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docx

    • 资源ID:1178337       资源大小:391.32KB        全文页数:17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docx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第一章概述1.1.1 实施背景1.1.2 现状分析3.1.3 能耗类型分析4.1.3.1 能耗类型分析4.1.3.2 能耗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4.1.4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基本功能5.1.5 、需求分析7.1.5.1 、物的管理-远程控制、经济快捷81.5.2 环境管理-安全高效、节能减排81.5.3 人的管理-条件预警、及时精准9154、信息管理科学规范、有的放矢10第二章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设计方案1.12.1 设计规范及原则11.2.1.1 设计规范及标准112.1.2 设计原则122.1.3 系统特点132.2 平台设计建设目标152.3 平台设计功能需求162.3.1 实时耗能采集162.3.2 耗能统计分析182.3.3 未来耗能预测222.3.6 耗能对标管理242.3.7 耗能综合报表242.3.8 其它功能要求262.4 平台设计非功能需求272.4.1 系统性能要求272.4.2 数据存储要求272.4.3 数据接口要求272.4.4 可维护性要求282.4.5 人机交互要求3()2.4.6 可靠性要求31.2.5 平台总体设计方案31.2.5.1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架构322.5.2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组成342.5.3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功能34第三章能源监管平台系统构成373.1 数据采集系统37.3.1.1 数据采集方式373.1.2 数据采集子系统373.1.3 能耗数据采集、上传频率和内容383.1.4 数据采集器介绍383.1.5 数据采集器点位403.2 电能监管子系统403.2.1 电能监测内容403.3 用水监测子系统423.3.1 用水监测内容423.3.2 用水监测系统拓扑图433.3.3 用水监测点位统计433.4 蒸汽监测子系统443.4.1 蒸汽监测内容443.4.2 蒸汽监测系统拓扑图443.4.3 蒸汽监测点位统计443.5 天然气监测子系统453.5.1 天然气监测内容453.5.2 天然气监测系统拓扑图4.53.5.3 天然气监测点位统计453.6 中水站在线监测子系统463.6.1 中水站在线监测系统图4.63.6.2 推荐设备介绍473.7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数据中心系统563.7.1 数据中心的建设所需设备清单563.7.2 推荐数据中心设备选型57第四章能源监管平台软件系统604.1 能源监管平台软件架构设计604.1.1 数据层604.1.2 WEB层614.1.3 数据层与WEB层无缝结合624.2.1 标准数据子系统654.2.2 概述684.2.3 用电监管子系统694.2.4 用水监管子系统764.2.5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子系统824.2.6 照明控制子系统844.2.7 配电室监测子系统844.2.8 中水站运行监测子系统864.2.9 供暖监测子系统864.2.10 供暖分时分温监控子系统894.2.11 蒸汽、天然气子系统894.2.12 综合分析子系统904.2.13 消息管理子系统924.2.14 公众服务子系统934.2.15 信息维护子系统93第五章施工组织方案965.1 编制说明及依据965.1.1 编制说明965.1.2 编制依据965.2 施工准备阶段975.2.1 施工管理体制的设置原则985.2.2 项目法施工985.3 组建项目经理部995.4 .2施工劳动力投入的原则及管理要求IOl5.5 .3劳动力组织的准备1025.5 项目组织机构配备1035.6 项目班子成员1035.7 平台项目施工方案部署1045.7.1 施工方案部署1045.7.2 施工工艺流程1085.8 主要分项施工工艺方法1095.8.1 弱电通讯网络系统1095.8.2 电气安装工程1155.8.3 水气安装分项1165.8.4 数据中心设备安装1315.9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345.9.1 质量保证流程图1365.9.2 质量标准1375.9.3 质量管理1375.9.4 质量保证体系1375.9.5 质量保证措施1385.10 技术保证措施13.95.11 确保工期技术组织措施1405.12 成品保护措施1425.1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445.14 确保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1495.16.1 质量活动实施和控制的方法1535.16.2 施工、调试阶段质量策划1545.16.3 材料设备测试验收标准1555.16.4 材料设备质量保障措施1575.16.5 实施交付使用标准159第六章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预算160第七章效益分析1637.1 社会效益分析1637.2 环境效益分析165第一章概述7.3 实施背景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不仅能够满足管理单位当前对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的需求,而且能够随单位的持续发展而拓展。