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七课 课后达标知能提升.docx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因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维护民族团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保证坚持各民族共同旺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民族同等原则就要消退各民族之间的差异A.B.C.D.®®解析:选C。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必需坚持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原则,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正确且符合题意。中“物质保证”和中“消退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的说法错误。2 .国务院发表的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指出,在目前西藏21名全国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有14名。在西藏34244名地方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有31901名,占93%以上。白皮书这一内容表明()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B.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民族同等的原则C.各民族共同旺盛原则在西藏得到了充分的落实D.通过主动引导,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解析:选B。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有藏族和西藏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在西藏地方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绝大多数,这表明我国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是同等的,我国坚持民族同等的原则,故选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3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管理工作的看法,要求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习、运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的自由和权利。这表明政府()坚持民族同等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原则坚持各民族文化共同旺盛原则努力消退各民族之间的差异A.B.C.D.®®解析:选B。”保障少数民族学习、运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的自由和权利”,体现了少数民族拥有运用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同等权,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旺盛,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政策,错误。民族差异不行能消退,错误。4 .藏族谚语说:“相亲相爱,如同茶与盐巴;汉藏团结,如同茶与盐巴。”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睛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爱惜自己的生命样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因为()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同等的政治基础B.D.民族团结是增加综合国力的基础A.C.解析:选A。本题考查加强民族团结的缘由,正确且符合题意。民族同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说法错误;综合国力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说法错误。5. 2019年,我国各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各地政府把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着力点,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保障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旺盛进步,增加中华民族的凝合力。这表明()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已经消逝我国坚持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原则我国坚持民族同等消退了民族差别各民族共同旺盛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A.B.C.D.解析:选C。材料强调了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对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旺盛的重要性,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错误,应解除。6.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马路、水利设施、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一举措()是消退各民族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须要是贯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巩固发展同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了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A.B.C.D.®®解析:选C。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体现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原则,有利于巩固发展同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确。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7.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3周年。33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法从法律上保障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实施,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活力。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B.D.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民主同等为前提和基础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C.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识,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说法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说法错误。8. 1947年5月1日,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一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作为首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不仅开创了内蒙古发展的新纪元,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了典范。设立民族自治区()A,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B.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前提条件C.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特别利益D.是国家治理民族地区的中心任务解析:选C。设立民族自治区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保障少数民族的特别利益,应选C项。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A项错误;维护国家统一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前提条件,B项错误;国家治理民族地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D项错误。9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3000余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1600余座。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需求得到满意,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材料表明()在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我国主动激励和支持群众信仰宗教宗教文化得到了国家的敬重和爱护我国重视提高宗教界人士的社会地位A.B.C.D.®®解析:选B。佛教寺院、神职人员众多,说明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也说明我国宗教文化得到了国家的敬重和爱护,正确。我国并不激励和支持群众信教,错误。不符合题意。1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指出,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必需与所处社会相适应,坚持走本土化道路;宗教间的共存共融,必需包涵互鉴、和谐相处;实现宗教信仰自由,必需远离宗教斗争与冲突。上述要求充分说明()我国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我国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必要的管理我国推动宗教领域开展对外同等沟通A.B.C.D.解析:选B。白皮书的要求体现国家对宗教的管理,不体现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不符合题意,正确。白皮书强调宗教要与所处社会相适应,表明我国要促进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宗教对外沟通问题,不符合题意。11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与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时指出,各宗教要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这说明()我国宗教团体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宗教界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我国宗教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宗教界要深化挖掘宗教中的主动因素A.B.C.D.(2)解析:选C。材料说明我国宗教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当选;说法错误,我国宗教团体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界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选;材料中的要求说明宗教界要深化挖掘宗教中的主动因素,当选。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实践。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的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合国情,可提升综合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可提高党的执政实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适应国体,造福于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可调动主动因素,巩固和谐民族关系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识,正确且符合题意。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调动主动因素,巩固和谐民族关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沟通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旺盛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学问,分析怎样才能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6分)解析:本题学问范围限定是政治生活学问,设问指向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实质是考查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的措施,可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府切实履行职能、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角度回答。答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6分)(2)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履行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依法打击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分裂行为;履行好经济职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7分)(3)坚持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巩固同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7分)(4)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依法有序地参加政治生活,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6分)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需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别重要性。做好宗教工作,必需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发挥好宗教团体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阔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爱护广阔信教群众合法权益,深化开展法治宣扬教化;提高法治观念,坚决抵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侵害。(1)结合材料,分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宗教工作的缘由。(12分)(2)请你就如何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学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1)可以从我国的国家性质、现实状况、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等方面组织答案。(2)较为简洁,依据教材学问干脆作答即可。答案:(1)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一样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子。长期以来,一些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有利于加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气凝合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每点3分)(2)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酷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4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从事宗教活动要听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3分)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3分)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