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1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一).docx

    • 资源ID:1217429       资源大小:93.2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1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一).docx

    课题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一)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梅尼埃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2)熟悉外耳道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3)了解上述疾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护理目标(4)能够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素质目标:(1)具备心中有爱、知识才戌、本领过硬的基本素质(2)敢于担当,勇于探索,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奋斗教学重睚点教学重点:耳部疾病患者的护理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耳部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学生】完成课前任务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互动导入【教师】提出问题:1 .结合日常生活,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耳鼻咽喉科疾病。2 .如何才能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学生】聆听、思考、回答传授新知【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护理耳部疾病患者的相关知识第一节耳部疾病患者的护理一、外耳道炎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外耳道炎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外耳道炎症。该病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疳,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阅旨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另一类为弥漫性外耳道炎,表现为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弥漫性炎症。(1)外耳道疳,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糖尿病患者和身体衰弱者好发。(2)弥漫性外耳道炎,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变形杆菌等,外耳道进水、化脓性中耳炎脓液长期刺激等为其常见诱因。外耳道皮肤损伤或局部抵抗力低时易患本病。糖尿病患者和特应性体质者易反复发作。(二)护理评估1 .健康史询问患者发病的原因、经过,导致疾病严重或缓解的诱因等。了解患者有无外耳道损伤史及中耳疾病病史等,有无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史,是否为特应性体质者。2 .身体状况外耳道炎患者常有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1)外耳道后.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可向同侧头部放射。相肿堵塞外耳道时,可伴有耳鸣及听力下降。脓肿破溃后有脓血流出,此时耳痛减轻。检查可见耳郭牵拉痛及耳屏压痛。(2)弥漫性外耳道炎,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者表现为耳痛、灼热,可有少量分泌物流出;检杳可见耳郭牵拉痛及耳屏压痛,耳周淋巴结肿痛。慢性者外耳道发痒,有少量渗出物。3 .辅助检查多行耳镜检直:外耳道疳可见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局限性组丸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者可见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或有糜烂、少许渗出液,外耳道壁有分泌物积聚,外耳道腔变窄;慢性者可见外耳道皮肤增厚、破裂、脱屑,分泌物积存,外耳道腔变窄。4 .心理-社会状况外耳道炎会有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出现,这会使患者产生恐慌、焦虑、烦躁等心理,进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了解患者对外耳道保护的认识情况、耳部行为习惯,进而评估患者对本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疼痛:耳痛与外耳道炎症反应有关。(2)焦虑与耳痛及担心预后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外耳道炎的防治、护理知识。(四)护理目标(I)患者的耳痛症状得到缓解。(2)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3)患者了解外耳道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掌握外耳道保护方法。(五)护理措施1 .减轻疼痛(I)局部护理。早期采取局部热敷或超短波透热理疗等措施,缓解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对于局部尚未化脓者,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将上述药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药纱12次,以消炎止痛。(2)用药护理。耳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对于慢性患者,可指导其使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类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注意不宜涂太厚。(3)手术护理。疹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协助医生切开引流,注意每日换药。2 .保持外耳道清洁保持耳道清;吉、干燥,对外耳道有脓液或分泌物者,可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清洁。3 .减轻焦虑积极询问患者感受,及时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等心理。4 .健康教育(1)嘱患者养成正确的搀耳习惯,宣传避免外耳道皮肤损伤的相关健康知识。(2)嘱患者保持卜耳道清洁、干燥,若有污水进入外耳道,应及时擦拭、清理。