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docx
2024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学问模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在满二叉树中每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而且叶子结点全部出现在最底层。第1层(根结点所在的层)有20个结点,第2层有21个结点,第n层有2nT个结点。在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中,第7层有27-1=64个结点(全部是叶子结点)、在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中,共有2«77)=64个结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程序执行的效率及数据的存储结构亲密相关B.程序执行的效率只取决于程序的限制结构C.程序执行的效率只取决于所处理的数据量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程序的执行效率及算法和数据结构有亲密的关系,瑞士科学家沃士说过“程序=算法+数据结构”。所以程序执行的效率及数据的存储结构亲密相关;程序执行的效率及程序的限制结构、所处理的数据量有关,但不确定相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3下列工具为需求分析常用工具的是参考答案:D4以下算法设计基本方法中基本思想不属于归纳法的是()A.递推法B.递归法C.减半递推技术D.回溯法参考答案:D5对长度n的线性表排序,在最坏状况下,比较次数不是n(n-l)2的排序方法是()A快速排序B.冒泡排序C.干脆插入排序D.堆排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排序技术有:交换类排序法(冒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插入类排序法(简洁插入排序、希尔排序):选择类排序法(简洁选择排序法、堆排序法)。在最坏状况下,希尔排序须要的比较次数是0(nl.5)、堆排序须要的比较次数是0(nlog2n)、其它排序方法须要的比较次数都是11(n.1)/2o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6按软件的功能划分,需求分析工具软件属于A.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C.支撑软件D.专用软件参考答案:C7对右下图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的结果为()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后序遍历的方法是:若二叉树为空,则结束返回。否则先后序遍历左子树,再后序遍历右子树,最终访问根结点。本题后序遍历左子树的结果是DEB,后续遍历右子树的结果是FC,最终根是A,所以后续遍历的结果是DEBFCA。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8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图形是()A.矩形B.椭圆形C.菱形D.平行四边形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集,用椭圆表示属性,用菱形表示联系,用无向线段表示实体集(联系)及属性、实体集及联系间的联接9下面不属于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的是A.工具B.过程C.方法D.环境参考答案:D10缘由解除法属于A.软件调试方法B.黑盒测试方法C.白盒测试方法D.动态测试方法参考答案:A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发觉程序中的错误B.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程序中错误的位置C.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最好由程序编制者自己来完成软件测试的工作D.软件测试是证明软件没有错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软件测试是为了发觉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所以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发觉程序中的错误。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程序员应当避开检查自己的程序。软件测试是为了证明软件有错,而不能证明程序没有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12数据库概念设计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选择局部应用,再进行局部视图设计,最终进行()A.数据集成B.视图集成C.过程集成D.视图分解参考答案:B13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是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C.确认测试D.系统测试参考答案:C14数据库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依据用户对象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和数据库的支持环境设计出()A.数据模式B.过程模式C.数据类型D.数据结构参考答案:A15下面哪一项不是消息的组成部分?A.发送消息的对象的名称B.接受消息的对象的名称C.消息标记符D.零个或多个参数参考答案:A16下列几种耦合中独立性最强的是A.内容耦合B.公共耦合C.数据耦合D.非干脆耦合参考答案:D17消息传递中所传递的消息实质上是哪种对象所具有的操作(或方法)名称?A.发送对象B.接受对象C.恳求对象D.调用对象参考答案:B18下列哪一项不是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A.限制流图B.数据字典C.数据流图D.判定树参考答案:A19下面哪一项不是面对对象方法的优点?A.稳定性好B.可重用性好C.运行效率高D.可维护性好参考答案:C20软件调试的目的是A.发觉错误B.改正错误C.改善软件的性能D.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软件测试是为了发觉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软件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软件测试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调试主要在开发阶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21在用二分法求解方程在一个闭区间上的实根时,采纳的算法没计技术是()A.