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住宅楼脚手架施工方案4.doc

    • 资源ID:1291702       资源大小:609.11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住宅楼脚手架施工方案4.doc

    目录1、工程概况与编制依据22、施工准备工作及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33、一般规定44、外墙脚手架搭设有关要求55、落地式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搭设标准56、脚手架的结构计算207、各项技术管理措施338、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379、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81、 工程概况与编制依据1.1工程概况1.1.1建筑概况 工程概述: 某某里某某景湾I期B1-B6栋、BGJ-1栋商住楼项目位于某某里水镇林场,是由广东佛山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商业项目。该工程东北向靠南盐路,本工程平面呈不规则形状,中间有矩形、弧形、由此,其施工放线较复杂。该住宅楼项目是由6栋商业住宅楼和1栋商铺裙楼组成,为框剪结构,地上10层。总建筑面积为15565,地下室0。1.1.2施工概况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筑楼层从首层(地面)起搭设落地式钢管双排脚手架至屋顶,售楼部设在裙楼样板房设在二层,拟从三层楼面(标高约12m)搭设悬挑式钢管双排脚手架至屋顶,用16#工字钢作悬挑底座,每1.5米间距设一根。脚手架内立杆纵向柱距1.5m,外立杆纵向柱距1.5m;横向间距0.8m,平桥步距1.8m,最终搭设高度至塔楼檐口再加上1.5m(标高35m),落地式钢管排栅架搭设最高高度为35m,共20层平桥;悬挑式为29.6m,共16层平桥。东西两侧悬挑处在三层楼面边梁与外脚手架立杆相对应的位置设卸荷吊环(预埋16钢筋),用14的6×19钢丝绳与下一层工字钢悬挑顶端拉接,通过拉杆(钢丝绳) 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递给建筑物,卸荷装置每一根工字钢设置一组,保证脚手架的安全使用。脚手架以拉吊方式分段卸荷,每四层一卸荷,分别6层18.700m,楼面共设1道卸荷装置。卸荷吊环(预埋16钢筋) 设在预定楼层的楼面边梁与外脚手架立杆相对应的位置,吊拉点在与下一层楼面相平的平桥大横杆与立杆、小横杆的交点处,吊拉点上方必须加设一个防滑扣。通过拉杆(钢丝绳) 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递给建筑物,卸荷装置每组内立杆设置一组,即每1.50m设置一组,以保证脚手架的安全使用。脚手架四周在五层楼面(约15.800m)搭设一道斜挡板。脚手架平桥按1.80m一层平桥搭设,平桥面中间纵向铺设1根钢管,钢管面再横向铺设用6钢筋焊接的钢筋疏网作平桥板。每层平桥设0.18m高的踢脚板。全封闭式安全立网封闭防护(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产品)。1.2编制依据与参考书籍1.2.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2.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1.2.4广东省建设工程文明施工若干规定;1.2.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2.7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规范;2、施工准备工作及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2.1技术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该工程外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方法切实可行,贯彻“安全、适用、可行、经济”的原则,必须做好各种材料机械加工的技术资料准备和材料、人员使用计划安排,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操作工人进行考核培训,确保工人持证上岗。2.2物质准备工作 外脚手架材料采用48*3.0mm的优质钢管、直角扣件、对接扣件、旋转扣件。防护挂网密目式安全网,平桥密铺高竹,为缩短工期,为立面墙施工创造条件,每层平桥均满铺高竹。