(3)嘱患者在治疗和恢复期不可游泳,以防污水进耳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4)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注意寻找其可能存在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并嘱患者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课堂互动】【教师】讲述病例,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患者,男,65岁,因左耳剧烈疼痛前来就诊,自诉昨日游泳时耳朵进水,未及时清理,不久后出现左耳疼痛。经检查发现,左耳耳屏压痛(+),耳郭牵拉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无渗液,外耳道腔变窄。经了解知,其前日曾用金属挖耳勺挖耳,并有糖尿病病史。如果你是该患者的责任护士,你会对其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六)护理评价(1)患者在近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耳痛减轻或消失;焦虑、恐惧程度减轻。(2)患者在远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了解外耳道炎的防治知识;养成正确的挖耳习惯,污水入耳后能及时清理;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以防外耳道炎复发。二、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耳聋和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该病是成人和儿童常见的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多发于冬、春季。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为8周,若8周后未愈可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迁延转化而来,也可缓慢起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变态反应等有关。(1)咽鼓管功能障碍。机械性阻塞:如儿童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具后孔填塞等。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段管壁塌陷、咽鼓管黏膜的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功能障碍等。当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气体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气体逐渐被吸收,造成腔内负压,引起中耳黏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同时鼓室内陷。若鼓室负压不能及时解除,则会造成鼓室积液的进一步加重。咽鼓管功能障碍为本病主要病因。(2)中耳局部感染。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的或低毒的细菌感染。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在发病特别是病变迁延为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3)变态反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为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4)其他。类似飞行、潜水的极速升降运动可引发此病.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下降也可诱发此病。(二)护理评估1 .健康史了解患者发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有无鼻部、鼻咽部急慢性病病史,有无鼻咽部肿瘤;了解患者有无长期县后孔填塞症状等。2 .身体状况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常有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前倾位或偏向健侧时听力改善,但当积液黏稠时,听力不因体位改变而改善。小儿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而前来就诊。(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僻啪"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哈欠、授鼻鼓气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4)耳闷,即耳内闭塞感或耳闷胀感,反复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3.辅助检查(1)耳镜检查。急性者鼓膜松弛部或全鼓膜充血、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外突.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色或琥珀色,慢性者可呈灰蓝色或乳白色。积液未充满鼓室时可见液平面。(2)听力检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平坦型(B型)鼓室导抗图“和"负压型(C型)鼓室导抗图”图片,并进行讲解音叉试验及纯音听阈测试显示传导性聋,积液排出后听力可改善。鼓室导抗测试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鼓室与抗图中,平坦型(B型)为分泌性中耳炎典型曲线;负压型(C型)示咽鼓管功能不良、鼓室积液。【知识链接】【教师】讲述音叉试验、纯音听阈测试、鼓室导抗测试的相关知识1 .音叉试验音叉试验是常用的基本主观听力检查法。音叉由两个振动臂(叉臂)和一个叉柄组成,多数为钢制材料.每套音叉由5个倍程频率音叉组成,每个音叉发出不同频率的纯音,分别编号为CI28、C256、C512、ClO24、C2048数字越大,表示频率越高,临床常用的是C256及C512音叉试验可用于初步判定听力障碍,鉴别传导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验证电测听结果的正确性,但其不能判断听力损失的程度。2 .纯音听阈测试纯音听阈测试是指以纯音听力计发出不同频率的纯音,测试受试者每个频率能听到的最小声音(即听阈).这种测试可用于判断受试者有无听觉障碍,估计受试者的听觉损害程度,初步判断受试者耳聋的类型和病变部位。3 .鼓室导抗测试声频测试是指通过声刺激所引起的中耳传音结构的振动或变化来测试听觉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客观测试方法。临床上,声导抗测试一般分为鼓室导抗测试和声反射测试两个部分。其中,鼓室导抗测试可以提供中耳和咽鼓管功能的相关信息,声反射测试能够提供声反射路径的相关信息。