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南宁市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docx
附件2南宁市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推进南宁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加快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目标,全面落实南宁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四大重点任务和十二大重点工程和行动,着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努力建设世界绿城,进一步擦亮绿城名片,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二、实施目标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2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3%和16%(以自治区下达的为准),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0%以上,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完善,绿色生活理念、绿色消费观念基本普及,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三、主要任务(一)构建现代化循环产业体系1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1)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对标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推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重点耗能行业实施节能降耗改造,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大力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可靠性高、寿命长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积极申报国家绿色产品。(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3)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依法对“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在化工、造纸、水泥、制糖、酒精等行业领域推进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4)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绿色家居等产业,鼓励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建材等领域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和建材绿色化,积极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工厂。(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5)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围绕产业链接循环化改造、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污染治理集中化改造、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等“四大”改造,加快推进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开发区(园区)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按自治区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六景工业园区、江南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开展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宾阳县黎塘工业园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工信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6)推进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2022年底前,完成南宁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广西一东盟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成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工信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广西一东盟经开区管委会,南宁经开区管委会)(7)开展园区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市场化运营、按效付费、社会监督新机制,争创国家级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信局等部门,各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8)推进绿色园区申报创建。加快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等特色的绿色园区,鼓励和支持南宁高新区、六景工业园区、江南工业园区申报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绿色园区。(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南宁高新区管委会、横州市人民政府、江南区人民政府)3 .提升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9)提高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以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包括粉煤灰、煤渣、白泥)、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培育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探索固体废物高效综合利用产业新模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市政园林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IO)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监管。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规范生产、收集、贮存、转移、处置等,实现大宗固体废弃物动态管理。(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4 .完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11)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完善南宁市城区、县、乡镇、村多级回收网络,推动城乡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一体化发展。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销售服务网络,开展废旧物资回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住建局、发展改革委、供销社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2)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南宁市跨境再生资源产业园、广西桂物资源循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和发展,打造废铝、废钢、废纸、废塑料及废弃电器电子产业循环利用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商务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3)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规范二手商品市场的发展,促进南宁市二手商品在定价、交易、售后等全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二手商品的环保有序流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4)创建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积极争取纳入全国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名单,编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示范城市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工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5.加强塑料污染治理(15)加强一次性塑料使用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使用,推广使用绿色材料制品、可再生品、可降解品、可拆解再利用产品等。