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复线原油管道商河段改线工程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1总则1.1 编制依据11.2 评价目的、指导思想和评价重点41.3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51.4 评价等级111.5 评价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15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22.1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22.2 现有项目概况232.3 迁改项目概况252.4 迁改项目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472.5 总量分析68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93.1 自然环境概况693.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733.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83.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833.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87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94.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994.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IOl4.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044.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24.5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1154.6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1184.7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评价1225环境风险评价1495.1 现有工程风险防范措施1495.2 风险调查1505.3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及评价等级1525.4 环境风险识别1555.5 风故情形分析1605.6 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1705.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825.8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885.9 分析结论2126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2146.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论证2146.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2276.3 环保对策措施汇总227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297.1 经济效益分析2297.2 环境效益分析2297.3 社会影响分析2317.4 小结231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328.1 环境管理制度2328.2 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建立2338.3 环境管理2348.4 施工期环境监理2398.5 环境监测2408.6 环境信,息公开2438.7 管道“三同时'验收一览表2439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469.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2469.2 与环保法规的符合性分析2469.3 与城市规划符合性分析2569.4 路由比选2569.5 小结26010结论与建议2611011口1zj26110.2 才日口26410.3 评价总结论266附件1:委托书附件2:确认书附件3:商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协调确定东临复线输油管道商河段改线工程路由的函附件4:项目核准文件附件5:商河县自然资源局关于东临复线商河段改线工程规划选址的复函附件6:县水务局关于东临复线商河段改线工程的意见回复附件7:商河县自然资源局关于东临复线商河段改线工程路线路由情况的复函附件8:东临复线安全运行相关事宜协调会会议纪要附件9:东临复线东营输油站出站管段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复意见附件10:应急预案备案文件概述一、建设项目特点1、项目由来东临复线原油管道(以下简称“东临复线”)起点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终点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途径东营、滨州、济南、德州4个地级市、7个区县。东临复线1996年9月开工建设,1998年9月建成投产,全长155.5km,采用变壁厚、变管径设计。东临复线管道里程130#+200m131#-6Om管段在商投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内穿越,与项目存在冲突,冲突长度约810m,冲突段管道位于滨州-临邑段,管径D711mm,设计压力6.27MPa,经查阅管道相关资料,此段管道埋深约1.22.5m,且存在多个热煨和冷弯弯管,无法对此段管道进行原地防护,同时商投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已经商河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无法进行位置变更。为支持商河县的地方建设,确保东临复线管道的安全运行,需对以上冲突段管道进行改迁设计。同时商投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内还分布有金捷燃气管道,总体与东临复线管道并行敷设,根据相关部门要求,金捷燃气管道需要一并改迁,并统筹考虑路由空间,但金捷燃气管道改迁不在本工程范围内。在拟建商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西侧,现状东临复线管道斜穿金晨府小区(里程31#+210m)、商河县第二实验中学(里程131#+830131#+96()、泰商国际商贸中心(里程132#+270m132#+79Om)、济南快驿物流有限公司(里程132#+790m133#+40m),不满足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相关要求:“4.1.6原油、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或重要公共建筑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不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相关要求:管道左右两侧5m范围内不应有其他建构筑物,因以上冲突段管道相邻,本次一并进行迁改。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出具了关于东临复线商河段改线工程改线必要性报告的批复(生产(2023)27号),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统筹管道路由与城乡规划,同意实施东临复线商河段改线工程。2、建设规模及内容本工程全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境内,对现状东临复线129#-134#桩段输油管道实施迁改。管道迁改起点位于商河县曹家村南侧东临复线原管道129#+100米处,向南敷设310米后,转向西穿越G340国道,在温泉路南侧向西敷设至商西路西侧约350米至改线终点原管道133#+210米处,改线后管道总长度约为4.6千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新敷设D711X11.1直缝埋弧焊钢管约4.6千米,同步进行管道防腐、管道附属设施、废旧管道拆除管道通信等附属工程建设。本项目穿越G340国道、商中路、滨河路、商中河各1次,均采用定向钻的穿越方式;穿越商西路1次,采用顶钢筋混凝土套管的方式;穿越沥青路2次、花砖路3次,均采用开挖预埋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的方式;穿越砂石路2次,均采用大开挖加钢筋混凝土盖板方式;穿越水渠3次,均采用大开挖穿越方式。商中河跨越管道进行拆除,长度约30m;注浆封存长度约2170m,注浆量约861.2m3;其它一般段管道全部采用开挖回收,长度约2000m。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工程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便对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系统分析和评价,论证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管道敷设过程中临时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属于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线建设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因此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委托我司承担东临复线商河段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对拟建项目路线及周边环境进行了踏勘和调研,并收集了相关资料,编制完成了东临复线商河段改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具体工作程序见图1.1-1。第阶段 第二阶段 第阶段图1.1-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三、分析判定情况1、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沿线不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项目建设符合商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第七项石油、天然气中的第3条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网络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3、“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所在区域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不涉及占用或穿越生态保护红线。