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959-2024光时域反射计.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592024光时域反射计OpticaITimeDomainReflectometers2024-02-07发布2024-08-07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JJG9592024代替 JJG9592001光时域反射计检定规程VerificationRegulationof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ter归口单位: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国家通信计量站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程委托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孙小强(国家通信计量站)张颖艳(国家通信计量站)李天初(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傅栋博(国家通信计量站)徐楠(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目录引言(11)1范围(D2引用文件(D3术语和计量单位(D4概述(2)5计量性能要求(3)5.1 中心波长(3)5.2 距离偏差(3)5.3 损耗偏差(3)5.4 动态范围(3)5.5 衰减盲区(3)5.6 事件盲区(4)5.7 测量范围(4)5.8 光回波损耗偏差(4)6通用技术要求(4)6.1 标志(4)6.2 外观(4)6.3 功能键(4)7计量器具控制(4)7.1 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4)7.2 检定条件(4)7.3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5)7.4 检定结果的处理(15)7.5 检定周期(15)附录A光时域反射计检定记录推荐格式(16)附录B光时域反射计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推荐格式(19)引言JJF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loOl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程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程是对2001年5月1日首次发布的JJG9592001光时域反射计的修订。与JJG959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适用范围覆盖了单模和多模类型的光时域反射计;一中心波长检定项目扩充了85Onm、1300nm.1490nm.1625nm等通信波长窗口;一删除了距离标尺系数检定项目;一将位置偏差和距离特性检定项目,修改为距离偏差检定项目,检定方法分为两种:标准光纤法(无源法)和时间合成法(有源法);一删除了损耗标尺系数和损耗特性检定项目,修改为损耗偏差检定项目,检定方法分为两种:标准光纤法(无源法)和时间合成法(有源法);一增加了测量范围检定项目;一增加了光回波损耗偏差检定项目。本规程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JG9592001o光时域反射计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单模和多模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2引用文件本规程没有引用文件。3术语和计量单位3.1 中心波长centralwavelengthOTDR光源功率谱密度的加权平均真空波长,用”表示,单位为nm。对连续光谱,中心波长定义为p<uc=(1)Pd式中:入一波长;P入一光源的功率谱密度。对分离光谱,中心波长定义为WP入c=(2)式中i一波长;PL波长为i激光模的功率。3.2 参考距离referencedistance借助于准确度比OTDR高的计量标准或测量仪器确定的OTDR光源输出端面到光纤一个特征点之间的距离,用Lef表示,单位为m。3.3 距离偏差distancedeviationC)TDR测量参考距离的显示值减去参考距离,用!,表示,单位为m。