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重要讲话乘势而上取得新成就心得体会4篇.docx
-
资源ID:1234169
资源大小:20.3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习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重要讲话乘势而上取得新成就心得体会4篇.docx
学习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重要讲话乘势而上取得新成就心得体会【共四篇】第1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擘画了更加清晰的路线图。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地处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站在中部看中部。2019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扎实成绩,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站到了更高起点上,但也面临着传统产业比重偏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仍需进一步发力等困难挑战。唯有切实研究并解决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才能继续迈上更高台阶。跳出中部看中部。加强与东部、西部等区域的融合互动、融通互补,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壮大国内市场;充分运用区位和交通优势,可以在更大范围统筹供需积极创造市场,提高生产要素流通效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下好高质量发展这盘大棋局,迫切需要中部地区这个“脊梁”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部署了6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努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每一项都是围绕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强化中部地区重要功能来布局。值得关注的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在首位,凸显了高屋建叙的远见卓识。中部地区科技水平进步较快,创新力量日益壮大,6省产业优势各具特色,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同时,也要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看准了就抓紧干”。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扎实工作,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各司其位、各负其责、协调联动,中部地区必能乘势而上,不断取得发展新成效。第2篇学习贯彻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重要讲话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心得体会中部地区崛起迎来新机遇。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这为新征程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方向。2019年5月份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以来,中部地区发展取得新成效,站到了更高起点上。这是落实党中央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区位等各方面优势实现的,也为今后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贯彻落实此次座谈会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应注意从多个方面着力。以“融”为目标,加强区域联动。在谋划部署2024年工作中,山西提出,强化与京津冀联动发展;江西提出,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湖北提出,加强湘鄂赣三省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可以看出,中部地区不仅基于区域位置把握战略机遇,而且从更大视野上把握更多机遇。在更高起点上,仍需放眼整个国家版图,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在对内对外开放、强化融合联动中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以“优”为方向,调整产业布局。安徽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超2900亿元,湖北省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达678家,国内首艘万吨级远洋通信海缆铺设船在江西下水创新发展要素加快聚集,中部地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在加速构建。同时,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湖南提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承接重点领域产业转移,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省份合作。应立足科研条件等方面实际,把握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与策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特”为根基,保持发展定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中央赋予各省相应的定位和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各地应从各自文化底蕴、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等方面出发,保持发展定力,强化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既找准分工,又互为支撑,协调发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各自奏响不同的音符,通过相互协调和深度融合,合力唱响协奏曲,才能实现新的发展目标,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第3篇领会落实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20日下午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中部地区由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组成,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近5年,中部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区域经济总体平稳,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基础明显改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踏上了新的起跳点。放眼全国,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东部沿海,我国人口之众多,幅员之辽阔,东中西各区域情况之复杂,发展禀赋差别之明显,在世界上是罕有的,统筹区域发展始终是一个重大问题。翻开中国地图,粤港澳、京津冀、东北地区、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地区都有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性布局。新时代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区域重大战略稳步实施,取得许多实质性、标志性、引领性成果。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抢抓机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让高质量发展脉动更加强劲。放眼中部,一条南北贯通的大国“脊梁”呈现在我国的版图上,只有这条“脊梁”硬起来,阔步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才能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从湖北打造重要“战略支点”,到河南发挥“支撑作用”,再到山西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需要切实研究解决。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中部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结合中部地区实际,再次对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内容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为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进一步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放眼未来,从北到南,山西中部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一个个城市群就像一条项链上闪亮的宝石,串起中部崛起之势,划出一条条优美的上扬曲线。此次座谈会上,让中部崛起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步履更加坚定。以此为新起点,把中部地区放到整个国家版图中、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定位思考,主动对接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在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美丽中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为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策马扬鞭再奋蹄,在全面落实强国战略中切实扛起中部责任、展现中部担当、作出中部贡献。第4篇贯彻落实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发言3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座谈会谋划中部地区发展新蓝图,为新征程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方向。以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新蓄积起澎湃的中部地区发展势能。安徽的汽车、湖南的重工、湖北的电子、江西的航空中部地区制造业打造众多亮丽“名片”。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制造业增加值由2019年的6.1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8万亿元,规模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新兴产业聚“势”,传统产业跃“级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区域,中部地区要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区域协同拓展新空间。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六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山西中部城市群竞相涌现一个个城市群、都市圈拔地而起,恰似一个个区域经济“发动机,加强区域内外协同联动、融合互动、融通互补,中部地区将打开更大发展空间,迎来更多发展机遇。要把中部地区放到整个国家版图、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思考,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主动对接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对接融合,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产业创新资源,增强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把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提升整体发展能级。以绿色崛起描绘新图景。中部地区是我国生态重地。近5年,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鄱阳湖、洞庭湖总磷浓度较2018年下降均超过20%,2023年长江干流、黄河干流水质均达到11类及以上;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完成植树造林4769万亩、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1210万亩。建设美丽中部,既是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完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新征程蕴含新期待,新部署呼唤新作为。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实干成就未来。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扛起主体责任,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重点工作任务、重大改革事项落实落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