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技术评审意见.docx
-
资源ID:1176109
资源大小:24.0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技术评审意见.docx
植物方案(2018)3号签发人:卢顺光关于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的报告水利部:2018年89月,我中心对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进行了技术评审,基本同意该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现将技术评审意见报部。附件: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2018年9月4日附件: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境内。2015年,水利部以水保函(2015)382号文批复了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在项目后续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线路路径变化,导致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涉及的国家级、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发生变化,涉及子午岭六盘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陕西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预防区、河南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有关规定,建设单位组织编制了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变更后,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送端工程、受端工程、线路工程。送端工程包括准东换流站、送端接地极、送端线路和五彩湾750千伏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准东换流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三台乡境内。本期建设土HOO千伏直流出线1回,35千伏接地极出线1回,750千伏交流出线13回,站内安装换流变压器28台(其中4台备用),并建设配套电气装置。站区竖向采用平坡式布置;需新建进站道路336.12米,站外排水管线120米,蒸发池2座,站用外接电源15.46公里。施工区布设于站区南侧和东侧。送端接地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东城镇境内,采用同心双圆环水平敷设,需新建进站道路920米,检修道路1400米。接地极线路133.79公里,设杆塔136基。五彩湾750千伏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三台乡境内,本期扩建3回750千伏间隔,3回750千伏出线接入准东换流站。受端工程包括皖南换流站、受端接地极和接地极线路。皖南换流站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古泉镇境内。本期建设±1100千伏直流出线1回,1000千伏交流出线2回,500千伏交流出线6回,并建设配套电气装置。站区竖向采用平坡式布置,需新建进站道路540米,站外排水管线1620米;站用外接电源需建设架空线路18.50公里,电缆1.94公里。施工区布设于站区进站道路东侧、西侧和南侧。受端接地极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黄村镇境内,采用同心不规则双圆环水平布置,需新建进站道路350米,接地极线路72.05公里,架设杆塔197基。线路工程包括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和配合该直流线路的500千伏线路改造。准东华东(皖南)土11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线路起于准东换流站,途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哈密市,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庆阳市、平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固原市,陕西省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西安市、商洛市,河南省南阳市、信阳市,安徽省六安市、合肥市、芜湖市、铜陵市,终止于皖南换流站,共涉及6省(自治区)22市(州)69县(市、区)。线路路径全长3302.89公里(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598.68公里、甘肃省境内1273.90公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185.60公里、陕西省境内403.50公里、河南省境内537.20公里和安徽省境内30401公里),其中一般线路长3299.99公里,长江大跨越2.90公里,全线架设±1100千伏杆塔6098基。配合该直流线路的500千伏线路改造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境内,将500千伏肥繁I、11回线路两个单回路改造成同塔双回路,线路长度15.47公里,拆除原有杆塔57基,新建杆塔40基。本项目建设需设置牵张场663处,跨越场地520处,新建施工便道684.07公里、人抬便道286.61公里。项目总占地1245.55公顷,其中永久占地336.27公顷,临时占地909.28公顷;土石方挖填总量964.15万立方米,其中挖方483.38万立方米(含剥离表土38.15万立方米),填方480.77万立方米(含回覆表土35.54万立方米),无外借土方,综合利用表土2.61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398.53亿元;工程已于2016年5月开工,计划于2018年12月完工,总工期32个月。项目区地貌类型主要有准喝尔盆地南部荒漠及山前冲洪积平原、黄土梁塘和台堀、低山丘陵、河漫滩及阶地、冲积平原等地貌;气候类型涉及中温带干旱大区、暖温带极干旱大区、暖温带干旱大区、中温带亚干旱大区、中温带亚湿润大区、暖温带亚湿润大区、北亚热带湿润大区,年降水量38.61372.9毫米,年蒸发量926227803毫米,年均风速Ll3.1米/秒;±壤类型主要有风沙土、棕漠土、灰钙土、绵土、棕壤、褐土、结土、黄棕壤和红壤等;植被类型主要有温带灌木和半灌木荒漠植被、温带丛生矮禾草和矮半灌木草原植被、温带山地落叶小叶丛和温带落叶灌丛植被、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等,沿线林草覆盖率约为2%55%;项目区沿线土壤侵蚀以中度风力侵蚀和轻、中度水力侵蚀为主,沿线部分区域涉及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县,哈密市伊州区属于天山北坡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张掖市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属于祁连山-黑河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属于甘青宁黄土丘陵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凉市泾川县、灵台县属于黄河多沙粗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彬州市、淳化县,铜川市耀州区属于子午岭六盘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属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信阳市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商城县,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金安区、舒城县属于桐柏山大别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2018年8月2123日,我中心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在西安市对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进行了技术评审。参加现场评审工作的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甘肃省水利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河南省水利厅、安徽省水利厅,建设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体设计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的代表,以及9名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代表和专家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项目建设及变更情况、主体设计单位关于项目设计概况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关于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内容的汇报。经评议,专家组建议通过技术评审。经研究,该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文件的规定,基本同意该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现提出技术评审意见如下:一、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一)基本同意主体工程选址选线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的分析与评价。本项目涉及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中提出的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的措施。(二)基本同意对项目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工艺与方法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三)基本同意报告书提出的皖南换流站多余表土综合利用方案。(四)基本同意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与界定。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基本同意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245.55公顷。