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崧路延伸段市政工程项目 环评报告.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岳林路延伸段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定安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二O年四月生态环境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岳松路延伸段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定安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通讯地址定安县定城镇塔岭开发区征稽所3楼法人代表联系电话836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北接岳松路,终点止于与规划南三环路平交(见附图1)立项审批部门定安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定发改审批2019209号建设性质新建0改扩建口迁建口行业类别及代码市政道路工程建筑E4813占地面积(平方米)4343.9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923.9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4.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1年1.1项目由来依托关于扶持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发展的建议海南省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于1993年开始规划建设,2006年1月,省政府“十一五”规划将园区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十项重点工程之一,规划建设省级农产品综合加工园区;2009年7月,农业部审定批准园区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近年来,定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重点打造塔岭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岳松路延伸段市政工程建成后,将完善工业园区内的交通运输系统,提高工业园区整体化进程及推进园区企业发展,对于改善园区投资环境,发展定安县整体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岳林路延伸段市政工程的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本项目东北往西南走向道路,北接岳松路(起点坐标为:X=196727.107.Y=175207.335),终点止于与规划南三环路平交(终点坐标:X=I96594.019Y=175027.178)o道路设计总长约223.98m,道路设计宽度24m,道路等级为次干路,设计时速为40kmh,双向四车道,混凝土路面。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及绿化工程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本)修改,本项目属于“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第172项“城市道路(不含维护,不含支路)”中的“新建快速路、干道''的环评类别,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定安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重庆九天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岳松路延伸段市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司接受委托后,评价人员在现场踏勘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在区域规划要求及其环境的具体情况,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编制完成了本报告表。1.2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东北往西南走向道路,北接岳松路(起点坐标为:X=196727.107.Y=175207.335),终点止于与规划南三环路平交(终点坐标:X=I96594.019Y=175027.178)0道路设计总长约223.98m,实际施工长度为192m,由于规划南三环相交,剩下一小段施工由南三环工程完成。道路设计宽度24m,道路等级为次干路,设计时速为40kmh,双向四车道,混凝土路面。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及绿化工程等。项目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现状照片见附图3。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1.2-1,道路工程主要数量见表1.2-2o表121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标准岳松路延伸段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交通等级轻轻计算行车速度KnVh4040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最小净高机动车道m4.54.5人行道m2.52.5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300300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一般值m150150极限值m7070不设缓和曲线最小曲线半径m圆曲线最小长度m11011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35竖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一般值%66曲线极限值%77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