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大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优质课件(部编版).docx
-
资源ID:1192722
资源大小:16.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大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优质课件(部编版).docx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聚焦“集体。接续前面所学内容,将道德学习从自我认识、与他人交往方面扩展到集体生活。同时,通过在集体生活的学习中逐渐渗透公共生活的要素,进一步拓展青春生命成长的学习资源,为第四单元聚焦法治生活,以及在八年级展开社会公共生活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多为1215岁的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急速变化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他们在生理上处于第二个发育高峰期,身体快速发育,这使得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了成人感、独立意识,个人发展需求不断增加。他们从依赖、幼稚走向独立、成熟。他们渴望社会角色变化,希望承担责任,彰显自身能力。但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相比,他们在心理上的发展相对迟缓,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但又缺乏固定的兴趣,经常无法控制个人行为。初中生由于受个人能力、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以及思维水平等多方面影响,虽然有强烈的独立承担工作的良好意愿,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面对糟糕的行为结果,他们会产生挫折感和无力感。在行为上,学生可能从积极投身集体活动转变为与集体的共同目标、发展需求产生冲突;从热切盼望与他人交流转变为与他人发生冲突。同时,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使学生要扮演众多的角色,他们本来愿意按照角色期望来适应自身的角色责任,但由于不能灵活自如地转换角色,进而引发角色间的冲突。这一系列的冲突使初中生产生质疑自己或质疑他人的倾向,心理烦恼增加、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三、本单元设计意图对初中生而言,日常的学习小组、班级、社团、学校等都是能够带来归属感的集体。谈及“集体”,不可回避的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往往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过分强调集体利益,以致遮蔽甚至无视个人的正当利益;另一种则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个性发展和个人利益,轻视甚至无视集体的存在。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教材将集体生活视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园地,而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自我意识需要在集体生活中获得健全发展。教材的立意设计,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教育,注重培养个人的责任担当意识,而且重视集体生活中的民主与自治,着力发掘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强调集体对学生个性的丰富与完善,引导学生学会过共同生活,使集体主义教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四、本单元教材内容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教材从初中生已有的集体生活经验和对集体的感受出发,强调集体对于个人成长(特别是自我意识与社会性相统一、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直面初中生在集体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矛盾与冲突,强调针对不同情形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并将集体主义原则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成长;引导学生憧憬美好集体,培养学生在集体共建中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的观念与能力。本单元由导语、第六课“我”和“我们”、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和第八课“好集体有我在”组成。每课各设两框。五、课程标准依据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六、核心素养目标1、感受集体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力量,体会集体带给自己的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热爱集体,培养自觉遵守集体共同规则的意识。增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的价值感和责任感,认同集体主义原则。热爱集体,涵养自觉遵守集体共同规则、规范的品格。增强责任意识,体会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体会集体的力量来自团结。增强集体观念,激发集体荣誉感。培养主人翁意识,感受尽责担当的快乐。2、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能力。提高在集体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在集体生活中自我觉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处理集体生活中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处理好个性化需求和集体共同要求的关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掌握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形成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形成团队合作能力。3、了解集体、集体的联结度的内涵。了解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内涵,知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道集体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理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辩证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理解集体主义原则。掌握美好集体的特征。知道美好集体的作用。懂得美好集体的建设和维护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知道可以在哪些方面、如何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理解自己在承担责任中要付出,也会获得成长。七、教学重点、难点集体中的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如何对待单音与和声的矛盾和冲突。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集体主义原则及其内容。为什么要引导学生憧憬美好集体。如何理解美好集体。在集体生活中如何做到平等相待,不欺辱,不歧视。在集体建设中学习合作。在集体建设中尽职尽责。八、教法的选择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九、课时安排本单元由导语、第六课“我”和“我们”、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和第八课“好集体有我在”组成。每课各设两框。每框一课时,一共六课时,复习课一课时,共设七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