利用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单位因能源消耗数据统计、表单维护以及报表、数据处理而产生的费用;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在线分析,帮助单位进行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准确统计和详细预测,最终为单位节能降耗和自我完善提供确凿的数据基础和有力的决策支持。外部特征1、高可达性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商业综合体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2、高密度、集约性高楼林立的景象,城市的标志;人口密度大,昼夜人口、工作日与周末人口,功能不同而形成互补。3、整体统一性建筑风格统一,各个单体建筑相互配合、影响和联系;与外部空间整体环境统一、协调。4、功能复合性实现完整的工作、生活配套运营体系,各功能之间联系紧密,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内部特征1、大空间尺度室内外空间较大,一方面与城市规模相匹配,另一方面则与建筑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将内部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体系。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4、高科技集成设施是高科技和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商业综合体实施能源消耗全面预算管理,每年由单位负责人与各用能单位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并进行年度考核;全面实施能源消耗定额管理,根据生产任务,每月下达能耗总量和单耗指标控制计划,按月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商业综合体建立内部节能监察制度,对单位违章用能、不合理用能进行现场监察,发现问题,根据单位内部专项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并且不断推出新模式,建立适时修订完善单位内部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标准制度,全员参与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形成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制度,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工作实现制度化、标准化。商业综合体表具大多依靠人工抄报,部分三级计量设备抄表频率过低,缺少对单位基础能源数据的全面采集监测,继而也就无法实现提供在线能源系统平衡信息和调整决策方案,确保能源系统平衡调整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合理性。7.4 现状分析目前商业综合体是对各能源项总表进行计量,造成各单位能源消耗数据缺失,不能细化耗能项目、缺少节能分析管控、无法对用能超限考核。各XXX现有能源计量仪表HOO余块,其中大部分靠人工抄表,存在工作量大、抄表周期长、数据不准确、不能及时发现能源浪费和泄露等现象、不能查询历史数据、不能实时报警等。7.5 能耗类型分析1 .3.1能耗类型分析XXX主要能源消耗为电能、空调动力、生活用水、蒸汽、天然气等。2 .3.2能耗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管理节能摒弃建筑能源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建立精细化的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模式。区分能耗种类、能耗系统实现能源消耗分部门、分类、分项计量,对能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耗能数据深度挖掘,及时纠正用能浪费情况。根据XXX实际情况,制定针对建筑物和二级部门的能耗定额分配制度,实施节能奖惩等方式激励节能。2、行为节能进行节能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提高节能意识,杜绝以下现象:(1)长明灯、少人开多灯、自然光照充分的情况下开灯等现象;(2)通风空调超标使用,如:不按温度管理要求开空调、开门窗开空调等;(3)长流水;3、技术节能可以采用空调节能控制、电力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进行节能。电能可做分类分相计量以及整个XXX的水能耗进行计量。同时,实时监测中水及蒸汽设备的运行数据。更好的对XXX的能耗进行管理和控制。7.6 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基本功能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图所示:Ms系线业理铁物管系控制空子机。RA等能耗数整警息搜信能非相史据比历数对用能性质对比能标算节指计节能空间分析圣计告能年推子图纯电地系报表花能节能宣福控制葡略控制状志数益分断对外接口数据展示实时监控世据分析能源审计扩展功能节能自控系线教据在低控酬道道数据采集国管能源监管系统照明能取通空调节能电部节能的太阳能题水系线节育制系统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分为三个层次: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以及数据展示层。