2.52.5最小纵坡%0.30.3最小坡长mHO110停车视距m4040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一般值m600600极限值m400400凹型竖曲线i般最小半径-一般值m700700极限值m450450竖曲线一般最小长度m9090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2020表1.22道路工程主要数;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一、拆除工程1拆除碎路面9r360厚约20Cm(暂估)2拆除电杆根13马占树颗1204直径1.3m的涵管m311.28二、路基工程1土方量清表0.3m31822.472填土方m310249.4外购合格土挖土方m36634.383软基处理m33726外购碎石土1路基边坡防护喷播植草m2842.34均高3.5米(填方段)2三维网植草m2593.88均高3米(挖方段)3坡面防护面积m31009.68边坡防护(均高3.5米)4砂砾垫层m356三、路面工程1车行道22cm抗折4.5Mpa水泥混凝土m23198.2922cm厚25%水泥稳定碎石r3540.0320Cm厚3级配碎石基层m23760.5420cm厚I人行道人行道步砖m21414.3730*30*6cm2MIO水泥砂浆m21414.373cm厚34%水泥稳定石屑_2m1414.3715cm厚4人行道一般构造图m160道路两侧1小构件现浇C15碎基座222C30预制混凝土路缘石m384尺寸12*30*99.5Cm3C30预制混凝土侧边石m384尺寸10*15*60cm4MIO水泥砂浆m327.882、3cm厚5C30预制混凝土树池石m288尺寸10*15*142cm1.3工程内容一、道路工程1、平面设计本项目东北往西南走向道路,北接岳糅路,起点坐标为(X=196727.107、Y=175207.335),终点与规划南三环路交点处,终点坐标(X=196594.019Y=175027.178),道路设计总长约223.98m,实际施工长度为192m,由于规划南三环相交,剩下一小段施工由南三环工程完成。道路全过程直线。根据规范要求,无需设置超高和加宽。本项目起点位置与岳林路相交,设计标高及衔接段沿着岳松路原有纵坡设计,终点处高程依据规划要求设计。道路开口结合现状实际情况布设,开口位置及宽度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相应进行调整。项目平面图见附图4。2、纵断面设计本次道路纵断面控制点高程综合考虑区内路网竖向规划、沿线居民区地面高程、相交道路的路面高程以及道路给排水等要求确定。道路最大纵坡2.25%,最小纵坡1.5%;满足规范要求:最小纵坡0.3%设计纵坡2最大纵坡7%。道路最小坡长为183.984m,起点段设计沿着岳松路衔接段坡度,终点段根据远期规划与南二环路设计终点标高。凸竖向曲线最小半径为80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60.05mo以上技术指标完全满足设计时速为40kmh的竖曲线规范要求。项目纵断面见附图5。3、横断面设计根据规划,岳松路延伸段道路红线宽度24m,两侧各有4.5m的人行道。规划24m道路标准横断面如下:24m=4.5m(人行道)÷4.Om(机非混合车道)+3.5m(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4.Om(机非混合车道)+4.5m(人行道)。项目横断面图见附图6。4、路面本项目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1)车行道路面拟定车行道路面结构组合如下表所示。表1.3-1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表岳林路延伸段道路等级次干道名称单位厚度备注车行道C30混凝土路面cm225.0%水泥稳定碎石cm20级配碎石cm20厚度合计cm62(2)人行道人行道为城市道路两侧供行人使用的设施,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行道结构由面层、基层构成。本次设计道路人行道结构如下表:表1.32人行道结构设计表名称单位厚度规格人行道面包破cm620*10*6cm1:3水泥砂浆cm3水泥稳定石屑cm15厚度合计cm245、交叉口根据规划资料,与规划南三环相交,为T型交叉口。交叉口范围交由同期开展的南三环路设计和施工。6、路基处理(1)一般路基设计1)路基边坡填方路段整体采用自然放坡设计坡率采用1:1.5,填方部分采用三维网格护坡,挖路基边坡坡率也采用自然放坡及三维植草防护,开挖过程中注意开挖顺序。2)路基压实路基施工前必须清除表层杂填土,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砾(角砾)类土、砂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可按现场开挖低液限粘土或粘土质砂。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不同层位的压实度要复核城镇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的规定,路基填料要求复核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G1-2008)的规定。(重型击实标准)。路堤基地土质松散时应在填筑前压实,压实度(重型),94%;路基填筑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按80Cm计)。路基土不得含有草、树根、淤泥等生活;垃圾图、腐殖土,粒径超过IOCm的土块应打碎。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重型压路机或等效压实机械进行碾压,如发现过干土,应当晒水;如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图,掺粒料等措施处理。在铺筑路堤前,如原地面横坡陡于1:5时(含纵向方向),为了保证填土路堤的稳定性,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并加以夯实(人工夯锤或小型夯击机);每级台阶的宽度为2.0m,台阶顶面做成2%4%的向内倾斜横坡,以增加填土稳定性。(2)地质刨面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所经部分区域地质条件较差,需进行路基处理。对于分布于整个场地第层杂填土(部分淤泥)且埋置深度均不超于3.0m,需清除路床范围内的杂填土并换填碎石压实。7、道路附属工程(1)无障碍设计本工程人行道设置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人行道对应公交车站处设置提示盲道与轮椅坡道,方便视残者与肢残者候车、上下车。