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全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资源ID:1250453       资源大小:16.2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全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4月15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以常委会XXX副主任为组长,内司工委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对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刘桥镇及县民政局,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随机走访、查阅工作台账资料等方式,对全县2017年以来的社会救助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社会救助对于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标,按照城乡一体、均等覆盖的要求,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在全县建立了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为主体,以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制度为辅助,以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老年人实行优惠优待等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截至2018年,我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6465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21236人、城市低保5229人。全年累计救助28.92万人次,发放低保金9143.11万元;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五保户)4754人,拨付生活费等2961.0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6079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549万元;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484人次,支出146.57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2059人次,149.42万元;支出医疗救助资金549万元;有效应对“温比亚”台风灾害,下拨救灾资金1250万元。二、存在问题(一)社会救助工作缺乏统筹协调机制。一是社会救助工作所涉及的部门之间,因缺乏统筹协调机制,造成政策之间既有重叠交叉也有覆盖不全,对救助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导致重复救助和救助缺失的现象同时存在。二是因缺乏信息共享平台,对困难对象家庭收入或人员的变化,不能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增加了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工作的难度。(二)基层民政工作队伍亟待加强。一是人手少,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低保工作一方面要应保尽保,且对象户具有数量大、居住分散的特点;另一方面实行动态管理,要求工作程序规范、信息准确。实际工作中,开展低保政策的宣传咨询、做好日常的调查核实、落实低保管理措施等工作任务,均需要民政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方能完成。但目前乡镇的民政力量过于薄弱、车辆使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我县民政救助工作正常开展的主要因素。二是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三)社会救助工作社会化参与水平较低。政府提供社会救助,承担了绝大多数的社会救助责任,而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深度及其力度明显不足。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社会公益性组织仅1个,且建立时间短、规模小。三、几点建议(一)加强协调统筹,完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健全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加强基本生活保障与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加强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衔接,更充分发挥民政政策兜底作用,促进各相关政策措施互联、互动、互补,形成社会救助合力,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帮助。(一)配强基层队伍,提高救助水平。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强有力的基层队伍是抓好社会救助工作的保证。一是按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及其他文件的要求,多措并举配齐配强人员,以保证社会救助工作有人做事,同时着力好解决基层救助人员入户调查缺乏交通工具等问题。二是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定期培训机制,提高业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设施,加强乡镇敬老院的建设与管理。(三)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准确性。注重协调联动,建立跨部门、多层次、能共享的信息核对平台。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与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数据互联机制,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与扶贫开发对象进行重点核查,提高精准识别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努力提高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工作水平。(四)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化参与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公众捐赠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规范公益民间组织,汇集民间力量,拓宽救助渠道,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救助,提高慈善组织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互助效果。

    注意事项

    本文(全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