L=LOtdr-Lref(3)式中:Ltd-C)TDR测量参考距离的显示值。3.4 参考损耗referenceloss借助于不直接利用OTDR功率标尺的方法精确标定一段光纤的损耗,用Aref表示,单位为dBo3.5 损耗偏差lossdeviationC)TDR测量参考损耗的显示值与参考损耗的差值除以参考损耗,用ASa表示,单位为dB/dBea-八<HdfArH/aSa=:(4)式中:A°tdr一被测OTDR测量参考损耗的显示值,单位为dBo3.6 噪声电平noiselevelC)TDR测试曲线上,在包含98%噪声功率点的范围内的噪声功率上限,单位为dBm03.7 动态范围dynamicrangeOTDR发射信号经过一段光纤传输后,接收到的背向散射信号功率等于噪声电平(信噪比SN=1)时的衰减量。测量时用背向散射曲线外推与功率轴的交点对应功率与噪声电平的差值来代表背向散射单程动态范围,简称为动态范围,单位为dB3.8 衰减盲区attenuationdeadzone在一个反射或衰减事件之后的区域。该区域的始端为事件前沿上升点,末端为OTDR显示的轨迹偏离未被干扰的背景轨迹超过一个给定的纵坐标值AF(dB),其在横坐标(距离)上的投影长度即为衰减盲区,单位为m。3.9 事件盲区eventdeadzone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射回损,反射迹线上低于反射峰值点L5dB的两个点之间在横坐标(距离)上的投影为事件盲区,单位为m3.10 测量范围measurementrange无源光网络(PON)链路结构中,OTDR发射信号经过光分路器等无源器件的衰减后,仍能准确测量衰减后熔接事件的熔接损耗和反射事件的光反射。测量时用背向散射曲线外推与功率轴的交点对应功率减去衰减后仍能准确测量事件点对应功率的差值来代表测量范围,单位为dBo3.11 光回波损耗偏差OPtiCalretUrnlOSSdeViation借助于准确度比OTDR高的计量标准或测量仪器确定的光回波损耗标准件的参考光回波损耗为Rref,用被测OTDR测量该光回波损耗标准件的测量值为Rotdrz用AR表示光回波损耗偏差,单位为dBoR=Rotdr-Rref(5)4概述OTDR发出的光脉冲单端注入被测光纤,通过接收光纤的瑞利背向散射光和菲涅尔反射光,以得到光纤的损耗和长度信息。OTDR是用于测量单模或多模光纤的损耗、衰减系数、光回波损耗及光纤长度和故障点位置的测量仪器。OTDR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OTDR的激光器发出光脉冲,经环形器注入被测光纤。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瑞利背向散射和菲涅尔反射信号是一列按时间顺序分布的光强度信号,每个时刻的信号强度对应着相应的光纤位置的瑞利背向散射或菲涅尔反射光的强度。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交给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运算,最终由显示器显示出沿光纤整个路段返回的光强度的分布。图1OTDR结构框图5计量性能要求5.1 中心波长850nm窗口:(850±25)nm1300nm窗口:(1300±25)nm01310nm窗口:(1310±20)nm01490nm窗口:(1490±15)nm01550nm窗口:(1550±20)nm<>1625nm窗口:(1625±15)nm。5.2 距离偏差单模:优于土(lm+L5lO-sL+取样分辨力),L为设置量程。多模:优于土(2m+2l0§l+取样分辨力),L为设置量程。5.3 损耗偏差单模:优于±0.05dBdB°多模:优于±0.1dBdB05.4 动态范围单模:32dB(最大脉宽,测量时间3min,SNR=1)。多模:20dB(最大脉宽,测量时间3min,SNR=1)<>5.5 衰减盲区6m(最小脉宽,反射回损为45dB).5.6 事件盲区2m(最小脉宽,反射回损为45dB).5.7 测量范围15dB<>注:适用于无源光网络(PON)中用到的PONOTDR。5.8 光回波损耗偏差优于±2dB.6通用技术要求6.1 标志被检OTDR应具有标牌,标明仪器的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6.2 外观被检OTDR外观不能有影响工作性能的机械损伤。6.3 功能键被检OTDR各种开关、按键的标志清楚。开关、按键等接触良好,工作正常。屏幕显示清晰。7计量器具控制7.1 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的计量性能和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程5.15.8和6.16.3的要求。