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
某某市某某县城西环线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某某工程处某某县城西环线项目部 某某年五月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某某市某某县城西环城公路工程是一级干线公路。西环城公路北起省道304与沱湖镇中心大道交汇处,工程起点桩号为K0+000,向南跨越怀洪新河后在龙湖职中东侧经过,穿越龙潭湖农场后于头铺花园村东北侧与省道306(蚌五公路)工程终点桩号为K6+020.654,全长6.02km。工程范围内桥梁共有3座,其中特大桥1座(怀洪新河大桥),小桥2座,另需新建箱涵及管涵共15座。全线道路两侧铺设雨水管道,道路路基宽度60m。另包含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交通设施及其他工程。城西环城公路设计标准横断面工程终点工程起点城西环城公路工程地理位置1、道路工程道路全长6.02公里,标准横断面为:路基宽60m8.5m(绿化带)+1.5 m(人行道)+ 5m(慢车道)+1.5 m(边分隔带)+11.5m(行车道)+4 m(中央分隔带)+11.5m(行车道)+1.5 m(边分隔带)+ 5m(慢车道)+1.5 m(人行道)+8.5m(绿化带)=60m。1.1路面工程行车道车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粘层改性乳化沥青(PC-3)中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ES-3)0.6cm透层乳化沥青(PC-2)基层38cm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10%石灰土垫层15cm级配碎石(K4+750K5+050)桥下辅道及慢车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粘层改性乳化沥青(PC-3)中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ES-3)0.6cm透层乳化沥青(PC-2)基层30cm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10%石灰土垫层15cm级配碎石(K4+750K5+050)人行道路面结构:6cm砼人行道砖+3cmM10水泥砂浆+20cm 4%水泥稳定石屑。1.2路基工程1、一般路基处理填方路基边坡坡率为1:1.5,坡脚设1米宽护坡道。农田、耕地路段路基基应清表压实,清表土厚度为50cm。填料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砂类土,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该通过试验段确定,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50cm。本工程仅有少量挖方路基,坡率为1:1。本工程所在地位淮北平原区,取土困难,工程用土可开采山皮石,取土位置在小溪镇化明堂村距头铺镇约24KM,综合运距26.7KM。路基强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及控制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路床填料压实标准及填料强度要求路基压实度指标表 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料容许最大粒径(mm)填料最小CBR值()填方路基030961008308096100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610083080961005注: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二、土质路堤填料压实标准及强度要求路基压实度指标表 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料容许最大粒径(mm)填料最小CBR值()填方路堤80150941504150以下931503注: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三、石质路堤填料压实标准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厚度(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重度(KN/m3)孔隙率(%)上路堤0.81.5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不大于23下路堤1.5以下6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不大于25中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厚度(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重度(KN/m3)孔隙率(%)上路堤0.81.5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不大于23下路堤1.5以下5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不大于24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厚度(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重度(KN/m3)孔隙率(%)上路堤0.81.5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不大于23下路堤1.5以下6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不大于252、 特殊路段处理 本工程特殊路段处理包括:桥头段路基处理、鱼塘、河沟路段路基处理、高液限土地基处理和软基处理。(1)软件基处理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本工程的软土地基分别采用浅层开挖换填、水泥搅拌桩等方法处理。