1、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主要包括能源监测和节能控制两个部分。能源监测主要是通过安装智能仪表(电表、水表、蒸汽表、流量计等),将能耗数据及设备运行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管理中心。节能控制主要是通过在现场安装节能执行设备(执行器、控制器、伺服器),可以在管理中心远程自动或手动的控制节能设备。2、数据存储层利用局域网通过数据网管将现场数据传送到管理中心数据库,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后,进行分类分项存储。要求至少需要存储10年的能耗数据。管理中心的控制指令通过数据层打包后传送到现场控制执行器。3、数据展示层数据展示层是利用数据层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挖掘后,扩展出多种应用功能。主要包括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数据展示、接口对接、能源审计、节能控制及其他扩展功能。7.7 、需求分析商业综合体通过智慧用能物联网监管云平台的应用,在学校不断发展和科研工作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学校水电气净支出,并逐年有所减少,未来五年内总体支出比现有规模下降5%-20为目标,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手段实现商业综合体所有用能设备的控制、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从而实现智慧化能耗服务和监管模式。具体的说,就是把物联网传感器整合到商业综合体的电力系统、供水吸人、环境系统等各种需要感知的系统设备中,如空调、电闸开关、烟雾报警、温度感应及红外感应等设备,把这些设备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以达到以下的智慧用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需求:7.7.1、 物的管理一一远程控制、经济快捷商业综合体的电器设备通过物联网连接以后,管理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移动终端的,APP或电脑控制任意单个或者商业综合体全部中的用电设备如:空调、电闸、灯光等;据观察和统计,一个高效率的管理员一次性关闭所有商业综合体(6层共160间)的空调至少需要50分钟,打开或关闭所有楼层的灯光电源需要15分钟,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会造成管理员缺岗的情况。而有了物联网管理系统,上述这些任务只需管理人员在值班室一键操作即可实现。另外物联网管理系统也可以设置情景模式,只需设定要几点钟开或者关,到了设定时间相应设备就会自动打开或者关闭,无需人员操作。物联网系统的管理功能免去了人工手动的繁复,弥补了一些管理漏洞,管理遇有特殊情况,可以即时调整,其便利性、经济性、统一性、先进性是其它系统无法比拟的。7.7.2、 环境管理一一安全高效、节能减排物联网传感设备是可以感知环境并通过环境的变化对设备做出智能调节的,比如在夏季到来的时候可以设定当室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的时候,开启空调,或当雨季的时候当室内湿度达到80%的时候,自动开启空调并以除湿的模式运行,此功能既人性化又节约环保;另外还可以设置空调自动关闭功能,在无人情况下能发出关闭信号关闭空调,从而消除了忘记关空调所带来的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室内烟雾感应器感应到烟雾以后,会及时报警,并且可以设置成立即切断该地方的电源。系统也会推送报警信息给管理者。对于环境的管理,物联网体现的是订制管理与信息预警相结合的机制,既能够高效的实现日常的运行订制模式,又可以通过管理者的管理平台进行智能控制,其智能化、人性化、时效性的特点保证了对环境的感知及通过环境变化的有效调整。7.7.3、 人的管理一一条件预警、及时精准物联网设备可以准确的感知到教室、宿舍等区域内的人员移动,当设置的上课时间(也就是宿舍中不应该有人的时间段)宿舍中有人移动的时候,环境感知器会通过信息推送的方式,告知管理者,哪一个宿舍有人员逗留,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例如在宿舍中,有人员用到大功率用电器的时候,物联网继电器会及时的发现并向管理者推送预警信息,也可实现设置情景模式为如检测到大功率用电,即关闭单元宿舍内电源。这样既能减少宿舍的安全隐患,也能对宿舍内人员的管理做到及时准确。7.7.4、 信息管理一一科学规范、有的放矢智慧用能物联网监管云平台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段来统计用电量的信息,自动生成图表,方便管理者的查看比较。后台管理软件对于每个设备的运行状态都有相应的图例与信息。智慧用能物联网监管云平台的用电信息统计功能、设备条件触发功能及整体设备定时控制功能,使商业综合体电器设备能够高效运行,实时准确的反馈状态信息,为科学绿色管理提供有效依据。第二章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设计方案2.1 设计规范及原则2.1.1 设计规范及标准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的建设与开发以下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但不限于此)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验收与运行管理规范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技术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1、充分结合XXX目前建筑现状,根据XXX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的特点,设计出科学高效、完善合理、功能齐全、可实施性强的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技术方案。