如果出现一项致命缺陷或两项及以上的非致命缺陷时,则判该显示模组评价检验批为不合格批。7.3.6 BWB当显示模组评价检验不合格时,允许经修复或剔除不合格品后重新提交一次,抽样方案和不合格判定准则不变。如重新提交评价后仍不合格,则不允许采用该批显示模组进行组装显示屏。7.4 型式检验7.4.1 通则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7.4.2 检验项目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7的规定。7.4.3 样品的抽取应符合SJ/T11141的规定。7.4.4 抽样方案应符合SJ/T11141的规定。7.4.5 不合格在型式检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一项致命缺陷或两项及以上非致命缺陷时,则判本次型式检验为不合格。7.4.6 重新提交当型式检验不合格时,允许经修复或剔除不合格品后重新提交一次,抽样方案不变,但不允许出现一次致命缺陷或二次及以上非致命缺陷。7.5 交收检验7.5.1 原则交收检验为逐批检验,除合同另有规定外,交收检验可由被认可的检验机构负责进行。Il7.5.2 检验项目交收检验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7的规定。7.5.3 样品的抽取应符合SJ/T11141的规定。7.5.4 不合格除合同另有规定外,在交收检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一项致命缺陷或超过二项以上的非致命缺陷时,则判本次交收检验为不合格。7.5.5当交收检验不合格时,允许经修复后进行第一次重新提交,抽样方案不变,但不准许出现任何缺陷,否则判第一次重新提交检验为不合格。但是,如果第一次重新提交不合格的原因是只出现一次致命缺陷或出现二次及以下非致命缺陷,则允许经修复后进行第二次重新提交,不准许出现任何缺陷。如果第二次重新提交仍不合格则拒收。表7检验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显示模组评价(仅对显示模组)型式检验交收检验(仅对显示屏)1外观5.16.22安全性5.26.33电磁兼容性5.36.44结构5.46.5-5外壳防护等级5.56.66最大亮度5.6.16.7.17视角5.6.26.7.28亮度非均匀性5.6.36.7.39黑屏非均匀性5.6.46.7.410色品坐标5.6.56.7.511亮度鉴别等级5.6.66.7.612最高对比度5.6.76.7.713灰度等级5.7.16.8.114换帧频率5.7.26.8.20015视觉刷新频率5.7.36.8.30016像素失控率5.7.46.8.417低亮度特性5.86.90018环境适应性5.96.10719节能5.106.1177注I“J”为检验项目,“一”为非检验项目,“O”为可选项。83跳、存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应符合SJ/T11141的规定。附录A(资料性)像素发光颜色ClE1931色品区域图显示屏三基色色品坐标的色品区域见图AJo图A.1像素发光颜色ClE1931色品区域图附录B(资料性)无线电疆扰限值测试图案程序B.l本附录给出了无线电骚扰限值测试图案程序(简称测试程序)的内容说明,测试图案程序复杂程度参照EN55032:2015中表B.1的2级规定,该程序可与本文件配套使用。8.2 测试程序本测试程序具有以下功能:a)以“H”字符组成的滚动文本,“H”字符大小为WindoWS系统DoS命令行窗口默认字符大小,可实现在可能的情况下使测试用显示单元行、列尽可能多的显示“H”字符;b)可用于操作系统WindoW9598NT2(X)0XPWin7Win8Win10±,支持1.ED同步显示系统,具有兼容性。8.3 程序执行视图本测试程序执行时,窗口视图如图B.1所示。SingHeIllIllilHiuttnniivuilfluiioDlllltlilliuttlllllinttflHllttlHHKHllllHlNiMHHHHlflWttllIIIHiIHHtiKllHlllIHIUOIIwI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M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n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lHHHHHHHtHHHHHHHHHHHHHHHHIIHHlIIUHWtiIHHIIhhhhhhhhhhhhhhmhhhhhhhiwhhhhhhhiIhhhhhhhhh4nhhhmhhhx,IlH-HHH署篇将耀吧鸳普国-1M胪呻蜩州IiW的里0111-.IllHHiniHllHKHHHHlitiHHmniHHIIinuiillH.IiijihiiiiiiiihiiiiiIIHHt.:;:J;:HHNHlmun仲H?”!NHHIHHH芹,:;:!MFYXMh!,11lHtHIHMPwllhM*ftt*l*ftln11IIPIIUIIIVHHHHIIIHrIHIIlPHMIl|tIHMIPI*1HM9UHIl111*!'I<H*1IHHIHPIP<»*It'HHf11!f11图B.l渊试程序执行窗口示意图附录C(资料性)非均匀性渊试图案程序C.1概述本附录给出了亮度非均匀性、黑屏非均匀性测试图案程序(简称测试程序)的内容说明,该程序可与本文件配套使用。C.2测试程序本测试程序具有以下功能:a)进行屏幕显示区域、模块区域、模块显示区域设置,使屏幕显示指定大小的方格区域;b)控制屏幕状态,可实现“黑”“红”“绿”“蓝”“白”颜色切换,灰度搴S调节;c)可用于操作系统WindoW9598NT20(X)XPWin7Win8Winlo上,支持1.ED同步显示系统,具有兼容性。C.3测试图案示意图用于非均匀性测试图像示意图如图C.1所示。图Cl非均匀性测试图像C.4程序使用步霉及执行示意图本测试程序按以下步骤使用:a)执行“PatternServer”程序,读取IP地址信息,执行示意图如图C.2所示;管ColorSpaceServer_2.91.0-XControlDevicesComputercomputername:XXXXXXXXIPAddress:XXXXXtXXXXPORT:XXXXXServerStatus;start-upsucceedClientNum:dIIaDlSDiSDlaVFullScreen图C.2t4PatternServer,程序执行界面b)执行“Pattern”程序,在“控制1.ED”输入IP地址,设置“屏幕”“显示区域”“模块区域模块显示区域”“屏幕状态”参数,播放图C.1所示的图像,执行示意图如图C.3所示。屏幕起始点XW1宽度oo起始点Y口1高度视I显示区域宽度MO高度同一宽度卜0高度70I起始点X口起始点Y0模块区域起始点X0起始点Y0模块显示区域起始点XW宽度MI起始点Y0高度W拄制1.EDIPk×x>xxxxxxx=¾断开I屏幕状态。显示屏幕。用O红。绿。蓝白值)?55手图C.3"Patten】”程序执行界面参考文献compatibility1EN55032:2015多媒体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辐射要求(EleCtrOmagnetiCofmultimediaequipment-EmissionRequirements)

    注意事项

    本文(GB_T43770-2024室内LED显示屏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