列举法B.归纳法C.递归法D.减半递推法参考答案:D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循环队列有队头和队尾两个指针,因此,循环队列是非线性结构B.在循环队列中,只须要队头指针就能反映队列中元素的动态改变状况C.在循环队列中,只须要队尾指针就能反映队列中元素的动态改变状况D.循环队列中元素的个数是由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共同确定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所谓循环队列,就是将队列存储空间的最终一个位置绕到第一个位置,形成逻辑上的环状空间,供队列循环运用。在循环队列中,用队尾指针rear指向队列中的队尾元素,用排头指针front指向排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因此,从排头指针front指向的后一个位置直到队尾指针real指向的位置之间全部的元素均为队列中的元素。求解队列中元素个数的方法是:若front>rear,队列中有n-front+rear个元素(其中n为循环队列的容量);若front23概要设计中要完成的事情是A.系统结构和数据结构的设计B.系统结构和过程的设计C.过程和接口的设计D.数据结构和过程的设计参考答案:A24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能精确地确定软件系统必需做什么和必需具备那些功能的阶段是A.概要设计B.具体设计C.可行性分析D.需求分析参考答案:D25已知元素的入栈依次为abcde,则下列哪种出栈依次是不行能的(出栈和入栈操作可交叉进行?()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bCde依次入栈,再依次出栈,得到出栈依次edCba,所以选项A可能;我们现在来看选项B.第一个出栈的是C,&-Itl可以确定栈中有b、a,等待入栈的是d、e,此时出栈的可能是b或d(d入栈立刻出栈),不行能是a,所以选项B不行能;选项3第一个出栈的是d,可以确定栈中有C、b、a,等待入栈的是e,此时出栈的可能是C或e(C入栈立刻出栈),若C、b、a依次出栈,e入栈立刻出栈,刚好得到出栈依次dCbae,因此选项C可能;选项D.第1个出栈的是b,可以确定栈中有a,等待入栈的是c、d、e,C、d、e分别入栈立刻又出栈得到出栈依次bcde,最终a出栈,刚好得到出栈依次bcdea,所以选项D可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o26下列关于栈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栈中只能插入元素而不能删除元素B.在栈中只能删除元素而不能插入元素C.栈是特别的线性表,只能在一端插入或删除元素D栈是特别的线性表,只能在一端插入元素,而在另一端删除元素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栈是一个特别的线性表,只能在栈顶进行插入(又叫入栈)和删除(又叫出栈)操作;队列是一个、允许在队尾插入元素(又叫入队),在队头删除元不素又叫出队)的线性袁因此选项C正确。27依据结构化程序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语言中所没有的限制结构,应当采纳前后一样的方法来模拟B.基本结构在程序设计中不允许嵌套C.在程序中不要运用GOTO语句I).选用的结构只准有一个入口,但可以有多个出口参考答案:A28边界值分析法属于哪一类测试的常用方法?A.静态测试B.白盒测试C.黑盒测试D.集成测试参考答案:C29当数据库中的数据遭遇破坏后要实施的数据库管理是().数据库的备份B.数据库的复原C.数据库的监控D.数据库的加载参考答案:B30下列哪一项方法不是说明面对对象的易于修改的特性?A.对象的封装性B.继承机制C.隐藏机制D.多态性机制参考答案:C31为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性能和速度而对数据库实施的管理活动有(A.数据库的建立和加载B.数据库的调整和重组C.数据库平安性限制和完整性限制D.数据库的故障复原参考答案:B32软件是指A.程序B.程序和文档C.算法加数据结构D.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及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其中,程序是软件开发人员依据用户需求开发的、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语句)序列;数据是使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及程序开发、维护和运用有关的图文资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33在软件设计中,不属于过程设计工具的是.PDL(过程设计语言)B.PAD图C.N-S图D.DFD图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常见的过程设计工具有: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N.S,PAD(问题分析图),HIP0;表格工具:判定表;语言工具:PDL(过程设计语言)。结构化分析的常见工具有:DFD图(数据流图)、DD(数据字典)、判定树、判定表。过程设计工具用在软件开发的具体设计阶段,结构化分析工具用在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因此选项D正确。34对右图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为()a.DybeafczxB.Ydebfzxcac.bdyecfxzD.Abcdefxyz00¾1.ULZJ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前序遍历(DLR)的基本思想是:先访问根结点,后前序遍历dzq-树,再前序遍历右子树。本题根结点是A,前序遍历左子树得到的序列为BDYE,前序遍历右子树得到的序列为CFXZ,所以对本题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为AbdyecfxZo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35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不涉及具体的硬件环境及平台,也及具体的软件环境无关的模式是()A.概念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子模式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36在两种基本测试方法中,测试的缘由之一是保证所测模块中每一个独立路径至少要执行一次。参考解析:白盒测试【分析】软件测试依据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方法。