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docx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XX20*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20*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applicationofintegratedkitchenandtoiletinassembledbuilding(征求意见稿)20*发布20*.*-*实施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applicationofintegratedkitchenandtoiletinassembledbuildingDBJ50T-xxx-20xx主编单位:xxxxxxxx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前言根据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8447号)文件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设计与选型;5.施工安装:6.质量验收;8.使用维护。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内容解释。在本标准的实施、应用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交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标准科,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1总则42术语53基本规定63.1 一般规定63.2 技术性能74设计与选型114.1 一般规定124.2 建筑设计134.3 给水排水设计184.4 供暖通风设计214.5 电气设计215施工安装225.1 一般规定235.2 施工准备255.3 安装施工256质量验收286.1 一般规定286.2 验收297使用维护317.1 一般规定327.2 日常检查维护327.3 维修更换337.4 维护及保养337.5 定期检查和维护33附录A集成式厨房质量验收记录35附录B集成式卫生间质量验收记录37附录C集成式厨卫隐蔽工程质量验收检查记录39附录D集成式厨卫安装质量验收检查记录40本标准用词说明42引用标准名录43条文说明441总则.o.为规范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应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的要求,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工程质量,保证使用安全,制定本标准。条文德期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12016)71号)、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7)185号)、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通知(渝建CZOl9)436号)等文件,明确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呈现出“重结构,轻内装”的趋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不仅需要与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外围护系统、设备管线系统相协调,其工程质量更关乎到老百姓的住居体验和幸福指数。为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规范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实施,亟需一本标准来规范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建设,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的要求,全面提高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采用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设计选型、施工安装、质量验收及使用维护,其他的建筑类型可参考本标准进行使用。