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docx
-
资源ID:1337665
资源大小:12.9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docx
中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中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教师作为教育最直接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应充分整合身边的各种教育资源去开展教学工作,达成教书育人目标。中学美术课程是学校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校园文化是学校自然环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所学校自建立起通过长期物质投入和精神积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有效载体。将中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实现互促进,共发展,是学校开展全面育人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中学教育研究领域探讨的重要内容。关键词:美术教育,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全面发展引言:当前.,学校美育工作己经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丰富学生精神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美术教育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美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同时,校园文化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灵魂,是配合学校开展全面育人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在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师生凝聚力、服务各学科教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美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育人工作中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中学美术课程的学科优势,通过课外拓展,校本美育资源开发,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为校园文化增添新的活力,也应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构建静谧优美、自由和谐的美术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掘与展示。通过长期教育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中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一、发挥美术的视觉优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装饰和美化,优化校园艺术文化氛围美术又称为“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美术作品中直观的、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图形和色彩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对观者的思想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学校层面的校园环境改造和美化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才能完成,并且更新时间间隔较长,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而结合美术课程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环境装饰、美化,所有的美术作品均由学生亲手制作,亲手布置,并且根据美术课程进度和主题需要,及时、快捷的更新装饰内容,增加了校园环境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亲切感。具体如何实施,以笔者学校为例,我校是一所完全高中,涵盖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两个层次的教育,校园空间、学生规模都较大,学校人文底蕴深厚,校园里的宣传橱窗、书画长廊、教室、楼道、图书馆、食堂等都是学生布置美术作品,美化校园环境的平台;在教室,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环境,装饰图书角、设计黑板报等。此外,我校还是省级智慧学校试点校,校园里除了几处大电子显示屏外,每间教室还配备了电子班牌,这些都成为了学生美术成果展示的平台,更新起来也更方便。通过以上活动,使参与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动手能力,广大师生也可以在校园里各个角落欣赏到充满美感和创意的美术作品,时刻都能获得艺术美的熏陶,拓宽了艺术视野,创设了可持续的、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美育环境,提升中学美术教育质量美国社会学家华勒最早提出了“校园文化”概念界定及内涵构成,认为校园文化除了校园的自然环境、功能格局、硬件设施等,也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教学理念以及师生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等。我认为构建良好的校园美育环境应从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同时开展:首先,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方式,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营造浓厚的美术教育和学习氛围,例如,绿色人文,全而发展"厚德求实,拓新奋进分别是我校的校训精神和办学理念,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制定了创建包含美术在内的艺术特色学校长远规划和目标;通过加强美术教师队伍建设,调动美术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各种校园宣传媒介,主题班会、美术课堂等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美术课程在完善人格、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升美术教育质量。其次,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们应该从美的视角,遵循美的原则去思考、去规划、去建造,使校园功能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和自然景观错落有致,教室宽敞明亮等,学生每天置身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都能深切感受到身边自然的美,体悟到艺术的美。最后,创建完善的美育设施。硬件设施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用美术教室、器材室,配足配齐各种教学设施和现代化教育设备,为美术教学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另外,美术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设备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为推进中学美术教育高质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依托校园文化为中学美术教学向课外延伸创设开阔的平台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好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各种美术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学生的美术课堂不应该只局限于教室之中,应将美术课堂由教室内部延伸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去,构建基础型、拓展型、特色型三结合的美术课程。如何有效利用好校园这个“大课堂?下面,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实践一:在高中美术鉴赏雕塑艺术单元中介绍到,雕塑按空间占有形式分为圆雕与浮雕,雕塑的材质有石材、金属、木头、泥土、综合材料等,雕塑按表现形式分具象雕塑、抽象雕塑等,如果在课堂中只借助书本和多媒体去展示和讲解,就略显枯燥和空洞,恰好在校园中就放置了三件雕塑作品,于是在课前预习阶段,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校园中的雕塑,结合课本按不同维度对它们进行分类,在课后拓展阶段布置了“观察雕塑与校园环境的关系,思考雕塑的功能和意义,感悟它们的美感”。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对雕塑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对雕塑的鉴赏品位。实践二:我校每年都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这也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活动,活动中,我与其他美术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绘画、书法、摄影、手工制作、电子板报等比赛,并在课上和课下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参与活动既发掘了学生的艺术特长和学习潜能,同时也促进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四、中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德育渗透效果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环境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都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德育氛围,中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加强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联系,必然会在德育渗透中发挥着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比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带领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设计班徽、班旗,布置读书角和讲台,既增添了班级的文化艺术氛围,形成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和新冠疫情防控组织学生创作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新冠疫情防控宣传画、校园安全教育宣传画等美术活动,并在校园中张贴展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书法进校园、剪纸进校园等,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传承,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美术教育、校园文化与学校其他教育资源一起承担着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创建人文学校、特色学校的重要使命。实现中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立足于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积极探索中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更深层次的联系,让高质量的美术教育教学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郑宝珍赖茄:中学美术学科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3王洪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年8月4严一平:从“以美养德”到“以美育人”一一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美育历程的反思.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1,41(01)吴丽斌: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年3月6潘芳:校本美术课程的设计与校园美术文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J当代创新教育,2010尹少淳:核心素养时代美术教师的成长.中国中小学美术,2019年9月8赵中建:校园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9于文书周晓光:美育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