1) K1+220K1+453段软土埋深浅,厚度为2.5m左右,辅道地基采用浅层开挖换填碎石法。2) 对于K1+453K3+800软土路段,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间距1.5米,正三角形布置;搅拌桩桩体直径50cm,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90天强度不小于1.2MPa,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按照打穿软土层设计,桩底进入硬土层不小于0.5米。检测验收时以抽芯强度满足要求为准。3)对于怀洪新河桥头路段,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搅拌桩设置范围包括桥台桩前12米,桥台后设30米过渡段,一个桥台处理总长度为42米。台后处理区桩间距1.2米,正三角形布置;桥头过渡段及台前锥坡区桩间距从1.3米逐渐过渡到1.5米,间距1.3m设3排、间距1.4m设3排,其余间距为1.5m。搅拌桩桩体直径50cm,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90天强度不小于1.2MPa,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按照打穿软土层设计,桩底进入硬土层不小于0.5米。检测验收时以抽芯强度满足要求为准。1.3道路附属工程1、挡土墙本工程路基及近期桥梁两侧均采用放坡形式,仅在怀洪新河大桥两侧引道与地面辅道处,地面辅道人行道外侧采用“L”型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人行道外侧挡土墙上需设置栏杆,跨线桥引道与地面辅道之间的挡土墙上需设置防撞墙。2、附属构筑物包括人行道及护坡等,并在K1+995、K4+270、K4+485、K4+660、K5+800、K5+965处设置单孔1500圆管涵及K4+540、K4+655、K5+400处设置单孔1000圆管涵,以满足地方水系的畅通。2、桥涵工程2.1怀洪新河大桥怀洪新河大桥共长816m,起点桩号为:K0+649.2,终点桩号为:K1+465.2,其中桥跨组成为:5×3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2×52m(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66m+110m+66m)(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4×30m+3×3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全场816米。2.2跨河小桥梁本工程需新建跨河小桥梁共计2座,具体分布如下:里程桩号(m)跨径组合桥宽(m)桥梁总长(m)结构形式备注上部结构下部结构K3+4801339.520预应力空心板梁桩式K3+9831339.520预应力空心板梁桩式2座新建跨河桥梁桩基均采用了1000钻孔灌注桩。2.3箱涵工程根据西环线公路沿线河道规划要求,K0+468、K1+670、K1+800、K2+235、K2+730、K5+030处,仅需考虑水网灌溉功能,故设置盖板涵。盖板涵尺寸:K0+468、K1+800、K2+235盖板涵为单孔箱涵,单个内孔3*2.5m;K1+670、K2+730、K5+030处盖板涵为双孔箱涵,单个内孔3m*2.5。3、排水工程本路段雨水采用自排的形式。由于西环线公路路宽60m,雨水管道按双管设计。在道路的东、西两侧各敷设一根雨水收集管,到近河道的出口处,采用二根雨水管道合并为一根排出。雨水口连接管均采用DN300HDPE双壁波纹管。DN300排水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基础采用10cm中粗砂并找平,“T”形橡胶圈接口,中粗砂坞膀至管外顶。Ø500Ø1500排水管道采用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级管,“O”形橡胶圈接口,C15砼基础,中粗砂或石屑坞膀至管顶以上50cm。机动车道内的窨井盖采用重型带铰链球墨铁窨井盖座,检查井位于绿化分隔带、人非混行道时,井盖座采用轻型带铰链球墨铁窨井盖座。所有管道均采用开槽埋管方法施工。管材、接口形式及工程数量表名称管径管道接口施工方法数量(m)埋深(m)排水管道工程HDPE双壁波纹管DN300“T”型橡胶圈接口开槽埋管26861.0承插式钢砼级管5001500“”型橡胶圈接口开槽埋管111664、附属工程4.1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是设置在道路沿线给予交通车辆行驶以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标示的交通管理设施。本工程交通标志尺寸确定如下: 警告标志 90cm 禁令标志 80cm 指示标志 500*240cm指示标志采用中英文对照,汉字字高推荐为40cm。交通标志材料如下:标志板采用铝合金材料,板面采用定向反光材料。园形标志采用卷边固定,大型指路标志采用镶边加固,标志立杆采用钢管材料,涂以灰色。标志板与标志杆结构和构件,均须与本市现有的交通标志一致,以保持良好的互换性,标志板的支承应根据所在位置的视线及标志板的结构选用单柱式、双柱式、悬臂式、F式、T式、门式以及附着式等。2、道路标线道路标线是标示在道路上的明确车辆行驶路线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主要包括行车道边缘线、行车道分界线、出入口标线、导流线、停靠站标线、停止线、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预告标示、路口导向车道线和导向箭头等。4.2照明工程选用高压钠灯作为道路照明光源。该光源光效高,寿命长,透雾能力强,是理想的道路主照明光源。结合道路近远期横断面布置,减少远期施工对照明工程的影响,一般路段在边绿化带对称布置双叉杆灯,车行道侧灯具离地10m,慢车道侧灯具离地8m,布灯间距25m,采用半截光型灯具,机动车道侧光源采用250W高压钠灯,非机动车道侧光源采用150W高压钠灯。交口处在车行道边布置三头投光灯,光源采用400W高压钠灯,灯具离地12m。桥梁段在车行道边布置单头灯,光源采用250W高压钠灯,灯具离地9m,辅道外侧布置单头灯,光源采用150W高压钠灯,灯具离地9m。