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 110kV 春江输变电新建工程 环评报告.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项目名称:僧州IlokV春江输变电新建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编制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二三年十二月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内容7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5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1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9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35七、结论40附图附图1本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僧州IlOkV春江输变电新建工程项目代码2308-460400-04-01-193077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海南省僻州市王五镇西南侧约1.7km地理坐标*建设项目行业类别5561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线路长度2.3km,总占地11158m2(永久占地7958m2,临时占地3200m2)建设性质5新建(迁建)口改建口扩建口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6首次申报项目口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口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备案部门俗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项目备案文号2308-460400-04-01-193077总投资(万元)7638.05环保投资(万元)59环保投资占比(%)0.77施工工期18个月是否开工建设6否口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1、与“三线一单”的相符性分析(1)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分析本工程位于海南省僚州市境内,主要包括:(1)新建1座IIOkV春江变电站,主变终期规模3X63MVA,本期规模2X63MVA;主变户外布置,UOkVGlS户内布置。变电站总围墙内面积3686.5hm2;Q)新建2回UOkV架空线路,线路全长2.3km,其中双回路架设2X2km,单回路架设0.3km。线路共新建角钢塔12基。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琼府201690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告及海南省“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公众版)(hup:/其他符合性分析图1-1线路跨越生态保护红线示意图(2)与环境质量底线的相符性分析根据现状监测,本项目所有监测点位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小于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声环境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O96-2OO8)标准要求。本项目属于生态类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施工作业及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施工引起的植被破坏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等;运行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变电站电气设备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等。施工期通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后,可将本项目对大气、地表水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本项目运营期不会对大气、地表水等环境要素产生污染。(3)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相符性分析本工程主要消耗资源为土地占用,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1158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约7958m2,临时占地面积约320Om2。变电站采用南方电网110千伏变电站典型设计,空间布局合理;输电线路采用架空架设,杆塔可选择占地小的塔型,铁塔仅有四个塔脚占地,铁塔下方仍具备耕种功能,均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4)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相符性经查询海南省省级“三线一单”发布系统,本项目所在区域涉及僻州市优先保护单元II(ZH46040010011)、脩州市重点管控单元I(ZH46040020001)、僻州市一般管控单元(ZH4604003000I)o本项目为电力供应行业,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允许建设的项目,且本项目在优先管控单元(春江河生态保护红线)采取一档跨越(跨越距离99m),不在优先管控单元范围内立塔。项目所在区域电磁环境、声环境质量经现状监测,符合相应环境标准要求。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扬尘、施工废水、施工噪声,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后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小。运行期不产生大气污染物,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可行,因此,本项目符合海南省及脩州市关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要求。