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习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1231590       资源大小:27.6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习题(含答案).docx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习题一、单选题1.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发动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这些运动A,推动了国家医疗体系的系统化B.实现了国家卫生建设的制度化C.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的重视D.建立健全了国家防疫抗疫体系2. 2003年春天,“非典”来袭,政府关注人民的生命健康,指示尽快研制“非典”疫苗;2020年1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神州大地,中国政府同样强调要尽快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这反映出,中国政府A.在疫病防治领域取得重大进展B.旨在增强广大民众的疾病预防意识C.对疫情征兆做出科学准确分析D.重视科研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3. 下面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时间具体措施1941年11月解放日报开设“卫生专栏”,重点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和一些卫生保健知识1942年4月边区设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1942年5月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1944年7月开办了规模庞大的卫生展览会,历时八天,参观者万余人A,陕甘宁边区疫病泛滥B.探索建设近代医疗卫生体系C.近代卫生体系更加成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4. 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10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政府政策调整的依据是()内容1982年1983年1984年医疗、社会保险3.54.85.9医疗、住房补贴11.21.7其他项目21.829.735.3A.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推动B.“经济复苏”局面的出现C.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失灵D.“福利国家”政策的破产5. 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措施是()A.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B.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C.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D.力口强“福利国家”建设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该法律反映了中国A.防控公共疾病的建设成就B.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意识增强C.“看病难、住院难”等矛盾缓解D.全民卫生意识加强7. 1965年,某报刊发表评论:“它的实现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这是指A.断肢再植手术B.针刺麻醉C.人工合成牛胰岛素D.试管婴儿8. 2020年初,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迅速蔓延,疫情非常严重。全国4万多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大救治、大转运、大接治、大防疫规模空前,一个多月时间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A.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B.人民的支持和救援C.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力的支持D.医疗技术水平先进9. 1842年,英国劳工人口状况报告出版,针对大城市死亡人数甚至超过出生人数,提出:首先和最重要的办法,同时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修建下水道,移除生活场所、街道和马路上的垃圾,以及供水系统的改进。六年后,英国第一部公共卫生法颁布。这反映出英国城市化进程A.降低了英国人口的平均寿命B.长期缺失排水供水系统的建设C,直接受到工业革命的破坏D.推动了公共卫生的建设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福利国家政策包含如下内容:提供教育、医疗、托儿所等免费或低费得社会服务系统。这些政策旨在()A.掠夺高收入阶层B.提高下层人民生产积极性C.发挥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作用D.提供人们向上进阶的可能11. 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甲型HINI流感、埃博拉病毒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这主要表明人类A.所面临的非传统性安全的危险不断加大B.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C.在全球化的今天,已无法有效防控重大传染病D.应遏制全球化的进程12 .诺贝尔奖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 .1985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宣布,压缩社会保障费用,规定只有低收入家庭才能享受产妇津贴、死亡津贴、取消洗衣和供暖津贴等内容。此做法A.有利于提高妇女的地位B.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范围C.有利于减少政府财政开支D.说明英国已经消灭了贫困14 .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年又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这三大保险法旨在A.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B.应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C.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D.推动企业自觉科技创新15 .19世纪中叶,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专门的卫生机构来指导和监督全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并在地方建立相应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英国这一做法的主要背景是A.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B.工厂规模恶性发展C.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D.社会舆论呼唤立法16 .近日,我国在抗糖尿病新药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上海药物研究所经研究发现,两个小分子化合物在细胞培养和活体动物模型上具有良好的类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活性,这将改变以往肽类激素需注射给药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的状况。这主要反映了A.糖尿病已成为世界性难题B.生物技术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C.人类对DNA的认识加深D.生物进化论面临挑战17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了推进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做出一系列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A.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B.建立“福利国家”C.恢复高考,普及义务教育D,提出“双百方针”二、材料分析题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帙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困难的情况,删裁繁重。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孙思邀指出:医生应恪守医德.坚定专业思想,不要以贫富易志改性。北宋期间,947年,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宋仁宗嘉祐六年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并设立药官鉴险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则杖责一百。南宋宋孝宗隆兴二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急令和剂局制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京城官药局的五个门市年上交四十万缗,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67%O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药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延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脸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I)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医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以来,中医学在传承中寻求变革,但传统中医观念及诊疗方法依然流行。传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注重个人的养生与保健,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针灸治疗使用广泛。中国近代,无论是清政府还是中华民国政府,医疗制度侧重于服务达官贵人,对百姓影响甚少。而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国民健康不仅是个人的私事,更是国家的公事。国家必须尽到责任,维护国民健康,培养国民民族气魄与健全体格。个人必须配合政策,尽好国民的责任。摘编自皮国立碰撞与汇通:近代中医的变革之路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起省、市、县、乡镇社区的医疗网络,方便患者就医。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我国推行计划免疫,有效控制了很多严重成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疫病,如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医疗机构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日趋强化,各级医疗机构明确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和救助制度,确保全民病有所医。注重公共卫生建设,强化全民卫生意识。摘编自张栋新中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轨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医学相较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说明中国近代医学观念变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的英国新兴工业化城市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当时英国城市的特点是:遍布天空的烟尘,随处可见的垃圾,污水随意排放,卫生状况极差。19世纪初期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仅为40岁,诸如伤寒、天花、肺结核和白喉等传染,并每年要夺走20000的生命。印度发生的疫情传入英国,引发了英国1831年的霍乱,疫病共肆虐了437个城市。卫生改革家艾德文查德威克等指出当时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归因为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和肮脏的公共卫生状况。英国政府开始采纳其现点,开始了公共卫生立法和改革活动。摘编自陈超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公共卫生问题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卫生工作采用了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公共卫生和食物,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摘编自李立明新中国公共卫生60年的思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的背景。(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参考答案1.C2.D3.B4.C5.B6.A7.C8.A9.DIO.Dll.B12.B13.C14.B15.C16.B17.A18. (1)特点:医学理论与实践并举;关注社会,服务民生;注重实用性,继承与创新。原因:儒家思想对中华医学的长期影响;唐宋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唐宋时期科技发展迅速。(2)背景:列强入侵打开中国国门,西方文明的传入;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或答洋务运动的兴起);受到日本西医发展的影响。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国人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冲击和动摇了中医的地位。19. (1)不同:重经验与整体的传统中医观念及诊疗方法得到传承;医疗制度以服务权贵为主;国民健康与救亡图存相联系。原因:西方近代医疗制度和医学观念的传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运动的推动;民主意识的增强。(2)意义:凸显了社会主文制度的优越性;提升了全民健康素养;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有利于民族昌盛与国家富强。20. (1)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疫病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蔓延;卫生专家的呼吁引起政府的重视。(2)特点:国家主导的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预防为主,普惠群众;确立了公共卫生的“中国模式”;新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形成。意义:改变了旧中国卫生事业落后的局面;保障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习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