2、根据国XXX建筑能耗情况,以最终实现集电能监测系统、水能监测系统、蒸汽监测系统、天然气监测系统、中水状态监测系统等为一体能源监控系统,统筹规划,分步实施。3、充分利用XXX现有网络资源,节省投资。4、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能源使用实时在线监控,为XXX管理者提供不同层次的管理权限,随时随地可以对XXX的能源系统进行访问,并实现远程管理。5、充分考虑平台系统对各种能耗系统管理的整合扩展能力,并为今后综合性的数字化XXX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6、充分体现投资回报效益,体现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的综合效益。7、能够为XXX制定能源政策提供充分详实的依据,以达到资源的科学管理,科学利用。2.1.3系统特点1、先进性系统基于B/S和C/S复合结构,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浏览器远程登录系统中心服务器。不同用户根据各自权限的不同,浏览不同建筑的能源使用状况。工程师通过Internet浏览器登录服务器,拥有最高级别的管理权限,既可实现工程的远程在线维护,第一时间响应客户的需求。2、安全性系统数据库所采用的数据库系统,保证电能原始数据不可修改,对电能进行计量和结算的模型等在相应派生库中进行,派生库数据只有在授权许可下才能修改,建立完善的安全措施,对不同等级用户,设立相应的访问权限,以保证电能量与计费的合法性和严肃性。同时系统支持数据自动或人工备档和恢复。3、开放性系统具有充分的开放性能,软件系统已经在接口和功能上进行了预留,只需通过简单的配置,即可允许不同厂家的产品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通过丰富的内置软件接口(OPCDDEODBC等)与第三方系统无缝集成,提供低成本IBMS集成管理解决方案。4、数据完整性由于电能数据具有累加性和传递性的特点,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丢失电能原始数据,特别是在进行分段、分费率电能统计和结算时,尤为重要。在本系统中,通过在采集处理及传输等环节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确保数据完整。5、可扩展性系统方案中的总线能力、软件资源、模块IO点配置均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便根据业主要求灵活增加少量控制点而无需增加额外的费用。系统设计采用网络化结构方式,充分考虑了用户今后分能源中心的扩展及功能扩展的需要,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本地采集仪表的方法实现,而且还能通过网络拓展,扩展新的控制网络总线,系统规模可以成倍增加。6、规范性本系统的关键硬件设备是数据网关,安全可靠、对应所有主流计量表具。主要特点是:数据网关应支持周期方式数据采集、固定时刻数据采集和当前时刻数据采集,并可接受数据中心通过数据管理平台下达的命令及相关设置。项目目标总结为以下五点:1)通过完善对主要的耗能设备、关键工段、资源环境因素的三级计量,实现能耗在线监测;在此基础上实现能耗和资源因素的班组级目标管理和考核,形成实时监管为基础的节能节材的目标管理绩效;2)通过实时采集的数据,根据国际、国内及行业标准,结合专家经验,以节能为目标实施动态优化管理,形成动态管理绩效;3)通过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中心把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法规标准和政策;把各类管理体系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单位集约化和智能化管理,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促进单位管理升级;4)通过生产过程的综合监测、统计和汇总,为安全生产和单位重点设备故障分析、成因追溯提供可靠的数字化依据;5)通过实时检测数据分析和专家系统形成的节能节材诊断报告,为以节能改造为内容的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工程改造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3平台设计功能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平台”规划涵盖变电站、车间配电室、燃气站以及供水管网、空调、供热、空压的用能数据一级至三级计量,并拓展其它公共建筑物的用能管理,实现共计IlOO余块表具的计量数据在线监测和用能动态管理O2.3.1实时耗能采集通过数据采集器自动采集现场仪表的能耗数据信息,为能源信息管理提供原始数据。本系统涉及到电、水、油、蒸汽、压缩空气、天然气等能耗监测仪表设备的采集工作;提供的监测仪表设备必须支持RS485、RS-232>RJ45、CDMA3G/4G多种网络接口或支持OPCMODBUS104、CDT、DLT645等多种协议的数据接入,实现单位/分厂/车间/设备/产品等多级的能源介质的采集、存储管理。2. 3.1.2断网本地预存在网络中断或者主数据存储设备出现无法联通的情况时,数据采集设备应当继续采集耗能数据,并将采集到的耗能数据保存在本地,在网络联通或者与主数据存储设备恢复通讯后将预存的数据上传到主存储设备中。