2、项目与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符合性(1)与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相符性本项目属于新建输变电项目,不属于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目前未开工建设,拟建线路路径未进入各类禁止建设的保护区,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后对满足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政策是相符的。(2)与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琼府办(2021)36号相关要求: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规划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全面加强扬尘、餐饮油烟、槟榔熏烤、烟花爆竹的监管体系建设,有效控制面源污染。项目在选址选线过程中已避开基本农田,本项目永久及临时占地均不占用基本农田。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扬尘和噪声污染、生态影响,以及运行期电磁辐射影响。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评价提出加强施工管理,洒水降尘,保持道路清洁,管控料堆和渣土堆放,渣土及垃圾采取密闭运输等扬尘防治措施,使用商品混凝土,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缓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符合规划要求。综上,本项目的建设及运行遵守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符合性分析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IiI3-2020)从选址、设计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本次评价选取文件中与本项目相关条文进行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14本项目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符合性类型HJ1113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本项目符合性选址选线输变电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符合生态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护区、要求,不涉及自然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确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实因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无法避让自环境敏感区,线路涉及春然保护区实验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江河113海南岛海岸带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输电线路,应在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的前提一般控制区采取一档跨下对线路方案进行唯一性论证,并采越,不在红线范围内立取无害化方式通过。塔。符合本项目变电工程选址时按终期规模综合考虑进变电工程在选址时应按终期规模综合出线走廊规划,线路涉及考虑进出线走廊规划,避免进出线进春江河H-3海南岛海岸入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带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环境敏感区。线一般控制区采取一档跨越,不在红线范围内立塔。符合本项目主变为户外布置,户外变电工程及规划架空进出线选址变电工程选址及架空进选线时,应关注以居住、医疗卫生、出线已避开居住、医疗卫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生、文化教育、科研、行功能的区域,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电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磁和声环境影响。区域,经本次评价分析,电磁和声环境影响较小。符合同一走廊内的多回输电线路,宜采取同塔多回架设、并行架设等形式,减少新开辟走廊,优化线路走廊间距,降低环境影响。本项目采取同塔双回、单回架设,减少了廊道的开辟符合原则上避免在O类声环境功能区建设变电工程。本项目不涉及。类声环境功能区符合变电工程选址时,应综合考虑减少土地占用、植被砍伐和弃土弃渣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经站址比选,本项目变电工程己综合考虑减少土地占用、植被砍伐和弃土弃渣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符合输电线路宜避让集中林区,以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本项目输电线路尽可能避让集中林区,减少树木砍伐符合设计总体要求输变电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包含相关的环境保护内容,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设计,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设施及相应资金。本项目在可研报告中设置有环境保护专章;变电站设置了化粪池、事故油池、采用低噪声设备等环保措施。符合变电工程应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油池及其配套的拦截、防雨、防渗等措施和设施。一旦发生泄漏,应能及时进行拦截和处理,确保油及油水混合物全部收集、不外排。本项目在变电站内设置了1座26m3事故油池,满足设计规范相关要求符合电磁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应对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直流合成电场等电磁环境影响因子进行验算,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电磁环境影响满足国家标准要求。选取适宜的电气设备、杆塔、导线参数、相序布置;电磁环境影响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符合输电线路设计应因地制宜选择线路型式、架设高度、杆塔塔型、导线参数、相序布置等,减少电磁环境影响。符合架空输电线路经过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时,应采取避让或增加导线对地高度等措施,减少电磁环境影响。