该工程需要外架材料量大,由预算部作好各种资源用量及进场计划,保证材料按时进场,并按规定堆放。2.3劳动力准备2.3.1在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机构直接领导下,配备技术人员以满足该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各项需要。2.3.2选择技术素质高,有上岗资格证的架子班组,按生产进度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进行安全、消防、文明施工等各方面教育,并做到上岗人员上岗前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3、一般规定3.1凡是有高血压、严重心脏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事架子工作业。凡参加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3.2处于3米以上的高空作业时,必须配戴安全带,作业时戴安全帽。安全带必须系在牢固可靠的地方,作到高挂低用。3.3高处作业时,衣着要灵便,系紧系好。禁止赤脚、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鞋。严禁酒后作业。3.4严禁向下抛物体和工具;严禁在脚手架上下攀爬;严禁在四周没有安全网而又不系安全带的危险场所作业。3.5强台风、雷雨天、大雾天的环境,不准进行高处作业;夜间作业必须布置良好的照明设备。3.6操作时,精神集中,禁止打闹和嬉戏。工间休息时应下到地面或于楼层内安全位置,不许坐在外架上休息。3.7脚手架其负荷量每平方米不得超过二百七十公斤。3.8架子上原则上禁止堆料。如必要时,堆料不能过于集中。凡不符合规定的,架子工有权制止。3.9脚手架应固定于建筑物的牢固部位上,不应固定在管道及其他不牢靠的结构上。3.10施工场所的脚手架其使用期在半年以上者,经过大风、大雨后,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11架子搭设完毕,应汇同有关人员验收签证后方可交付使用。3.12脚手架的安装与拆卸,应按施工方案程序进行。施工区应设围栏或专人看守。4、外墙脚手架搭设有关要求4.1搭设范围本工程外架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满搭方法,分段进行,按施工规范要求搭设。4.2有关要求按规范要求进行搭设,并每层平桥上铺高竹脚手板。由于外架是自下而上满搭,为安全起见,外架每二层与主体结构拉结一次,同时作到外架有拉有顶。考虑到外墙装修内立杆与建筑物主体之间的距离必须根据设计来确定,临边防护必须到位。5、落地式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搭设标准5.1脚手架材质钢管质量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外径不小于48mm,壁厚不小于3.0mm,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严禁使用有打孔的钢管。扣件要有出厂合格证,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凡是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扣件破坏者不得使用。5.2脚手架的基底对直接支承在地基上的落地式脚手架,应认真处理地基,确保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避免脚手架发生整体沉降或局部沉降、倾斜等。脚手架对地基的一般要求:脚手架的立杆不能直接立于地面上,应加设底座和垫板(或垫木)。垫板(木)厚度不小于50mm;不得在未处理的起伏不平和软硬不一的地面上直接搭设脚手架。脚手架地基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发生沉降。一般作法:施工现场脚手架,其立杆均处在回填土之上,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垫木宜采用长1.21.5m、宽不小于200mm、厚5060mm的木板,垂直于墙面放置或用长4.0m左右的木板平行于墙面放置,在脚手架外侧挖一浅排水沟排除雨水(图4-1)。5.3脚手架的扫地杆扫地杆是立杆下端绑扎的纵向和横向的水平杆,一般离下脚面不超过120mm。扫地杆必须用扣件扣牢,它的功能是用以约束立杆底脚所发生的位移和避免或减少脚手架的不均匀沉降。5.4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联墙点的位置在与立杆和大横杆相交的接点处,离节点的间距不大于300mm。联墙杆在房屋每隔一层范围均需布置一排,一般竖向间距为脚手架步高的24倍,不宜超过4倍,而且绝对值在34m范围内。