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预应力 施工 方案.doc
某某大桥预应力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某某大桥是龙子湖周边生态治理开发项目中的重点工程,桥址位于蚌埠市东西向主干道的东海大道上。为特大型桥梁,桥型新颖、技术复杂、工期紧、任务重。为保证预应力施工的质量,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特编制本方案。编制原则:在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的前提下,力求经济,组织合理。二、编制依据1、 蚌埠市某某大桥设计文件;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IJ041-2000);3、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CJ29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IJ071-98);5、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市某某大桥施工组织设计”;6、预应力技术及材料设备;7、建筑施工手册;8、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手册;三、工程概况1、桥梁总体布置该桥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为60km/h,双向六车道,设计荷载标准为:城A级,电力、电讯等管线随桥过河,其它管道不在桥上过河。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沿桥长分为三联(中联和两个边联)。全桥共四道伸缩缝,设置在每联梁端。桥梁总长796m,两个边联跨径组合分别为28m+5×30m,中联跨径组合为45m+2×65m+90m+2×65m+45m。桥梁横断面布置为:0.3m(护栏)+3.0m(人行道)+3.0m(非机动车道)+1.0m(机非分隔带)+21.0m(行车道)+1.0m(机非分隔带)+3.0m(非机动车道)+3.0m(人行道)+0.3m(护栏)=35.6m。桥梁中间凸曲线坡度为3%和-3%,竖曲线半径为4500m;两侧凹曲线坡度东侧为0.32%,西侧为-0.25%,竖曲线半径为4000m。全桥沿线共设四对观光平台,分别设在两主墩和4#、15#墩顶的人行道外挑结构上。桥梁中联梁长440m,立面造型为双飞雁,为变截面连续箱梁,其间梁底面呈抛物线变化的拱形,两座竖琴墩的设置使“拱”内梁的跨径由220m变为65m+90m+65m。中联两翼各长110m,变截面箱梁底面呈抛物线形变化,跨径组成为45m+65m。边联均为等截面连续箱梁,边联各长178m,跨径组成为28m+5×30m。中联箱梁为五室单箱截面,中间三个箱室底面水平,两个边箱室底板另设呈向上抬起的斜面板,坡度5%。中箱梁高度:跨中250cm,主桥墩处650cm,竖琴墩处320cm,分界墩处180cm,7#(12#)墩处266cm。边联箱梁为五室单箱截面,底面水平。边联箱梁高度180cm,顶板厚25cm,底板厚25cm50cm,腹板厚40 cm -60cm。中联箱梁按“沿梁长分为41个节段,用7个施工阶段逐段对称施工,分别以两个主桥墩为核心,对称的逐段支架施工,先形成两个“T”,再行跨中合拢”的施工方法,配置纵、横、竖三向预应力钢束或精轧螺纹预应力钢筋。中联箱梁内设置纵向预应力钢束,在桥面板及横梁内设置横向预应力钢束,OVM锚预应力体系,在中联箱梁端10m的范围内,7(12)墩顶前后各15m范围内,8(11)墩顶前后各20m范围内,9(10)墩顶前后各30m范围内设置竖向预应力钢筋,精轧螺纹钢预应力体系。边联箱梁按逐跨施工法配置纵向预应力钢束,在每个腹板内配置3束分段连续的钢绞线束,共18束,每束在梁端设置OVM1512锚具,在接缝处设置OVM15L12连接器。边跨底板内配置16束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束。中跨底板内配置8束纵向预应力钢绞线线束,与端部对应的8束连续,接缝采用OVM15L12连接器。在中间支点前后6m范围内的箱梁顶板上配置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束,每束一端采用P型锚,另一端锚固在接缝处,采用OVM1512锚具。2、水文气象本工程所在地蚌埠市属热带高压季风气候区,是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气候的过渡段,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四季分明,降雨丰沛集中,年季度变化大,年平均降水日为105日。