架空输电线路经过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时尽量采取避让或高跨方案。变电工程的布置设计应考虑进出线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变电站出线侧不涉及电磁环境保护目标。环保目际声境护机变电工程噪声控制设计应首先从噪声源强上进行控制,选择低噪声设备;对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噪声,应采用隔声、吸声、消声、防振、减振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排放噪声和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别满足GB12348和GB3096要求。本项目变电站拟采用低噪声主变,并在主变安装时采用减振措施,确保变电站厂界噪声达标。符合户外变电工程总体布置应综合考虑声环境影响因素,合理规划,利用建筑物、地形等阻挡噪声传播,减少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影本项目变电站主变户外布置,相邻主变设有防火墙,有效减小了噪声的传播响。户外变电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平面布置优化,将主变压器、换流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主要声源设备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或远离站外声环境敏感目标侧的区域。变电工程位于1类或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较多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时,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主变压器、换流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主要噪声源的噪声水平,并在满足GB12348的基础上保留适当裕度。变电站将采用低噪声主变设备,经预测,本项目投运后,变电站对周边的声环境影响能够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并留有适当裕度。符合变电工程应采取降低低频噪声影响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噪声扰民。本项目变电站拟采用低噪声主变,并在主变安装时采用减振措施以及采取优化平面布置等噪声防治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符合态境护生环保输变电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应按照避让、减缓、恢复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本项目线路涉及春江河11-3海南岛海岸带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一般控制区采取一档跨越,不在红线范围内立塔。符合输变电建设项目临时占地,应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功能恢复设计。项目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土地功能符合经对比分析,本项目在选址选线以及设计阶段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lII3-2020)中相关技术要求相符。4、其他规划相符性分析(1)与僻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禁止用地的项目类型,符合僚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2)电网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信州HOkV春江输变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海南电网规划(2023)60号,详见附件2),本工程属于海南电网公司2024年计划开工项目。僧州IlOkV春江变电站位于王五工业园,主要拟供电范围为僧州王五工业园。根据负荷预测结果,预计该园区2024年、2025年、2030年最大负荷将分别约8.6MW、20.3MW、55.2MW,僧州王五工业园目前仅依靠现有王五35kV变电站(容量2X10MVA)供电,无法满足园区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因此,结合僧州TlJ“十四五”智能配电网规划,为满足王五工业园区负荷发展需要,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建设僻州UOkV春江输变电新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二、建设内容2.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海南省借州市王五镇西南侧约1.7km。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Io项目组成及规模2.2工程概况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一)变电工程:主变本期规模为2X63MVA,终期规模为3X63MVA;IlOkV出线间隔本期规模为4个,终期规模为6个;IOkV出线间隔本期规模为2X12个,终期规模为3X15个;并联电容器组本期规模为2X2X5MVar,终期规模为3X2X5MVar。(二)UokV线路工程:本期新建2回IIOkV线路将李坊海花岛IIOkV线路接入春江站,新建线路路径长2.3km,其中同塔双回路长约2X2.0km,单回路长约lX0.3km.2.3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表2.3-1。表2.31工程内容组成一览表工程名称借州IlokV春江输变电新建工程建设单位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设计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海南省僧州市王五镇工程性质新建主体工程远期规模主变规模3×63MVA,户外布置;IlOkV出线6回,IOkV出线3X15回;3X2X5MVar并联电容器。本期规模主变规模2×63MVA,户外布置;IlOkV出线2回,IOkV出线2X12回;2X2X5MVar并联电容器。供水设施工业园生活用水管网供水工程组成新建IlOkV春江变电站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排水设施站区雨水由道路边的雨水口收集汇合后排至站外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园区统一收集后排入市政管网。辅助设施配电装置楼、辅助用房、消防用水泵房等。