7.2 检定条件7.2.1 环境条件7.2.1.1 环境温度:(23±2)oCo7.2.1.2 相对湿度:80%o7.2.1.3 电源:(220±ll)V,(50±l)HZo7.2.1.4 检定地点应无剧烈震动和影响测量结果的电磁干扰。7.2.2 测量标准器7.2.2.1 长度标准光纤单模光纤光学长度扩展不确定度:0.5m+1.5×105L(k=2)。多模光纤光学长度扩展不确定度:U1.5m+2×10'5L(k=2)07.2.2.2 损耗标准光纤或模拟接头单模光纤损耗扩展不确定度:U0.03dBdB(k=2)多模光纤损耗扩展不确定度:U0.05dBdB(k=2)7.2.2.3 光回波损耗模拟器光回波损耗:30dBo光回波损耗扩展不确定度:1.0dB(k=2)07.2.3 检定用其他设备7.2.3.1 波长计或光谱分析仪中心波长测试扩展不Hii定度:U0.2nm(k=2)。波长分辨力.OOIng7.2.3.2 时间合成器合成时间范围:(03)ms,可随意调整,分辨力100ps.输出脉冲宽度:(l10)s,可调整。输出脉冲幅度:50Q阻抗,(0.55)V可调整,正负极性可选择。抖动:不超过200PSrms。时基扩展不确定度:优于IX(/为选择的合成时。力k=2)。IMr展不确定度:优于15八5+时基IrII不定度(三2).1.1.1.1 光奇温器衰减范围:(060)dBo分辨力:0.OOldBo重复性:0.OldBo工作波长:满足检定需要的工作波长。插入损耗:2.5dBo光回波损耗:45dB.衰减扩展不确定度:U0.1dB(k=2)0最大允许输入光功率:高于被检OTDR的光源最大输出功率。7.2.3.4 光耦合器分光比:Y型50:50耦合器两只,Y型10:90耦合器一只。波长范围:满足检定需要的工作波长。总插入损耗:0.3dB0光回波损耗:50dB.7.2.3.5 光电转换器(O/E)波长范围:满足检定需要的工作波长。带宽:200MHzo变换增益及输出阻抗应符合时间合成器对外触发信号的要求。7.2.3.6 电光转换器(E/O)激光器类型:F-P型激光器。波长范围:满足检定需要的工作波长。带宽:200MHzo外调制后输出光脉冲幅度变化标准偏差0.04dBo7.3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7.3.1 检定项目一览表检定项目一览表见表L表1检定项目一览表序号检定项目检定类别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查1外观+2中心波长+-3距离偏差+4损耗偏差+5动态范围+6衰减盲区+-7事件盲区+-8测量范围+-9光回波损耗偏差+-注:”+表示应检定项目,”表示任选检定项目,测量范围适用于PONOTDR07.3.2 外观用目力观测,手感实验,符合6.16.3的要求。7.3.3 中心波长7.3.3.1 检定设备a)光谱分析仪或波长计。b)可变光衰减器。7.3.3.2 检定方法a)按图2连接检定装置。图2中心波长检定装置示意图b)被检OTDR发出的光,经过可变光衰减器,使光功率在光谱分析仪或波长计的测量范围内,利用平均测量模式读出光脉冲中心波长值。C)将读出的中心波长值填入表A.lo7.3.4 距离偏差7.3.4.1 标准光纤法(无源法)a)检定设备经过校准的标准光纤循环延迟线,包括引导光纤、环中光纤和一个高质量宽波长范围的2x2耦合器,按图3熔接制成。其中引导光纤的长度La应大于1km。b)D图4标准光纤法检定距离特性装置示意图检定方法按图4将标准光纤循环延迟线接入被检OTDRo2)图5循环延迟线产生的梳状曲线循环延迟线产生一系列反射特征点,显示在被检OTDR的显示屏上,即逐次的反射产生了如图5所示的梳状曲线。图5中,0号峰代表OTDR输出接头的反射。1号峰是光脉冲通过引导光纤,并直接在耦合器2端反射,再直接沿耦合器和引导光纤(未经过环中光纤)返回到OTDR。2号峰是光脉冲通过引导光纤经耦合器分两部分,一部分由耦合器4端进入环中光纤(环中1次循环),然后经耦合器2端反射,再直接沿耦合器和引导光纤(未经过环中光纤)返回到OTDR;另一部分经耦合器2端反射,由耦合器3端进入环中光纤(环中1次循环),再由耦合器1端直接返回0TDR。3号峰是光脉冲通过引导光纤经耦合器分两部分,一部分由耦合器4端进入环中光纤(环中2次循环),然后经耦合器2端反射,再直接沿耦合器和引导光纤(未经过环中光纤)返回到OTDR;另一部分经耦合器2端反射,由耦合器3端进入环中光纤(环中2次循环),再由耦合器1端直接返回OT-DR0其余的依此类推,区别在于光脉冲通过环中循环次数不同。从1号峰起,每两个相邻的峰的间隔都是Lb2,即环路长度的一半。用数学表达式描述上述过程,即:1号峰位置:LotdrO=La;2号峰位置:L°tg=La+:Lb;3号峰位置:L°tm=Lj三J2(÷1)号峰位置:L°td,j=La+LLb;2其中:L为光纤循环延迟线引导光纤的长度;Lb为光纤环长度。