在鼓室导抗测试中,随着外耳道压力由正压向负压连续变化,鼓膜先被压向内,然后逐渐恢复到自然位置,再向外突出,由此产生的声顺(鼓膜在自然状态和被正压压紧时的等效容积毫升数即为声顺值)动态变化以压力-声顺函数曲线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鼓室功能曲线(即鼓室导抗图)。【学生】聆听、思考、理解(3)影像学检查。CT扫描可见中耳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影;小儿可做头部X线侧施片,了解腺样体是否增生。(4)成人或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进行鼻咽部相关检查,排除鼻咽癌。4.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因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易出现焦虑心理,慢性患者因病程长、易反复,会出现烦躁不安、对治疗失去信心等,从而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儿童因听力下降造成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不便,久之会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年龄、生活状态、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以评估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感知觉紊乱:听力下降与中耳负压及积液有关。(2)舒适度受损:耳鸣、耳胀、耳痛等与咽鼓管阻塞、鼓室积液有关。(3)焦虑与疾病迁延或担心治疗效果、手术效果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分泌性中耳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四)护理目标(1)患者听力提高,耳部不适症状(如耳鸣、耳胀等)得到缓解。(2)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3)患者了解分泌性中耳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五)护理措施1 .减轻耳部不适(1)局部护理。配合医生进行咽鼓管吹张(将气流主动或被动经咽鼓菅压入鼓室,以了解鼓膜无穿孑堵咽鼓管的功能,也可以缓解鼓室负压或引流中耳积液;上呼吸道感染,鼻腔或鼻咽部有脓液、溃疡、新生物者忌用),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捏鼻鼓气。(2)用药护理.对于急性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指导患者正确使用1%麻黄碱液和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交替滴鼻,每天34次,嘱患者采用仰卧头低位,以保持鼻腔及咽鼓管的通畅。遵医嘱给予患者稀化粘素类药物促进纤毛运动及排泄功能,以降低咽鼓管黏膜的表面张力和咽鼓管开放的压力。(3)手术护理。对经治疗鼓室积液未消退、积液稀薄者,协助医生行鼓膜穿刺抽液;对于液体较黏稠、行鼓膜穿刺不能吸尽者,协助医生行鼓膜切开术;对于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中耳积液过于黏稠不易排出者,协助医生行鼓室置管术;对于长期反复不愈、经各种治疗无效者,应协助医生行鼓室探查术。术前、术后按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护理。2 .注意观察病情及时观察和了解患者耳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如听力下降、耳胀、耳痛有无缓解,以防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并发症出现。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继发感染等相关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处理。3 .减轻焦虑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向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以解除其紧张、焦虑的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此外,还应注意:与单侧听力下降的患者沟通时尽量靠近其健侧,与双侧听力下降的患者沟通时适当提高音量,以确保与患者沟通的有效性。4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滴鼻、揭鼻方法,以促进咽鼓管的通畅。(2)嘱患者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3)告知手术患者禁止游泳,以防污水进入术耳,造成中耳感染。(4)嘱患者积极防治鼻部、鼻咽部相关疾病。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嘱其进行鼻咽癌排查。(5)对于10岁以下儿童,应嘱其家长定期为其进行筛选性声导抗测试,以早期发现疾病,同时应又摞长进行宣教,提高其对本病的认识。(六)护理评价(1)患者在近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听力提高;耳部不适症状得到缓解;无并发症发生;(三)焦虑程度减轻。(2)患者在远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了解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护理知识;积极治疗鼻部、鼻咽部疾病,防止病情复发;10岁以下儿童定期进行筛选性声导抗测试。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该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常见的传播途径有:(1)咽鼓管途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不当地捏鼻鼓气嵋鼻涕、不当地咽鼓管吹张或鼻腔治疗等,都可能导致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感染。婴幼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细菌易逆行侵入鼓室,此外,喂乳姿势不当,如平铺哺乳时,乳汁可经婴幼儿咽鼓管逆流入中耳,造成感染。(2)外耳道鼓膜途径。当患者有鼓膜穿刺或外伤、鼓室置管等情况时,致病菌易由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酗鳏。(3)血性感染,极少见.(二)护理评估1 .健康史了解患者近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传染病病史,近期有无行鼓膜穿刺、鼓室置管、咽鼓管吹张、鼻腔治疗等操作。评估患者的损鼻方法、接受的哺乳方式等是否正确。2 .身体状况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可有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1)耳痛。多数患者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表现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减轻。儿童表现为哭闹不止、用手抓耳。