本地预存数据至少能够大于7天。3. 3.1.3远程抄表1)多个耗能仪表设备集抄可以对指定区域内的耗能监测设备进行远程抄表。还可以选择指定的日期与时间对耗能仪表进行远程抄表,当选择指定日期与时间时应显示对应时间的耗能数据。2)单个耗能仪表设备集抄出具备多个能耗仪表设备集抄的功能外,还应具备历史实时采集记录查询功能。2.3.L4运行监测1)系统应以数据列表、分布图、曲线等形式直观展示单位实时/历史生产能耗数据及生产指标、能耗指标、数据通讯报警数据。2)实现动能站房运行人员登记、巡视电子签到和电子交接班功能。3)通过对生产和能源系统指标的集中监控和生产异常的实时报警、对系统巡检到位提高单位能源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及整体安全水平,确保生产安全进行。2.3.2耗能统计分析2.3.2.1统计分析原则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以单位整体、分厂、车间、生产线、主要用能设备为对象,全面分析单位生产能源消耗情况,使单位管理者了解单位能源消耗构成情况,帮助单位查找能源使用过程中的漏洞和不合理情况。1、标准数据子系统与数据相关的后台子系统是完成数据采集、处理、上报的关键部分,完全按照技术导则要求编制。2、用电计量建设用电专项管理的子系统:实现建筑能耗的分类分项计量、管理、统计功能;动态实时能耗数据和运行参数监测;逐时、逐日、逐月、逐年和任意时段数据的查询、分析;10年以上能耗数据查询、展示和对比分析;能耗结构、能耗趋势、指标对比展示;变电室高低压电网线路支路关系的模拟图展示和实时支路数据、指标对比展示;为任意对象(单位、分厂、部门、班组、个人)任意时段(日月年)的电耗提供饼图、柱形图、曲线图展示、管理和报表汇总、打印功能,并支持word、pdf、excel格式的导出;提供对标定位管理功能,实现按建筑、按部门、按类别的总量、人均、面积均的综合排名对比;通过Web可联动智能管控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实现集体控制、单个控制、定时控制、定量控制、定额控制和智能模糊控制,有管理信息录入、管控指令发送功能。3、用水计量建设供水专项管理的子系统:提供可视化的水管网能流图监测,查找供水系统内的跑冒滴漏以及水力平衡等问题;动态实时能耗数据和运行参数监测;逐时、逐日、逐月、逐年和任意时段数据的查询、分析;;10年以上能耗数据展示和对比,能耗结构、能耗趋势、指标对比展示;给水管网支路关系的仿真模拟图展示和实时支路数据、指标对比展示;为任意对象(单位、分厂、部门、班组、个人)任意时段(日月年)的水耗提供饼图、柱形图、曲线图和报表汇总、打印功能,并支持word、pdf>excel格式的导出;提供对标定位管理功能,实现按建筑、按部门、按类别的总量、人均、面积均的综合排名对比;通过web可联动智能管控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实现集体控制、单个控制、定时控制、定量控制、定额控制和智能模糊控制,有管理信息录入、管控指令发送功能。4、供热运行子系统建设供热专项管理的子系统:提供可视化的供暖管网能流图监测,查找供暖系统内的跑冒滴漏以及水力平衡等问题;监测供热设备运行参数、流量、压力、温度等数据;动态实时能耗数据和运行参数监测;逐时、逐日、逐月、逐年和任意时段数据的查询、分析;10年以上能耗数据展示和对比,能耗结构、能耗趋势、指标对比展示;给供暖管网支路关系的仿真模拟图展示和实时支路数据、指标对比展示;为任意对象(单位、分厂、部门、班组、个人)任意时段(日月年)的水耗提供饼图、柱形图、曲线图和报表汇总、打印功能,并支持word、pdf、excel格式的导出;提供对标定位管理功能,实现按建筑、按部门、按类别的总量、人均、面积均的综合排名对比;显示供热分时分温控制的各区域的供热的状态。5、消息管理子系统能耗监测报警(能耗监察、能耗异常追踪),报警方式包括主动推送桌面报警、E-mail报警、短信报警,能耗报警报告自动生成;能耗报警记录查询等功能;实现与上级数据中心的消息交换。6、公众服务子系统提供公示公告Web页面,展示能耗数据、能耗指标、能效情况、对单位、分厂、部门、班组、个人用能进行公示排名、各项能效指标排名。2.3.3未来耗能预测2.3.3.1预测原则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以单位整体、分厂、车间、生产线、主要用能设备为对象,并结合历史能耗数据,对未来的能耗情况进行预测分析。2.3.3.2预测要求D利用历史能耗数据分析出未来耗能趋势。2)按照日、月、年的日期形式分别统计出对应的能耗趋势数据。3)应与单位的生产线、主要用能设备的使用情况相结合。4)趋势图表界面美观,条目清晰,并提供在线打印与导出功能。2.3.4节能降耗考核2.3.4.1耗能绩效原则结合单位用能计划、能效指标以及各种行业对标等,按照单位组织层级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将用能情况与单位各个单位乃至个人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通过对单位、分厂、部门、班组、个人的实时和阶段考核,实现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的精细化和全面化,将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2. 3.4.2耗能绩效要求1)以单位用能计划、能效指标以及各种行业对标为参考依据,对单位组织层级进行耗能绩效考核。2)绩效考核最小单位精确到个人,按照单位、分厂、部门、班组、个人的组织结构形式建立绩效考核。3)绩效考核应能实现实时和阶段考核,使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精细化和全面化,以便将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2.3.5耗能设备管理2.3.5.1设备管理原则管理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计量器具台账及维护管理流程。