(2)公交停靠站考虑到项目片区交通量和人流量,本次设计中结合规划和实际情况设置临时简易公交停靠站2个。(3)人行过街系统设计道路人行过街系统均采用斑马线的形式。二、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包括指示牌、交通标线、标志牌等。三、给排水工程1、给水工程本次设计道路起点位于岳松路延伸段北起接岳林路,终点止于规划区边界线且与规划南二环路平交口相交,前段已经有现状市政道路,其配套的给水已经建设完成。现状有DN200给水管道敷设在人行道下。本次给水管道根据规划采用DN350o由于前半段已经实施,且地下已经埋设了DN200的给水管道,本次设计范围并未包含该段给水管道,故本次设计仅对设计范围内给水管道采用DN350给水管,与原DN200给水管驳接。2、排水工程(1)雨水工程根据相关规划,本次设计岳松路延长段按规划敷设DN1200雨水管,承接起点处上游DNlOOo雨水管道的雨水,沿线雨水工程主要收纳沿线雨水汇水面积21.5ha,南三环路交叉口接受东侧雨水汇水面积70.8ha。雨水经南三环路雨水系统,最终排入西侧南渡江里。(2)污水工程根据相关规划,污水工程主要收纳沿线两侧的污水,原已建的岳松路污水未按规划自北向南排放,而是自南向北排入岳糅路污水管道,故本次设计污水并未承接上游污水。沿线污水的汇水面积为22.6ha,南三环路交叉口接受东侧污水汇水面积82.3ha0污水经南三环路污水系统,排向西侧老城区城市污水管道。项目给排水图见附图8、9、10。四、电气工程1、照明工程电源由就近市政路灯变压器提供。在道路标准段,采用10米高单臂路灯沿道路两侧人行道内间隔30m双侧对称布置。臂长1.5米,路灯光源选用120W的高光效LED灯。在主要的交叉路口处增设12米双光源路灯以弥补路口照明不足。路灯灯具为120W*2的高光效LED灯。2、电力管沟工程电力管沟工程依据规划条件,并结合供电部门的设计标准要求设计。对于本工程南北走向段,电力管沟主线采用规格标准为:净空=0.92m><L02m的6线电力沟。电力管沟整体沿道路东侧的人行道下进行敷设。3、通信管沟工程通信管沟工程依据规划条件,并结合相关部门的设计标准要求设计。本工程全线通信管沟主线采用规格标准为:9孔IlOPVC管(6X单孔+3X7子孔梅花管,每一根7子孔梅花管占用一根GIlO管管位),采用3层X3列的排列方式,沿道路一侧的人行道下进行敷设。项目管沟标准横断面见附图7。五、绿化工程本道路绿化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以富有地域特色的植物为主,营造浓烈的热带气氛。运用有热带特色的植物,营造热带风情。植物选择原则上要求形态、色彩、质感突出,视觉效果强烈。有形态突出、质感粗糙的植物,如棕桐科植物、苏铁、龙舌兰类、露兜等;有花大色艳的植物,如凤凰木、木棉、羊蹄甲、黄花夹竹桃、大红花等;有色叶植物,如红桑、黄金叶、变叶木、朱蕉等。选择暖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小叶龙船等。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1.4 道路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初步设计交通量预测,本项目道路交通量的预测结果见表1.4-1o表141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J、特征年路段高峰小时流量(PCUzh)平均日交通量(PCUzd)202120272035202120272035岳松路延伸段217643105821686427105781.5 施工临时工程(1)施工便道本项目不设施工便道,利用现有道路进行运输。(2)临时堆土场本项目共设1个临时堆土场(地理坐标:19°40272”北110°1957.55”东)位于项目西侧空地上,堆土场面积约200n具体位置见附图11。临时堆土场设置便于施工,调配土方较近。(3)临时堆料场本项目设1个临时堆料场。位于项目西侧空地(坐标:19°40238”北IlOo19,57.90东),占地面积200m2,不位于常年风向的下风向,且远离居民点较远,因此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影响不大。具体位置见附图11。(4)施工营地本项目施工不另设生活区,施工人员租住在附近的民房。环保措施依托民房原有处理设施,对环境影响不大。1.6 项目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1、砂、石、水泥:项目建设所需的砂、石、水泥等基建材料均为市场上常用材料,可在桂林洋内及周边就近采购。2、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3、水:生活用水使用城市自来水,施工用水可就近从供水管网取得。4、运输条件:项目为新建项目,与原岳松路连接,交通运输方便,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要求。1.7 环保投资本项目总投资923.9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64.8万元,约占工程投资总额的7%。环保投资详见下表1.7-lo表1.7-1工程环保投入估算费用表(万元)环保投资类别具体内容及估算方式功能及效果环保投资(万元)施工期废水沉淀池减缓施工期生产废水污染0.8水土保持边沟、排水沟等临时防护措施;路基、沿线设施等区域植被减少新增水土流失量、增加覆盖率10施工期交通噪声设置围挡;安排合理行车计划降低施工期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8施工期固废废渣处理外运处理10施工扬尘洒水抑尘对施工期沿线施工场地、临时道路洒水抑尘;运输车辆冲洗12营运期噪声限速、禁鸣标志噪声敏感路段,警示过往车辆限速、禁鸣3绿化吸尘降噪,同时又美化环境20营运期固体废物垃圾处理及时清扫1合计64.81.8 产业政策符合右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的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之列。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是相容的。1.9 用地规划符合性分析(1)根据定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启动塔岭工业园区四条道路建设的意见(定自然资2019)40号(2019年5月20日)(见附件2),岳萩路延伸段道路符合“多规合一”及控规要求;(2)根据定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岳松路延伸段市政工程项目工程选址的意见(定自然资函2019)309号)(见附件3),项目用地在在海南省底单干线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中涉及地类为城镇建设用地;在现行定安县塔岭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规划为道路用地,项目用地符合规划。