横向间距宜选用立杆纵距的34倍。不宜超过4倍。且绝对值在4.56.0m范围内。墙杆的间距大小还与脚手架的总高、立杆承受的内力和地区基本风压大小等有关。联墙杆必须从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处开始设置,沿整片脚手架均匀布置。在脚手架周边的端头(包括顶端)以及转角处,要加密联墙杆。刚性联墙杆一般采用如下四种做法:联墙杆和预埋件焊接而成。即在现浇混凝土的框架梁、柱上留预埋件,然后用圆钢或角钢一端与预埋件焊接(图4-3)。另一端与连接短管用螺栓连接。连接时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15N/mm2。短钢管、扣件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图4-4)。短钢管、扣件与墙体相连接(图4-5)。现浇混凝土的梁板上预埋竖向短钢管,然后用连接短钢管一端与预埋竖向短钢管用直角扣件连接,另一端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如图4-6):5.4.1联墙杆宜采用梅花形布置。如图(4-7):5.4.2联墙杆所在位置有时可能遇到门窗洞口,可以用添加附加短钢管的办法来实现联结。5.4.3施工过程中当个别联墙杆被拆除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难于补上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如附近添设一个临时的联墙杆,限制施工荷载或加强横向刚度等。5.5脚手架板的铺设首层隔离层和施工操作层沿纵向满铺脚手板,作到严密、牢固、铺平、铺稳,不得超过50mm的间隙。架子上不准留单块脚手板。脚手板在纵向的接头有对接铺设和搭接铺设二种(图4-8)。5.5.1对接铺设的脚手架板,在每块脚手架板两端下面均要有小横杆,杆离板端的距离应不大于150mm,小横杆应放正、绑牢。5.5.2搭接铺设的脚手板,要求两块脚手板端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00mm,接头处必须在小横杆上,脚手板与小横杆之间的不平处允许用木块垫实并绑牢,不许垫砖块等易碎物体。严禁留探头长度150mm探头板。脚手板应在下列部位给予固定:脚手板的两端和拐角处;沿板长方向间隔150200;坡道和平台的两端;其他可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部位。5.6立杆的纵距、横距、步距立杆的纵距脚手架高度H脚手架的纵向间距L30m1.82.0m3040m1.41.8m立杆的误差控制在脚手架的高度段H内,立杆的全部垂直偏差绝对值规定如下: 当H30m时,偏差不大于H/200。 当H30m时,偏差不大于H/400。作业面的横向尺寸: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伸出纵向水平杆(大横杆)外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以防止小横杆从大横杆上滑脱。双排脚手架的里立杆距墙体的距离为250300mm。以保证工人有一定的操作活动空间。由于结构施工和装饰施工操作工艺的不同,材料用量、堆放运输方式的不同,对作业面尺寸要求均有所不同。小横杆的里端离墙面的距离、对结构脚手架和装修脚手架因不同需求而异。各式脚手架的尺寸类型尺寸类型结构脚手架装修脚手架小横杆里端距墙面距离a100mm150mm150mm200mm双排脚手架外立杆间的距离b1.00mm1.50mm0.80mm1.20mm脚手架的步距:一般为1.8m,底步不大于2m。5.7外脚手架的防护5.7.1离地面2m以上铺设脚手板的作业层都要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绑两道牢固的护身栏杆和挡脚板。5.7.2两道护身栏杆离脚手架的高度分别为1.2m和0.6m,紧贴外立杆内侧安设两道水平钢管。5.7.3挡脚板宽度在180mm左右。5.7.4架体须超过施工操作层1.2m高,中间须加防护栏杆。5.7.5密目式安全网应紧随架体搭设高度满挂;使用的密目式安全网须是建设部认证产品。5.7.6内立杆与建筑物主体之间每隔10米架须满铺脚手板,防止物体坠落伤人。对于高层脚手架,顶层应满铺脚手板,以保证脚手架的顶端有足够的横向水平刚度。5.7.7当风力大于六级时,工人不得在架子上进行施工操作。5.8支撑体系脚手架必须设置支撑体系。支撑体系包括纵向支撑(剪刀撑)、横向支撑和水平支撑,这些支撑应和脚手架这一空间构架的基本构件很好联结。5.8.1纵向支撑:5.8.1.1脚手架高度在25m以下时,在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必须设置剪刀撑。中间每隔1215m设一道(图4-9a),且每片架子不少于三道。剪刀撑宽度宜取35倍立杆纵距,斜杆与地面夹角宜在45°60°。