条文说明: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是一种装配式建造方式,不仅仅只能运用于装配式建筑,其他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都可以参照本标准进行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1.0.3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应以提高工程品质和效率,减少人工和资源、能源消耗及建筑垃圾为基本原则,满足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的要求。1.0.4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集成式卫生间integratedbathroom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墙面(板)吊顶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2.0.2集成式厨房integratedkitchen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和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2.0.3管线分离pipe&wiredetachedfromstructuresystem将设备与管线设置在结构系统之外的方式。2.0.4千式工法non-wetconstruction采用干作业施工的建造方式。2.0.5部品part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核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协同进行,应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及设备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2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应进行技术策划,统筹项目需求、技术选择、建设条件与成本控制要求。3.1.3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应遵循模数协调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内部设备布局应合理,进行标准化设计和精细化设计,且宜满足适老化的需求。3.1.4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应满足部品检修、更换以及设备管线使用维护的要求,宜采用管线分离技术。3.1.5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部品选型宜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部品选型时应明确关键技术参数。3.1.6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施工图纸应全面、准确,表达深度应满足施工装配的要求。3.1.7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施工应与主体结构明确施工界面,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应进行精细化管理,宜采用绿色施工模式,避免现场切割作业和建筑垃圾。3.1.8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应依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专业协同,保证工程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质量可追溯性。3.1.9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主要部品应在工厂内制作完成,提高装配化水平。3.1.10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采用的材料应满足绿色环保、燃烧性能、污染控制等国家及行业现场标准的规定。3.2 技术性能3.2.1 部品和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所用的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并优先选用绿色、环保材料。2应选用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的内装部品,满足制造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的要求,并宜执行优化参数、配合公差和设备管线等接口技术的规定;3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4所用材料的有害物质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相关规定;5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火、防腐、防蛀和防虫处理。