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1404644
资源大小:19.7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微山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微山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安排,结合微山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发挥“九大优势”、实施“九大战略”,深入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设备更新迭代、新能源车辆倍增、消费品以旧换新、供给产品质量升级、资源回收利用、标准提升等九大行动,扩大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创全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到2025年,工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3万辆左右,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基本淘汰;报废汽车规范回收拆解量达到0.18万辆,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售比值达到0.8:1,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o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8%以上;工业重点领域低于能效基准水平的全部完成更新改造,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2%、7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6万辆;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o二、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行动1.促进产业高端化跃升。聚焦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等重点产业,“一业一策”制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案,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能级跃升。(建议删除,该项适合全市制定统一政策,县级层面不适合)制定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建立百企百项项目库,每年滚动实施50项单体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推动100家企业转型升级。(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2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严格落实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加快淘汰更新能耗排放不达标、安全风险隐患大的老旧装置。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设备,鼓励企业积极争创水效、能效等领跑者。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到2025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绿色工业园区1个,到2027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家、绿色工业园区1个。(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牵头负责)3 .促进产业创新型发展。聚焦困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卡脖子难题,开展重大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到2025年和2027年,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分别达到50%、55%o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为微山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切实提高微山研发创新能力。到2025年和2027年,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分别达到10家以上、15家以上。(县科技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三、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4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通用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推进算力基础设施规范有序、规模集约发展。积极布局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等新型算力,引导算网一体规划、融合发展,构建高速率、低时延、全域立体覆盖的算力网络。立足我县渔业、旅游、中医药健康、空间地理、自然资源等特色产业需求,引导行业数据要素有序流通,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算力利用与行业数据的开发应用,形成“产业带动场景、场景催生需求、需求引导算力、算力支撑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县大数据中心、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5 .提升工业数字化水平。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深入实施“智改数转”工程,每年实施一批数字化改造项目。持续开展“工赋济宁”系列活动,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每年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等(建议删除或者改成“积极培育”不限定数量,我县企业数字智能化水平较低,此类企业较少)。推动全县生产煤矿采煤、机电、辅运、信息等各专业深度统合,建立稳定的万兆矿井工业网络,完成生产煤矿智能化建设。(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发展改革局牵头负责)6 .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l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渔业、畜牧业等领域的数字化提升,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数字化农业升级,推动农业生产、仓储、管理数字化。(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7 .提升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深入开展文旅数字化赋能行动,提升旅游线上服务能力,完善重点景区监测及指挥调度中心功能。鼓励支持文旅企业开发数字化创新型应用,推广文旅数字化新业态,到2027年,文旅数字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文化旅游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县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负责)四、实施设备更新迭代行动8 .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制定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快更新不符合现行产品标准、安全风险高的老旧住宅电梯。有序推进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持续推进老旧供热管道、换热站等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居民户外管网、外墙保温、供热装置为重点,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提升供暖效果。稳妥有序推进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对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场站设施实施改造。积极推进公共供水厂及加压调蓄供水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补短板、强弱项。到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率达到100%。强化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补齐配足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窖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水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负责)9 .推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支持船龄10年以上25年以下(含)的客船、15年以上30年以下(含)的货船提前报废更新。支持电动、1.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到2025年和2027年,1.NG新能源运输船舶年产能分别达到80艘、150艘。(建议删除,该条无法实现)支持济宁籍600总吨以上内河运输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工作。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规范车辆注销登记业务办理,为需淘汰的柴油货车开设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县交通运输局、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牵头负责)10 .推动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继续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出台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对稳产保供、安装智能终端、应用智能作业模式的机具应补尽补。大力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深化北斗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持续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加快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加快粮食烘干设施基础建设,统筹已有烘干设施装备的改造提升,淘汰燃煤型粮食烘干设备。(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11 .提升教育文旅设施水平。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围绕学科和专业建设目标,更新购置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及时更新不符合需求的老旧设备。到2025年和2027年,全市职业院校使用10年以上教学装备、实训设备更新率分别达到60%、100%o以景区焕新工程推进品质改造提升,鼓励微山湖旅游区、南阳古镇景区等A级旅游景区观光游乐设备、数字化设备更新提升。聚焦文旅消费新场景打造,推动县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旅公共服务设施更新升级。2025年实现4A级以上景区有需求设备更新升级,2027年实现3A级以上景区、县文化演艺场馆有需求设备更新升级。(县教体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12 .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等医疗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支持县内二级医院更新医疗装备,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实施硬件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对全县部分卫生室进行软硬件改造提升。(县卫生健康局牵头负责)五、实施新能源车辆倍增行动13 .