建设单位根据海南省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2018年修订),用地单位应在符合“多规合一”的基础上,依法办理先关土地手续。在取得建设用地批准后,方能开工建设。(3)本项目位于定安县塔岭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内,根据定安县塔岭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一道路系统规划图(见附图12),本项目道路走向与规划一致;道路设计宽度、横断面布置与规划基本一致,同时,根据“定安县塔岭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所述,道路等级分为三个级别:市主干路,路幅3040米;城市次干路,路幅2430米;城市支路,路幅16-20米。根据本项目设计,本项目干路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24m,属于城市次干路。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定安县塔岭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4)将本项目与海南省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发布系统叠加核实,本项目占地不在I类生态保护红线区、II类生态保护红线区,本项目建设不占用生态红线,本项目位于可开发区域(见附图13),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1.10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环境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定安地质由砂页岩、玄武岩、火山灰岩、花岗岩等岩石构成。其地处海南岛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夏断块区华南断坳中雷琼凹陷部分,并位于太平洋地槽褶皱区,东南沿海褶皱系,海西冒地槽皱带。境内褶皱构造:印支构造阶段褶皱仅见于翰林地区;燕山构造阶段褶皱作用表现较弱;喜山构造阶段褶皱多被第四系复盖。境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按断裂的空间展布和方位,主要归纳为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东西向四组。定安县地貌类别归纳可分成高丘陵、低丘陵、台地、阶地、水域等,总面积为1766464.70亩。高丘陵地海拔高度在250500米之间,面积53313.80亩,占全县面积3.02%;主要分布在中瑞、龙塘、翰林、东方红农场等南部地区。低丘陵地海拔高度在100250米之间,面积531978.80亩,占全县面积30.12%,主要分布在永丰、黄竹、龙门、坡寨、新竹、岭口、翰林、龙塘等地区。台地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间,面积750653.50亩,占全县面积42.49%,主要分布在居丁、雷鸣、富文、仙沟、定城等地区。阶地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面积372431.30亩,占全县面积21.08%,主要分布在南渡江沿岸,龙州乡、定城镇、仙沟镇等地区。2、气候、气象定安县地处东经110°7'-IlOo31',北纬19°31,19°44',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足。旱雨季分明,511月为雨季,12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温度24.0C,年平均降雨量195Omnb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80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18.19千卡/cm2,常年风速2.44.0ms,平均风速3.Om/so冬春季节多东北风,夏秋季节多为南偏东风。每年811月为台风频繁期,影响本区的台风平均每年有43个,风力一般810级,阵风12级以上。3、水文定安县水资源丰富,自然降水量年平均达1953mm,境内河流不少,除南渡江干流流经北部边界外,流经境内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还有9条,其中6条属南渡江一级或二级支流,3条属万泉河一级支流,境内总流域面积达1157.36km)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1008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2亿m3(其中龙州河过境蓄水3.59亿m3),平均年径流深系数0.52,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水量5000/,每亩耕地占有水量3053m二丰水年径流量18.50亿平水年径流量11.40亿枯水年径流量6.40亿n?。地下水资源分布广,蕴藏量十分可观,总量可达5.96亿凌,丰水年5.03亿/平水年3.79亿里枯水年3.66亿f。全县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5.92亿枯丰水年23.53亿枯平水年15.19亿m3o枯水年10.06亿m3o本项目西侧有3个坑塘,无使用功能。4、植被、生物多样性项目用地植被主要为灌木丛、杂草,动物主要为常见的鼠类及鸟类,无需特殊保护的动植物,生态环境状况较为简单。三、环境质量现状3.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3.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报告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引用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19年6月3日发布的2018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的相关数据及结论:2018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为98.4%。