2.3.5.1设备管理要求功能包括建筑、机构、能耗、采集器、监测仪表和其他设备信息的管理、维护和自由组态;系统操作日志和维护日志管理;管理员录入、修改操作可留痕;综合告警条件的设置包括仪表运行告警条件、各部门及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预警告警条件;标准编码管理,所有信息编码均依据技术导则。2.3.6耗能对标管理2.3.6.1对标管理原则通过设定国家、省市、单位内部标准,实现对单位实际生产指标数据和能源统计数据与标杆目标值之间的对比分析,方便管理者迅速分析判断能耗变化趋势及原因,挖掘节能潜力,找到节能管理的关键所在,帮助单位寻找差距。2. 3.6.2对标对比要求1)设定耗能标准标杆作为耗能对标管理的依据。2)将单位生产指标和能源统计数据与标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生成对比变化趋势图表。3)界面美观条目明确,并提供在线打印与导出功能。2.3.7耗能综合报表2. 3.7.1综合报表生成原则系统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报表功能。主要包括综合能源消耗汇总表(日、周、月、年度报表)、能源生产与消费表、指标汇总种导出格式,用户可以方便的进行编辑和打印。统计等。提供自定义报表输出功能,报表支持EXCEL PDF等多建设节能监管的专家分析子系统:具有多专题的能耗分析及对比,包括单位、分厂、部门、班组、个人、各种能源种类能效综合分析、时间分析、标杆分析、能耗预测分析;供热、配电室等能效专项分析,影响能耗的天气因素、建筑因素等因素的多种分析功能;生成“专家诊断报告”,准确查找到节能点、测算节能空间,并提供节能改造的相关建议;可对实施节能改造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验证。系统还具备可扩展能耗统计算法库开发、可视化分析呈现功能。3. 3.7.2综合报表生成要求1)能够按照日、周、月、年等形式生成统计图表。2)能够按照单位、分厂、部门、班组、个人等组织形式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与能耗绩效考核、对标对比分析相结合生成丰富的能耗专家报表系统。4)具备自定义报表功能,以便管理者自定义生成报表。2. 3.8.1权限要求具有灵活的权限管理功能,可以根据角色分配业务模块,并能设置每个业务模块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导入、导出和打印等操作权限;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个别用户进行单独的权限设置;不同身份人员可以按照权限设置的范围管理能耗监测设备,查看能耗统计、汇总和分析数据,实现XXX建筑、监测设备和能耗数据的分级管理。能从单位、分厂、部门、班组、个人和监测设备等多种视角监测管理能耗信息。3. 3.8.2系统平台建设规范系统建设应遵循的标准规范能源监管平台的建设与开发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标准和规范,但不限于此:工业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导则工业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体系实施指南工业单位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要求4. 4.2数据存储要求1)采用实时数据库存储单位实时能源数据;2)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存储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关系数据存储应支持SQLServer和OraCIe等主流关系型数据库。5. 4.3数据接口要求1)建立网关的北向标准接口,基于固网或无线传输,以标准化的通讯协议实现数据上传;2) 建立网关的南向标准接口,兼容多种工业现场数据采集标准协议,采集工业现场传感器和单位已有系统的数据;3) 系统常用或重要信息和统计数据允许通过导入/导出等方式实现转换为通用格式(如Word、ExcelXML等),以实现与其它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2.4.4可维护性要求1) 可配置:人员机构的可维护:系统应具备人员/机构等基础信息的维护功能,系统应该能够快速的对人员/机构信息进行维护和调整操作。岗位权限的可维护性:系统应具备岗位权限的维护功能,系统应该能够快速的对岗位权限进行权限赋予和回收等维护操作。2) 可维护业务流程的可维护性: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应具备维护功能,可根据业务规则的变化快速的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维护操作。服务接口的可维护性:系统主要业务功能应提供标准的服务交换接口,可通过开关配置快速的提供对外服务能力。参数指标的可维护性:系统应具备规范、完善的参数指标的管理功能,具备针对系统运行基础性能参数进行配置和维护的功能。3) 可监控:提供日志审计功能:系统每个组件应具备规范、完善的的日志管理功能,具备多级日志搜集开关、有效/失效开关、性能指标搜集开关以及开配置参数表。标准监控协议支持:符合业界主流监控软件的接口规范,能够将监控数据方便的接入到监控软件中,便于集中监控和管理;4)可读、易修改:要求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有规范、清晰、完整和详细的文档,如业务需求阶段要有业务用例模型、业务规则、表证单书等;系统需求分析阶段要求有系统用例模型、用例文档、规则说明等;概要设计阶段要求有宏观设计文档;详细设计阶段要求有类图、时序图等;编码阶段要求有程序设计说明、变量定义说明等;测试阶段要有测试用例、测试记录等。