年平均降水量为905mm。龙子湖之水源于东西芦山,由南向北经数条大沟汇入龙子湖。向北流至郑家渡口进入淮河,平均水深2米,流域面积140平方公里,常水位为17.5米,历史最大洪水位为21.27米,防洪设计水位为19米。 蚌埠市多年平均温度15.1,极端最高气温44.5,极端最低气温-19.4,年平均无霜期217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3水、电、交通、通讯条件水:生产区前沿东海大道有自来水管道并留有阀门,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电:与有关部门协调后可利用动力电网供电。考虑桩基施工的特殊性,以及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本工程必须同时自备满足工程正常施工需要的发电设备。通讯:该区域有程控电话网,无线电通讯良好,通讯服务系统完善。四、施工总体部署1、主要工程量部位材 料 名 称规 格单位数 量 备 注中联钢绞线j15.24T613.8精轧螺纹32 T100.718波纹管m68997.6锚具JLM32套3444锚具OVM157套80 锚具OVM159套96锚具OVM1512套2026锚具OVM1512P套48 锚具BM155套304锚具BM154套88锚具BM153套1648 边联钢绞线j15.24T348.5波纹管m37913.3锚具OVM159套190锚具OVM1512套464锚具OVM1512P套256锚具BM153套2304锚具BM154套56连接器OVM1512套2602、组织机构3、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图穿束、预应力安装清理孔道养生混凝土浇筑埋设波纹管留置砼试块预应力筋制作预应力材料试验张拉预应力筋压砼试块张拉机具标定制作水泥浆试块灌浆机具、配合比准备孔道灌浆割除预应力筋、封锚压水泥浆试块验收五、预应力材料选择1、预应力筋 a水平向预应力筋:根据设计要求,水平向预应力筋选用ASTM A416-90a技术标准 270级低松驰预应力钢绞线,直径j15.24,面积A=1392,标准强度Ryb=1860Mpa,弹性模量E=1.95×105 Mpa,控制张拉应力k=0.75 Ryb。b竖向预应力筋:根据设计要求,竖向预应力筋选用按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预应力高强粗钢筋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的40Si2MnMoV精轧螺纹钢筋,直径32,面积A=8042,标准强度Ryb=885Mpa,弹性模量E=2.0×105 Mpa,控制张拉应力k=543KN。2、波纹管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按GB4175.1铠装电缆冷轧钢带技术要求生产的冷轧钢带卷制成的双波金属螺旋管。具体见下表:序 号波 纹 管 内 径对 应 锚 具钢 带 厚 度145JLM320.28270OVM1570.30380OVM1590.30490OVM15120.30560×19BM1530.30670×19BM1540.30790×19BM1550.303、 预应力锚具体系根据设计要求预应力锚具体系选择如下:a OVM 锚固体系参数b P锚固体系参数C BM锚固体系参数d JLM锚固体系参数e OVM15连接器参数4、张拉设备选择根据预应力设计要求,及预应力的相关参数选择如下张拉设备:锚具类型千斤顶型号外形尺寸张 拉行 程最大张拉 力油泵型号油缸面 积(2)JLM-32YDC650型195×440180750 kNYBZ4/5016200OVM15-7YDC2500型400×4931802750 kNYBZ4/5052100OVM15-9YDC2500型400×4931802750 kNYBZ4/5052100OVM15-12YDC3000型445×5252003500 kNZDB6/6361600BM15-3YCN23型110×580160160 kNYBZ4/503770BM15-4YCN23型110×580160160 kNYBZ4/503770BM15-5YCN23型110×580160160 kNYBZ4/5037706、其他设备选择灰浆泵 HB3型挤压机 YJ500A型六、进场材料和设备的验收与保管1、预应力材料、预应力材料的运输、存放、防锈1) 运输:为防止预应力钢材在装运及储存过程中物理损害与腐蚀,将预应力钢绞线包装于装运箱内运输,任何受到损害和腐蚀的钢材均不能使用。