其中,优级天数比例为80.5%;良级天数比例为17.9%,轻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5%,中度污染天数比例为0.1%,无重度污染天数和严重污染天数。全省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8、30、17微克/立方米,臭氧(03)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07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均达标且远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其中So2、NO2、CO、PMK)四项指标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PM2.5和03接近国家一级标准。与2017年比较,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其中优良天数比例上升0.1%,主要污染物PM”、Co和NCh浓度分别下降5.6%、10.0%和11.1%,PMlo浓度略有上升,SO2和03浓度持平。2018年,全省18个市县(不含三沙市)SO2、No2、PMio、PM2503和Co六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五指山市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详见表3.1-1。3.1-1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gm3)二级标准限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浓度5608.33达标NO2年平均浓度84020达标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0.9422.5达标O3日平均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10716066.88达标PM25年平均浓度173548.57达标PMi0年平均浓度307042.88达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六项基本污染物均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由表3.1-1可知,定安县各污染物占标率均小于100%,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因此,定安县为达标区。3.1.3 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委托海南寰安科技检测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1617日对项目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等效连续A声级检测,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检测1次。本项目各个检测点的声环境质量检测结果见下表3.12,监测点位图附图14,监测报告见附件5。表3.1-2声环境质量现状检测结果单位(IlIIit):dB(八)检测点位检测日期主要声源检测结果标准达标情况Zl项目起点2020.03.16昼间社会生活噪声5470达标夜间社会生活噪声4455达标2020.03.17昼间社会生活噪声5070达标夜间社会生活噪声4355达标Z2项目终点2020.03.16昼间社会生活噪声4365达标夜间社会生活噪声38.055达标2020.03.17昼间社会生活噪声4265达标夜间社会生活噪声4055达标由监测结果表明,Zl项目起点昼夜间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Z2项目终点昼夜间噪声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3.1.4 生态环境现状根据现场调查,项目用地植被主要为坑塘水面、杂草等,生态环境状况较为简单。项目生态植被分布图见附图15o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次评价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表34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道路名称境素环要保护目标方位与道路红线距离功能规模环境保护目标岳松路延伸段地表水环境坑塘1西面168m均为低洼地势积水形成的坑塘,无使用功能约3500m2/(不降低现有水质)坑塘2穿越紧邻约2100Onr坑塘3东面32m约4000m2四、评价适用标准4.1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4.1-1。表4.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单位:gm3污染物取值时间标准浓度单位一级二级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40gm324小时平均80801小时平均200200臭氧。3日最大8小时平均100160I小时平均160200二氧化硫SO2年平均206024小时平均501501小时平均150500颗粒物PMlo(粒径10m)年平均407024小时平均50150颗粒物PNhs(粒径2.5m)年平均153524小时平均3575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8020024小时平均120300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44mgm31小时平均1010标4.1.2、声环境质量标准准根据定安县声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为3类区(见附图16)。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的划分原则,将道路红线外一定距离20÷5m内的区域划为4a类标准适用区域;2O+5m内建筑物高于3层的,临路一侧执行4a类标准;其他区域执行3类标准。见表4.12。表4.1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摘录)单位:dB(八)标准标准值(Leq:dB(八)昼间夜间365554a7()554.2污染物排放标准4.2.1、大气污染物项目施工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相关排放限值,见下表4.2-1。