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精品解析: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1348624       资源大小:155.75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解析: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2023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D.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答案】A【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2 .为褒奖神舟十四号乘组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蔡旭哲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A.翟志刚王亚平B.叶光富王亚平C.陈冬刘洋D.聂海胜刘伯明【答案】C【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3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我国宪法是广大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B.C.D.(3X4)【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说明了我国宪法是广大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故说法正确;:普通法律只规定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故说法错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 .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宪法的这项规定()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保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说法错误,故排除;题文中的材料是对我国的经济制度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与题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5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下列不属于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的是A.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B.其他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C.各级行政机构只能按照上级机关规定确定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D.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ABD都属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C与“民主集中制原则”不符。故选C。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开展减贫行动()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表明我国人权保隙的主体是贫困人口表明提高收入水平是保障人权的全部内容说明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A.B.C.D.(3X4)【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把握。:贫困是人权的障碍,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我国开展减贫行动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说法正确;: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说法错误;: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不只是提高收入水平说法错误;故本题选7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下列举措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是()A.政府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8 .学校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C.保安对小偷进行捆绑殴打D.某网站开通“云”课堂让师生共享教育资源【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把握。A: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有利于提高职工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说法符合题意;B:学校加强安全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未直接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隙人权,B说法不符合题意;C:保安的做法侵犯了小偷的生命健康权,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C说法不符合题意;D:师生共享教育资源,有利于维护教育的公平,未直接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下列选项最能够体现这一准则的是()A.2022年12月4日,全国举行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活动8. 2022年12月4日至10日被我国确定为第四个“宪法宣传周”C2023年3月1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D.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的认识和把握。AB:题文中全国举行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活动、确定第四个“宪法宣传周",体现我国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AB说法不符合题意;C: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说明了国家机关必须遵守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C说法符合题意;D: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9.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本周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这次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有利于全体人民()A.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B.明确宪法职责,保障宪法实施C.遵守宪法规定,履行宪法职权D.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等知识。本题要求回答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对于“全体人民”的要求,A宪法监督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不是对全体人民的要求;B保隙宪法实施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C履行宪法职权是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要求;所以根据分析,排除ABC,答案选D。10.下列不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宪法监督工作的是()A.健全宪法的监督机制和程序B.公民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C.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D.对宪法实施情况实行监督检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AC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最高监督权,其加强宪法监督工作主要表现在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还要对宪法实施情况实行监督检查,因此ACD观点正确;B:没有涉及到宪法监督,B错误;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H.下列关于加强宪法监督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全面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就能杜绝腐败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能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A.B.C.D.(2X4)【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监督权力行使。: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需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是正确的选项;:观点太绝对;错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能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具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错误;故本题选12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违宪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这说明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解释宪法和法律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宪行为A.B.(2X3)C.D.(3X4)【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监督权力行使。: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体现了宪法监督的重要性,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解释宪法和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宪行为,是正确的选项;:不符合题干主旨;在题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属于这类问题的是()A.犯罪和刑罚的问题B.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C.婚姻、家庭关系D.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的根本大法性的认识和把握,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所以D符合题意;犯罪和刑罚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内容,A与题不符,故排除;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B与题不符,故排除;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婚姻、家庭的相关内容,C与题不符,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14 .