2) 存放:钢绞线使用前集中存放在离开地面的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并覆盖防水帆布。高强螺纹钢吊装时尽量避免碰伤螺纹,并防止堆放时自重变形。锚具运输和存放时,应防止机械损伤和锈蚀。3) 防锈:预应力钢绞线在穿入管道后,短期内能完成张拉灌浆时,可不采取防锈措施,否则应在管道内放入防锈剂。、预应力材料的检验1) 钢绞线进场的钢绞线必须具备厂方的质量保证书,同时要有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合格的自检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拉力试验,松驰试验。a 组批验收:预应力钢绞线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作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b 检验项目: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间距试验。另取3盘做力学性能试验,屈服强度和松弛试验,每次不少于一根。2) 精轧螺纹钢预应力钢筋应具有厂方的出厂的质量保证书及自检报告,自检报告的内容包括:外形尺寸的检查,拉力试验,冷弯试验。a 组批原则:精轧螺纹钢应分批验收,每批由同一外形截面尺寸,同一热处理制作和同一炉号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b 检验项目:对每批钢筋中进行表面质量与偏差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痕,钢筋表面允许有局部凸出,但不得超过螺纹筋的高度。检查合格后从每批钢筋中选取4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3)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性能、规格和数量。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验收批的划分: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夹具应以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以不超过500套组为一验收批。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a)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中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b)硬度检验,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取5片,每个零件测试3点,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来做试验,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c)荷载锚固性能试验当质量证书不全时,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时,经上述两项试验合格后,应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不符合要求,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夹具或连接器)为不合格品。(d)张拉试验的锚固能力:锚夹具的类型符合设计规定和预应力钢筋张拉的需要,用预应力钢材与锚具组进行张拉试验时的锚具效率系数,不得低于0.9。2、波纹管加工与检验(a) 螺纹管成型采用螺旋管成型机进行卷制,要求螺旋咬口必须为右旋,折叠咬口的重叠部分长度必须大于钢带厚度的8倍。(b) 所有突出波纹各处均应用圆弧过渡,不允许有折角。(c) 所有卷制成型的波纹管,按同一生产厂生产的同一批钢带、由同一台卷管机生产的同一规格的波纹管,每50000m为一批,任意抽取6个试件进行尺寸检验,合格后,每三个为一组进行集中荷载及荷载作用后的抗渗漏试验,另三个进行均布荷载及荷载作用后的抗渗漏试验。(d) 任意抽取3个圆管或6个扁管试件进行抗弯曲渗漏性能试验,扁管在长、短轴方向各弯曲三个试件。(e) 所有加工成型并检验合格的波纹管应集中堆放,存放处要求为离开地面的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并覆盖防水帆布,以防止锈蚀;堆放时不允许堆放过高,以防止堆放时自重变形。