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文广旅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6)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加大塑料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积极组织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集中化和产业化。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工信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7)推广塑料替代产品。推广使用可重复使用环保购物袋,引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引导和整合塑料(含可降解塑料)制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工信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6 .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18)落实执行快递包装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各环节监督管理,推进快递包装材料源头减量。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9)加强电商和快递规范管理。严格落实绿色快递包装产品采购和使用的引导和约束机制,减少一次性塑料泡沫箱等的使用,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到2022年,全市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85%,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4万个;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6万个,全市基本实现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0)推进快递包装源头减量。加大绿色循环共用标准化周转箱推广应用力度,积极配合自治区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工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供销社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7 .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21)促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住宅、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推广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筑路材料制备技术及装备,鼓励企业研发推广建筑垃圾减量化控制技术及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成套技术,促进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政园林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2)推动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大力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新技术,构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循环产业链,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储运、分类处理能力。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政园林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3)创建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积极争创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利用试点,在条件合适的城区、开发区配套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立建筑垃圾收集、分类、直运和再利用一体化的资源化利用机制。(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住建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8 .促进废旧机动车(含车用电池)循环利用(24)大力推动废旧机动车回收利用。加快南宁市跨境再生资源产业园、报废机动车拆解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报废汽车、电动车、摩托车等机动车拆解及深加工,构建废旧机动车拆解加工循环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横州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5)加强骨干企业培育。培育废旧机动车(含车用电池)综合利用骨干企业,研究制定支持汽车拆解行业企业发展政策,促进报废机动车流入规范、专业的回收拆解企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工信局、大数据发展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6)规范废旧车用电池回收利用。以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动力铅蓄电池和锂电池、启停铅蓄电池为重点,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协同上级主管部门建立规范有序的回收利用体系。支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专业回收企业、梯级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共建回收网络。配合自治区开展车用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7)强化退役动力电池领域应用。推行退役动力电池在储能领域的二次应用,开展退役电池作为铁塔基站储能电池应用试点,提高余能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安全管理等技术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9 .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28)提升再制造产业规模。建立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旧件回收、再制造加工体系,壮大发展再制造产业。支持再制造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实施一批再制造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29)构建造再制造产业链。推动再制造企业与上游废旧资源回收、拆解企业以及下游汽车、工程机械售后维修网点,建立产业协同关系,形成“旧件回收拆解再制造零部件终端产品”有机衔接的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商务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30)建立再制造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汽车再制造产业园(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再制造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构建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10 .促进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31)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实施粮油、甘蔗、桑蚕、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林下养殖等生态种养业提升工程,推广种养结合、立体养殖、循环利用等生态种养技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2)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积极构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推动形成秸秆循环产业链,实现秸秆资源化逐级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加快青秀区、武鸣区、横州市、宾阳县、上林县、隆安县等秸秆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市、区)建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3)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生态种养农牧结合模式,构建畜禽粪便循环产业链。推进西乡塘区、马山县、隆安县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市、区)建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4)建立健全农资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健全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废旧农用物资资源化利用水平。