环保工程噪声选用低噪声变压器、室内隔声、距离衰减等。风险防范措施新建1座26m3事故油池,并配有蓄电池室污水处理站内生活污水经新建1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园区统一收集后排入市政管网。IlOkV春江站JT接李电压等级IlOkV线路路径长度新建线路全长2.3km,其中同塔双回架设2×2.0km,单回架设0.3km坊海花岛双回线路工程新建杆塔12基导线型号JL/LB20A-300/40钢芯铝绞线架设方式同塔双回、单回杆塔型号1B2V6、IC2Wa沿线地形地貌100%平地工程总投资7638.05万元预计投产期一20251.1.1 建设规模主变本期规模为2X63MVA,终期规模为3X63MVA;IIokV出线间隔本期规模为4个,终期规模为6个;IOkV出线间隔本期规模为2X12个,终期规模为3X15个;并联电容器组本期规模为2X2X5MVar,终期规模为3X2X5MVar。1.1.2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变电站为无人值班有人值守站,有临时检修人员不定期巡检。1.1.3 给排水春江变电站站站内用水王五工业园区生活用水管网接引。站内雨水经道路旁雨水口收集后,通过排水管网排至站外排水沟。变电站运维、巡检人员会产生生活污水,污水产生量较少。生活污水经站内污水管网收集,采用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园区统一收集后排入市政管网。1.1.4 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1)电磁环境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主变采用户外布置,IlOkVGIS设备户内布置。高压一次设备采用均压措施;控制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等,同时在变电站设备定货时,要求导线、母线、均压环、管母线终端球和其它金具等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降低静电感应的影响;控制配电构架高度、对地和相间距离,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确保地面工频电场强度水平符合标准。满足上述标准和设计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2)噪声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电气设备;对变电站的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将主要噪声源设备主变压器布置在站址中间,以尽量减小噪声对站外环境的影响。(3)水环境站内雨水经道路旁雨水口收集后,通过排水管网排至站外排水沟。变电站运维、巡检人员会产生生活污水,污水产生量较少。生活污水经站内污水管网收集,采用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园区统一收集后排入市政管网。(4)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春江IlOkV变电站为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期临时检修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运。废铅蓄电池和废变压器油变电站直流供电系统会产生废铅酸蓄电池,通过咨询建设单位,日常运行和检修时会产生废旧铅酸蓄电池,废旧铅酸蓄电池废物类别为HW31(含铅废物),废物代码为900-052-31,变电站蓄电池无法使用时进行更换。此外,在变压器事故状态下可能产生废变压器油,变压器废油废物类别为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废物代码为900-2204)8。(5)环境风险防范系统变电站内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充装有变压器油,在发生故障或者检修时有可能引起变压器油泄漏,需建设事故油池进行收集。本期新建主变容量大小为63MVA,主变含油量大小约为221,体积约24113按照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要求,事故油池容积需满足单台变压器贮存最大油量的100%要求。主体设计单位在主变压器下方设有事故排油坑,事故发生时,油从油坑经排油管至事故油池。设计新建一个26m3的事故油池,事故废油经事故油池油水分离后,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新建事故油池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进行防渗处理。2.5 新建架空线路工程2.5.1 建设规模本期新建IIokV春江站兀接李坊海花岛双回架空线路。新建IlOkV双回线路,起点为IlOkV春江站北侧西数第三、第四,终点为李坊海花岛IlOkV架空线路#90#92号塔之间接点,新建线路全长2.3km,其中同塔双回架设2×2.0km,单回架设0.3km。共架设12基杆塔,其中双回路耐张杆1基、双回路耐张塔8基、双回路直线塔3基。沿线地形为平地。2.5.2 导线选型根据可研报告,架空线路导线型号为JL/LB20A-300/40钢芯铝绞线,外径23.94mm。2.5.3 杆塔、基础(1)杆塔根据可研报告,本项目使用杆塔情况见表2.5-1。表2.54本项目杆塔型号一览表编号杆塔型号呼高基数11B2V6-JT3-242412lC2Wa-Jl-303013lC2Wa-J2-303014lC2Wa-J3-303015lC2Wa-J4-303056lC2Wa-Z2-424227lC2Wa-Z3-54541总计12(2)基础根据线路地形、施工条件、地质特点、水文情况和杆塔型式,经技术经济比较,本工程拟采用基础型式为单桩灌注桩承台基础及板式基础。2.5.4 导线对地距离、交叉跨越情况(1)导线对地距离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IIokV输电线路导线对地、建筑物及树木等最小允许距离见表2.5-2。表252IlOkV线路导线对地面、建筑物及树木等的最小距离一览表线路经过地区最小距离(m)计算条件居民区7.0最大计算弧垂非居民区6.0最大计算弧垂对建筑物最小垂直距离5.0最大计算弧垂最小净空距离4.0最大计算风偏水平距离2.0无风情况对树木(自然生长)最小垂直距离4.0最大计算弧垂最小净空距离3.5最大计算风偏果树、经济林、城市绿化灌木、街道行道树最小垂直距离3.0最大计算弧垂(2)交叉跨越距离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IIOkV输电线路与河流交叉跨越的基本要求见表2.5-3。表2.5-3IlOkV输电线路与河流交叉跨越的基本要求项目最小垂直距离(m)计算条件不通航河流百年一遇洪水位3.0导线最大弧垂冬季至冰面6.0导线最大弧垂(3)交叉跨越情况本工程输电线路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见表2.5-3。表2.53工程重要交叉钻跨越情况一览表被跨(钻)越物名称跨(钻)越次数跨(钻)越长度(m)春江河199根据项口可研报告,输Ha线路对地距离、对建筑物、的木及交叉跨越距离严格按照U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执行。