3、张拉机具的检查、校验张拉机具的检查、校验: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千斤顶和压力表配套使用和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5校验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当采用实验机校验时,以千斤顶实验机的读数为准。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对千斤顶进行重新标定: 油压表指针不能退回归零,更换新表后; 千斤顶、油压表和油管进行过更换或维修后; 张拉时出现断筋而又找不到原因时; 张拉设备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或连续使用200次后; 油压表受到大的冲击时; 停放3个月不用后、重新使用前。七、施工方案1、 波纹管安装、 波纹管使用前应检查其表面有无孔洞,波纹管接头采用大一号波纹管连接,套接处用胶带缠裹,并用铁丝绑扎,防止水泥浆渗入孔道内。为减少波纹管接头数量,波纹管制作时按不同的设计长度进行卷制,原则上小于20m的一次卷制,超过20m的分段卷制,接头尽量设在直线段。同时要求内管接触要严密。、 波纹管安装时,必须沿预应力筋穿束方向顺纹安装;对接时,必须顺纹对接,以免穿束时产生毛刺。、 波纹管安装时应严格控制其位置,保持线形,确保孔道与锚垫板垂直,由于波纹管本身轻,在混凝土内柔软变形的原因,在安装时用短钢筋每隔1m(曲线段加密至0.5m)与结构钢筋焊接作定位筋。、 为防止灌注混凝土时波纹管上浮而使孔道偏离设计位置改变预应力受力状态,在孔道内穿筋或穿束加重。、 混凝土浇筑后抽出压重物进行清孔,以保持孔道畅通。、 波纹管根据不同情况在不同位置设灌浆孔和排气孔:a精轧螺纹钢筋,在A、B型锚垫板内侧波纹管处设置,下端为灌浆孔,上端为排气孔;b设有固定端的预应力孔道在固定端留置排气孔,张拉端锚垫板预留孔为灌浆孔;c两端张拉的锚垫板预留孔两端分别为灌浆孔和排气孔;d预应力孔道较长或曲线变化较多的在预应力孔道高点处增设排气孔。、排气孔的具体做法是将预应力孔道上开口,用带嘴的塑料弧形压板(或用扁铁制作的马鞍卡)与海绵垫片覆盖,并包扎严密,防止漏浆堵塞排气孔,再接内径为16的增强塑料管。、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必须切实好预留孔道的位置、形状、外观,在电焊作业时,禁止电焊火花触及管道,以免烧伤孔道。、锚垫板随波纹管一同安装,安装是锚垫板、波纹管必须同一轴线,并垂直于槽口或齿板,槽口和齿板的普通钢筋必须与结构钢筋连接,当槽口和齿板的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筋冲突时,普通钢筋可适当移位。2、预应力筋的制作和安装、 预应力筋下料必须严格按设计的结构长度LP+工作长度L1,工作长度L1具体计算办法如下:a 精轧螺纹 L1=B+Lc+Lq=22+200+400=622b 扁锚两端张拉 L1=F×2×2+ Ly =50×2×2+ 50×2 =300c 扁锚一端张拉 L1=F×3+ Ly×2 = 250d 圆锚两端张拉 L17=(F+ Lx+Lq)×2=(60+10+493)×2=1126 L17= L19=1126L112=(F+ Lx+Lq)×2=(70+10+525)×2=1210e 圆锚一端张拉P型锚具 L1P=F+ Lx+Lq- LP=70+10+525-595=10连接器 L1L=F+ Lx+Lq =70+10+525=605Lj扁锚夹片长度Ly钢绞线预留长度50mmLq液压千斤顶长度Lc液压千斤顶撑脚长度200mmLx限位板厚度10mmLPP型锚具计算长度595mmLL连接器计算长度805mm、钢绞线切割时,应在每端离切口30-50mm处用铁丝绑扎,切割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好的钢绞线应进行编束。编束时用20#铁丝每隔2-3m绑扎一道,铁丝口应向里。编束时应先将钢绞线理顺,并尽可能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绑好的钢绞线束编号挂牌,并分类堆放。 、钢绞线固定端的组装:钢绞线固定端的组装设备采用YJ500A型挤压机,千斤顶的活塞杆推动挤压套通过喇叭形模具,使挤压套直径变细,硬钢丝螺旋圈脆断并嵌入挤压套与钢绞线中,以形成牢固的挤压头。制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挤压模内腔要保持清洁,每次挤压后都要清理一次,并涂抹石墨油膏。b、使用硬钢丝螺旋圈时,各圈钢丝必须并拢,其一端必须与钢绞线端头平齐。