3.2.2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卫生间可包含整体卫生间、整体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系统和集成式厨房系统等技术体系类型。条文说明:I整体卫生间由工厂生产的防水盘、壁板、顶板、支撑龙骨构成主体框架,并与各种洁具及功能配件组合而成的通过现场装配或整体吊装进行装配安装的独立卫生间模块部品,主要的特点是其壁板、顶板可不依附于卫生间外围合结构而独立承受荷载。2集成式卫生间系统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墙面(板)、吊顶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组合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系统。墙面为装配式墙面,需依附于卫生间外围合结构上,通过结构调平龙骨、连接部件等实现墙面装饰层和结构层的连接;地面采用薄法型钢架空模块、防水底盘及各类面层材料实现集成,吊顶采用面板和连接件实现集成。3整体厨房由工厂生产、现场装配安装的满足炊事活动功能要求的独立厨房模块部品,配置整体橱柜、灶具、排油烟机等设备管线,主要的特点是其壁板、顶板可不依附于厨房外围合结构而独立承受荷载。4集成式厨房系统由工厂生产的地面、墙面、吊顶、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组合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系统:其墙面为装配式墙面,需依附于厨房外围合结构上,通过结构调平龙骨、连接部件等实现墙面装饰层和结构层的连接;地面主要由型钢架空地面模块、调整脚、地板面层实现集成,吊顶由各种顶板面层材料和连接部件实现集成。3.2.3 装配式建筑集成式厨房、卫生间的组成构件应满足以下规定:I整体卫生间由防水盘、壁板、顶板、门窗及通用设备部品组成,整体厨房主要由地面、壁板、顶板、门窗及通用设备部品组成。2集成式卫生间系统、集成式厨房系统主要由集成顶面、集成墙面、集成地面、门窗及通用设备部品组成。条文说明:整体卫生间、整体厨房构件主要为SMC材料,所有组件在工厂内生产,防水盘(地面)、壁板及顶板一次性压制成型;防水底盘主要为SMC模压底盘,壁板主要为SMC模压墙板、彩钢墙板、天然石材贴面、铝蜂窝板墙板、瓷砖等,顶板主要为SMC模压顶板,门窗为集成的套装门、窗套组成:集成式卫生间系统地面防水底盘主要为FRP防水盘、SMC防水盘等,面层材料主要为蜂窝板墙板、瓷砖、天然石材等:集成式厨房系统地面主要为型钢架空地面模块(非采暖)、型钢复合采暖模块、自饰面硅酸钙复合地板等:集成墙面壁板主要为SMC墙板、彩钢板墙板、铝蜂窝复合板、瓷砖等,顶面材料主要为铝塑复合板、铝蜂窝复合板.、SMC复合板、彩钢板等,门窗为集成的套装门、窗套组成:ISMC是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强度高、质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了避免SMC抗碱性差,表现质感差的缺点,可在成型底盘表面复合上薄瓷片或薄石片,形成SMC复合板,使其表观感、使用寿命、保温等方面都有提升。2 .FRP(纤维增强塑料),乂称SRP,学名“纤维强化塑料”,更长观的被称是“玻璃钢复合材料"。由FRP制成的整体防水盘,不需要大型机械式高端压模成型机。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做出各种造型。它的明显缺陷是机械化程度低,使用寿命较短,成品材料不够细腻,无法满足高端及批量客户要求。所以适用于一些临时性或旧改类厨卫底盘。3 .铝塑复合板为铝塑板与复合纤维板复合而成,具有表面平整、质感良好、质量轻、质量稳定、防潮保温性能较好、安装快捷,检修方便等特点。4 .铝蜂窝复合板是通过聚氨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与防潮石膏板复合而成,具有质量轻、强度好、刚性好、质量稳定、安装简易、保温性能较好、易定制成型等特点。5 .彩钢板是薄铜覆PVC膜后与水银硅酸钙板复合而成的产物,其很好的弥补了塑料材料的一些先天不足,在强度、抗度方面的性能大大加强,在保温性能及空鼓感方面也得到了提升。6金属爬架+瓷砖(石材)°金属爬架体系是采用镀锌钢材定制加工而成,竖向爬架按3mm为基数定制接孔,便于满足市场所有规格瓷片。横向*片起分模及瓷片限位的作用。竖向爬架固定调平螺栓,采用硅纤维复合材料。耐候性、耐久性、防腐性都有很好体现,粘接剂采用耐候胶,面质采用双组份美缝剂勾缝。因爬架体系对工人施工工艺要求席,成本高,且受瓷片平整度及几何尺寸大大影响观感效果。所以只有在只存在大板瓷片,且质量好,大板石材或业主对空间利用要求高,空鼓感不接受的情况下使用。3.2.4 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集成卫生间整体性能应符合表3.2.4-1所示。