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500mm。5.8.1.2剪刀架高度在2550m,除沿纵向每隔1215m设置一道高度自下而上连续设置的剪刀撑外。在相邻两排剪刀撑之间需沿高度每隔1015m加设一道沿纵向通长的剪刀撑(图4-9b)。(a)(b)图4-9 剪刀撑分布形式5.8.2横向支撑横向支撑是指在横向承力结构内从顶沿全高呈之字形设置连续的斜撑。在下列位置必须设置横向支撑:脚手架的纵向传力结构架构件被限制不能形成封闭形。如“一”字型,“L”字型,或“凹”字型的脚手架,其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支撑。并于中间每隔六个间距加设一道横向支撑;脚手架高度超过25m时,每隔六个间距要设置横向支撑一道。5.8.3水平支撑没有铺板的水平板空腹桁架在二榀横向承力结构之间必须设置小横杆,其间距对结构脚手架不宜大于1m,对装修脚手架不宜大于1.2m,这些小横杆和大横杆均应紧密相扣。对承力较大的结构脚手架,为了使其有更大的水平横向刚度,需在设置联墙拉结杆件的脚手架水平面内连续添设水平斜杆,呈之字型布置,形成一个刚度较大的水平桁架。5.9杆件搭设构造要求5.9.1立杆:在竖立杆时,要注意杆件的长短搭配使用。立杆的接头除顶层可采用搭接接头外,其余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实行对接头。搭接时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用不小于两个旋转扣件来扣牢,扣件的外边缘到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立杆接头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高的三分之一。相邻接头的高度应大于500mm。单杆和双杆的连接构造有两种(图4-10):上部单立杆是由下部立杆中的一根延伸而成。该杆应按承受全部上立杆荷载的70%来考虑。5.9.2大横杆:大横杆的长度不宜小于三跨,且不小于6m。立杆和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遗漏。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500mm。大横杆最好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如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用三个旋转扣件扣牢。大横杆接头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跨的五分之一。同一水平内的内外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和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跨间内。相邻接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00mm。5.9.3小横杆:小横杆紧贴立杆布置。小横杆搭于大横杆上,用直角扣件扣紧,对贴近立杆的小横杆亦可紧固于立杆上。5.9.4斜杆:纵向支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斜杆用扣件与脚手架扣紧的连接头两端距脚手架节点(即立杆和横杆的交点)不大于200mm。除两端扣紧外,中间尚需增加24个节点。斜杆的最下面一个连接点距地面不宜大于500mm,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斜杆的接长宜采用对接连接,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400mm,并用两只旋转扣件扣牢。5.10荷载承重脚手架负荷量每平方米不宜超过270kg。不应在脚手架上附装机械设备、摇臂扒杆、悬挑平台、拉缆风绳及搭(挂)卸料槽(斗)、砼输送泵等。5.11特殊部位处理5.11.1脚手架斜道脚手架斜道(图4-11)是作为人员上下通行用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米,坡度宜为1:3(高:长)。一般为之字形斜道的拐弯处要设置休息平台,宽度不小于1.2m。5.11.1.1斜道处立杆的荷载往往最大,因为层层有脚手架板及挡脚板等重量,因此斜道处的立杆要验算其稳定性,若不足时,可采取增加钢管立杆的方法或局部卸荷的措施。5.11.1.2斜道两侧、端部及平台外围,必须设置剪刀撑。宽度大于2米的斜道,在脚手板下的小横杆下,应设置之字形横向支撑。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应设置两道护身栏杆及高度不小于180mm的挡板脚板。