重点开展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集中处置试点,加强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全面提升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率。扎实推进农膜回收利用,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支持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农膜。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供销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5)推进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林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健全次小薪材、林业三剩物回收体系,积极构建农林废弃物有机肥食用菇生产循环产业链。加快上林县等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市、区)建设。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6)推动绿色林业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广西横州现代林业产业园发展,打造原材料基地一人造板一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推动产业绿色化。(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工信局,横州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I1.推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37)构建电子产品回收和综合利用网络。规范废弃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为,逐步建立“龙头企业主导+个体回收+回收基地+信息管理''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和综合利用网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38)构建电子废弃物循环产业链。规范互联网+废旧资源回收、监管及交易,重点推进废旧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交易平台建设,构建集消费、回收、再生、回用于一体的循环体系,形成电子废弃物“回收一破碎一拆解一分离提纯一电子电器原材料”循环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发展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39)培育骨干企业。依托南宁市跨境再生资源产业园、广西桂物资源循环产业园等园区,集聚和培育一批专业化规范化回收、再生利用骨干企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横州市、邕宁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12 .推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40)配合建立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平台。配合自治区试点开展“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示范场景,构建以汽车生产企业为骨干、中小微企业广泛参与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信局、大数据发展局等部11)(41)推广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经验。依托我市现有汽车生产龙头企业,加强跟踪分析和经验借鉴,积极推广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经验。(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商务局、发展改革委、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四)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13 .推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42)支持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围绕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新能源开发应用等领域,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循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43)支持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支持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全降解塑料制品和可再生塑料制品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对通过自治区认定的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一定的补助,推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工信局、教育局、商务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循环经济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推进落实本实施方案。各相关市直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照“五化”工作法(即工作项目化、任务清单化、时序流程化、推进制度化、落实标准化)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对策措施,积极完成各项任务。(二)强化项目管理结合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产业布局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情况,根据全区能耗双控要求,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定期调度项目进展,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对于规划期内计划实施的建设项目,项目业主要加快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进度,各相关市直部门和项目所在地政府要密切跟踪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加强与项目业主的沟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尽快建成投产。(三)加大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实施方案项目,优先支持申报国家、自治区各类扶持资金,加大南宁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增加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供给。鼓励社会投资模式,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采用PPP等方式,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四)强化监督考核建立严格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将本实施方案主要指标纳入市直相关部门以及各县(市、区)、开发区考核范畴。建立完善的督促检查制度,加强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循环经济各项指标日常监测,及时对本实施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五)积极宣传教育开展循环经济宣传,宣传报道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和典型模式,推广示范经验。加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宣传教育,动员和组织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社团等单位,开展以节能减排降碳为主要内容的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循环经济实践的良好氛围。附件2-1南宁市“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工程(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起止年限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万元)业主单位备注合计55项,总投资合计2787730万元。一、园区循环化发展改造升级工程(8项,总投资合计492345万元)1南宁经开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经开区2016-2022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电子商务一空港物流一航空食品、农产品”、“中草药种植一医药生产一医疗诊断一医药物流”、"薯一酒精一酒糟渣一高档包装纸、制糖一甘蔗渣环保餐具,等循环经济产业链。