表3.2.4-1集成卫生间整体性能指标项目部位性能要求通电电气设备工作正常、安全照度/Ix整体卫浴间内2100洗面盆上方15011wn处>150耐湿热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表面无裂纹、无气泡、无剥落、无明显变色电绝缘绝缘电阻/M带电部位与金属配件之间>5耐电压电气设备施加150OV电压,Inlin后无击穿和烧焦强度壁板、防水盘壁板、防水盘无裂纹、剥落、破损刚度顶板壁板顶板W6壁板5防水盘W3连接部位密封性壁板与壁板、壁板与顶板、壁板与防水盘连接处试验后无漏水和渗漏现象配管检漏给水管、排水管无渗漏条文说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521条住宅卫生间照度标准为100IX。2防水盘性能要求应符合表3.2.4-2所示。表3.24-2防水盘性能指标项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挠度(mm)3按现行国家标准整体浴室GB/T13095的规定执行巴柯尔硬度35耐砂袋冲击表面无变形、破损及裂纹等缺陷耐落球冲击表面无裂纹等缺陷耐渗水性无渗漏现象耐酸性外观无裂纹、无分层等缺陷巴柯尔硬度230耐碱性外观无裂纹、无分层等缺陷巴柯尔硬度230耐污染性色差4EW3.5耐热水性A表面无裂纹、鼓泡或明显变色耐热水性B表面无裂纹、鼓泡或明显变色防滑性能静摩擦系数COF0.60(干态)防滑值BPN260(湿态)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的规定执行3.2.5 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式隔墙宜采用带集成饰面层的轻质墙体,饰面层优先在工厂内完成,不应采用现场抹灰、涂刷等湿作业过多的工法;2安装墙板前,应对与墙体结构连接的吊柜、电器、燃气表等部品前置安装加固板或预埋件;条文说明:对J:不适合直接安装在集成厨房墙板上的设备或重型部品,需在安装墙板前,在具备承重的结构墙或隔墙龙骨等支撑构造上预先预留埋件或预装加固板。3集成卫生间墙板的接缝应采用止水构造,带面砖饰面的壁板宜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防水底盘应确保不漏水设计,并有沿墙立面反沿,转弯处为弧形以避免卫生死角,且应一次性挤压成型;4装配式楼地面宜采用架空、干铺或其他干式工法,采用架空层的装配式楼地面的架空高度应计算确定,满足管线排布的需要,并考虑架空层内管线检修的需要,应在管线集中连接处设置检修口或将楼地面设计为便于拆装的构造方式;5吊顶宜与通风、排烟、照明等设备设施集成生产,宜采用免吊杆的装配式吊顶:房间跨度较大时,应采取吊杆或其它加固措施,宜在楼板(梁)内预留预埋所需的孔洞或埋件。当采用整体面层及金属板类吊顶时,重量不大于Ikg的灯具、设备可直接安装在面板上;重量不大于3kg的灯具等设施应安装在次龙骨上,并有可靠的固定措施;6当卫生间采用整体安装时,宜优先组装整体卫生间,再砌土建墙体。条文说明*无需分拆成集成式部品进场,其宜按下列顺序安装:与土建同步的情况:利用垂直运输工具将整体卫生间放置在楼层的临时指定位置,待满足整体卫生间安装条件后,使用专用平移工具将整体卫生间移动到安装位置就位;调整好整体卫生间的水平、垂直度后,完成门窗安装、收口工作后,清理退场。7防水底盘、壁板及顶板技术要求应满足表3.2.5-1、表3.2.5-2、表3.2.5-3所ZjSo表32.5-1防水盘技术要求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长度±2用钢卷尺测量平行于防水盘长度方向的任意部位宽度±2用钢卷尺测量平行于防水盘宽度方向的任意部位对角±4用钢卷尺测量防水盘两个对角线长度差排污口孔距±2用钢卷尺测量防水盘内边缘与防水盘排污口中心的距离瓷砖高缝0.3用游标卡尺检查瓷豉间隙1.8,2用游标卡尺检查厚度24产品开孔。50mm,用千分尺准确读数后,取平均值弯曲强度2120MP游标卡尺、万能试验机、精雕机瓷戒与材料粘接强度0.4,-O.7MP表3.2.5-2壁板技术要求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长度±1用钢卷尺测量平行于壁板长度方向的任意部位宽度±1用钢卷尺测量平行于壁板宽度方向的任意部位对角±2用钢卷尺测量壁板两个对角线长度差厚度±1用钢卷尺测量壁板两端及中部瓷砖接缝高低缝0.5用游标卡尺检查瓷砖拼缝宽度±0.5用游标卡尺检查耐渗水性无渗漏GB/T13095-2008耐沙袋冲击表面无裂纹、变形、破损等缺陷GB/T13095-2008耐落球冲击表面无裂纹及玻璃纤维裸露等缺陷GB/T13095-2008表3.2.5-3顶板技术要求(整体卫生间)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气泡、划伤、裂痕、暗淡、粗糙不允许目测厚度±2游标卡尺挠度W7靠尺+水准仪4设计与选型4.1 一般规定4.1.1 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设计应遵循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空间布局、功能尺寸应满足使用要求。