c、挤压套装在钢绞线端头挤压时,钢绞线、挤压模、活塞杆必须在同一直线上,以免挤压套被卡住。d、挤压时压力表读数控制在40-45MPa,个别达50 MPa时应不停的挤压。3、预应力筋穿束 、预应力筋穿束按以下分类:a、竖向预应力筋采用先穿法;b、一端张拉预应力筋采用先穿法;c、横向预应力筋采用先穿法;d、两端张拉纵向预应力筋采用后穿法。、先穿法除精轧螺纹采用先安装预应力筋后装波纹管的办法,其他均采用先安装波纹管后穿预应力筋的办法。、先穿法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因预应力管道破损,而使水泥浆进入管道。混凝土浇筑时经常检查预应力筋能否在管道内自由移动。、后穿法在混凝土浇筑时和穿束前必须认真检查预应力孔道,具体办法是在预应力孔道两端来回拉动两头带钢丝的子弹头壳状的物体,确信孔道畅通后用高压气或水清洗管道。、后穿法穿束时采用卷扬机,卷扬机钢丝绳与预应力筋之间用特制的牵引头连接后,开动卷扬机慢速将预应力筋从一端牵引至另一端,卷扬机采用1-2吨单筒慢速卷扬机。、预应力筋安装后根据不同情况对预应力进行保护:a、对在混凝土浇筑及养生之前安置在管道中,但又没有及时压浆的预应力筋,根据不同条件、不同时限外采取防锈蚀和防腐蚀措施。不同条件的间隔时间如下:空气湿度大于70%,允许时限为7天;空气湿度40%-70%,允许时限为15天;空气湿度小于40%,允许时限为20天。b、在预应力筋安装在管道中后,管道端部应密封,以防止水气进入。c、当在安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对全部预应力筋和波纹管都必须进行防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其他损坏。4、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配比时如氯离子总含量大于水泥用量的0.06%,必须采用掺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等防锈措施。、混凝土下料时必须注意,沿波纹管两侧对称下料,以免混凝土挤压波纹管,导致波纹管错位。、混凝土振捣时,振动器严禁碰撞波纹管、预应力筋、预埋件,并经常检查模板、管道、预埋件、锚垫板,以保证其位置及尺寸。、混凝土振捣时,对箱梁腹板与底板、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预应力筋锚固区以及其他钢筋密集区,特别加强控制,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混凝土浇筑并初凝后,开始养生,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20MPa。、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开始预应力张拉。5、预应力张拉与锚固、 预应力锚固体系安装 张拉前高空部位必须搭设操作平台,张拉操作平台要有足够承受张拉设备和人员荷载的能力。 预应力锚固体系安装前先清除锚具与锚垫板接触处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残渣,并检查锚固混凝土的密实性。 安装锚具工作锚板必须对中,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千斤顶上的工具锚孔位与构件端部工作锚孔位排列一致,以防钢绞线在千斤顶穿心孔内打叉。 张拉设备安装时,直线预应力筋,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必须重合;曲线预应力筋,张拉力的作用线必须与孔道末端中心线的切线重合。 精轧螺纹钢张拉前先选择配套的张拉头,将垫板与螺母安装在构件端头,安装时注意排气槽不能装反。、张拉方式的确定:根据某某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预应力形状与长度,以及施工方法的不同,确定以下预应力张拉方式:a、 竖向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采用一端张拉的方式进行张拉。b、 横向扁锚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采用两端、单根钢绞线张拉的方式进行张拉。c、 横隔梁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采用两端、分批张拉横向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进行张拉。