5.11.1.3斜道脚手板上必须设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采用搭接法铺脚手板时,接头必须在小横杆,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板头凸处用三角木填顺,脚手板采用对接时,接头处下面应设两根小横杆。5.11.2洞口脚手架遇到施工时需通行的门洞口时,为了施工方便和不影响通行和运输,应将洞口的立杆抽走。这样洞口上的立杆不能落到基底上,这时应采取的构造措施是(图4-12)洞口上的立杆从洞口上的大横杆开始扣接。洞口上的内外大杆可用两根钢管加强。脚手架的内外两侧在洞口边要设人字形斜撑,斜撑与地面成60度夹角。斜撑应与洞口上的立杆和大横杆扣接牢固,使立杆上所传来的荷载通过斜撑传到地基。洞口两侧的立杆、可用双钢管加强。5.11.3挑檐和其它凸出部位的处理 挑檐和其它凸出部位,采用斜杆将脚手架挑出,形成挑脚手架。详图4-13。5.11.3.1斜杆应在每根立杆上挑出,与水平夹角不得小于60度角。5.11.3.2斜杆两端均应交于立杆与大横杆、小横杆的节点。5.11.3.3挑脚手架最外排立杆与脚手架两排立杆,至少应连接设置三道平等的大横杆。挑脚手架挑出部分高度不超过两步架,挑出部分的宽度和斜杆间距,均不得大于1.5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m,两端必须扣牢。使用荷载不得超过10N/m2。5.11.4封顶脚手架封顶时,为了保证施工时的安全,外排立杆高度必须超过房屋檐口1.2米的高度。并要设置两道护身栏和一道挡脚板,挂安全立网。房屋外立杆的高度要超出女儿墙顶1.2米,对坡屋顶必须超过檐口1.5m。内排立杆顶端低于檐口150200mm。最上一排联墙杆上部的自由高度不大于4m。5.11.5卸载当脚手架承受的荷载过大时,可采用卸载的措施将部分荷载传给主体结构承受。卸载装置可为下撑式桁架(图4-14-1、图4-14)或斜拉式桁架(图4-15),桁架的水平悬挑杆件支托大横杆(贴近立杆)。 图4-14-1卸荷层要设水平支撑,上下两层要增设联墙杆。5.11.6安全通道及水平安全挡板设置5.11.6.1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外用电梯周边,施工机械上方,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图4-17)。5.11.6.2在有作业棚、外来车辆及外来人行通道,为保证安全起见,必须设置这个面的水平安全挡板。(见图4-16)5.11.6.3高度超过24米的层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防护棚应采用5cm厚木板或双层跳板搭设。5.11.6.4防护棚长度应满足坠落半径的要求,宽度满足每侧伸出通道边不小于1米。其中,可能坠落半径R与可能坠落高度H的关系是:H=215m时,R=3m;H=1530m时,R=4m;H30m时,R=5m。5.11.5避雷接地 高层塔楼外架子需作避雷接地,接地采用镀锌扁钢30×5,每栋4根顺四角沿脚手架向上爬升,每次高于脚手杆3米,端部用30镀锌管焊258镀锌钢棒,30与扁钢采用焊接,扁钢下部打入坑底岩土中,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5.12搭设和拆除顺序搭设顺序:做好搭设的准备工作按房屋的平面形状放线铺设垫板按立杆间距排放底座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小横杆安装第二步大横杆安装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联墙杆后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设置联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护身栏杆和挡脚板挂安全网。拆除顺序:拆除的原则: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先从钢管脚手架顶端拆起。拆除的顺序为:安全网护身栏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联墙杆纵向支撑。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要点:外脚手架的拆除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拆除钢管应码好、捆好、扣件用尼龙袋装好,安全网叠好并逐一由塔吊吊落至地面堆放,做到工完场清。拆除时,在外墙需修补的地方,应暂时停下来,配合管理人员、泥水工做好墙体的修补及墙面粉尘的清理工作;配合幕墙施工人员清理及修补幕墙存在的缺陷。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施工过程必须确保墙面、玻璃幕墙不被损坏及污染。拆除后的一切材料按指定地点堆放整齐。