道路标准横断面路灯布置图引桥段路灯面置图引道段路灯面置图西环线公路照明供配电工程全长约6.02km,总照明需用功率约430kW。考虑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方案,在工程范围内设置11座10/0.4kV-80kVA的箱变,供电半径600m,箱变容量不考虑除路灯照明外的其他用电。本工程照明负荷定为三级负荷,每座箱变需向电力部门申请一路10kV电源。照明配电线路采用YJV1kV5×25电缆穿电力管沿人行道埋地敷设,埋深0.7m,穿越道路时采用GG100钢管保护。在每座路灯旁设置电缆手井,以便于接线。桥梁上照明配电线路穿电力管沿防撞墙内敷设,在每座路灯旁设接线箱,以便于接线。采用以光控和程控相结合的自动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控制方式。电气保安采用TN-S制,每套路灯利用基础作为重复接地体,接地电阻Rd4。4.3绿化工程人行道行道树+4.0m中央分隔带绿化带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布置考虑行车防眩等功能要求,以低矮的常绿、色叶植物为主体,构成富有韵律变化的几何图案。中央隔离带的每隔50m左右交替种植珊瑚与瓜子黄杨。 珊瑚和瓜子黄杨外侧种植葱兰和麦冬。色叶灌木选择红叶石楠球。行道树选择香樟按6米一株种植。二、工程地质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某某县城西侧,为冲积平原,地面高程1317m。2、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下水位埋深0.5-1.95米。地下水受季节性降水的影响。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3、工程不良地质线路沿线分布一定数量明沟渠、塘及小河流,其中淤泥及淤泥质土厚度0.5-1.1m,平均在0.8m左右,路基填筑前需清除。在K1+220-K3+800路段存在厚度不一定软土层,需进行软基处理。根据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形平坦,深部地基土分布较为稳定,且拟建场地覆盖层较厚,因此本场地属稳定场地,上海地区可不考虑软土震陷的影响。拟建场地适宜建造本工程。4、地质情况路基地段地层特性表土层层号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状态土 层 描 述素填土0.40.816.37-14.92松散、可塑褐灰色,灰黄色,稍湿,主要分布于沿线河道坝基及其两侧以及沿线道路路基2种植土0.30.616.28-12,。21松散褐灰色,灰黄色,灰黄,稍湿,含植物根系,主要分布于全线低液限粘土0.81.914.1210.93软塑-可塑灰褐,褐色,灰黄,黄褐,含少量贝壳残体高液限粘土1,305,6511,289,82硬塑褐色,黄褐,夹低液限粘土,含少量铁锰结核高液限粘土1,104,5010.178.0软塑局部可塑灰色,含腐殖质及贝克残。低液限粘土0.43.55.43可塑-硬塑褐色、灰黄、黄灰、黄褐,少量铁锰结核钙质结核,桥梁地段地层特性表土层层号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状态土 层 描 述粉土4,104,44中密黄褐色,饱和,含少量粉砂粉质粘土1,702,5011,8911,27软塑-可塑褐色,含腐殖及贝壳残体,夹粉土薄层,底部含少量粉砂淤泥质粉质粘土1.301,50.599.77软塑灰色,含贝壳残体及腐殖质粉质粘土1.1011.114.994.44可塑-硬塑黄褐、褐色、灰黄色,含少量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局部夹贝壳残体,局部夹薄层粉土,粉土单层厚10cm粉土1.66.13.348.69稍密-中密黄褐、黄灰色,灰黄色,黄褐,黄色,饱和,含少量粉砂,局部含钙质结核,夹粉质粘土及粉砂薄层细砂8.90-2.61稍密黄色,饱和,含少量粉土粉质粘土1.006.20-14.01-18.41软塑青灰,灰色,黑灰色,局部呈可塑状态,夹粉土超薄层,局部可见贝壳残体细砂1.508.60-16.13-24.43密实青灰,灰色,饱和,夹粉质粘土薄层,局部含砂质结核体,呈胶结状态,局部含少量砂浆及砾石粉质粘土0.601.60-17.23-21.91可塑-硬塑深灰,灰绿色,灰色,夹粉土薄层,含少量砂浆细砂6.00-24.41中密灰色,饱和,顶部含少量砾石及贝壳残体,35-36.8m含卵石,局部粒径达8cm粉质粘土5.309.30-32.61-35.63可塑蓝灰色,含粉砂,夹粉砂薄层,局部粉土呈胶结状态粉土2.00-43.61密实蓝灰,饱和,局部粉土呈胶结状态粉质粘土12.80-71.56硬塑-坚硬灰绿色,黄褐色,夹粉质粘土薄层,含少量钙质结核三、 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本工程所涉及的文件如下:1、某某市某某县城西环线公路新建工程施工图;2、某某市某某县城西环线公路新建工程招投标文件;3、本集团实力和已建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本集团内部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文件。所涉及的施工技术和标准如下: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8-2005)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7-2005)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96)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6、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236-2006)7、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TJ08-308-2002)8、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技术规程(CECS122:2001)9、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