项目距离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约14.8km。环境质量底线根据商河县环境质量报告书(2023年简报),2023年商河县综合指数为4.66,比上年上升7.6%。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io)>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00、一氧化碳(8)浓度分别为81ugm344ugm13ugm3>28ug/m3、166ugm3n1.lmgm30六项污染物中,So2、No2、Co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o>PM”、Ch分别超标0.16倍、0.26倍0.04倍。项目位于不达标区。PM25>PMM)超标原因主要与工业污染、城市开发建设施工扬尘、风起扬尘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有关。项目区域内主要地表水系为商中河。根据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商河分局发布的商河县环境质量报告书(2023年简报),商中河设置大岭桥、贺家桥及崔洼桥三个地表水断面,考核断面水质要求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2023年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较少,环保措施完善,项目建成后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建成运行后基本不占用土地资源,项目运营过程中主要消耗电力,电力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当地的资源供应产生明显的影响,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济南市各区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2年动态更新版),本项目位于商河县许商街道重点管控单元内。重点管控区域以高质量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为主,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清洁化生产,持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碳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强化城镇面源污染治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本项目施工期通过采取大气、水环境、固体废物保护措施和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对环境空气、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管道运营期无废水、废气、固废产生,且采取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因此符合重点管控单元要求。四、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1、主要环境问题本次评价根据工程内容的建设情况,结合输油管道的建设特点,分析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重点关注的环境影响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管道施工期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管道运营期对沿线居民区和社会关注区域环境风险的影响。2、环境影响生态环境本工程改线段建设规划方案比较合理,施工期会造成动植物种类变化、生物量变化、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环境生态问题以及作物减产问题,这些问题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减缓或者结束,经过适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后,这些影响将逐渐消失,本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环境空气施工废气主要来自场地整理、地面开挖、物料堆存和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尾气、管道焊接烟尘、管道防腐补口补伤废气、旧管道吹扫废气、旧管道拆除过程挥发的油气、旧管道切割过程产生的切割粉尘。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SO2、NO2、CmHn等。这些污染物将对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但这种污染是短期的,工程结束后,将不复存在。地表水环境本工程施工期对地表水有一定的扰动,造成水质下降,因此需要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化施工方式。只要对施工弃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妥善处置;对施工材料堆放严格管理,及时填埋开挖土石;加强穿越河流的施工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环境影响程度将降到最低。地下水环境本工程施工期开挖深度较浅,管沟开挖的作业一般在地下含水层以上进行,不直接影响地下含水层,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较小。保护目标距离管道均有一定距离,施工影响较小。做好施工期的各项环境管理,对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噪声施工期噪声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及载重汽车对拟建项目周围的影响,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期行为,施工机械和载重汽车产生的噪声值在85105dB(八)o施工中应选取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合理控制施工时间等措施以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是短期污染行为,随着施工结束而结束。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施工废料、废弃泥浆、旧管线切割及清洗废液、拆除的旧管道、工程弃土弃渣、新老管线对接时产生的落地油以及含油隔油毯、废收油盆、废塑料布。施工开挖土回填;施工单位对部分施工废料进行回收利用,剩余废料委托废物回收单位处置;施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旧管道清洗废液、新老管线对接过程产生的落地油、新老管线对接过程产生的含油隔油毯、废收油盆、废料布均为危险废物,由建设单位委托资质单位进行处置。环境风险影响分析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为二级评价,地表水、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均为简单分析。通过对本项目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工程风险物质为原油,输油管段断裂泄漏事故为最大可信事故,分析油品泄漏后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以及由此伴生的空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及生态破坏。本工程管道断裂发生火灾爆炸伤亡的风险比较低,操作危险性中等,但仍需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五、公众采纳意见情况建设单位以网上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的形式向公众介绍项目信息,调查公众对该项目情况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次公示时间为2023年8月23日2023年9月5日,第二次公示时间为2023年12月27日2024年1月17日。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有关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公众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即污染防治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同时,在按照国家规定得到相应补偿的条件下,无不赞成者。六、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商河县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且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选线合理。项目在建设期及营运期将会对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土壤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及环境空气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本工程建设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可接受程度。在上述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环评报告书认为东临复线商河段改线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1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29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10.26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1.1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12.24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4.29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1.1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2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8.26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4.23修正);(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12.28修正);(1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2010.10.1施行);(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7.1.1施行);(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