条文德密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作为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的具有装配式装修特点的产品,设计应从保证使用者生活安全和舒适的角度考虑。4.1.2 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部品设计应满足运输、安装、使用等方面的强度要求。杂文漫密集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的设计强度不仅应满足使用和安装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运输的要求,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4.1.3 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一体化的设计方式,设计应符合干式工法施工的要求,应采用标准化内装部品现场组装。杂文选密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标准化设计主要体现在通过不同的组合配置,以形成多样化形式,满足不同的设计意图。标准化则是强调选用通用的标准模块,该模块具有确定的功能,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具有通用性,同时具备便于组合、互换的特点4.1.4 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内各种管线接口应标准化,通用化设计,并应准确定位。4.1.5 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部品应提供可追溯和可查询的信息化资料。条文说明: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部品提供信息化资料是为了便于后期的维护、更换。4.1.6 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设计宜满足适老化需求。条文说明: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适老化设计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要求。在厨房、卫生间设计时选用,充分了解老年人生活特征,选用适合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使用的部品和部品集成技术,使老年人在使用上达到安全和无障碍。4.1.7 集成式卫生间的防水盘、壁板及其连接构造应满足防水防渗的要求;顶板、顶板与壁板的连接构造应满足防潮的要求。条文说明:卫生间属于多水房间,使用时除了地面容易积水外。室内空气的湿度变化非常大。考虑在卫生间淋浴使用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靠近壁板和顶板的材料在冬季出现大量凝结水。为了避免积水、凝结水、水气进入集成式卫生间与土建墙地面之间的空腔形成滞水造成霉变。应在积水区区域的连接构造做好防水防渗的措施。容易形成凝结水的区域连接构造应做好防潮措施。4.1.8 集成式卫生间的地面应满足排水、防滑、易清洁的要求。条文说明:为保证安全,卫生间的地面材料应选用防水、防滑、易清洁的材料,以免沐浴后地面有水而滑倒。4.1.9 集成式卫生间内不应安装燃气热水器。条文漫期因为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本身卫生间都是封闭空间,如果造成卫生间氧气缺失,在洗澡过程中容易造成缺氧,发生昏厥意外。4.2 建筑设计I集成式卫生间4.2.1 建筑设计应与内装系统设计统筹,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协同设计。杂文选密集成式卫生间协同设计可以避免因各专业设计前期考虑考虑不周,导致卫生间施工装修时所引起的拆改和浪费。可以通过设计协同,卫生间内装修设计在土建设计提前介入,集成式部品选型与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同步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也需要考虑集成式卫生间装修需要。包括内容有:卫生间布置和选型、吊顶预埋件命置、机电预留(比如插座预留等)、管线设备装修美化遮挡设计、管线设备检修口位置设计。4.2.2 集成式卫生间宜采用同层排水方式,并宜在主体结构设计阶段进行降板设计。同层排水所在区域的地面和墙面宜有防水构造,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的规定。当采用结构降板方式实现同层排水时,降板布置区域应结合排水方案及检修位置确定。降板而度应根据防水盘安装高度、卫生器具的布置方案、管道尺寸及敷设路径等因素确定。条文说明:卫生间设计时,防水是关键。可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保证集成式卫生间的整体防水性,宜采用整体防水底盘;二是卫生间地面和墙面宜有防水构造。