(2)听力减退及耳鸣。初期常有明显耳闷、低调耳鸣和听力减退的症状,鼓膜穿孔后听力减退症状减轻。耳痛剧烈者,听觉障碍常被忽略。(3)耳漏。鼓膜穿孔后耳内液体流出,初为脓血样,后变为黏脓性分泌物。(4)全身症状。可有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的症状.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可出现高热、惊厥、呕吐、腹泻等症状。鼓膜穿孔后,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明显减轻。(5)耳部触诊。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压痛较明显。3.辅助检查(1)耳镜检杳.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消失,局部可见小黄点,继续发展可见鼓膜穿.鼓膜穿孑眼小者可见"灯塔征",即脓液从穿孔处涌出后,耳镜可见穿孔处波动亮点。(2)听力检查。多数患者为传导性聋,少数患者累及耳蜗,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3)实验室检杳。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鼓膜穿孔后逐渐恢复正常。4.心理-社会状况因剧烈耳痛、听力减退、发热等,患者会出现烦躁、紧张情绪;因小儿哭闹不止、高热、呕吐等,家长会出现紧张情绪。同时,患者或患儿家属会因担心治疗效果或出现并发症等易出现焦虑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患儿家属交流,了解其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以评估其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疼痛:耳痛与中耳急性化脓性炎症有关。(2)体温过高与中耳急性化脓性炎症有关。(3)感知改变:听力下降与鼓室的脓液影响鼓膜及听骨链活动有关.(4)潜在并发症:急性乳突炎、耳源性脑脓肿等。(5)焦虑与耳痛、听力下降、担心治疗情况及出现并发症有关。(6)知识缺乏:缺乏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四)护理目标(I)患者的耳痛、听力下降、耳漏、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有所缓解。(2)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与护理。(3)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4)患者了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五)护理措施1 .减轻耳部不适(1)整体护理。道医嗯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对于耳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及时询问患者疼痛情况,若患者突然疼痛减轻,注意观察有无外耳道流脓现象,并及时通知医生。(2)局部护理。鼓膜穿孔前,协助并指导患者用I%酚甘油滴耳或用含有血管收缩剂的滴鼻液滴鼻。鼓膜穿孔后,协助并指导患者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并拭净,遵医嘱指导患者使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当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遵医嘱指导患者使用乙醇制剂滴耳,如3%硼酸乙醇甘油、3%硼酸乙醇等。【知识链接】【教师】讲述鼓膜穿孔后的注意事项鼓膜穿孔后禁止使用粉剂药物喷耳,以免粉剂药物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学生】聆听、思考、理解(3)手术护理。对于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经一般治疗无明显减轻者,行鼓膜切开术;对于确诊并发急性乳突炎者,需行乳突切开引流手术;对于感染完全控制后穿孔长期不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按耳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2 .发热护理(1)及时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嘱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合理饮食,多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2)遵医嘱给予患者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对全身症状较重者,遵医嘱给予补液等支持疗法。3 .防止并发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乳突部位有无红肿、压痛,有无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等症状,若有以上症状出现,及时告知医生,以防急性乳突炎、耳源性脑脓肿等并发症发生。4 .减轻焦虑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及相关知识,向手术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以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5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滴鼻、滴耳、损鼻方法,如携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不宜用力过大,不可同时堵住两侧鼻孔擀县。(2)指导患儿母亲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哺乳时应将患儿抱起,使其头部竖直;哺乳后竖起患儿,轻拍其背部,防止因发生溢奶而致奶液进入咽鼓管。(3)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劳逸结合,合理膳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4)嘱行鼓膜修补术患者避免用力揭鼻、咳嗽等,以防修补片脱落。(5)嘱鼓膜穿孔未愈者不宜游泳,以防污水入耳造成感染。(6)嘱患者积极、彻底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以防其迁延转为慢性中耳炎。嘱患者积极治疗鼻部、鼻咽部慢性疾病,以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复发。(六)护理评价(1)患者在近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耳痛、耳部不适、听力下降等症状减轻或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无急性乳突炎等并发症发生,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及控制;焦虑程度减轻。