d、 纵向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采用两端、分段、分批张拉横向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P型采用一端张拉的方式进行张拉;连接器采用一端、分段张拉的方式进行张拉。e、 伸长值大于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伸长值时采用分级张拉的形式进行张拉,其具体做法是将张拉过程分成几次,每次均实施一次张拉锚固工艺,每一轮的初始油压即为上一轮的最终油压,每一轮拉力差值应取相同值,以便控制,一直到最终油压值锚固。、张拉顺序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使结构及构件受力均匀,不产生扭转、侧弯,不应使混凝土产生超应力,不应使其它构件产生过大的附加应力及变形等。因此在张拉时应遵循同步、对称张拉的原则。此外,安排张拉顺序应考虑尽量减少张拉设备的移动次数。张拉顺序一般为先横梁、再腹板、底板、顶板、底板、横向、竖向;先中腹板、后边腹板;纵向先跨中、后跨端。具体原则如下:、阶段预应力钢束随施工阶段张拉,阶段束即指锚固于节段线和底板处的腹板纵向预应力钢束;、有支架施工的现浇部分在本跨合拢后,即可张拉本跨的预应力钢束,顶板和底板束交替张拉:张拉顶板钢束应对称于每个腹板,由内向外对称张拉;张拉底板束,其顺序同样为对称于每个腹板由内侧向外侧对称张拉。 、横、竖向预应力钢束在纵向预应力钢束完成之后张拉,横、竖向预应力钢束张拉交替进行。在支架拆除之前,全部横、竖向预应力钢束必须张拉结束。、扁锚张拉时按先张拉中间钢绞线,后对称张拉两边钢绞线。、横梁预应力筋张拉时,先将中间一排预应力筋至上而下进行张拉,再至上而下分层,每层由内向外交替张拉。、张拉程序按设计要求及规范列表如下:预应力筋张拉程序实际伸长量量测纵、横向钢绞线束0 0.1k(量L0) 0.2k(量L1) 1.0k(量L2)校核伸长量(满足) 1.03k(持荷5min) 锚固 L2+L12L0竖向精轧螺纹0 0.1k(量L0) 0.2k(量L1) 1.0k(持荷5min量L2)校核伸长量(满足) 锚固 L2+L12L0纵向钢绞线束当预应力筋的总伸长量大于千斤顶的张拉行程时0 0.1k(量L0) 0.2k(量L1) 0.5k(量L2) 千斤顶回程 0.5k(量L4) 1.00k(持荷5minL5)校核伸长量(满足) 锚固 (L5L4)(L22L0+L1)、施加预应力:a、预应力张拉前,先开动油泵向千斤顶内供油,使千斤顶张拉缸伸出千斤顶2cm,后将工具锚装在千斤顶的另一端,并在工具锚夹片背面涂上润滑油后装紧工具锚夹片。b、油泵给千斤顶张拉油缸供油,按三级加载过程中依次上升油压,分级方式为10%、20%、50%、100%、103%逐级加载并量测伸长值,随时检查伸长值的偏差。千斤顶伸长值的量测方法:理论伸长值小于千斤顶张拉行程,可通过在初始应力下量测油缸外露长度L1(两端张拉为两端伸长值之和),在相应最大荷载下量测油缸外露长度L2(两端张拉为两端伸长值之和),通过公式L=L2+L12L0;理论伸长值大于千斤顶张拉行程,采用分级张拉,在初始应力下量测油缸外露长度L1(两端张拉为两端伸长值之和),在相应分级荷载下量测油缸外露长度L2(两端张拉为两端伸长值之和),在二级荷载下量测油缸外露长度L3(两端张拉为两端伸长值之和),在相应最大荷载下量测油缸外露长度L4(两端张拉为两端伸长值之和),通过公式L=(L5L4)(L22L0+L1)。c、伸长值校核:按规范要求张拉采取的控制为双控,即实行应力控制的同时进行伸长值校核,将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控制在±6%以内,否则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加以调整,方可继续张拉。d、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及时检查预应力筋断丝、滑移情况,要求精轧螺纹不允许有断筋或滑移出现;钢绞线每束钢绞线中单根钢绞线内钢丝断丝或滑丝不得超过一根,同时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得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当预应力筋断丝、滑移数量超过规定值时,应进行更换,在不能更换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e、张拉到规定油压后,持荷检验伸长值,实施锚固:对精轧螺纹钢锚具,用专用工具拧紧螺母后,千斤顶卸载锚固;OVM锚具千斤顶卸载后锚固。