3)将仪器调整到正常测量状态。设定被测OTD折射率n=1.4600«4)根据标准光纤循环延线反射峰的位置和损耗,合理选择OTDR的设置(如量程、分辨力、脉冲宽度、平均时间、缩放功能等),以便最大程度发挥被检OTDR在不同测量条件下的距离测量准确度。在被检OTDR的显示屏上得到如图5所示的梳状反射曲线。依次读取第i个峰上升沿的位置并填入表A.2。直到在接近OTDR测量动态范围的末端测得Ln,继续测量时,由于信噪比(S/N)下降使得测量第i+1个反射峰的定位重复性大于选取的相应读数分辨力。7.3.4.2 时间合成法(有源法)a)检定设备D时间合成器(或数字延迟发生器);7.3.4.3 Y型50:50光耦合器;3)光电变换器(0/E);4)电光变换器(E/。);5)光衰减器。b)检定方法1)按图6连接检定装置。2)使时间合成器处于外触发状态,并使其输出宽度100ns的电脉冲,其幅度与极性满足电光转换器工作的要求。3)选择延迟时间值3使OTDR上出现的模拟反射光脉冲分别出现在量程的近端、中间和远端,对应的标准距离值为:1.refj=c(ti+to)2n(6)式中:ti-时间合成器的延迟时间,i=l,2.3m(m3);c一真空中光速;n-受检OTDR设定的光纤群折射率值。本规程用1.4600(有特殊要求除外);to检定装置已检定的固有插入延迟时间。图6时间合成法距离特性检定装置示意图4)记录下模拟反射光脉冲在C)TDR上出现的位置Lotdri,计算对应各点的距离偏差值,并填入表A.3。Li=Lotdri-Lrefi(7)式中:1.refi-模拟标准光纤的长度;1.Otdri-被检OTDR对模拟标准光纤长度的测量值。当以无源法和有源法获得的距离偏差结果差异较大时,以有源法测量结果为准。7.3.5 损耗偏差7.3.5.1损耗标准光纤法(无源法)a)检定设备D损耗标准光纤或模拟损耗接头,标准单模光纤的长度应大于8km,标准多模光纤的长度应大于3km;2)引导光纤;3)可变光衰减器。b)检定方法D按图7连接检定装置。图7损耗偏差无源法检定装置示意图2)将仪器调整到正常测量状态,设置衰减器衰减量为OdB。3)合理选择被测OTDR的设置(如量程、脉冲宽度、平均时间、分析方法等),以便最大程度发挥被检OTDR在不同测量条件下的损耗测量准确度。4)用跳线连接被测OTDR的光输出端和标准光纤或模拟接头的指定输入端。对于标准光纤,移动OTDR的光标A,使A远离标准光纤前端菲涅尔反射产生的反射峰(使得实际背向散射曲线和背向散射曲线的直线部分向前方向的直线外延线之间的差足够小);移动光标B。在被测OTDR上读取A,B间光纤段的衰减A°(dBkm).对于模拟接头,利用被测OTDR测量模拟接头损耗A01(dB)o保持光标位置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进行3次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表A.4。5)增加衰减器的衰减量,使测量功率水平下降,直到OTDR显示的标准光纤段或模拟接头背向散射曲线的噪声大于OTDR测量损耗的分辨力(此时OTDR测量损耗的重复性明显下降),此时以0.5dB的步进减小衰减器的衰减量,直至OTDR测量损耗的重复性恢复正常值。重复步骤4)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损耗标准光纤或模拟损耗接头的测量平均值代入公式(4),即可以得到相应的损耗偏差。7.3.5.2时间合成法(有源法)a)检定设备同7.3.4.2a),另增加一台已检定过的标准光衰减器。b)检定方法用外光源法检定损耗特性。通过对被检OTDR的检定,可以得OTDR损耗标尺偏差。D按图8连接检定装置。图8损耗偏差有源法检定装置示意图2)衰减器1为已检定的标准衰减器,用来模拟一固定标准衰减值。3)设置时间合成器使其输出极性、幅度适当、宽度为(l-10)s的脉冲信号。调整衰减器2的衰减值及时间合成器的延迟时间,在用户常用的功率与位置区域进行测量。4)把标准衰减器1置于OdB挡,OTDR平均足够长时间,获得满意的信噪比之后,读出此时OTDR上模拟背向散射信号的相对功率电平P10再把标准衰减器1置于已检定的衰减值A"读出此时模拟背向散射信号的相对功率电平P2,计算OTDR在当前状态下的损耗显示值Aotdr=P2-P1由于OTDR在测量光纤损耗时对往返双程光的损耗除以2,因此损耗参考值Are尸A%2,利用公式(4)计算得到损耗偏差。5)改变衰减器2的衰减值,以(12)dB步进。重复上述测量步骤,此项检定在OTDR的线性区内进行,将测量结果填入表A.5o当以无源法和有源法获得的损耗偏差结果差异较大时,以有源法测量结果为准。7.3.6动态范围7.3.6.1 检定设备a)光纤;b)可变光衰减器。73.6.2检定方法a)按图9连接检定装置。