表4.21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3无组织排放监W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Nm3颗粒物12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置于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IOm范围内,若预计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点越出IOm范围,可将监控点移至该预计浓度最高点。4.2.2、噪声施工期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下表4.2-2。表42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Leq:dB(八)昼间夜间70554.3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不设总量控制指标。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工艺流程简述: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如下图所示。G、Z、YAG、Z、Y图51道路工程施工产污流程图2、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本工程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分析以道路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为主。图52营运期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图3、施工方案(1)道路施工方案路基施工本项目路基开挖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适当配合人工施工。除需要考虑当地的地形条件、采用的机具等因素外,还需考虑土层分布及利用。路基开挖前,应做好现场伐树除根等清理工作和排水工作。如果以挖做填,将表土单独挖弃,或按不同的土层分层挖掘,以满足路基填筑的要求。施工工序为:清表一开挖截、排水沟>路基填筑、边坡开挖>路基防护路基开挖前对土质进行检测实验。适用于种植草皮或其它用途的表土应存放于指定地点;对开挖出的适用材料用于填筑路基,对不适用的材料做弃渣处理。管线施工综合管线开挖与路基开挖一次完成,待路基铺设完成,进行各种管线预埋施工,管线施工按相关施工要求进行。管线预埋结束后进行路面施工。绿化带施工绿化带施工是路面施工中最后一道工序,路面铺筑完后,将在绿化带上均匀铺上绿化覆土,厚约0.30m,然后根据绿化设计进行栽种行道树或灌木丛。S2主要污染工序道路在施工期、营运期中均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污染,详见下表:表5.2项目构成和主要环境问题项目构成工程时段工程环节主要环境问题环境要素影响路段主体工程路基工程总用地面积:0.4343.9hm2施工期用地补偿荒地减少、水塘减少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沿线路基开挖土石方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沿线路面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路面水土流失、扬尘、噪声生态、大气、声必境沿线路线道路施工长度约0.192km,道路宽度为24m营运期车辆行驶噪声、废气、路面排水声、气沿线交通运输交通通行、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沿线临时工程临时堆土场、临时堆料场等施工期堆土、堆料、运输等占用植被、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临时堆土场、临时堆料场等一、施工期:1、废气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运输筑路材料过程中车辆的尾气、运输路上携带起的扬尘及粉末状筑路材料、机械尾气等这些都可能对线路沿线的环境空气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又以扬尘、机械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突出。道路扬尘道路扬尘主要是由于施工车辆在运输施工材料而引起,引起道路扬尘的因素较多,主要跟车辆行驶速度、风速、路面尘量和路面湿度有关,其中风速还直接影响到扬尘的传输距离。根据类比施工现场汽车运输引起的扬尘现场监测结果,灰土运输车辆下风向50m处TSP的浓度为11.625mgn?;下风向100m处TSP的浓度为9.694mgm3;下风向150m处TSP的浓度为5.093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堆场扬尘堆场物料的种类、性质及风速与起尘量有很大关系,比重小的物料容易受扰动而起尘,物料中小颗粒比例大时起尘量相应也大。堆场的扬尘包括料堆的风吹扬尘、装卸扬尘和过往车辆引起路面积尘二次扬尘等,这将产生较大的尘污染,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施工场地扬尘施工过程中,原有路面拆除、路基开挖、路基平整、填料、路面铺设、筑路材料装卸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飘散到周围的大气中,以无组织排放的形式,借助风力在施工现场引起空气环境中总颗粒(TSP)指标升高,从而影响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类比分析,在天气晴朗、施工现场未定时洒水的情况下,公路施工过程中土方在装卸、运输、施工中及石料运输中,距现场IoOm处环境空气中TSP浓度高达11.7mgm3,15OmTSP浓度仍达5.0mgm3,但影响周期短,随施工结束而消失。施工机械尾气车辆、内燃机、钻孔机等施工机械运行都会排放出污染物,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2、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1)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由施工人员的数量决定,全线施工队伍按50人估计。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生活用水量标准按200L/人d计算,全线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