由于国内市场对建筑层高的增加比较敏感,所以在结合同层排水技术应用时,经常采用局部降板的方式,其降板的高度应根据卫生器具的命置、降板取样、管径大小、管道长度等因素确定。一般,卫生间的净高不宜小于2200mm。同层排水可有效避免由于管线问题检修对相邻层的影响,与装配式管线分离的模式更加契合。4.2.3 集成式卫生间的尺寸选型应与建筑空间尺寸协调,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的规定,住宅宜符合工业化住宅尺寸协调标准JGJ/T445的规定,并符合以下规定:1集成式卫生间的尺寸型号说明宜为内部净尺寸;2集成式卫生间的内部净尺寸宜为采用nM(n为自然数);3集成式卫生间的构造节点和部件的接口尺寸宜采用分模数nM/2、nM/5、nM10o4集成式卫生间装修设计应对部品部件的设计、生产和安装进行全过程的模数进行协调,应统筹建筑设计模数与部品部件生产制造之间的尺寸协调。条文说明;集成式卫生间设计应实现与建筑结构之间的模数协调,采用标准化和通用化部品,并为内装部品尺寸协调和装配化施工创造安装条件。4.2.4 集成式卫生间应预留安装空间,其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1集成式卫生间壁板与外围护墙体之间的预留安装空间要求:壁板与墙体之间无管线时不宜小于50mm;敷设给水或电气管线时不宜小于70mm;采用墙排水方式敷设洗脸盆排水管时不宜小于90mm;2结构降板高度要求:采用同层排水后排式坐便器时不宜小于200mm;采用同层排水下排式座便器时不宜小于250mm;3集成式卫生间顶板与卫生间顶部结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50mmo若顶板上吊顶空间内还有其他设备需要较大空间,设计时需提前考虑。4.2.5 当集成式卫生间设置外窗时,应与外维护墙体协同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整体窗套形式,且窗洞口的开设位置不应影响内部配件的安装及功能使用;条文说明:集成式卫生间的壁板与窗户之间会形成空腔,当采用整体窗套的形式能够有效密封窗户与壁板之间的间隙。同时满足美观的需求。2窗洞上沿高度不宜高出壁板高度。当窗洞高度高出壁板高度时,应将窗户设计为上部固定扇,下部为开启扇。条文德期鉴于现代住宅建筑立面公建的趋向比较明显,当外墙卫生间出现幕墙或者齐上部梁下口设置窗户时,因集成式卫生间顶板上部与楼板之间存在设备空间。会造成窗户上部空间开启困难。当窗洞高度高出壁板高度时,应将窗户设计为上部固定扇,下部开启扇。并做好窗户与壁板之间的收口处理,避免潮气直接通过窗户进入空腔。3集成式卫生间的壁板与外围护墙体窗洞口衔接应进行收口处理,并应做好防水措施。条文说跖集成式卫生间的壁板与建筑外墙主体之间会形成空腔,窗户位置为潮气进入空腔的薄弱处,需要做好收口处理并做好防水措施。4.2.6 集成式卫生间门洞口部位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门洞位置应根据土建预留门洞确定,门洞中心线宜与集成式卫生间门中心线重合,以便安装:条文设密集成式卫生间的部品工厂化制作是属于大的趋势,为了保证安装的精确性和减少现场的二次作业,宜采用门洞中心定位,保证门框门套等及连接部件的标准化。2集成式卫生间的门框、门套应与防水盘、壁板、外围合墙体做好收口处理和防水措施;条如密集成式卫生间的壁板、防水盘与建筑主体之间会形成空腔,为了阻止积水或者潮气进入空腔,需要做好收口处理并做好防水措施。3门口处应有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条文选期集成式卫生间的安装在现实安装中常不设岛差,因地面通常有积水,鉴于无障碍设计时需要设置不超过15wn的高差和斜坡过渡要求,既然无障碍适用可以采用不超过15mm高差来实现挡水R的,非无障碍也应可以同样实现,所以在此建议按照无障碍的高差进行要求,不再区别非无障碍的情况。门口处的阻止积水外溢的宜措施采用15mm高的挡水门槛。4.2.7 当集成式卫生间的设备管线穿越主体结构时,应与内装、结构、设备专业协调,孔洞预留定位应准确。条文说明:当管道井在卫生间区域内部的时候,集成式卫生间可结合建筑设计预留管道立管空间,将风道、排污立管、通气管、给水立管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在管道井内。集成式卫生间给排水管线应采用标准化接口,并与建筑给排水、排风管线点位相协调。4.2.8 集成式卫生间壁板、顶板、防水盘材质应采用难燃型材料或不燃材料,燃烧性能应达到Bl级及以上;壁板、顶板面层材料应选用吸水率低、易清洁的材料,地面应选用吸水率低、易清洁的防滑材料。条文说明:从建筑装修内部防火要求的角度考虑。集成式卫生间壁板、顶板、防水盘才智的氧指数不应低于32,以减少火灾时的危险。对应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为Bl级及以上。同时结合卫生间为多水房间,建筑材料应采用吸水率低、易清洁的材料。地面应考虑防滑,保证使用安全。4.2.9 集成式卫生间的外围合墙体,除外围护墙、分户墙外,宜采用能承受龙骨及壁板荷载的轻质隔墙。轻质隔墙下端宜设强度不低于C20的混凝土反坎,且反坎顶部高于楼地面完成面应小于200mm,并应作泛水处理。条文说明IrI前国内常用的装配式隔墙主要有轻钢龙骨类、轻质水泥基板类及轻质复合板等类型。