2.5.5 线路拆迁情况根据可研报告及现场踏勘资料,本工程无需拆迁民房或其他建筑物、构筑物。2.6 变电站平面布置平及场置 总面现布本工程按照电气专业设计方案,土建平面参考南方电网标准设计与典型造价(V3.0)第三卷IIOkV智能变电站第九篇CSG-IlOB-F-G2a(B)方案1IOB-Gl-IGIS13模块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半户内布置,将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移到室外独立布置,其他布置无变化。站址征地地块北侧为农业灌溉水渠,水渠横穿征地地块,宽度约4m;且变电站IlOkV北侧架空出线,线路终端塔位于站区北侧,故将站址布置于征地地块南侧。总征地面积6687.48m2(包括进站道路),围墙内用地面积为3686.5Om2。配电装置楼布置在站区中部,主变区域位于配电装置楼南侧,水泵房和消防水池布置在站区南侧,进站大门位于站区东侧。配电装置楼四周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宽4m,转弯半径9m。本项目变电站平面布置见附图3。2.7 线路路径走向线路由IIOkV王五拟选站址向北出线,设置双回路终端钢管杆后,左转采用角钢塔沿规划王五大道,后在路北侧右转北走线,在35kV王五站西侧跨越35kV春江糖厂线、35kV马新五线后继续沿路向北走线,行至历还村西侧,设置转角左转向西跨越春江河、35kV马新五线、35kV王五第二电源线路后继续向西走线,直至接上IlOkV李坊海花岛线路91#附近的冗接塔。本项目线路路径示意图见附图2o2.8 施工布置2.8.1 变电站占地及土石方量本站总用地面积6669m2,围墙内用地面积为3687m2,为永久占地。场地现状为农田,土地性质为建设用地。变电站施工在征地范围内进行,利用进站道路作为施工道路,减少对征地范围外植被的破坏。施工临时营地设在变电站一侧,临时占地面积为1200m2o本工程站址自然高程23.425.9m,高于河流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及内涝水位,故本工程站址不受50年一遇设计洪(涝)水位影响。根据僧州工业园王五片区控制性详细规戈|J中,远期规划进站道路开口位于王五大道及科创一路延长线处,远期规划道路高程为25.0m,故本工程拟定最终场坪标高为25.50m。本站站内场地平整挖方1873m3,填方8129m以2.8.2 线路牵张场设置方案新建线路较短,按设置4个牵张场考虑,牵张场临时用地面积按200m2,本工程牵张场合计临时占地面积800m2o拟设置的牵张场应尽量选择空地、荒地,尽量避开林地和农田,以减少植被破坏;施工时采用土工布等设施铺盖场地,以避免破坏和污染土壤。2.8.3 线路占地及土石方量(1)线路占地本项目共新建钢管塔12基,根据各型号杆塔根开及基数计算得,杆塔基础永久占地约1289m2,临时占地12m2o架空线路施工作业区布置在塔基四周,施工道路主要利用当地市政道路和机耕路。施工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均恢复原地貌。(2)土石方量本项目12基杆塔,其中3基直线塔采用直柱式基础,9基耐张塔、耐张杆采取灌注桩基础,根据不同基础形式及不同挖深可计算得,本项目杆塔基础挖方量约8296n场地平整、基础回填土方约8296n,挖填方平衡。2.8.4项目占地及土石方量汇总本项目占地及土石方量汇总情况见表2.8-1和表2.82表2.81本项目占地面积一览表序号分区占地面积(m2)永久占地(in?)临时占地(nr2)1变电站区7869666912002塔基区2489128912003牵张场8000800合计1115879583200表2.82本项目土石方平衡表序号分区挖方量(m3)填方量(nP)余方量(m3)外购(m3)1变电站区18738129062562塔基区8296829600合计1016916425062562.9施工工艺(1)变电站施工变电站施工过程中拟采用机械施工与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法,统筹、合理、科学安排施工工序,避免重复施工和土方乱流。施工 方案站内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土建工程地基处理方案包括场地平整、设备支架基础、建筑物基础、主变基础开挖回填碾压处理等。填土来源于基坑余土,用于基础回填和站区抬高站址标高,多余土方外运,填方区场地平整用推土机、压路机压实,对靠近围墙、围墙转角的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场地平整顺序:挖方区按设计标高进行开挖,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场地平整时宜避开雨季施工,严禁大雨期进行回填施工,并应做好防雨及排水措施。站内混凝土工程: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工程开工以前,主动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近期气候情况,尽量避开大的异常天气,做好防雨措施。同时根据原材料供应情况进行混凝土试配,根据不同的需要按设计要求提前做好实际施工配合比模拟实验,以便施工中使用符合设计强度要求、具有良好施工性能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基础施工期,以先打桩、再开挖、后做基础为原则。站内电气施工: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视土建部分进展情况灵活进入,但须以保证设备的安全为前提。另外,须与土建配合的项目可与土建同步进行。管沟、管线施工: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开挖沟槽,管道敷设顺序为:测量定线-清除障碍物平整工作带-管沟开挖-管材运输、布管-组装焊接-下沟-回填-竣工验收。施工扬尘、施工扬尘、施工扬尘、废水、噪废水、噪废水、噪声、固废声、固废声、固废图2-6施工期变电站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2)架空线路施工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主要有:施工准备、基础施工、组装杆塔、架线和附件安装等阶段。施工准备首先进行场地平整,将拟建杆塔一定范围内区域设为施工区域,并通过新建施工便道或利用现有道路运输物料。场地平整前剥离表土放在施工场地内,并进行覆盖。本工程所用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不在施工现场设置搅拌站。基础施工本工程土方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挖土相结合方式,土质基坑采用明挖方式,基坑开挖前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范围。依据基础深度和规范要求放坡,采取垂直开挖的地段必要时设临时支护。挖出的土堆放在施工场地闲置区域。基坑开挖尽量保持坑壁成型完好,并做好临时堆土堆渣的防护,避免坑内积水以及影响周围环境和破坏植被,基础坑开挖好后应尽快浇筑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采用钻机钻进成孔,成孔过程中为防止孔壁坍塌,利用钻削下来的粘性土与水混合的自造泥浆保护孔壁。