TJ18-2003)1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234-2001)14、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TJ08-202-2007)15、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9-2005)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19、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2、钢管扣件水平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016-2004)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4、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25、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GBJ08-90-2003)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89-99)2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编制原则公司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装备,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突出工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的施工方案控制,关键部位实施措施,优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我集团强有力的专业化、标准化施工能力和施工作业水平,以及同类型的施工实践经验实现快速施工的既定目标。保证重点、兼顾一致,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而有序,工艺连接紧凑的现场施工,确保工期。制定创优目标,严格执行各项保证措施。充分配备施工所需劳动力、材料、设备、施工机械等设备和人力资源、施工工地最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针对工程现场实际拟定针对性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应该完成和工作项目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实行经济核算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的技术组织措施。3、工程目标尊重设计、服从监理、服务业主。以高度的工作责任,精心组织;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的施工,将完美的工程交付业主。质量目标:群体优良工程,主体工程确保优良。安全生产目标: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设备、火灾、管线交通事故,争创上海市平安工地。文明施工目标:不发生各类污染环境事故,争创市级“文明工地”。工程进度目标:满足业主总进度计划要求,按时完成各节点形象进度计划。第二章、施工总体布署一、施工管理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为保质保量文明安全地圆满完成整个工程,本工程管理体系将采取在公司领导班子集体领导下,各科室密切配合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设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现场的施工组织管理, 全权负责本标段的组织安排、生产经营、内外关系协调、材料供应、安全监督、质量验收等工作,全面认真履行合同,做到使业主满意,社会认可。恪守承诺。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经管副经理、项目书记,组成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下设工程管理部、质量检验科、计划经营科、材料、设备供应科、资料室、测量室、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等科室,组成项目经理部。加强现场材料、设备、人员等的管理,确保工程优质、安全、高速地完成。项目经理部要有对公司负责的精神,精心组织,安排施工,提高公司的社会信誉。2、项目组织管理网络现场组织管理网络见下图所示: 3、施工总体流程施工顺序的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4、 施工平面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5、施工总体进度计划5.1总工期安排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于某某年6月1日开工,并于某某年11月30日竣工。总工期540日历天。5.2 施工工期关键节点控制计划本工程关键节点控制计划如下表所示。施工关键节点计划表项次关键项目施工时间日历天1施工准备某某.6.1-某某.6.15152路基工程某某.6.16-某某.7.313803排水工程某某.12.1-某某.8.312754路面工程某某.3.10-某某.10.312035桥梁工程施工某某.6.16-某某.10.204926附属工程某某.7.1-某某.11.101337工程验收与收尾某某.11.11-某某.11.30205.3 工程总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后。