1.1施行);(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1.8修订);(17)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保护条例,国务院2017第682号令;(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1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1.1施行);(2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21)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24年本);(22)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8年8月19日);(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24)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4号);(25)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自2022年2月8日起施行)(2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2015162号);(2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令2015第34号);(28)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29)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环保部公告2016年第74号);(30)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环环评2018ll号);(3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32)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19910号;(33)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12号);(34)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l号);(35)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北京等省(区、市)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2207号)。1.1.2 山东省法规与政策(1)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12.1施行);(2)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11.30修正);(3)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11.30修订);(4)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8.9.21修正);(5)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48号);(6)山东省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方案(鲁环发2019112号);(7)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2018.1.23修正);(8)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637号,2016年12月31日);(9)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2年1月13日修正);(10)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0.1.1施行);(三)山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12)山东省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2019.3.1施行);(13)山东省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规定(省政府令第327号);(14)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鲁环办201410号);(15)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山东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山东省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鲁环委办202I30号);(1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鲁环办函2016141号);(17)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鲁环委20213号);(18)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批复(鲁政字2016264号);(19)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济政字202145号);(20)济南市各区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2年动态更新版);(21)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济南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复函(鲁环发2031号);(22)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调整济南市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复函(鲁环函2018338号);(2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济南市卧虎山水库、清源湖水库及傅家桥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批复(鲁政字2019238号)。1.1.3 相关规划(1)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山东省生态功能区划;(3)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4)山东省石油天然气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5)商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1.4 技术导则及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8)(9)(1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总则大气环境(HJ2.2-2018); 地表水环境(HJ2.32018)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声环境(HJ242021); 生态影响(HJI 92022); 土壤环境(HJ964-2018);(HJ169-2018); (HJ819-2017);(HJ884-2018);(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1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1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21);(1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15)输油管道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指南(GB/T38076-2019);(16)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19)。1.1.5 有关工作文件依据(1)项目委托书;(2)东临复线商河段改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与项目相关的其他资料。1.2 评价目的、指导思想和评价重点1.2.1 评价目的(D通过对工程沿线影响区域的实地勘察、资料搜集及分析,掌握工程影响区现有的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概况。(2)查明工程所在区域现有的环境质量现状。(3)在实地勘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模式和规范的评价方法,对工程施工期和运行后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阐明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范围、影响程度。(4)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评价时段,采用规范的评价方法,分析工程各时段对评价区各类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介绍施工期已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结束后的生态修复措施,并重点做好沿线敏感点的环境影响评价。(5)将工程建设特点与评价区环境现状有机结合,介绍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敏感点采取的保护措施,结合预测评价结果,阐明本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1.2.2 指导思想以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城市区域发展要求为原则,根据工程特点抓住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现状调查资料和环境监测数据,有重点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方法力求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分析论证客观公正;贯彻节能降耗、达标排放等基本原则;提出的环保措施力求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注重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1.2.3 评价内容及重点评价内容:收集、调查项目影响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时空特征,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工程建设及管线运营等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指明其影响的方式、强度、污染源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分析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对生态、水、空气、声环境、社会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影响;环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境经济损益分析;制定环境管理、监测计划内容。