f、钢筋束张拉完毕,千斤顶回油,拆卸工具锚和千斤顶后,检测张拉端的预应力筋的内缩值,如实测的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大于规范规定值,则应改善操作工艺,更换限位板,并对已张拉的预应力筋进行补偿张拉。预应力钢材锚固与回缩量容许值: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体系为6mm;预应力精轧螺纹锚固体系为1mm。同时检查夹片缝隙的均匀性和外露值,一般为2-3。 内缩值的具体检测方法如下:千斤顶卸荷前量缸体外露值L1,千斤顶卸荷归零时量缸体外露值L2,计算千斤顶缸体内钢绞线的弹性回缩值L3,计算回缩值L= L1- L2- L3g、钢绞线多余长度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外露的锚固长度为3cm。对已张拉的预应力体系必须加强保护,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h、 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必须认真填写施工记录:每个测量计、压力表、油泵及千斤顶的标定号;测量预应力钢材延伸时的初始应力;在张拉完成时的最后拉力测得的延伸量;千斤顶放松以后的收缩量;在张拉中间阶段的延伸量及相应的拉力。、孔道压浆、材料选择a、水泥:采用梁板同种标号且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不允许有结块现象。b、水:不允许有对预应力筋和水泥有害的成分,每升水不得含500mg以上的氯化物和任何一种其他有机物。c、外加剂:采用低含水量、流动性好、最小渗出及膨胀性的外加剂,并不得含有任何对预应力筋和水泥有害的成分,本工程选择北京冶建特种材料公司生产的JP型膨胀剂、JG-4(C)型缓凝减水剂。、配合比选择a、水灰比控制在0.40.5之间,掺入外加剂时,水灰比减至0.35。b、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3小时泌水率<2%,泌水24小时内全部被吸回。c、稠度控制在(1418)s之间,流动度为150-200,自由膨胀率控制在10%以内。d、水泥浆强度R28=45MPa根据试验选择配合比如下:水: 水泥:减水剂:膨胀剂 675:1350:18.42: 150、孔道压浆前必须认真检查构件孔道、泌水孔、排气孔是否畅通,并对锚具夹片缝隙和其他可能产生漏浆的部位用高强度水泥浆封堵。压浆时从低层向高层逐层进行。、水泥拌制后应经常搅动并在3045min内用完,对因故导致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为提高其流动度可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拌制的水泥浆,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滤网过滤。、根据梁板长及孔道布设情况,孔道采用一端压浆。压浆前用压力水清除管道内杂质,并用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积水吹出,然后压浆,在箱梁另一端通过安装临时阀控制压浆密实与饱满,在孔道压满后通过加压泌水一次性成型。在压浆过程中,依次将排气孔打开,待浆液压到后关闭排气孔。竖向孔道应从低处向高处压浆。、压浆必须在张拉后24小时内进行。压浆应在5以上的环境温度进行,如低于5时,采取加温措施(如采用30水调制水泥浆),同时保证构件温度在压浆后8小时内不得低于5,当气温高于35时,压浆应在夜间进行。、压浆采用UB柱塞式灰浆泵,压浆工作应连续进行,如出现故障,压浆不能一次完成,应立即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孔道。压浆时灰浆泵压力应控制在0.5-0.7Mpa;当孔道较长压力应控制在1.0Mpa;竖向孔道压力应控制在0.3-0.4Mpa。压浆时以另一端饱满和排出与浆液相同稠度的水泥浆为密实标准,同时在关闭出浆孔后,保持2min不小于0.5 Mpa的稳压期。、每台班制作水泥浆试块三组,作为质量验收资料,水泥浆标号不低于40号。、孔道压浆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填写压浆记录。、预应力封锚孔道压浆并验收后即槽口进行封堵施工:、锚前将封锚范围内混凝土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除锚具上堵浆的材料。按设计要求绑扎锚固钢筋网。、采用18竹胶板,并在竹胶板与已浇混凝土接触面上通长粘厚1,宽3的双面胶,特别是外露的槽口,必须保证外观质量,在箱梁浇筑时就必须预留向外露槽口供料的预留洞。