采用轻质装配式隔墙可利用隔墙的空腔敷设管线有利于装配式卫生间实现管线与结构分离,也有利于后期空间的灵活改造和使用维护。装配式隔墙应保证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当需要固定或吊挂物件,应预先确定固定点的位置、形式和荷载,应结合装配式隔墙类型,调整龙骨间距、增设龙骨横撑或预埋木方、实体灌芯等措施为外挂安装提供条件。卫生间为多水房间,轻质隔墙与主体之间为卫生间的连接薄弱处。为了强化墙裙处的防水性及隔墙安装的牢固性,要求在轻质隔墙下端设置强度不低于C20的混凝土条形反坎。且反坎顶部高于楼地面完成面不应小于200mm,并应作泛水处理。4.2.10 集成式卫生间采用装配式楼地面可承受的集中荷载应大于3kN,可调节支撑的允许使用荷载应大于5kNo条文选期集成式卫生间地面属于架空地面。为了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和避免人使用过程中出现空鼓感。对地面荷载和调节支撑处荷载提出要求。4.2.11 宜在与给水排水、电气等预留接口连接处设置检修口或检修门,检修口外应有便于安装和检修的操作空间。条文说明:集成式卫生间管线预招接口处检修口设置是卫生间一体化设计比较重要的一项,检修口宜设置在便于检修、相对隐蔽的位置,同时应结合卫生间墙面、吊顶设计做好美观处理措施。4.2.13 采用防水托盘的集成式卫生间的地漏、排水管件和相应配件应与防水托盘成套供应,并提供安装服务和质量保证。II集成式厨房4.2.14 集成式厨房的建筑设计应与内装系统设计统筹,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及管线系统协同设计。条文说明:集成式厨房协同设计可以避免因各专业设计前期考虑不周,导致厨房施工装修时,所引起的拆改和浪费。可以通过同步设计,厨房内装设计在土建设计提前介入,集成式部品选型与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同步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也需要考虑集成式厨房装修需要。包括内容有:厨房布置和选型、吊顶、橱柜预埋件布置、机电预留(比如插座预留等)、管线设备装修美化遮挡设计、管线设备检修口位置设计。4.2.15 厨房布置形式可采用单排型、双排型、1.型、U型等,厨房的净尺寸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和模数协调的要求。4.2.16 集成式厨房装配式墙面、吊顶及楼地面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材料。4.2.17 集成式厨房墙面应选用易清洁材料;需安装橱柜、厨房电器等的墙体,其安装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使其承载力应满足荷载要求。厨房家具、橱柜应与墙体进行可靠连接固定;墙体为装配式隔墙时橱柜宜与装配式墙面集成设计。条如期厨房在H常使用中产生较多的油烟和水,易黏附与墙体表面,因此,厨房墙面选材应结合材料的吸水、耐污染和易清洁等特性。墙面需要固定或吊挂重物时,可采用专用配件、加强背板、在竖向龙骨上预设固定挂点的可靠固定措施。4.2.18 集成式厨房应采用防滑耐磨、低吸水率、耐污染和易清洁的地面材料。楼地面宜采用架空、干铺或其他干式工法。当采用架空楼地面系统时,架空地板系统应设置防止液体进入架空层的措施。条文说明:厨房在H常使用中产生较多的油烟和水,因此,厨房地面选材应结合材料的防滑、吸水、耐污染和易清洁等特性。装配式装修的楼地面往往采用石材、面砖等块材或板材面层,块材或板材之间存在拼缝,楼地面与墙体之间有伸缩缝,在H常活动中若出现诸如饮品洒落地面流入架空层下时,因无法清理而产生霉变,从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所以需要对存放或使用液体的房间地面系统采取防止液体进入架空层的措施,用水房间更应如此。4.2.19 集成式厨房吊顶材料应选用易清洗的吊顶材料,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集成吊顶JG/T413的有关规定。痴凰g期厨房吊顶不仅要面对潮湿水汽的侵袭,而且炒菜时产生的油烟和异味也会黏附在其表面,时间一长便难以清理。因此耐锈、耐脏、易清洁是选择厨房吊顶材料的准则。4.2.20 集成式厨房管线应进行综合设计,除燃气管线外,其他管线宜设在厨柜背部或吊顶内,并应设置检修口。条文说明:上建部分包含该内容,整体厨房需考虑。4.2.21 厨房部品所用的材料、外观、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燃烧性能、理化性能、力学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厨房部品宜成套供应。