427345南宁经开区管委会2广西一东盟经开区循环化改造东盟经开区2015-2022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农林废弃物一有机肥一食用菇生产、林木三剩物一新型建材“、“废旧玻璃一玻璃制品”、“畜牧养殖一沼气一供热/发电”、“废轮胎一再生胶粉、再生钢”、“废渣、废矿渣、淤泥一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板材”等循环经济产业链。65000广西一东盟经开区管委会3南宁高新区循环化改造高新区2022-2025组织实施园区"十四五''循环化改造项目,在水环境治理、环保装备制造、环保技术服务等领域形成“实验研发一设计制造工程运营,全流程产业链。待定南宁高新区管委会4南宁六景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横州市2022-2025组织实施园区“十四五”循环化改造项目,重点构建“回收一破碎一拆解一分离提纯一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原材料”循环产业链。待定南宁六景工业园区管委会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起止年限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万元)业主单位备注5南宁江南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江南区2022-2025组织实施园区"十四五''循环化改造项目,推进南宁江南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园区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的综合能源项目建设。重点构建“金属加工机械零部件生产一产品组装一报废金属一拆解一金属零件一金属加工''循环产业链。待定南宁江南工业园区管委会6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青秀区2022-2025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待定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7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良庆区2022-2025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待定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8宾阳县黎塘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宾阳县2022-2025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待定宾阳县黎塘工业园区管委会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2项,总投资合计10850万元)1分布式木材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站市辖区2022-2025建设分布式木材加工废弃物(枝树皮、弃枝等)粉碎压块回收站若干个。1000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2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烧结砖项目西乡塘区2021-2023年产1.5亿块KPl(240x115x90)内燃烧结砖。9850广西图旭投资有限公司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起止年限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万元)业主单位备注三、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程(23项,总投资合计1138258万元)1南宁市跨境再生资源产业园横州市2023-2025围绕锂电池回收再造、再生铝、废纸、汽车拆解等绿色循环产业,建设南宁市跨境再生资源产业园,积极构建跨境再生资源产业的集聚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总部生产基地的重要承载地及低碳再生产品的跨境贸易中心。待定待定项目信息以实际建设为准。2废钢铁加工仓储配送中心横州市2022-2023建设废钢回收区、分拣区、仓储配送区、交易中心、办公楼等配套设施,年回收分拣处理各类废钢铁800万吨,其中年加工仓储配送废钢精选料400万吨,其他废钢加工仓储配送400万吨。180000广西浩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3柳州钢铁研发基地及废钢铁加工仓储配送中心青秀区2022-2024建设研发中心、废钢铁加工仓储配送中心。260000柳州钢铁集团4供应链服务集团钢铁延压生产中心项目良庆区2022-2023建设占地100亩的钢铁延压生产中心和智慧结算管控总部。打造覆盖全广西的钢铁炉料加工、销售网络,将新基地建成规范、环保的钢铁炉料加工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23800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5南宁再生铝产业园横州市2022-2024生产ADCI2铝锭、铝铸棒、铝板坯等再生铝材30000潮力铝业公司、南宁产投公司6广西交科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东盟经开区2019-2022年产25000吨废旧轮胎再生橡胶粉。6258广西交科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起止年限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万元)业主单位备注7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医疗废物处置厂项目西乡塘区2022-2025医疗废物处理总规模40吨/天,其中一期配置三条10吨/天医疗废物高温蒸煮灭菌线,土建一次完工,预留一条10吨/天医疗废物高温蒸煮灭菌线位。9130南宁建宁康恒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8广西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改扩建工程横州市2020-2022增加一条50吨/日顺流回转窑处理系统;新建1个处置规模5000吨/年伸渣刚性填埋场;改扩建危险废物焚烧2条线:新建线50吨/日,改造线30吨/日;新建一条8吨/日医疗废物蒸煮处理线。17105中节能(广西)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9马山县废弃物回收分拣中心马山县2020-2022建设废弃物回收分拣中心。360马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0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项目西乡塘区2020-2022建设一座总处理规模为3000td的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分两期,一期为2250td;配套新建一座处理能力1700td园区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园区取水工程,园区进场道路及环卫停车场。177300南宁建宁康恒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1六景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横州市2022-2023总规模1350吨/日,一期规模900吨/日,二期增加450吨/日。60282南宁建宁康恒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2宾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宾阳县2022-2024总规模1200吨/日,一期规模800吨/日,二期增加400吨/日。52000南宁建宁康恒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起止年限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万元)业主单位备注13上林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一体化设施建设项目上林县2021-2022建设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座,日处理100吨;建设可回收物暂存点1座(规模20吨);建设有害垃圾暂存点1座(规模10吨);分类垃圾桶、分类运输车等设备采购。6000上林县城市管理局14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河片区生活垃圾处(ERCM废弃物处理装置)项目马山县2020-2022项目占地面积2333.35平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20吨。拟建设一栋钢构铁皮厂房,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引进一套生活垃圾快速分子降解处理(ERCM废弃物处理)设备,配套道路硬化等工程。1448马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5南宁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项目(暂定名)市辖区2022-2023根据功能分区建设若干个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及可回收收购站点500建宁水务集团(金水公司)16南宁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改扩建(三期)高新区2020-2021新增设计厨余垃圾处理规模150td,厨余垃圾处理规模400tdo建设升级现有收运系统、新建建构筑物、改建建构筑物、现有一期及改扩建项目建筑外观的升级改造、现有一期、二期改扩建项目工艺系统改造、三期生产建(构)筑物等。