、封锚混凝土特别是外露槽口必须采用与结构混凝土相同配比的C50混凝土,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色泽相同;浇筑时振捣器不允许碰撞锚具和钢绞线。混凝土浇筑后加强养生,以免新老混凝土接触面产生裂缝。、预应力计算、预应力理论伸长值L=PPL/APEPL预应力筋的长度() L =LP+ L1AP预应力筋的截面积(2) 钢绞线 AP =1392;精轧螺纹AP =804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2)钢绞线EP=1.95×105 N/2精轧螺纹EP=2.0×105 N/2L1预应力筋的工作长度LP预应力筋的设计长度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根据设计要求预应力张拉力如下: 精轧螺纹 PP= P=543KN曲线预应力筋PP= P(1-e-(Kx+µ)/(Kx+µ)e=2.6628P预应力筋的设计张拉力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K=0.0015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µ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 µ=0.25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预应力钢绞线(单根) P=195.3KN预应力钢绞线束PN=n×195.3KN预应力钢绞线(单根) PP= P(1-e-(Kx+µ)/(Kx+µ)预应力钢绞线束 PP=n× P(1-e-(Kx+µ)/(Kx+µ)n预应力钢绞线束钢绞线的根数、油泵油压表读数油泵油压表读数按千斤顶和压力表标定后的回归方程计算(具体见预应力张拉油压读数表)。 、张拉注意事项、千斤顶使用注意事项 a、千斤顶不允许在超过规定的负荷和行程的情况下使用。b、千斤顶在张拉前应提前向油缸内供油,并使张拉缸外露2。c、千斤顶使用时必须活塞外露部分的清洁,使用完毕后,各油缸必须回程到底,进出油口必须堵塞或覆盖。d、千斤顶张拉升压时,应观察有无漏油,千斤顶位置是否偏斜,并及时调整。进油升压必须徐缓、平稳,回油降压时应缓慢松开回油阀,并使各油缸回程到底。e、千斤顶维修或更换压力表后,必须重新标定。、油泵使用注意事项 a、油泵和千斤顶可使用10#、20#液压油,液压油每月过滤一次,油箱定期清洗并保持85%的油位,不足时用相同的液压油补充。尽量避免在负温下工作。b、油泵和千斤顶油管和外露油嘴停止使用后应进行封堵,防止杂物进入液压系统。c、油泵严禁超负荷作业,安全阀必须按额定或使用油压调整,严禁擅自调整。d、油泵运转前,应打开全部调节油阀,空负荷运转正常后,关闭回油阀,匀速向千斤顶供油,并认真检查压力表的工况。停止工作时,缓慢松开回油阀,压力表归零后,拆卸千斤顶的油管连接螺母。严禁在负荷时拆换油管和压力表。e、油管应为不小于3m高压油管;油泵接电源时,必须设接地。、张拉安全注意事项a、 在任何情况下作业人员严禁站在预应力筋两端,并在千斤顶后设防护装置。作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站在千斤顶两侧。b、 油泵开动过程中,操作人员严禁离开工作岗位,并经常检查预应力体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张拉结束后切断电源后,方可离开。c、 张拉作业时应注意保持工具锚夹片的清洁和润滑;张拉过程中如出现单根钢绞线滑丝或断丝,更换后用小千斤顶单根张拉。d、 张拉结束后及时灌浆、封锚。八、资源配置计划1、劳动力计划预 应 力 施 工 劳 动 力 需 用 计 划 表 时间2004年2005年工种9月10月11月12月1月管理人员1212121212砼工1010101010钢筋工55555木工55555预应力张拉工1616161616灌浆工66666波纹管安装工88888其它2020202020合计82828282822、材料需用计划(一)部位材 料 名 称规 格单位数 量 备 注中联钢绞线j15.24T613.8精轧螺纹32 T93.7波纹管45 m11273.380m1144.470 m488.790 m33823.960×19m28036.670×19m1262.990×19m4808.6锚具JLM32套3444锚具OVM157套80 锚具OVM159套96锚具OVM1512套2026锚具OVM1512P套48 锚具BM155套304锚具BM154套88锚具BM153套1648 边联钢绞线j15.24T348.5波纹管80m4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