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高年级小学生从“惧怕”到“喜爱”作文论文.docx
-
资源ID:1252893
资源大小:18.2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让农村高年级小学生从“惧怕”到“喜爱”作文论文.docx
让农村高年级小学生从"惧怕到喜爱作文摘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吸收容易忽视的语文学习技巧,特别是针对写作方面,学生不能够有重视写作的意识,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需要从多方面开发学生到写作思维,让学生学会热爱写作。但是在农村教育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较差,不能够较好的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惧怕写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写作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发展的特点,让学生从“惧怕写作转变为“喜爱写作,逐渐丰富写作教学的内涵。关键词:农村教育;高年级学生;写作教学前言:由于农村教学的教学环境较差,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内容,导致现在学生“惧怕写作"。但是学生产生"惧怕的原因不只是,教师没有更好的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一一而是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学生以及教师的原因,从具体原因入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应该让学生产生对写作的兴趣,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一、农村高年级小学生惧怕写作的原因首先,针对农村学生来说,没有巧妙的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探索写作的乐趣。而教师也没有针对写作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将写作纳入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如: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写作教育,那么便不会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教学,没有让学生形成写日记或者周记的习惯。那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便不会渗透“写作的重要性这一教学理念。其次,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写作教育的时候,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便不会提起兴趣进行学习。因为虽然是针对小学高年级来说,但此时学生的学习心里仍旧以游戏或各种有趣的活动为兴趣发展前提。所以如果教师在教学当中教学方法单一,不利用各种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一一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便会导致学生“惧怕学习。第三个方面是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一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往往都来自于生活。如果在脱离生活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凭空想象,那么学生不仅不会有效的了解写作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生活所反馈的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最后,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其自尊心较强,所以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于严苛,那么也会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降,“惧怕写作。在农村教学当中,教师缺乏教学器具以及对学生的引导,那么容易在课堂中形成单一的教学思维,让学生采用单调的学习方式,学习后仍旧要求学生达成一定的学习效果,便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态度。那么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以下针对性的策略。二、让农村高年级小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的策略(一)融入活动,角度多样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融入写作的时候能够更加轻松有趣。而多种多样的活动,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入到课堂中。因为在农村教学中,教学器具有限,教师不能够有效发挥环境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文,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有效的活动教学中,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所学的家乡的风俗这一习作内容中,教师便可以引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课前准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课前准备活动:“同学们,下节课我们要进行习作学习,主题是家乡的风俗。那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怎样的风俗吗?请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找出几种风俗,并且以情景剧的形式在课堂中进行演绎。”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的时候,便以具体、有效的准备形式让学生完成准备活动一一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到所学习的习作主题当中。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剧的演绎。既丰富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形式,又能够让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深入探究本次习作的主题。其次,教师还可以设置课堂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习作的乐趣。如:最重要的节日习俗是在新年期间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活动游戏:“每个小组5到6位同学,并且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进行比赛。进行比赛的学生需要比拼的内容是过年的习俗。当小组内的学生说出这个习俗时,其余的组员要根据这个习俗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果反应不及时,或者做出错误动作,那么这个小组便扣掉积分。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感受学习习作的乐趣。(二)结合生活,片段练习学生在第一个写作学习阶段中,教师就要求学生的水平高是不可行的,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融入生活的感悟,进行片段性的练习。以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反而以自身的实际经历更深层次融入写作教学。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学的心愿这一课的习作教学中,虽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及经济生活条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种心愿,但是农村学生有着城市学生所没有的”田园生活。所以教师可以积极的引用农村学习生活中的实际色彩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有什么心愿?这时学生便会陷入思考,有的学生会说:“我的心愿是能够吃一顿汉堡。”有的学生会说:“我的心愿是爸爸妈妈能够多一些陪我的时间而每个学生的心愿,虽然教师不能够让其满足,但是教师在提问学生心愿的时候,便已经将写作教学联系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那么,教师可以接着引导学生:大家有这些心愿,肯定是你们在生活中现在并没有实现的,那当你完成这些心愿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请展开想象想一想。当学生展开想象,自己完成心愿时的心情时,便已经形成了一种写作的技巧一一想象与联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那么学生便不会再惧怕写作。(三)鼓励评价,因材施教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合适的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就能够极大程度上鼓舞学生学习的斗志,让学生提升写作的兴趣。在这之前,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到针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年龄特点,应该具有怎样的写作特征,而不是过度要求学生,让学生在教学条件缺乏的农村环境中想象"恐龙化石的模样等。例如:当学生在写作中不能够及时完成写作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批评的话语改成间接性的鼓励:“大家看小李同学这次的写作,写了满满的一张纸,这张纸中充满了小李同学的思考和生活感悟,老师,拿起这张纸就感觉到沉甸甸的。但是老师想快点看到你的整个故事构思和结局,那能不能下次写作的时候让老师看到完整的故事呢?这种间接吸引鼓励的话语,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也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产生各种问题时,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纠正错误。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某位学生缺乏想象力,那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提问和引导性情景结合。教师可以给学生拿一个苹果,教师问学生:“你喜欢吃苹果吗?这时学生便会说“喜欢或者“不喜欢。那么老师再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呢?”这时学生便会说:“我觉得苹果太硬了,所以我不喜欢。”或者“我觉得苹果甜甜的,所以我喜欢。学生所回答的问题都是学生的思考和想象。那么教师可以总结、提醒学生:“你看在刚才观察苹果以及想象的过程中,你很自然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那么你所回答的这些内容就是你在作文中可以写出来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该如何写作。总结: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从“惧怕”到“喜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一一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进一步在课堂中融入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片段性的练习,降低写作的难度;学会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鼓励农村学生进行写作学习,从多方面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和技巧,让学生彻底的摆脱惧怕作文,走向“喜爱作文之路。参考文献:1何锦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概述J考试周刊,2021(9):38-39.孙灵.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探微J.新课程,2021(26):49.3魏爱娣.试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9(92):27-28.朱晓静.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探究J.甘肃教育,2019(23):79.5陈阳.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一一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语文课内夕卜,2020(12):169.6谈宏涛.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课堂中的运用方略J.考试周刊,2021(5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