下列是关于宪法、劳动法、外商投资法之间的关系图,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宪法外商投资法Ill劳动法B.劳动法苏商投资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外商投资法、劳动法是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分析可知,B正确,符合题意;ACD错误,应排除;故本题选15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小琪在网上创作小说并获得出版,行使了公民的文化权利B.王某大学毕业后不找工作,依靠父母生活,认为被父母抚养是自己的权利C.小琳经常迟到、旷课,认为学习是自己的权利,与别人无关D.李某在网上抹黑某明星,认为自己在行使言论自由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小琪在网上创作小说并获得出版,行使了公民的文化权利,A观点正确;王某大学毕业后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有赡养辅助父母的义务,不能依靠父母生活,B观点错误;受教育既是公民应该行使的权利,也是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C观点错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李某在网上抹黑某明星侵犯了明星的名誉权,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16 .某班同学运用法律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进行宪法宣誓,是在行使政治权利B.努力完成学业,是享有劳动权的体现C.主动申报纳税,是在自觉履行基本义务D.接受义务教育,是在行使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A:进行宪法宣誓,是在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A错误;B:努力完成学业,是享有受教育权的体现;B错误;C:主动申报纳税,是在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木义务;C正确;D: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D错误;故本题选C。17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权利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A.当事人之间和解B.请求有关部门调解C.向人民法院起诉D.通过仲裁机构仲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诉讼的知识点。ABCD:依据教材知识,诉讼是公民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权益的最后屏障,故C符合题意;ABD的说法与题意不符,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18 .如图内容说明()A.调解利于当事人相互谅解,解决纠纷B.和解是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方式C.和解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D.和解是解决纠纷,维护权益的最有效方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诉讼手段。C:漫画中用和解的方式解决了追尾事故,说明和解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故C符合题意;A:漫画未反映出调解的内容;A排除;B:和解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方式;B错误;D:和解是法律规定的解决纠纷的最方便,最快捷的一种方式,“最有效”的说法绝对;D错误;故本题选C。19 .多地相关法规规定,地铁车厢内禁止电子设备外放声音。对此,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下面观点正确的是()权利有范围,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声音外放是我的自由,侵犯我的自由要用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地铁车厢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车厢内人少的时候,我再打开外放声音A.B.©C.D.(3X4)【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题干中地铁车厢内禁止电子设备外放声音,说明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正确;:地铁车厢内禁止电子设备外放声音并没有侵犯自由,公民行使自由权利不能损害他人的自由权利;错误;:要遵守规则、遵守公共秩序,车厢内人少的时候也不能打开外放声音;错误;故本题选B。20 .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以及维权方式对应正确的是()3名游客在八达岭景区长城城墙上刻画,是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一乘客坐到其他舱位并拒绝离开被带下飞机,是民事违法行为,应提请诉讼李某高空抛物,将王先生砸成重伤还拒不赔偿,是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中学生小明因与小亮有矛盾,到处造谣小亮考试作弊,属民事违法,应提请仲裁A.B.(2X4)C.D.(3X4)【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类别及相应法律责任的认识。:联系教材内容可知,游客在城墙上刻画,扰乱景区秩序,破坏历史文化建筑,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李某高空抛物将人砸伤,触犯了刑法,是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所以正确;:该乘客坐到其他舱位扰乱了公共秩序,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所以错误;:小明到处造谣小亮考试作弊,侵犯了小亮的人格尊严权,是民事违法行为,双方可以协商道歉或者请求老师帮忙调解矛盾,没有必要申请仲裁,所以错误;故本题选c。21 .他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对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有杰出贡献,为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立下了不朽功勋。晚年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将他在科技事业上的奖金捐给了西部的贫困学生、抗疫一线工作者和他的母校。由此可以看出,他()8tlR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履职尽责,诠释使命与担当反映民意,依法行使财产权心系国家,奉献智慧与力量A.B.®C.D.(2X3)【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利益知识的认识和把握。:题文中钱七虎院士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出他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履职尽责,心系国家,为国家发展奉献智慧与力量,说法正确;:题文中钱七虎院士将奖金捐献出来,承担了社会责任,行使了财产的处分权,但未体现反映民意,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风22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安全曲11;*£9a一安全A<<KB.承担责任履行义务D.违法必究依法担责A.行使权利尊严生活C.保隙自由实现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义务。B: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依法纳税、遵纪守法、依法服兵役、维护国家安全都是公民必须要履行的法定义务,故B正确;ACD:描述与题文没有关系,故排除;故本题选B。23 .八年级某班举办“微时事微点评”活动,以下是同学分享的微时事,其中点评正确的是()序号微时事微点评未成年人李某使用母亲手机玩游戏充值1万余元,人民法院确认李某充值行为无效,游戏平台退还其充值款项法律保护公民的物质帮助权大学生张某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张某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基本义务罗某通过网络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犯罪问题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出租车司机王某发现有外国人随身携带不明装备在军事禁区附近测量,便拨打了12339举报电话王某履行了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A.®B.C.D.(3X4)【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人李某使用母亲手机玩游戏充值1万余元,人民法院确认李某充值行为无效,游戏平台退还其充值款项,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点评错误;:大学生张某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体现了张某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基本义务,正确;:罗某通过网络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犯罪问题,体现了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正确;:出租车司机王某发现有外国人随身携带不明装备在军事禁区附近测量,便拨打了12339举报电话,体现了王某履行了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错误;故本题选Co24 .中学生小斌等几个15岁的学生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后被公安机关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小斌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这则案例启示我们()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要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A.©©B.®C.D.(2X3)【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依法履行义务。:我们要遵纪守法。小斌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这启示我们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要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故正确;: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也要承担刑事责任,故排除;故本题选D。25 .在学习“权利与义务”这一内容时,老师引用了“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这一观点。下列叙述与这一观点意思相符的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要增强道德和法律意识公民的权利义务相统一A.B.C.D.(2X3)【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权利义务的关系、行使权利有界限的认识和把握。