外脚手架拆除时,应派专人守护下面,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拆除危险区,确保安全。在拆除前,应先与施工外墙的人员商定交叉作业范围,错开工作面,确保施工安全。6、脚手架的结构计算本工程楼层从首层(地下一层顶板)起搭设落地式钢管双排脚手架至屋顶,因要设置样板房,拟从二层楼面(标高约12.0m)搭设悬挑式钢管双排脚手架至屋顶,用16#工字钢作悬挑底座;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纵向间距1.5m;横向杆距0.8m,平桥层距1.8m,连墙杆件按二步三跨并每层必设的原则设置。脚手架按两层平桥上同时施工计算。外墙脚手架根据卸荷情况进行分段:从二层楼面至最顶层檐口加1.5m防护栏杆,总高度约35m,每四层一卸荷;卸荷装置每组内立杆设置一组,即每1.50m设置一组,卸荷段高度H1=2.9m×4=11.6m。所卸荷载,宜考虑架子全部荷载基本由卸荷点承受,这样即使架子要下塌,钢丝绳也能把它吊起来。实际架子处于被吊状态,这是安全的。每个斜拉点由两根钢丝绳承担。内外立杆稳定性计算钢管按48×3.0mm计算钢管计算参数:A4.24cm2 i1.59cm W4.49cm3 Kg3.33Kg/m 钢管稳定性计算,考虑九层以上的钢管自重及施工荷载由卸荷装置分担,每卸荷段高度为11.6m,地面至六层最大高度为H=18.70+1.8=20.5m(落地式)>11.6m,所以取20.5m为计算高度。因为装有卸荷装置的脚手架并不是在卸荷装置处断开,所以上部的荷载总有一部分会传至下部,卸荷装置若按规范施工,传至下部的荷载应不大于30%(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王玉龙编著)。本层计算荷载包括本层全部荷载及上段卸荷装置所受荷载的30%。(1)查脚手架搭设要求与设计计算NG1k 一步一纵距双排钢管脚手架结构自重:立杆: 0.0333KN×1.8×20.012KN大横杆:0.0333KN×1.5×20.10KN小横杆:0.0333KN×1×(0.1+0.8+0.25)0.0383KN剪刀撑:0.0333KN×0.80.0266KN扣件: 0.0132KN×4.3+0.0146×0.60.066KN合计每步距:NG1k1+2+3+4+50.012+0.10+0.0383+0.0266+0.0660.243KN以上计算的自重0.245KN,因为是双排钢管脚手架,是由内立杆及外立杆承重的,所以应将自重0.245KN÷20.122KN,得出一根立杆承重的NG1k0.122KN(按里外立杆平均受力计)。NG2k 一步一纵距双排钢管脚手架构配件自重:(2)脚手板: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4.2.1-1得:每步平桥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5KN/m2,工地实际使用6钢筋焊接的钢筋疏网作为平桥板,6钢筋疏网0.093KN/m2,按式: 0.093KN×(Lb+0.3) ×La0.093KN×(0.8+0.35)×1.50.161KN。每层平桥板底绑扎1根钢管: 0.0333KN×1.5×10.05KN脚手板产生的轴心力为: 0.161KN+0.05KN0.211KN。 (3)防护拦杆及扣件: 一步一纵的防护栏杆1.5m钢管加两个十字扣件。 0.0333KN×1.5+0.0132KN×20.076KN(4)挡脚板: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表15-31得:挡脚板按采用胶合板夹板计,50N/m2。挡脚板高度为0.18m,50N×1.5×0.1813.5N0.0135KN(5)安全网:查脚手架搭设要求与设计计算表1安全网自重0.005KN/m20.005KN×2×1.50.015KN(6)合计每步距 NG2k 1+2+3+40.211+0.076+0.0135+0.0150.3155KN(7)以上计算的自重0.3155KN,因为是双排钢管脚手架,是由1根内立杆及1根外立杆承重的,所以应将自重0.3155KN÷20.158KN,得出一根立杆承重的NG2k0.158KN(按里外立杆平均受力计)。(8)(第一计算部分)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1K:计算搭设高度为20.5m,共12步(11层平桥)。NG1K0.122KN×121.464KN (第一计算部分)脚手架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脚手架搭设按分段进行计算,高度为20.5m,根据施工要求,并考虑脚手架上有两个同时作业施工层,20.5m高脚手架共11层平桥。