保证所测模块中每一独立路径至少执行一次是白盒测试的基本原则之一。37在数据流图中用。表示、用一表示、用=表示、用口表示o在数据字典中用.I.表示、用+表不、用*表不O在结构图中用口表不_Of表示、f表示O参考解析:加工数据流存储文件(或数据源)源(或潭)或及注释模块数据信息限制信息38事实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参考解析:数据39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主要分为依次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队列是一种特别的线性表,循环队列是队列的存储结构。参考解析:依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队列的依次存储结构一般采纳循环队列的形式。40重复结构对应两类循环语句,对先推断后执行循环体的称为型循环结构,对先执行循环体后推断的称为型循环结构。参考解析:当;直到【分析】本题考查两类循环结构,希望考生还能够识记并辨别它们的流程图。41 是软件按工程化生产时的重要环节,它要求依据预先制定的安排、进度和预算执行,以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解析:软件工程管理42 一棵二叉树第六层(根结点为第-层)的结点数最多为个。参考解析:32【分析】依据二叉树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一棵二又树第n层(根结点为第一层)的结点数最多为2n-l个,因此第6层的结点数最多为25=32个,总结:二叉树第1层只有一个根结点(20),第2层最多只有两个结点(21),第3层最多只有4个结点(22),,第n层最多为有2nT个结点(不是2n个)。考生还须要了解一棵深度(高度)为n的二叉树最多拥有的结点总数是2n-l(20+21+22÷2n-l=2n-l).这种类型的试题不要死记硬背,有时是2nT,有时是2nT,所以考生最好采纳我们介绍的方法来推导。43运用已有的类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定义技术是。参考解析:继承【分析】继承就是通过共享已有类的属性和方法来派生新的子类,使子类能够继承父类的全部特性。44设某循环队列的容量为50,头指针front=5(指向队头元素的前-位置),尾指针四1-29(指向队尾元素),则该循环队列中共有一个元素。参考解析:2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循环队列的存储形式和入队运算、出队运算的理解。循环队列的初始状态为满或空(front=50,rear=50),出队:front=front+l(若front=50,则将1赋值给front),入队:rear=rear+l(若rear=51,则将1赋值给rear)o我们现在来模拟从循环队列的初始状态,经过多少次入队WW出队操作来达到最终状态front=5,rear=29o假设循环队列的初始状态为满(front=50,rear=50),只能先出队,然后再入队。将一个元素出队,front=50+l=51,依据循环队列的规定应当将1赋值给front,即front=l,再将一个元素出队,front=l+l=2,直到出队5个元素,front=505个元素出队了,空出了5个空间,所以元素可以入队,将一个元素入队,rear=50+l=51,依据循环队列的规定应该将1赋值给rear,即rear=L再将一个元素入队,rear=1+1=2,直到入队29个元素,rear=29o由于出队只空出5个空间,所以无法入队29个元素。因此循环队列的初始状态为满不成立。假设循环队列的初始状态为空(front=50,rear=50),只能先入队,然后再出队。rear=29,表示有29个元素入队了,也即队列中只有29个元素。现在front=5,表示要有5个元素出队,队列中只剩下295二24个元素。因此循环队列的初始状态只能为空。队列中有24个元素。同理,若循环队列的最终状态为front=29,rear=5,我们可以确定循环队列的初始状态为满,则队中有50-29+5=26个元素。若循环队列的最终状态为front=29,rear=29,我们可以确定循环队列为满或空,所以循环队列中有50或。个元素。45发觉用户需求、求精、建模和定义用户需求的过程是o参考解析:需求分析46面对对象的世界是通过对象及对象间相互合作来推动的,对象间的这种相互合作须要一个机制帮助进行,这样的机制称为O参考解析:消息47请写出用冒泡排序法对序列(5,L7,3,1,6,9,3,2,7,6)进行第一遍扫描后的中间结果是O参考解析:(1,1,5,3,2,6,7,3,6,7,9)【分析】冒泡排序法的基本过程:首先,从表头起先往后扫描线性表,在扫描过程中逐次比较相邻两个元素的大小,若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的元素,则将他们交换,这样最大者交换到了表的最终面;然后,从后往前扫描剩下的线性表,同样,在扫描过程中逐次比较相邻两个元素的大小若后面的元素小于前面的元素,则将他们交换,这样最小者交换到了表的最前面;从前往后和从后往前扫描一个来回称为-遍:对剩下的线性表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剩下的线性表变为空为止.这样线性表就变为有序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对线性表(5,1,7,3,1,6,9,3,2,7,6)从前往后进行扫描的过程:5>15和1交换位置得到(1,5,7,3,1,6,9,3,2,7,6)5<7不管,接着往后扫描,扫描到7737和3交换位置得到(L5,3,7,1,6,9,3,2,7,6)7>17和1交换位置得到(1,5,3,1,7,6,9,3,2,7,6)7>67和6交换位置得到(1,5,3,1,6,7,9,3,2,7,6)7<9不管,接着往后扫描,扫描到9939和3交挟位置得到(1,5,3,1,6,7,3,9,2,7,6)929和2交换位置得到fl,5,3,1,6,7,3,2,9.7,6)979和7交换位置得到(1,5,3,1,6,7,3,2,7,9,6)9>69和6交换位置得到(1,5,3,1,6,7,3,2,7,6,9)从前往后扫描结束,9交换到了线性表的最终。现在我们来看看对剩下的线性表(1,5,3,1,6,7,3,2,7,6)从后往前进行扫描的过程:6<76和7交换位置得到(1,5,3,1,6,7,3,2,6,7)6>2不管,接着往前扫描,扫描到2232和3交换位置得到(1,5,3,1,6,7,2,3,6,712<72和7交换位置得到(1,5,3,1,6,2,7,3,6,7)2<62和6交换位置得到(1,5,3,1,2,6,7,3,6,7)2>1不管,接着往前扫描,扫描到1131和3交换位置得到(1,5,1,3,2,6,7,3,6三级模式中反映用户对数据的要求的模式是o参考解析:外模式或用户模式49数据模型按不同的应用层次分成三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参考解析:物理数据模型50以下排序技术中属于交换类排序法的有,属于插入类排序法的有,属于选择类排序法的有oI.简洁插入排序II .冒泡排序III .希尔排序IV .堆排序V .快速排序VI .简洁选择排序参考解析:II VIIIIV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