图9动态范围检定装置示意图b)打开被检OTDR,使其正常工作,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设置脉冲宽度,设定平均次数或平均时间。测量光纤链(光纤L可变光衰减器和光纤2)的瑞利散射和回波曲线。c)改变可变光衰减器衰减量,使光纤链尾端背向散射电平等于噪声峰值电平,如图10所示。根据定义,动态范围是指使背向散射信号等于噪声电平的衰减量。将背向散射信号曲线外推与功率轴相交,交点为A,测量时将光标置于饱和区域后背向散射信号曲线的起始点,即B点,B点处光纤距离乘以光纤衰减系数,即背向散射信号曲线斜率,可通过B点的显示功率得到A点处的相对功率值。噪声电平与功率轴交于点A,。则A点与A,点的功率差值即为动态范围(S/N=1),A'点的功率也可以直接由噪声峰值的功率减去1.8dB近似得到。7.3.7衰减盲区7.3.7.1 检定设备a)光纤;b)Y型耦合器:1:1;c)可变光象减器。7.3.7.2 检定方法a)按图11连接检定装置。图11衰减盲区和事件盲区检定装置示意图衰减盲区位日/Tkm图12衰减盲区测量曲线OTDR发出的光脉冲通过耦合器后分成两路,一路是沿光纤传输的光产生的背向散射信号,另一路通过可变光衰减器,其衰减值模拟了回损特性。两路光通过耦合器返回OTDR,形成了一个仿真反射事件。如果整个光纤环路的长度为L,则仿真事件出现在L/2处,在此点没有任何附加损耗(如图12所示)。根据定义,从图12就能得出衰减盲区。b)将仪器调整到正常测量状态,获得平滑的迹线。根据定义,衰减盲区是一个反射或衰减事件之后的区域,在此区域中,OTDR显示的轨迹偏差离未被干扰的背景轨迹超过一个给定的纵坐标距离AF(见图12)。在图12的迹线上找出AF值,即可得到长度(AB),F=0.5dBoc)改变输出光脉冲宽度,可以得到不同光脉冲宽度下的衰减盲区,将其值填入表A.77.3.8事件盲区事件盲区测量曲线见图13。D0p<石奖生多件盲区位置/Tkm图13事件盲区测量曲线1.1.1.1 检定设备同7.3.7.Io1.1.1.2 检定方法a)按图11连接检定装置如前所述,被检OTDR发出的光脉冲经图11所示检定装置形成了一个仿真反射事件,如图13所示。根据定义可以从图13得到事件盲区。b)将仪器调整到正常测量状态,获得平滑的轨迹线。c)根据定义,事件盲区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射回损,反射信号迹线上低于反射峰值点L5dB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在图13的反射信号迹线上找出低于反射峰值1.5dB的两个点C、D,C、D两点对应的位置距离即是事件盲区。d)改变输出光脉冲宽度,可以得到不同光脉冲宽度下的事件盲区,将其值填入表A.7,>7.3.9 测量范围7.3.9.1 检定设备a)光纤;b)可变光衰减器。7.3.9.2 检定方法a)按图14连接检定装置,光纤1的长度为lkm-2km,光纤2和光纤3的长度均为2km。B点为光纤熔接点,熔接损耗为0.5dB0光纤末端的光回波损耗为45dB。图14测量范围检定装置示意图光纤 末端b)打开被检OTDR,使其正常工作。测量光纤链路(光纤1,可变光衰减器和光纤2)的瑞利散射和回波曲线,测量曲线示意图如图15所示。c)设定好平均次数或平均时间。d)改变可变光衰减器衰减量,使得被检OTDR可以准确测量出熔接点B的熔接损耗和光纤末端的光回波损耗。将背向散射信号曲线外推与功率轴相交A点的功率,外推方法同动态范围中给出的方法一致,与光纤末端对应功率轴A,点位置功率的差值记为测量范围,将测量结果填入表A.8o7.3.10 光回波损耗偏差7.3.10.1 检定设备检定设备为光回波损耗模拟器。7.3.10.2 检定方法a)按图16连接光回波损耗检定装置。图16光回波损耗检定装置示意图b)打开被检OTDR,使其正常工作。测量光回波损耗模拟器的光回波损耗值,重复进行3次测量,3次测量平均值作为光回波损耗示值。C)利用公式(5)计算光回波损耗偏差,将测量结果填入表A.9。7.4检定结果的处理检定合格的OTDR,发给检定证书。检定不合格的OTDR,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和内容。7.5检定周期C)TDR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检定周期,一般最长不超过1年。