NG2K0.158KN×111.738KN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QK:脚手架上两个施工作业层,查表4.2.2得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2×3KN/m2NQK1.5×(0.8+0.35)×3×210.35KN以上计算的均布活荷载10.35KN,因为是双排钢管脚手架,是由1根内立杆及1根外立杆承重的,所以应将荷载10.35KN÷2,得出一根立杆承重的NQK5.18KN(按里外立杆平均受力计)。(9)(第二计算部分)上段卸荷装置传递的荷载上段卸荷装置共4层,卸荷段高度为11.6m,按7个步距,6个平桥,脚手架上同时进行两个结构施工作业层计算,NG1K0.122KN×70.854KN;NG2K0.158KN×60.948KN;NQK5.18KN (10)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单杆)N1.2(NG1K+NG2K)+1.4QK1.2×(1.464+1.738+0.854×30%+0.948×30%)+1.4×(5.18+5.18×30%)4.49+9.43=13.92KN(11)风荷载: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4.2.3, k0.7s·z·0z-风压高度系数,根据计算立杆段脚手架搭设距地面高度按H18.70m地面粗糙度C类取值,查表得:z0.84 (12)验算长细比: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3.3式,长细比(k取1.155)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1.5l01.155×1.5×180311.85(cm) 196.13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附录C表,C得:0.188(13)计算风荷载设计值对立杆产生的弯矩M:查表得Z0.84,风荷载体型系数S1.3 (1+)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附录A表A-3得:挡风系数0.083S1.3×0.083×(1+1)0.216(1)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得:佛山某某地区基本风压为00.5KN/m2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范公式4.2.3与5.3.4得;Mw0.0368kN·m(14)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验算: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3.1-2进行立杆稳定性验算:按规范计算立杆稳定性,即:+182.83N/mm2205N/mm2182.83N/mm2 脚手架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15)脚手架搭设高度计算:组合风荷载时脚手架搭设高度由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3.6-2式得:Hs(式中:Mwk 0.031kN·m)35.03m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3.7,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小于26m时,可不予调整:H=33.85m20.5m, 脚手架的搭设高度符合要求!2、悬挑工字钢计算工字钢悬挑构造悬挑转角处构造外脚手架,从7.100m二层楼面开始搭设工字钢底座斜拉式悬挑脚手架。钢丝绳每跨斜拉,间距1.5m,工字钢每跨悬挑,间距1.5m。悬挑工字钢上单立杆所受轴向力计算:悬挑架4层11.60m,按7个步距,6个平桥计算,同时承受上段卸荷传递的30%荷载:NG1K0.122KN×70.854KN;NG2K0.158KN×60.948KN;NQK5.18KN N11.2(NG1K+NG2K)+1.4QK1.2×(0.854+0.948)+1.4×5.189.42KNN=9.42×(1+30%)=12.24KN在三层楼面外脚手架立杆相应的位置设置16钢筋吊环,用1根14钢丝绳作斜拉杆,单立杆所受轴向力为:N12.24KN悬挑梁斜拉杆计算简图(1)计算:根据搭设情况,计算段脚手架整体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工字钢受力最大弯矩在A处:Mmax N1(0.8+0.20+0.25)+N2(0.20+0.25) 12.24×1.25+12.24×0.4512.24×1.7020.81KN·m(2)工字钢选择:钢的许用应力:205N/mm2 因Mmax/W则抗弯截面系数:WMmax/101.49cm3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附表15-4-4得出:16号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为W141cm3101.49Cm3 ,选取16号工字钢为悬挑梁,满足要求。