: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关系,不是相等的,说法错误;:题文中“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说明了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体现了公民的权利义务相统一,告诉我们要增强道德和法律意识,说法正确;故本题选I)。第口卷(非选择题)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6 .安全充电,防患于未然。2022年2月,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消防救援、公安等部门及街道(乡镇)等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违规充电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查处在建筑公共门厅、楼梯间、安全出口以及其他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及充电行为。除劝阻、制止和报告之外,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将逐步纳入征信体系。面对有关部门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管理,有的业主说,“既然我住在这里,我的地盘我做主,电动车停放在哪里,去哪里充电,我有权决定”。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该业主的观点进行评析。【答案】业主的观点是错误的。电动车违规充电是一种不尊重生命、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行为。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业主如若违规充电极易引发火灾,甚至可能危及他人生命。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每个人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在享有居住权的同时,也应同时履行维护小区安全、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因此,公民要做到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解析】【分析】考点考查:依法行使权利、权利义务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辨别分析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既然我住在这里,我地盘我做主,电动车停放在哪里,去哪里充电,我有权决定。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错误。论据: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论据:公民在享有居住权的同时,也应同时履行维护小区安全、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1.0分)27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I)根据漫画,填空。公章表示:笼子表示:阳光表示: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2)运用所学解读漫画的寓意。【答案】(1).公章表示:权力。.笼子表示:制度。(2)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规范权力运行。【解析】【分析】考点考查:规范权力运行。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规范权力运行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公章可链接权力关键词:笼子一可链接制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规范权力运行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可链接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规范权力运行。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经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如图是关于现行宪法的全民讨论相关数据。1982年全面大讨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稿,北京召开政治局扩大会,原本组织3000人讨论,后来组织了5000人讨论。第四稿,民主党派及党政机关共8000多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讨论,最后提出了5900多条修改意见,中央采纳了100多条。第七稿,人民日报发社论号召全民大讨论,1.5亿人参加讨论,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前后共收到讨论意见118万条。为什么说“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答案】我国宪法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是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依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的理解,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校开展了一系列宪法宣传活动。小诺和同学们积极参与,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记录。【活动1:晨读宪法】学校开展晨读宪法活动,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两条宪法条文。以下是小诺的推荐。宪法条文摘录认识第五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1)请根据小诺推荐的宪法条文,补充两点关于宪法的认识。【活动2:板报宣传】宣传组的同学出了一期关于宪法的板报。(2)请为这期板报设计一个标题。【活动3:主题班会】小诺所在班级召开了“保障宪法实施”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在班会上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小诺:公交车上失主发现手机被偷后,要求对全体乘客进行搜查,我表示反对.小方: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父母在我的提醒下,进行选民登记,参加投票选举.(3)写出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至少两个)(4)结合上述三个活动,说明学校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意义。【答案】(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等。(2)木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能够从宪法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给出标题,即可给分。例如,我们的一生离不开宪法的保护。(3)本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能给出2个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即可给分。(4)学校开展晨读宪法活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了解宪法;板报宣传的内容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宪法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更好地认同宪法;主题班会中分享各自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行动,能够激励我们更好地在生活中践行宪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增强宪法意识和维护宪法权威等知识。【详解】(1)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根据教材所学分析题文: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说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说明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等;故答案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等。据此作答。(2)本题要求设计一个标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宪法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进行设计即可,示例:我们的一生离不开宪法的保护。(3)本题考查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给出具体做法即可,示例:严肃认真地参加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等。(4)本题考查学校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的意义,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教材所学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故根据教材所学可以从更好地学习了解宪法、更好地认同宪法、激励我们更好地在生活中践行宪法等角度分析作答,故答案为学校开展晨读宪法活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了解宪法;板报宣传的内容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宪法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更好地认同宪法;主题班会中分享各自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行动,能够激励我们更好地在生活中践行宪法。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3月10日,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国徽高悬,熠熠生辉。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宣读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贵,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铮铮誓言,郑重承诺。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时刻注定载入史册,激荡在亿万人民心中。请用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设立宪法宣誓制度的认识。【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当选之后向宪法宣誓,是对宪法的遵守,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设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认知宪法,自觉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宪法。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宪法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我国设立宪法宣誓制度的认识一可链接宪法的地位+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公民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解析: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