加快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加快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购买除特殊工作要求外的公务用车,一律采购新能源车,确保新能源汽车采购占比达到100%o大力推广公交、出租、邮政、环卫等领域新能源用车,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型,鼓励新增及更新短途客运车辆采用新能源车辆。鼓励混凝土搅拌车更新时,优先使用新能源车。(县机关事务中心、县交通运输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14 .加强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以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以及交通枢纽、驻车换乘、城建设施等公共停车场为重点,加快建设公用充电设施,逐步提高快充设施占比。推动充电服务网络向乡镇和农村有序延伸,实现公共充电站乡镇全覆盖。推进解决居民小区充电难题,新建小区停车位100%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探索推进充电设施“社企共建”和“统建统营二到2025年和2027年,全县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分别达到2000台、3000台。(县发展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六、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15 .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制定实施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积极开展汽车展销促销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支持采取差异化措施扩大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每年举办4场以上新能源汽车展销活动,其中下乡展销不少于2场。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微卡、轻卡、皮卡等适销车型下乡。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25%以上。(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16 .推动家电以旧换新。制定实施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指导家电销售企业聚焦绿色、智能、适老方向,对接家电生产企业推出更多适销对路产品。举办“家电消费节”等活动,年举办家电消费活动3场以上,开展绿色智能家电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家电销售企业开展“以旧换新”等各类促销活动。采取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方式,组织智能电子生产销售企业发放消费券。(县商务局、县发展改革局牵头负责)17 .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鼓励家装生产、流通企业采取让利、补贴等方式,支持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升级改造和居家适老化改造,支持餐饮场所无熄火保护功能的燃气灶具加装熄火保护装置或以旧换新。鼓励企业打造线上线下家装样板间,推动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每年组织举办家装家居促消费活动1场以上。推动智能家居体验馆等下沉,推广集成场景化定制,促进智能家居消费。(县商务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七、实施供给产品质量升级行动18 .大力提升先进产能。聚焦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应急装备等核心产业和矿用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细分产业,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编制重点设备需求目录和供给目录,组织召开重点设备供需对接会,到2025年和2027年,高端装备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0亿元、50亿元。(删除,此处没必要体现营业收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19,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品牌。深入推动质量强市(县)及品牌战略,聚焦“231”先进制造业以及农渔产业、稀土、食品药品、服务业等行业领域和部分新兴产业,持续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山东制造齐鲁精品”评选活动,着力提升工业品质量品牌,做好“山东手造济宁好礼”展示中心、非遗工坊和销售专区建设工作,推进全市非遗传承和乡村文化振兴,擦亮“山东手造济宁好礼”文化品牌。(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委委宣传部牵头负责)20 .提升新兴产业供给能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强力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材料、未来能源5大领域的未来产业。实施产业链延伸攀登行动,聚焦产业链条“一链一策”精准开展稳链补链强链攻坚,加快培优塑强一批“链主”企业。探索在风电、光优等新兴领域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业务。(县制造强市指挥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发展改革局牵头负责)八、实施资源回收利用行动21.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二积极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支持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建设逆向物流体系,或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放宽废旧物资回收车辆进城、进小区限制并规范管理,保障合理路权。完善我县政府“公物仓”建设,对经维修可继续使用的办公设备、办公家具,以置换、调拨、出租等方式循环使用。(县商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负责)22 .提升废旧物资处置水平。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产业布局,鼓励具有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不断提升回收拆解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提高规范化回收企业对个体经营者的整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居民交投废旧物资便利化水平。深入推进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和再利用项目。(县发展改革局、县商务局牵头负责)23 .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支持山东葛洲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加工项目建设,实施绿色化、机械化、智能化体制改造,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加强废钢铁、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指导企业创建省级再生资源产业园和分拣中心。(县发展改革局、县商务局牵头负责)九、实施标准提升行动24 .积极参与国家、省标准制修订。聚焦稀土功能材料及渔湖产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和省标准制修订,提升标准化工作视野和水平。指导中稀(微山)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微山县南四湖渔业养殖有限公司参与稀土功能材料国家标准、淡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局、县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牵头负责)25 .积极参与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制修订。围绕水生中药材,联合高等院校研制市场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推动山东康源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定动物药材生产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水蛭团体标准。引导县内企业制修订企业标准并公示。(县市场监管局、县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牵头负责)十、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意义,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县发展改革局同县有关部门建立工作专班,加强协同配合,凝聚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县发展改革局牵头负责)(二)加强财政政策支持。支持我县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循环利用项目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上级资金扶持。用足用好中央财政安排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等各类专项资金。统筹各级财政资金,综合运用设备奖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方式,以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绿色化改造为重点,持续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加大“零增地”技改力度,不断提高企业投入强度。对企业进口的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绿色低碳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给予财政贴息。推动党政机关、教育、医疗等公共机构,在单位换新采购中强制或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经费保障。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资金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县财政局牵头负责)(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精准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等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加大企业购进设备、器具加速折旧,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抵免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发票开具、纳税申报做好全方位宣传辅导。(县税务局牵头负责)(四)优化金融政策供给。用好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贴息和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对接碳金融、环保金融等项目库,加强对绿色智能家电生产、服务和消费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微山监管支局、财政局牵头负责)(五)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和回收循环利用项目的用能保障。对可实现减污染降碳协同增效的企业技术改造和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加快能评、环评等前期审批手续办理。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承诺备案制,简化前期审批手续。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工业企业通过厂房增加、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合理布局环卫设施等公用设施用地,保障用地需求。(县发展改革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牵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