(2)患者在远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了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防治知识;掌握正确的滴算、滴耳、梅县方法;患儿母亲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以间断流脓、鼓膜紧张部穿孑侨口听力下降为特点,严重者可导致耳源性颅内、颅外并发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全身抵抗力低下、病菌毒力过强、耐药菌感染,均可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为慢性。鼻部、鼻咽部慢性疾病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也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之一。本病的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桐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可有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近年,无芽抱厌氧菌混合感染呈增多趋势。(二)护理评估1 .健康史了解患者有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并了解其治疗的时机及治疗过程;了解患者有无鼻部、鼻咽部慢性疾病病史,机体抵抗力是否下降等。2 .身体状况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可有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I)静止期。病变主要局限于鼓室黏膜,一般无肉芽形成。本期表现为听力稍下降,一般为轻度传导性聋,无其他明显症状。上呼吸道感染时,耳内可出现黏液或黏脓液分泌物,一般无臭味。若在此期出现鼓膜穿孔,则多位于紧张部。(2)活动期。病变超出黏膜组织,多有不同程度的听小骨破坏,伴有鼓窦及鼓室的骨质破坏.此时表现为较重的传导性聋,亦可为混合性聋;耳持续性流脓,有臭味,脓中带血丝;鼓膜呈边缘性穿孔、紧张部大穿孔或鼓膜完全缺失;鼓室或鼓窦、乳突腔内有肉芽或息肉。此期可产生多种耳源性并发症,若炎症破坏鼓室盖、鼓窦盖,可导致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表情淡漠、颅内压升高等症状。若炎症破坏周围骨质,也可发生颅外并发症,如耳后骨膜下脓肿、迷路炎、耳源性面瘫等。【知识链接】【教师】讲述中耳胆脂瘤的相关知识以前,医学上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单纯型、骨疡型、月期藕型三个类型,后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胆脂瘤在发生学上与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感染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因此将胆脂瘤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分出。中耳胆脂瘤为非真性肿瘤,是角化的鳞状上皮在中耳形成的囊性结构,中间常堆积白色脱落上皮组织。其从来源上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后天性又分为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和后天继发性胆脂瘤。中耳胆A旨瘤症状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似,均有耳流脓和听力下降症状,但中耳胆脂瘤脓汁奇臭,严重时可有血性分泌物,常伴有头痛、耳痛等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还可出现眩晕、面神经麻痹及颅内并发症。通过检杳鼓膜,可基本诊断中耳胆脂瘤。确诊中耳胆脂瘤后应尽早手术治疗,彻底清除胆脂瘤及其他肉芽组织和炎性病变,努力保存和改善听力,尽量保持外耳道生理结构和功能,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学生】聆听、思考、理解3 .辅助检查(I)耳演检查。镜下可见鼓膜紧张部穿孔,大4不一,多为单发;鼓膜内壁黏膜可见充血,甚至肿胀、增厚,亦可见肉芽、息肉从穿孔处凸入外耳道;外耳道与鼓室内可见脓性分泌物。(2)听力检查。纯音听力测试示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轻重程度不一。(3)影像学检杳。乳突X线及颗骨CT扫描检杳可协助诊断.4.心理-社会状况因耳鸣、听力下降、耳道流脓且伴有异味会对工作、学习、生活产生影响,部分患者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部分患者对本病认识不足,对治疗不予重视,或过度担心治疗过程及并发症而产生焦虑、恐慌情绪;部分需要手术患者因担心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等也会产生焦虑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以了解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信息,评估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膨口觉紊乱:听力下降与中耳结构破坏有关。(2)舒适度受损:耳鸣、耳流脓与中耳慢性化脓性炎症有关。(3)潜在并发症:硬三膜外脓肿、耳源性三膜炎、乙状堤血栓性静脉炎等颅内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肿、迷路炎、耳源性面瘫等颅外并发症。(4)焦虑与担心并发症或手术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四)护理目标(1)患者耳流脓、耳鸣等不适症状有所缓解,听力有所恢复。(2)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与护理。(3)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4)患者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五)护理措施1 .减轻耳部不适(1)指导或协助患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耳,洗净后指导并协助患者使用抗生素溶液或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液滴耳。(2)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3)手术护理。对于行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等手术的患者,进行耳科手术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2 .密切观察病情(1)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神志、生命体征等,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以防颅内、颅夕济发症发生。(2)术后让患者做抬眉、闭眼、鼓腮、龊牙等动作,观察有无异常,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以防面瘫发生,或发生面瘫后及时处理。3 .