附录A光时域反射计检定记录推荐格式证书编号:共页第页A.1中心波长标称波长/nm中心波长值/nm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nm(k=2)A.2距离偏差(无源法)波长:nm;距离量程:km;脉宽:ns;群折射率n=1.4600距离参考值Lrer/m距离测量值Lotdri11距离偏差Lim测量结果的不确TE度:m(k=2)A.3距离偏差(有源法)波长:nm;距离量程:km;脉宽:ns;群折射率n=1.4600系统插入延迟时间:us延迟时间设置s距离参考值LrcfiZm距离测量值1.otcjrim距离偏差Llm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m(k=2)A.4损耗偏差(无源法)波长:nm;距离量程:km;脉宽:ns损耗标准光纤或模拟损耗接头损耗参考值Aref:dB衰减器的衰减量/dB测量值/dB测量平均值/dB损耗偏差ASAdBdB测量结果的不确XE度:dB/dB(k=2)A.5损耗偏差(有源法)波长:nm;距离量程:km;脉宽:ns;损耗参考值AfdB相对于OdB参考点的功率电平P1dB相对于,参考点的功率电平P2dB损耗测量值/dBAotdr=IP-PlI损耗偏差ASA/dB/dB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dB(k=2)A.6动态范围波长:nm,SNR=1量程km脉宽ns平均时间min动态范围/dB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k=2)A.7事件盲区和衰减盲区波长:nm量程km脉宽ns反射回损/dB事件盲区/m衰减盲区/m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m(k=2)A.8测量范围波长:nm,熔接点损耗:0.5dB,光纤末端回波损耗:45dB量程km脉宽ns平均时间min测量范围/dB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k=2)A.9光回波损耗偏差波长:nm参考值/dB第一次测量值/dB第二次测量值/dB第三次测量值/dB平均值/dB光回波损耗偏差/dB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k=2)温度相对湿度电源电压V检定日期检定员:审核员:附录B光时域反射计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推荐格式光时域反射计检定证书(内页)格式如下。B.1中心波长标称波长/nm中心波长值/nm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nm(k=2)B.2距离偏差(无源法)波长:nm;距离量程:km;脉宽:ns;群折射率n=1.4600距离参考值1.refi/m距离测量值1.otdri/m距离偏差L,/m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m(k=2)B.3距离偏差(有源法)波长:nm;距离量程:km;脉宽:ns;群折射率n=1.4600距离参考值1.refm距离测量值Lotdrim距离偏差Lim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m(k=2)8.4 损耗偏差(无源法)波长:nm;距离量程:km;脉宽:ns参考值AredB测量值/dB损耗偏差ASA/dB/dB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dB(k=2)8.5 损耗偏差(有源法)波长:nm;距离量程:km;脉宽:ns参考值ArofZdB测量值AotdrZdB损耗偏差ASAdBdB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dB(k=2)B.6动态范围波长:nm,SNR=1量程km脉宽ns平均时间min动态范围/dB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k=2)B.7事件盲区和衰减盲区波长:nm量程km脉宽ns反射回损/dB事件盲区/m衰减盲区/m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m(k=2)B.8测量范围波长:nm,熔接点损耗:0.5dB,光纤末端回波损耗:45dB量程km脉宽ns平均时间/min测量范围/dB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k=2)B.9光回波损耗偏差波长:nm参考值/dB测量值/dB光回波损耗偏差/dB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k=2)光时域反射计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要求同上,须注明不合格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