(3)强度验算:按公式 140.56N/mm2205 N/mm2 满足要求! (4)工字钢稳定性验算:205 N/mm2式中:y=l1/iy= 135/1.89=71.43(l1:悬臂梁的悬伸长度,第一道锚固点至外立杆边距), 工字钢屈服强度(210N/mm2),1.07-0.0960.951155.2N/mm2205N/mm2 满足要求!(5)按锚固点的反力选择锚固钢筋截面:锚固点拉力P3×0.20+P4×1.20= P1×0.25+P2×1.05P3+P4=P1+P2P1= P2=12.24 KNP3×0.20+P4×1.20= 12.24×0.25+ 12.24×1.05P3=13.47KN;P4=11.01KN支座锚固钢筋选择:因 P3/S Sd2/4 解得:d9.15mm 16mm9.15mm选择16mm钢筋作为锚固钢筋,满足要求。(6)斜拉杆件卸荷钢丝绳的计算悬挑脚手架拉吊按卸荷,单根钢丝绳最大卸荷荷载为;T×12.241.063×12.24=13.01kN验算钢丝绳抗拉强度按公式Px式中:Px钢丝绳计算拉力,在此Px13.01kN Pg钢丝绳钢丝破断拉力总和 K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按规范取K6 考虑钢丝绳钢丝受力不均匀的钢丝破断拉力换算系数:查手册选0.85则:Pg 91.84kN本工程选规格14.0的6×19、绳芯I型钢丝绳,查手册选14.0的6×19股(1+6+12)绳纤维芯钢丝绳112.0KN则:Pg112.0kN91.84kN 安全!(7)结构上预埋吊环的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7、8、9条规定,吊环用I级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埋入深度不得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紧结构梁的主筋,每个吊环可按两个截面计算,吊环拉应力不应大于50N/mm2。一个吊环承受悬挑工字钢上钢丝绳的拉力PX13.01KN则:吊环钢筋截面面积Ag 130.1mm2本工程选16钢筋吊环Ag200.96mm2130.1mm2 满足要求!3、脚手架与建筑结构的联结计算 扣件连接抗滑承载力计算(螺栓拧紧扭力力矩不少于40N·m):连墙件按二步三跨模式设置,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6.4.3条规定,采用刚性的附墙连接方式。在脚手架的最高处的连墙件的受风荷载最大。99.90m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1.70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5.4.1、5.4.2及5.4.3连墙件的轴力设计值。N1 Nl+N0 1.4·A+N01.4×0.7·S·0·A+N01.4×0.7×1.70×0.216×0.5×4.5×2.9+57.35KNRC8KN 满足要求! 连墙杆的稳定性承载力验算:连墙件采用48×3.0mm钢管与50×50×5mm 角钢焊接制作成,角钢与钢管的接触面两侧必须全长焊接,焊缝必须饱满,连墙杆一端与预埋在边梁侧的12带钩螺杆连结(必须与结构钢筋连接),另一端用直角扣件与棚架内立杆连接(详见附图)。因此,连墙件的计算长度可取脚手架与建筑物的距离,即I00.25m,长细比:16.03150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C表C得:0.955 18.15N/mm2f205N/mm2稳定性满足要求。连墙件与建筑物的连接用12螺栓,截面面积为A1113.04mm2;连墙件的顶杆钢管截面面积为A2424mm2;拉杆强度验算: Nl/A17350/113.0465.02N/mm2205 N/mm2 满足要求顶杆强度验算: Nl/A27350/42417.33N/mm2205 N/mm2 满足要求螺栓抗拉,抗剪强度验算: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表4-28得;12mm普通螺栓抗拉,抗剪强度为10.5KN7.35KN。 满足要求连墙件的焊接口验算:(Q235钢、E43型焊条)根据简明钢结构设计手册角钢焊缝计算公式:(抗剪强度)为N/heLwFsw N7.35KN7350N he0.7h0.7×53.5mmLw40+4080mm 查表知 Fsw160N/mm2N/heLw7350/(3.5×80)26.25N/mm2<160N/mm2

    注意事项

    本文(住宅楼脚手架施工方案4.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