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修改后的教案与课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docx
-
资源ID:1238675
资源大小:48.6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陈克修改后的教案与课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docx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温州四中陈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史实。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个归国华侨的回忆录,回忆温州五马街的变迁,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学生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二)教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是服饰的变迁)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四)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现有的认识水平,在生活中寻找历史,通过温州五马街的变迁反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一个“归够华侨的回忆”为线索。(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温州五马街的变迁,一个“世纪老人的回忆录”导入(生:朗读)2000年,世纪老人从海外回到了温州,站在五马街头,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往事幕幕重现一、服饰篇(百年老店金三益的变迁反映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一一新中国建立)-师:金三益的历史和老人提供的照片(说明这是晚清到20世纪20、30年代的照片,生:问题1:仔细解读材料一、二,鸦片战争前和民国时期的服装时尚有何特点(款式、制作、颜色、面料等方面)?这体现了近代中国服饰有什么变化趋势?生:请同学们根据所见所闻,(结合课本知识)一起来帮世纪老人复原晚清到20世纪2030年代男装的变化情况。师:介绍中山装(服饰折射历史的剧变)师:老人提供的“老照片”给学生的直观上的刺激“中西合壁、不土不洋的”生:问题2:西装流行的原因?从西装到中山装你能读出哪些启示?(师:引导学生回忆这个历史阶段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剧变,影响到服饰。)师:西装的流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侵略;西学思潮(思想解放)从西装到中山装:反映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2、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H"一届三中全会)师:根据老人的记忆更原的照片由学生来分析,这个阶段服饰的变化及原因。突出这个阶段的服饰与政治因素的结合。3、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以来一一今天)生:世纪老人在“文革”期间出国了,出国之后的服饰的变迁一无所知,请你填补他这段空白的历史?(变化的表现:款式、面料、选择服饰的标准、颜色等及发生变化的原因)二、饮食篇(思路:五马街的饮食寻找历史的变迁)三、建筑篇(思路:由学生从五马街的建筑说明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变迁)师:出示图片四、习俗篇师:老人记忆中的“征婚广告”导入,由学生说明习俗的变化。小结:I、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阶段特点:(根据板书)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这一阶段社会生活方式最突出特点;20世纪50年代后(新中国成立后),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明显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后),变化迅速,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加生:思考原因2、近现代社会的剧变是促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成的,学会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师: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折射历史的剧变,所有要有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师:3、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师:出示学习要求,把握整堂课。师:老人的回忆待续引入下节课练习:中国近现代女装展练习目标1、女装变化的过程(给图片排序)2、写展览的前言(内容要求包括每个历史阶段特点及这个阶段女装的特点)板书设计: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变迁的表现1、服饰2、饮食3、建筑4、习俗二、变迁的原因社会剧变、思想解放等副板书重大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的建立H一1届三中全会阶段18401949年19491978年1978年今特点不土不洋、中西合璧与政治联系密切新颖、时尚等原因社会剧变认识折射历史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