5) 易于升级;要求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开发工具能方便地进行版本升级,具有向下兼容性;易于升级也要求客户端的升级工作量较小,采用浏览器客户端而不是GUI客户端。1)易理解;系统所有的业务功能界面风格和操作流程一致;业务表单尽量做到所见即所得;界面美观、简洁、高效;界面各部件的布局应该保持合理性和一致性;界面风格一致,颜色调和、提示清晰、窗口大小适当,使用方便;在选择快捷键、缩写、暗示和图标时应符合用户使用习惯。2)易操作;常用操作有快捷键支持,大部分操作能够在小键盘内完成;信息录入能够完全通过键盘完成;无论逻辑步骤还是操作步骤都应避免繁杂。3)易学习提供在线帮助,系统关键业务操作应提供在线帮助文档和提示信息,使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直观的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对各种状态和操作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提示。1) 应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业务逻辑的正确性;2) 业务系统应满足7X24小时可以使用;3) 系统备份:提供备份系统,防止单点故障。2.5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平台建设是按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验收与运行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析XXX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需求。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首先要实现分类能耗计量和统计,为制定不同类型建筑的能耗基线提供数据支撑。其次,XXX管理需求,实现建筑能耗分项计量,正确把握能耗特点和及时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平台系统要求具备强有力的数据深度挖掘功能,可进行建筑节能潜力的分析,为节能改造和节能运行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系统柔性扩展智能控制及管理功能,为提高节能管理水平提供平台。项目的建设目标是长效节能、合理用能,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水、电等能源的计量;是在计量的基础上,掌握用能组成,摸清用能规律,分析用能数据,诊断用能问题,指导合理用能。因此在系统软件上实现用电和水等能源实现计量时,还能够对计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诊断综合处理,其功能包括:采集功能、统计功能、分析功能、比较功能、显示功能、报表功能、权限分配功能及日志查询功能。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平台拓扑图2.5.1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架构结合平台的设计思想,和分层设计技巧,将系统的基础服务功能和应用的业务逻辑功能分开设计与实现,将实时Web服务、统一设备控制、OPC服务、安全机制等基础服务功能封装成核心数据层,实现公共的平台服务。系统的设计共分为三层,分别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展示层。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所示:这三个层分别实现如下功能:1、数据采集层一主要通过电能表、水表、中水站、蒸汽表、天然气表等获取各回路的能耗能源信息,并通过TCP/IP的方式,将能耗数据上传至节能监管中心。2、数据存储层一主要负责对能耗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处理和存储。3、数据展示层一主要对存储层中的能耗数据进行展示和发系统分层结构如图所示:表-P解表 表!表J -系统分层结构系统分层结构2. 5.2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组成结合XXX的建筑实际情况,整个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主要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电能监管子系统、用水监管子系统、蒸汽监管子系统、天然气监管子系统、中水站运行监测子系统。3. 5.3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云平台功能1、节能监管平台可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各耗能回路的实时监测动态显示每个各回路的能耗状况。(2)实时采集分析各监测回路逐时、逐日、逐月、逐年能值累计、排序。(3)分类能耗分析按照能源种类分为水、电等负荷进行计量(电、热能耗计量以后实施),做到每类负荷逐时、逐日、逐月、逐年能耗累计、排序、分析。(4)分项能耗分析按照负荷性质分为照明、动力、空调、其它等负荷进行分项计量,做到各分项回路逐时、逐日、逐月、逐年能耗统计、分析。(5)分户(科室)能耗分析按照科室用电负荷进行分户(科室)计量,做到每个科室逐时、逐日、逐月、逐年能耗累计、排序、分析。(6)用能限额管理根据上年度或前几年的平均值或国家定额指标制定限额指标,每月对超额情况进行报警,便于对能耗的管理。(7)节能潜力挖掘统计出监测回路分类

    注意事项

    本文(商业综合体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