三、水土流失预测同意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经预测,本项目建设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7.82万吨。换流站区、塔基区、施工道路区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四、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鉴于项目涉及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同意本项目不同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分别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二级标准,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3%,土壤流失控制比09拦渣率94%,林草植被恢复率95%,林草覆盖率14%。五、防治分区及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一)同意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戈壁荒漠区、山丘区和平原区等3个一级区,准东换流站区、五彩湾站扩建区、送端接地极区、皖南换流站区、受端接地极区、线路工程区等6个二级区。在此基础上,换流站区划分为站区、进站道路区、站外电源设施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站外排水管线区5个三级区;接地极区划分为汇流装置区、电极电缆区、检修道路区等3个三级区;线路工程区划分为塔基区、牵张场区、跨越施工场地区、施工道路区、拆除线路区等5个三级区。(二)基本同意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六、分区防治措施布设基本同意分区防治措施布设及各项防治措施的等级与标准。(一)戈壁荒漠区1.准东换流站区(1)站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临时堆土防护和场地临时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排水和砾石压盖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2)进站道路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场地临时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边坡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和草方格沙障防护措施。(3)站外电源设施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场地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4)施工生产生活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临时堆土防护、砾石压盖和场地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5)站外排水管线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临时堆土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排水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2 .五彩湾站扩建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临时堆土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砾石压盖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3 .送端接地极区(1)汇流装置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临时堆土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砾石压盖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2)电极电缆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临时堆土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3)检修道路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场地临时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砾石压盖和边坡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4 .线路工程区(1)塔基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临时堆土防护和场地临时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边坡防护和砾石压盖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和草方格沙障措施。(2)牵张场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3)跨越施工场地区基本同意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4)施工道路区基本同意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二)山丘区1 .皖南换流站区(1)站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措施、临时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边坡防护、排水和绿化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措施。(2)进站道路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边坡防护、排水和绿化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3)站外电源设施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措施。(4)施工生产生活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措施和临时排水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措施。(5)站外排水管线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排水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措施。2 .线路工程区(1)塔基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措施和场地临时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边坡防护、砾石压盖、排水和沉淀池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复耕措施。(2)牵张场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场地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复耕措施。(3)跨越施工场地区基本同意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复耕措施。(4)施工道路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临时排水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复耕措施。(三)平原区1.受端接地极区(1)汇流装置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措施,施工结束后复耕措施。(2)电极电缆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措施,施工结束后复耕措施。(3)检修道路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措施,施工结束后复耕措施。2.线路工程区(1)塔基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和场地临时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边坡防护、排水和沉淀池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复耕措施。(2)牵张场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场地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复耕措施。(3)跨越施工场地区基本同意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复耕措施。(4)施工道路区基本同意施工结束后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复耕措施。(5)拆除线路区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保护利用措施,施工结束后复耕措施。七、施工组织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八、水土保持监测基本同意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内容和方法。本项目主要采用地面观测、实地量测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监测重点区域为换流站区、塔基区、施工道路区。九、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同意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编制依据、方法和成果。基本同意水土保持补偿费1496.44万元,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7.19万元甘肃省720.56万元,宁夏回族自治区524)万元,陕西省309.21万元,河南省159.97万元,安徽省187.12万元。十、水土保持效益分析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建设区水土流失可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本技术评审意见仅限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范畴。因之发生的相关赔偿、补偿,由生产建设项目法人负责。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201昨9月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