减轻焦虑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本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情况,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过程、方案及手术的必要性,以消除或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4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滴耳、滴鼻方法。(2)指导患者正确选药。忌用耳毒性抗生素滴耳,如庆大霉素等;忌用粉剂,避免因与脓液结块影响流脓;尽量不用有色药物,以防影响局部观察。(3)嘱鼓膜穿孔或手术患者不宜游泳,在洗澡或洗头时可用干净的干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污水入耳,造成感染。(4)嘱听小骨植入患者头部避免加速活动,勿损鼻、打喷嚏,必要时可张口呼吸,防止听小骨移位而影响手术效果。(5)嘱患者合理膳食,劳逸结合,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6)宣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知识和并发症,使患者能正确认识本病,尽早就医,坚持治疗。嘱患者积极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鼻部、鼻咽部慢性疾病。(六)护理评价(1)患者在近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耳流脓或耳鸣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听力有所恢复;无颅内、颅外并发症发生,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焦虑程度减轻。(2)患者在远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防治知识;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疾病,及时规范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鼻部、鼻咽部慢性疾病。五、梅尼埃病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教师】扫码播放“梅尼埃病”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是一种以特发性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的内耳疾病,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或)耳闷胀感为主要特征。该病多发于青壮年,一般单耳发病,随病程延长可累及双耳。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多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内耳微循环障碍、免疫反应、内耳缺血、病毒感染、内淋巴囊功能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二)护理评估1 .健康史了解患者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的发作特点、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了解患者有无家族史,既往有无耳部疾病等。2 .身体状况梅尼埃病患者常有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1)眩晕,多呈突发旋转性,患者常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的方向与平面旋转,或感摇晃、升降、漂浮。发作期间,患者意识清醒,通常于23h后进入缓解期,缓解期可有不平衡感或不稳感,可持续数天。眩晕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迟缓、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睁眼转头时加剧,闭目静卧时减轻。患者常呈强迫体位,不敢活动。眩晕常反复发作,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间歇越短。(2)听力下降,一般为单侧,发作期加重,间歇期减轻,呈波动性听力下降。听力丧失程度随发作次数的增加而加重。有些患者会出现复听。【知识链接】【教师】讲述梅尼埃病患者的复听现象有的梅尼埃病患者的健、患两耳能将同一纯音听成音调与音色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复听。【学生】聆听、思考、理解(3)耳鸣,多在眩晕发作前出现,发作时加重,间歇期减轻。初期为持续性低音调吹风声或流水声,后转为高音调蝉鸣声、哨声或汽笛声。(4)耳闷胀感,发作期患者患侧耳内或头部有堵塞、沉重或压迫感。3 .辅助检查(1)耳镜检直可见鼓膜正常。(2)声导抗测试,可见鼓室导抗图正常,即咽鼓管功能良好。(3)前庭功能检查。发作期可见自发性眼震或位置性眼震。间歇期结果可能正常,多次复发者患耳前庭功能可能减退或丧失。(4)听力检查。长期反复发作者可有感音神经性聋表现,纯音听力图早期为上升型或峰型,晚期可呈平坦型或下降型。(5)脱水剂试验。临床常用甘油试验,本病患者甘油试验常为阳性,但在间歇期、脱水药物治疗期可为阴性。【知识链接】【教师】讲述甘油试验的相关知识甘油试验是临床常见的脱水剂试验方法,试验目的是通过减少异常增加的内淋巴而检测听觉功能的变化,以协助诊断。具体过程:按21.5g/kg体重的标准取甘油,在甘油中加入与其等量的生理盐水或果汁,嘱患者空腹饮下,服用前与服用后3h内,每隔Ih做一次纯音听阈测试。在服用甘油后患耳平均听阈提高5dB及以上,或言语识别率提高16%以上者为阳性。【学生】聆听、思考、理解(6)影像学检查。颠骨CT、膜迷路MRl成像可协助诊断。4 .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因眩晕反复发作会产生焦虑、悲观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以评估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舒适度受损:眩晕、耳鸣、耳胀与膜迷路积水有关。(2)解口觉紊Sl:听力下降与膜迷路积水有关.(3)有受伤的危险:摔倒等意外与突发眩晕有关。(4)焦虑与症状反复发作、担心治阴婢及预后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梅尼埃病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四)护理目标(1)患者的眩晕、耳鸣、耳闷胀感症状缓解或消除,听力改善。(2)患者未发生摔倒等意外事件。(3)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4)患者了解梅尼埃病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五)护理措施1 .缓解症状(1)一般护理。对发作期患者,嘱其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宜、光线稍暗"属其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食。注意患者发作的持续时间、频率、伴随症状,密切观察患者发作期的生命体征、神志、意识等。