评价重点:根据工程沿线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本次评价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时段,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污染防范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为评价重点。1.3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3.1环境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识别根据施工期工程内容和运营期污染物排放特点,本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识别分别见表131和表1.3-2。表1.3-环境影响表征识别一览表阶段工程建设活动环境影响内容施工期新管道敷设1管线敷设临时占用部分土地,短期影响土地的使用功能或类型。1.1管沟开挖与回填破坏施工作业带内的土壤、植被和视觉景观;可能产生废弃土石方,且堆放不当易引起水土流失,污染地表水体或农田:运输、取弃填挖作业中产生扬尘。1.2原材料运输运输车辆产生尾气、噪声和扬尘。1.3施工机械操作产生机械尾气和机械噪声。1.4施工便道建设临时占用部分土地。1.5施工人员生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2穿跨越工程施工临时占用部分土地,短期影响土地的使用功能或类型,有少量的施工机械或设备含油污水产生。2.1穿越沟渠采用定向钻工艺产生的废弃泥浆,可能引起农田或土壤污染2.2穿越公路复合型事故风险影响,由于采用定向钻施工工艺,事故发生概率极低。3清管、试压废水排放对区域水环境短期内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排放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后排放。旧管道处理1旧管线油品回收本工程上、下游两封堵器管内侧段残油采用油泵先抽入油罐车内,排油量约20.3t,之后运至临邑末站处理,运距约30km;新旧管道动火连头完成后废旧管道内残油利用氮气推清管球将油品直接注入新建管道,排油量约1397.21。2旧管道处置本工程废弃管道总长度约为4200m,其中商中河跨越管道进行拆除,长度约30m;注浆封存长度约2170m,注浆量约861.2m3;其它一般段管道全部采用开挖回收的方式处置,长度约200Om0注浆封存灌注充填材料选择改性水泥浆体,开挖后的旧管道由出建设单位回收处理。3旧管道清管污油旧管道清管污油作为危废处置,产生后及时委托危废处置单位处置。运营期4管线正常工况运营基本不对环境产生影响。5输油管线事故管线发生泄漏对管线两侧环境和人员的影响;油品遇明火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对事故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管线两侧人口集中居住区、社会关注区产生的影响;原油泄露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影响。根据上述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确定结果,从工程施工期、运营期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识别出各环境影响因素可能受影响的程度,具体见表1.3-2。表1.3-2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一览表类别环境要素施工期运营期E正常工况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影响程度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影响程度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影响程度自然生态环境地形地貌一有般一一一一一般植被与水土流失一有明显一有一般土壤一有一般一一一土地利用有明显-有一般野生植物有明显.有一般野生动物有明显有一般农业有明显有一般环境质量地表水一有一般一有一般一有一般地下水-有一般有一般有一般环境空气有一般有一般有一般声环境有明显有一般有一般土壤环境有明显有一般由表1.32可见,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过程对自然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植被、土壤与水土流失、土地利用、野生植物、野生动物、农业)的影响以及非正常工况状态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132评价因子根据工程环境特征污染因子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筛选出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因子见表1.3-3所示。表1.3-3本项目评价因子表序号环境要素评价专题评价因子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物种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种群结构、行为等;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生产力、生物量、生态系统功能等;生态敏感区主要保护对象、生态功能等响价影评施工期物种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种群结构、行为等;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生产力、生物量、生态系统功能等;生态敏感区主要保护对象、生态功能等运营期物种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种群结构、行为等;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生产力、生物量、生态系统功能等;生态敏感区主要保护对象、生态功能等2环境空气现)伏评价SO2、NO2、PMI°、PM25.CO>。3、TSP、非甲烷总嫌影响评价施工期TSP、NOx>C0、非甲烷总煌运营期/3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pH、溶解氧、高钵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响价般评施工期/运营期/4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制化物、耗氧量、挥发性酚类、石油类、珅、汞、铜、铅、锌、六价辂、镉、铁、钵、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K+、Na+、Ca+、Mg2+.CO32HCO3ChSO42-影响评价施工期/运营期石油类5声环境现)伏评价等效连续A声级Leq影响评价施工期等效连续A声级Leq运营期/6固体废物影响影响评价施工期施工废料、生活垃圾等运营期/7环境风险影响评价管道泄漏、火灾爆炸8土壤现状评价农出:镉、汞、碑、铅、铝、铜、银、锌、石油烧、pH、含盐量建设用地:碑、镉、铭(六价)、铜、铅、汞、锲、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慈、苯并花、苯并出荧意、苯并k荧慈、窟、二苯并a,h慈、玮并1,2,3-cd在、蔡、石油烧、含盐量1.3.3评价标准1.3.3.1环境质量标准表1.3-4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执行标准标准分级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土壤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1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a类(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项目环境空气常规因子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特征污染物非甲烷总烽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1997年)。详见表1.3-5O表1.3-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标准值单位标准来源小时浓度日均浓度ISO20.500.15mgm32NO20.200.08mgm33PMio0.15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4PM250.075mgm35TSP0.30mgm36030.20.16mgm37CO10.004.00mgm38非甲烷总嫌2.0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n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3-6。表1.3-6地下水干境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I标准值单位1PH值6.58.52耗氧量3.0mg/L3总硬度450mg/L4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5挥发酚0.002mg/L6循化物0.05mg/L7硫酸盐<250mg/L8氯化物250mg/L9氟化物<1.0mg/L10氨氮0.5mg/L11硝酸盐20.0mg/L12亚硝酸盐<1.0mg/L13六价格0.05mg/L14汞<0.001mg/L15镉0.005mg/L16碑<0.01mg/L17铜1.00mg/L18铅0.01mg/L19锌<1.00mg/L2()铁0.3mg/L21镒<0.10mg/L22总大肠菌群3.0MPN/100rnL23菌落总数100CFU/mL24Na+<200mg/L(3)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区未进行声功能区划分,属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管线穿越城区内等级公路。管道沿线周围小区、学校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4a类区标准,标准值见表1.3-7。表1.37声环境质量标国单位:dB(八)类别昼间夜间2类区标准60504a类区标准7055(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沿线及穿越处主要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1风险筛选值标准,建设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具体见表L3-8L3-90表1.3-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其他)单位:mg/kg序号污染物项目风险筛选值pH<5.55.5<pH<6.56.5<pH<7.5pH>7.51其他镉0.30.40.60.82汞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