4.2.22 家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家具宽度应符合模数协调要求;2集成橱柜宜采用防火、耐水、耐磨、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3在横向管线布置高度的家具背板应可拆卸或设置检修口;4应在柜体的靠墙或转角位置预置调节板安装口;5吊柜及排油烟机底面距离地面高度宜为140Omm1600mm;6工作台面高度宜为80Omm850mm,工作台面与吊柜底面的距离宜为50Omm700mm;7灶具柜设计应考虑燃气管道及排油烟机排气口位置,灶具柜外缘与燃气主管道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00mm,左右外缘至墙面之间距离应不小于150mm,灶具柜两侧宜有存放调料的空间及放置锅具等容器的台位。如如g期厨房家具包括橱柜、吊柜等,厨房家具的设计在满足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应结合人体行为学符合使用者的H常使用习惯。4.2.23 集成式厨房家具尺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4.3 .24集成式厨房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油烟机平面尺寸应大于灶具平面尺寸100mm以上;2燃气热水器左右两侧应预留20Omm以上净空,正面应留有60Omm以上净空;3燃气热水器与燃气灶具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00mm;燃气热水器上部不应有明敷的电线、电器设备及易燃物,下部不应设置灶具等燃具;4嵌入式厨房电器最大深度,地柜应小于500mm,吊柜应小于300mm;5电器不应安装在热源附近,电磁炉下方不应安装其他电器;6厨房设备应有漏电防护措施。条文说明:在厨房设备的设置中,燃气热水器与燃气灶具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00mm,是因为距离近易干扰,影响使用。厨房中热源一般包括散热器、炊具或其他产生热量的电器。4.2.25集成式厨房部品的设置间距和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台面及前角拼缝误差应不大于0.5mm;2吊柜与地柜的相对应侧面直线度允许误差应不大于2.0mm;3墙面平直线条下,后挡水板与墙面之间距禽应不大于2.0mm;4橱柜两侧完成面与墙面之间距离应不大于5mm;5地柜台面距离地面高度误差应在±10mm内;6嵌式灶具与排油烟机中心线偏移允许误差应在±20mm内;7台面拼接完成面不应错位,接缝不应靠近洗涤槽和嵌式灶具:8相邻吊柜、地柜和高柜之间应采用柜体连接固定,柜与柜之间的层错位、面错位应不大于1.0mm;9洗涤槽应满足安装使用要求。4.3 给水排水设计I集成式卫生间4.3.1 集成式卫生间的给排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相关规定。4.3.2 卫生间管线应进行综合布置,便于施工及维护;给水、热水管道引入管宜敷设在吊顶内,接卫生器具的给水、热水支管应固定在壁板或顶板外侧。4.3.3 应根据所采用集成式卫生间的管道连接要求进行给水、排水管道预留;建筑预留管道材质和连接方式应与集成式卫生间管道相匹配。当采用不同材质的管道连接时,应有可靠连接措施。条文说明:H前可供选择的给水排水管材种类及连接方式较多,在安装时经常出现与预留安装的官道河所选的集成式卫生间管道在材质和连接方式上不一致,所以为避免管道漏损,应有可靠的过渡连接措施。4.3.4 集成式卫生间的给水、热水、排水管道等预留接口应与建筑预留接口规格和位置一致。4.3.5 集成式卫生间的给水、热水控制阀门应设于便于检修的检修口处。4.3.6 应使用构造内自带水封的便器,且其水封深度不应小于50mmo4.3.7 洗面器、地漏等不带水封的产品应配置存水弯,其水封深度不应小于50mm。4.3.8 电热水器设置的安全阀泄水管应引至安全处。条文设密电热水器设于集成式卫生间吊顶等空间时,应将其安全阀泄水管引至安全的排水地漏处。4.3.9 管道外壁应进行标识;当使用非饮用水源时,供水管应采取严格的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安全措施。4.3.10 采用同层排水方式时,应按所采用集成式卫生间的管道连接要求确定降板区域和降板深度,并应有可靠的管道防渗漏措施;当采用异层排水方式时,排水支管、地漏等穿越楼板孔洞定位应准确。4.3.11 管道穿越有防水功能的壁板、楼板或墙体时,应有相应的防水措施。Ii集成式厨房4.3.12 厨房的管道管线应与厨房结构、厨房部品进行协同设计。竖向管线应相对集中布置、定位合理,横向管线位置避免交叉。4.3.13 集中管道井的设置及空间尺寸应满足管道检修更换的空间要求,并应在合适的位置设置管道检修口。4.3.14 当厨房设备管线穿越主体结构时,应与内装、结构、设备专业协调,孔洞定位预留应准确。4.3.15 给水管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4.3.16 给水管道,在通向厨房的给水管道上宜设置控制阀门;2水平管线可布置在地柜后部的管线区内,管线区宽度不宜小于80mm;3热水器水管应预留至热水器正下方且高出地面120Ornm1400mm处,左边为热水管,右边为冷水管,冷、热水管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