(2)局部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中耳压力治疗,如Menieit低压脉冲治疗,来缓解眩晕症状。(3)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药物,如前庭神经抑制剂、抗胆碱能药、利尿剂等,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对于长期应用利尿剂患者,应监测其电解质变化。(4)手术护理。对于眩晕发作频繁、居!)烈,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耳鸣且听力下降严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耳科手术常规术前、术后护理。2 .预防意外事件对发作期或服用镇静剂的患者,加床栏保护。嘱患者症状缓解后宜尽早下床活动,但不可单独活动或外出,防止摔倒。3 .溺军焦虑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对久病、反复发作者,及时向其解释病情,并及时与其沟通,以评估其心理状态,及时缓解其焦虑情绪。4 .健康教育(1)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规律生活、工作,保障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心态;低盐饮食,合理膳食,避免烟、酒、浓茶;适当锻炼,增强体质。(2)告知患者和家属,疾病频繁发作时不宜单独外出、驾驶或登高等,以免发生意外;尽量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工作。(3)向患者讲解梅尼埃病相关知识及防治、护理措施;告知患者家属发作期护理要点;嘱患者突发眩晕时应及时坐下或躺下,以免摔倒,发生意外。(六)护理评价(1)患者在近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眩晕、耳鸣、耳闷胀感减轻或消失;听力改善;无摔倒等意外事件发生;焦虑程度减轻。(2)患者在远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了解梅尼埃病的防治知识;合理饮食、规律生活,保持良好心态。【案例分析】【教师】讲述病例,并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患者,女,53岁,1天前因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前来就诊,自述眩晕发作时周围物体旋转,1个月前曾发作过1次,并未进行系统诊治。初步诊断:梅尼埃病。请思考:I.本病有哪些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2 .如要确诊,还需进行哪些检直?3 .作为护理人员,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六、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突发性耳聋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内听力下降至最i氐点,至少在相邻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20dBHL(分贝听力级),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或眩晕e任何I年龄均可发病,50岁左右多发,现有年轻化趋势。临床以单侧发病多见.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引起本病。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主要诱因。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血管性疾病,血栓、出血、血管痉挛等造成内耳缺血;感染,病毒性神经炎或耳蜗炎被认为是最常见的诱因;肿瘤,如听神经瘤等;中毒性登,如服用耳毒性药物或吸入有害气体等;先天性发育异常,常见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二)护理评估1 .健康史了解患者近期精神状态、心理压力、睡眠、情绪等情况;询问患者近期有无受凉、感冒史,有无相关血管疾病、肿瘤等,有无服用过耳毒性药物等;了解患者有无耳部疾病或慢性疾病病史;了解患者的年龄、发病情况及诊疗经过等。2 .身体状况突发性耳聋患者常有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可为首发症状,听力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内下降到最低点。多数患者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表现为突然一侧或双侧耳鸣,音调较高;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闷胀感或眩晕;全聋患者常见耳周感觉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或。'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3 .辅助检查可行音叉试验、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等相关检查协助诊断,以判断听力下降的性质和程度。根据具体情况可行其他听力学检查,如耳声发射、言语测听等,还可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等,积极寻找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知识链接】【教师】讲述“突发性耳聋分型”的相关知识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突发性耳聋可分为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1)低频下降型。100OHZ(含)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50Hz、500Hz处听力损失N20dBHL(2)高频下降型。2000Hz(含)以上频率听力下降,至少4000Hz、8000Hz处听力损失20dBHL.(3)平坦下降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OOOHz平均听阈80dBHL(4)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XX)Hz平均听阈81dBHL【学生】聆听、思考、回答4.心理-社会状况突发性耳聋会给患者带来恐慌,造成心理压力,使患者紧张、烦躁不安、焦虑,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沟通,以评估其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感知觉混乱:突发性听力下降与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器质性病变或代谢障碍阻碍声音的感受与

    注意事项

    本文(《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1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一).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