6、 主要施工机械详见“附表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7、 劳动力配置计划本工程劳动力配置计划如下表所示:劳动力配置计划表工种某某年某某年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管理人员101520252528302525252525252525201510电焊工52535405050505050505050504040402010木工10206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20架子工51520303535553555455555555545353010钢筋工103555606060606060606060606055504010起重工3551010151515202020202015151522砼工104040506060606060606060606050502010普通工5070959698991501492081501472002102182001809050机修工246766666666666662电工333333333333333331测量员666555555675675541驾驶员331515202525252525202020202010105二、 施工准备1、测量工作准备配合设计院尽快交接现场控制坐标点和水准基点,移交有关资料并编制测量方案,首先按照业主提供的测量成果书及交桩书,对本标段的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进行综合复核,确定其成果的精度是否符合测量规范的要求,并将复测的成果报请监理确认,监理复测确认后将其成果作为今后施工测量和复核的重要起始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业主提供的各测量基准点的坐标与高程数据或精度有了提高或变化,必须及时复核,并对各加密点重新测放,经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使用。由于整个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所以对平面及高程控制点一般必须三个月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情况及精度要求及时调整。2、技术准备(1)成立测量组并配备相应的设备以满足施工需要。(2)组建现场施工管理机构,现场办公。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到位,并根据施工需要,进行业务分工,明确职责范围,实行岗位责任制。(3)制定质量、安全、技术、试验等施工规范化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职责范围、方针目标、具体做法和保障措施等。(4)认真做好设计图纸审核及图纸现场核查工作。组织所属各单位召开技术交底会议,明确设计意图和标准,统一技术资料编制及管理办法,消除设计疑问。(5)分别组织做好向各个施工队进行专业技术交底。3、设备及物资准备(1) 工程开工前,完成各项施工用料的调查落实,经取试验合格后签订供货协议,并分期分批组织进场。(2)各种预制构件(管材等)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提前与构件厂签定供货协议,并提交构件加工计划。(3) 砼、沥青砼、水泥稳定碎石、场拌石灰土、砂砾混合料的供应要事先与搅拌站取得联系并制定供应计划。(4)材料在进场前先要向监理单位报审厂家资质和相关资料,经监理审核确认后方可进场。(5)材料进场要做好存放、保管工作,并认真进行标识。 4、场地清理及现场情况排摸进场后应立即开始场地清理工作,按照设计征地范围清理建(构)筑物、障碍物。摸清现场各类地上(下)管线、架空电力、电讯线,并做进一步核实,积极配合业主迁移管线或拆除构造物等工作,同时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居民、单位的关系,为临时和主要工程项目施工创造条件。5、交通组织方案编制及落实进场后由业主单位进行现场情况交底,并仔细分析工程文件施工图纸与现场情况,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优化细化,使其更具针对性。实施性交通组织方案完成后在最短时间内报业主单位、交警等相关管理部门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进行修改,方案通过后严格遵照执行。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主要项目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本工程道路施工包括清表、沟塘处理、路基处理、路基填筑、路面工程及附属工程等。道路施工顺序:审核设计有关资料及图纸施工放线开工检验清理地表沟塘处理原地面碾压检测地基处理填土摊铺整平洒水或风干碾压整平洒水或风干碾压检测重复填土压实至设计标高排水工程路面摊铺护坡工程。1.1施工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采用54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本测量工作较为复杂,难度较高。在工程开工前对各导线点坐标及水准点进行复核,确认无误、且满足规范相应等级的要求后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自己的结果,经同意后,进行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测量放样工作,按技术规范要求,随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有关资料及执行其有关指令。1.1.1导线点、水准点的布设由于本工程施工区域及周围有建筑物交通主干线及苗圃、河塘等障碍物,所以导线点及水准点都必须埋设牢固且通视。点位拟按深埋式水准基点的要求埋设和保护设施,点位的帽头采用铜或不锈钢,中间冲一小眼,可兼作导线点及水准点。考虑施工方便,点位的布设密度为200米一点,又考虑尽量不受施工影响,点位布设于离施工区域4555米范围内。1.1.2导线点、水准点的测设1、导线测量说明:(1)导线测量采用日本产尼康DTM532型智能全站仪。仪器精度:测角为”级,测距±3mm+2ppm。(2)定位放样时,对每点的测角必须不少于6个测回,测距不少于2测回,经自检无误,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建施工测回差4”,一测回比较差13”。(3)测边时对向测距,取平均值。(4)方位角闭合差应满足±10n”。 (5)导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1/T 1/150002、水准测量采用DSZ2型精密水准仪,测量时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fh±12 L1.1.3导线点水准点的使用由于埋设导线点,水准点的地基不很稳固,所以要对导线网、水准网进行定期复测,考虑本工程需要定为每月复测一次。为保证导线点的点位精度在5mm以内,在每次使用导线点时,必须对与之相邻的两导线点的夹角值进行检查,当夹角值与理论夹角值之差超过±5”时,就必须对整个导线网进行复测后方可使用。对水准点进行使用时,必须有另一点作为校核,当发现两点高差与理论高差之差超过 2mm,必须对整个水准网进行复测后方可使用。1.1.4测量标桩的保护施工中对所有重要标桩包括导线桩、桥轴桩、水准点中的重要控制点等作固定性保护,所有点号进行统一编号,并在水准点三角网等处树立易于识别的标志。由于本工程施工区域大,而基准测量控制点离施工区域较远,所以为了高精度的完成本工程,必须在施工区域周围引设高精度导线网和高程控制网。1.1.5道路施工测量放样1、道路中(边)线的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道路中心里程控制桩作为基准,采用全站仪及测距仪加密放出道路中心线。在恢复道路中心桩时,桩距在支线段顶为20m,曲线段为10m。平、竖曲线起止点和地形变化点必须加桩。(1)直线段道路中心线测量形式直线段道路中心线采用全站仪进行极坐标放样进行测量,将仪器架设在一固定控制点,后视对准另一控制点,调整方位后对各设计中心线里程点进行逐点放样,同时为减小误差,后视距必须大于两倍以上前视距。(2)曲线段道路中心线测量形式曲线段道路中心线采用全站仪进行极坐标及偏角法放样相结合进行测量,将仪器架设在一固定控制点,后视对准另一控制点,首先测量出直圆点及交点的位置,再将测定的直圆点作为测站按每隔510m距离对曲线断道路中心线细部进行逐点放样。2、道路高程的测量根据设计道路的竖曲线线形变化计算及加密标高点的中桩及边桩,然后在中桩及边桩上标出路基及各结构层的标高,并定期进行复合。在施工时要保护好中桩及边桩。高程控制点在一般路段施工中每隔20m设置一个加密网,在超高路段或竖曲线变化较明显的路段根据现场情况每隔510m设置高程控制网。在测设时应确保前后视距基本相等。1.2施工准备及注意事项在路基处理前,制定各项有关措施。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规模需做好以下环节:1、详细调查:包括地质勘察、土工试验以及处理方案、地下管线的分布及走向、以往使用经验的调查研究。2、科学分析:必要时通过现场试验,取得第一手资料。3、现场监测:注意现场收集数据。4、分析:以获得必要参数数据,用以验证设计、监测工程的可靠性。1.3淤泥、耕植土挖除在路堤施工前,根据基地的地质、水文、坡度、植被情况及填筑高度需挖除表层的淤泥和耕植土,以确保路堤的强度及稳定性。1、施工范围内的树根、草丛及树木可采取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伐树、除根和清除草丛作业。2、基地表层土为腐植土或淤泥时,采用挖掘机或人工将其表层土清除,厚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不小于50cm为宜。并予以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如发现草碳层、鼠洞裂缝、坑洞等,都必须注意处理好,以防造成日后塌陷。有些清除物(如腐殖土),路堤修筑后,可取回作为护坡保护层使用,也可作为中央分隔带及绿化带的回填土,这时应注意堆弃位置要便于取回。4、填方路堤,如基底为坡面时,在荷载作用下,粒料极易失稳而沿坡面产生滑移,因此在施工前必须注意对基底坡面处理后方能填筑。当坡度较小,在1:10至1:5之间时,只需清除坡面上的树、草杂物后,将翻松的表层压实后即可保证坡面的稳定。但当坡度较大,在1:5至1:25之间时,将坡面做成台阶形,一般宽度不宜小于1m,高度不大于50cm,而且台阶顶面庞做成向堤内倾斜4%6%的坡度。1.4路基处理本工程大部分为沟塘、苗圃、农田等不良地质状况,为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先对沟塘进行处理,然后分别对不同地质状况、不同结构地段分别采用欠载或等载预压、换填、水泥搅拌桩等方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1.4.1桥头路基处理填方路基与桥梁相接处,在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底面为填土高度的2倍,原路基开挖台阶,台阶宽2m,设向内3%横破,过渡段内填碎石土,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自路槽顶面设三层三向土工格栅,间距分别为:30cm、50cm、70cm,以下各层间距均为100cm,直至地面。1.4.2沟塘路基处理填沟塘时应设置挡水埂,再进行排水、清淤换填沙石。沟塘陡坎需挖成至少2米宽、内倾3%的台阶,再回填透水性材料至原地面,分层压实,确保基底的强度。1.4.3高液限地基处理高液限地基,填方小于1.5米的低填及挖方路段,应自路基顶面向下超挖80cm换填碎石后回填压实;填方高度大于1.5米路段,路基顶面应铺设30cm厚碎石隔水层,碎石顶面铺设反滤土工布。1.4.4软基处理K1+220K1+453段辅道地基采用浅层开挖换填碎石法。K1+453K3+800段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间距1.5米,正三角形布置;搅拌桩桩体直径50cm,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90天强度不小于1.2MPa,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桩底进入硬土层不小于0.5米。1.5路基填筑本工程采用拟采用山皮石路基填筑。一般路段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 1.5.1施工流程本工程路基填方采用挖掘机挖方自卸车运输推土机摊铺、整平压路机压实的施工流程。采用机械化一条龙作业,挖、装、运、摊、平、压、检测全部用机械化和先进仪器进行,由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