33000广西蓝德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7马山县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马山县2022-2023建设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360马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8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有机垃圾处理厂西乡塘区2020-2022总建设规模为1200吨/日,一期600吨/日;二期600吨/Bo40346南宁建宁康恒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起止年限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万元)业主单位备注19南宁市双定生活垃圾焚烧固化废弃物处置场西乡塘区2022-2023固化飞灰填埋规模为210td,处置场设计总库容为160万立方米,使用年限为31年。其中,填埋一区库容为48.6348万立方米,使用年限为10年。16726南宁建宁康恒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泥处置厂西乡塘区2020-2022日处理500Ud脱水污泥,另接纳园区脱水沼渣50td,以及园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污泥70td.17547南宁建宁康恒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1江南循环经济产业园江南区或经开区2022-2025分期建设一座总规模为300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套建设有机垃圾处理厂、污泥处置厂等项目177300建宁水务集团22南宁市“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试点市辖区2022-2025主要在青秀区、江南区、良庆区等城区内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建设工作。7189建宁水务集团(金水公司)23广西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项目市辖区2022-2025建设线上回收信息平台(邕易收)以及线下终端处置设施、前端回收网络:1.线上回收信息平台(鼠易收):搭建“一站式''集成化、便捷、高效的废旧物资信息与交易服务平台。2.终端处置设施:升级改造五大类废旧家电拆解生产线,新建九大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生产线,配套建设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等。3.前端回收网络:建设回收分拣仓储中心及社区回收网点,构建覆盖全区的回收网络。21607广西桂物循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起止年限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万元)业主单位备注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才S(4项,总书:资合计56374万元)1南宁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市辖区2023-2025建设一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厂5000前期业主建宁水务集团2广西美斯达MESDA建筑废弃物以及资源化再利用项目青秀区2020-2025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年。5000广西美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绿宁建筑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兴宁区2022-2025建设一座处理规模为50万吨/年的建筑垃圾处理项目2500广西绿宁渣土运输有限公司4南宁市良庆区固废处理资源化处置中心项目良庆区2021-2023日处理固废能力为4万吨,填埋场有效库容65.89万立方米。43874广西桂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五、废旧车用电池循环利用工程(1项,总投登E合计15000万元)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邕宁区2022-2024建设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PACK生产、锂电池回收服务平台以及锂电池物理拆解生产项目。具体建设两条产能为0.1lgaha的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PACK生产线,包含分容区、电芯储存区、电池包拆解区、电芯静置区(余能检测、性能检测)、打磨区(激光焊接打码、镭雕)、PACK生产线(A品、B品、退役产品)以及产品、原材料仓库,以及一条锂电池的物理拆解线,实现外壳、铜、铝、正负极材料等有价物的分类收集。15000广西桂物循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起止年限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万元)业主单位备注六、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4项,总投登E合计88650万元)1广西桂物循环集团报废机动车拆解处理与综合利用项目邕宁区2022-2025建设报废机动车拆解、车壳破碎中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回用件交易市场和报废机动车拆解处理信息平台,形成年回收拆解报废车5万辆的生产能力。10000广西桂物循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广西山宁三一再制造中心建设项目高新区2022-2024项目总投资50050.75万元,购地80亩建设以“工程机械再制造/零配件仓储/在制造机械贸易”等业务配套的再制造中心。50050广西山宁三一再制造中心建设项目3广西一福兴茂机械再制造产业园东盟经开区2020-2024项目占地面积约35亩,总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3栋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一期已投产。25000广西启弘投资有限公司4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项目横州市2021-2022占地约5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23432平方米。其中,-期建筑面积约为19440平方米,主要建设报废机动车储存、拆解、拆解产物储存场地,含1#车间约6972平方米、1#仓库约6900平方米、2#车间约2136平方米、2#仓库约371平方米、车辆储存区1约1044平方米、车辆储存区2约1497平方米、设备房约114平方米、地磅约9平方米、办公楼约388平方米、岗亭约9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约为3992平方米,主要建设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场地,含3#车间约为3992平方米。3600南宁公交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起止年限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万元)业主单位备注七、农林废弃物循环经济示范工彳S(5项,总书七资合计770800万元)1新希望南宁市生猪养殖聚落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农业投资项目市辖区2020-2022建设种猪场5个、育肥场8个、饲料厂2个、屠宰场和食品深加工厂1个,共16个子项目。一期(3个子项目),总投资额15.85亿元;二期(12个子项目),总投资额29.08亿元;三期(1个子项目),总投资额5.07亿元。500000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2农利来绿色农业科教产学研用一体化项目良庆区2020-2022建设产蛋鸡舍27栋,年存栏种鸡70万套;配套育雏鸡舍5栋、育成鸡舍8栋;两个标准化孵化厂房,年孵化商品种鸡苗1亿羽;1个年处理3万吨鸡粪有机肥生产车间;共同建设农利来绿色农业新模式研究院,设置黄鸡品种研发中心、动物营养研发中心、蔗料双高研发中心和健康食品研发中心等。18000南宁农利来种禽科技有限公司3年处理50万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项目良庆区2021-2022项目总占地面积50亩,建设秸秆饲料化生产车间15000平方米,秸秆青储车间5000平方米,办公楼及生活配套设施2000平方米,建成年收购饲料化处理农作物秸秆50万吨。2500良庆区农业农村局4宾阳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宾阳县2021高速路、高铁沿线500米范围禁烧区5万亩水稻田,实施秸秆粉碎+腐熟剂机械还田,每亩50元,金额250万元。秸秆收储体系建设2个,每个点补助25万元,金额50万兀。300宾阳县农业农村局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起止年限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万元)业主单位备注5广西横州现代林业产业园横州市2020-2023建设横县新威林年产30万立方米可饰面定向吧刨花板(OSB)产品升级技改项目、南宁科天新材料“KT高聚生态板”生产项目、广西祥顺投资有限公司年产24万立方米胶合板生产项目等。250000广西丰林木业集团、广西横县新威林板业有限公司、广西高峰五洲人造板有限公司、广西乐林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八、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项目(1项,总投资4000万元)1广西桂物资源循环产业园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中心扩建项目(“四机一脑“资质增量)邕宁区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