扩壁泥浆与钻孔的土屑混合,边钻边排出,集中处理后,泥浆被重新灌入钻孔进行孔内补浆。当钻孔达到规定深度后,安放钢筋笼,在泥浆下灌注混凝土,浮在混凝土之上的泥浆被抽吸出来,最后就地整平。杆塔组立工程杆塔安装施工采用分解组塔的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杆塔的形式、高度、重量以及施工场地、施工设备等施工现场情况,确定正装分解组塔。利用支立抱杆,吊装杆塔构件,抱杆通过牵引绳的连接拉动,随杆塔高度的增高而上升,各个构件顶端和底部支脚采用螺栓连接。架线和附件安装架线施工的主要流程:施工准备(包括通道清理)一放线(地线架设采用一牵一张力放线,导线架设采用一牵四或一牵二张力放线)紧线附件及金具安装。线路架线时采用张力放线和飞艇放线,避免架线时对通道走廊林草植被的砍伐。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牵张场及其他临时施工场地进行植被恢复。本项目施工期线路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见图2-7。r播尘.微机启.周虎AIEa>图2-72.9施工时序和建设周期本期工程拟定于2024年月。若项目未按原计划推进,.施工期3月开则实阴施r场尘.应和*MHAII帙塔粗奘g线路旅H台建设,互;开工日期r制尘.皮和WrtA:Lj生产/IBl'"工一L生叁假二|.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E2025年8月工程全部建成,总工期为18个相应顺延。其他无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3.1 生态环境现状根据2022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18个市县(不含三沙市)的生态质量指数(EQI)介于58.9883.18之间,平均值为74.95,生态质量类型为一类,全省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高、人类干扰强度低、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结构完整、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完善。各市县生态质量类型均为二类以上水平,其中海口、脩州2个市生态质量类型为二类,其余市县均为一类。与2021年相比,各市县生态质量类型未发生变化,整体呈“基本稳定”特征。3.1.1 主体功能区划根据海南省主体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本项目属于电网基础项目,项目的建设可为当地发展提供保障,与海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冲突。3.1.2 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环境现状根据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位于144信州沿海农业发展生态功能区。本项目施工期不可避免地会对部分植被造成破坏,项目施工过程中将加强管理,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占用植被较少的土地,后期加强施工区域地表植被恢复和绿化,减轻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3.1.3 生态环境现状(1)土地利用类型本工程所在区域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及林地。(2)植被类型项目所在区域植被均为次生植被类型和人工植被类型,主要是核树群落,灌木草本群落面积较小,人工植被类型主要是农作物(农田和园地)。(3)野生动物类型评价范围海拔较低,属于平原区,同时周围人为干扰活动频繁,区域可供动物食用的食物有限,评价范围未见大型野生动物出没,无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分布,仅有小型野生动物出没,野生动物主要以常见鸟类、鼠类、昆虫等为主。3.2 大气环境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引用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6月发布的2022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脩州市的环境质量状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C中要求进行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汇总和评价,详见下表。表3.2-1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gm3)标准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质量浓度66010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104025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O.8mgm34mgm320O3日最大8h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10916068.1PMio年平均质量浓度257035.7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133537.1项目所在僧州市2022年So2、No2、CO、PMio.PM25O3等六项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项目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达标区。3.3 水环境现状根据僻州市城镇内河水环境质量月报:2023年1-6月,信州市地表水监测的断面(点位)中,水质优良(IlII类)断面(点位)比例为100%。城镇内河3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本期工程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园区集中收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3.4 电磁环境现状为了解工程区域声环境、电磁环境现状,委托海南瑞辐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声环境、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分别监测电磁环境状况及昼、夜间噪声值。(1)监测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2)监测方法及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3)监测频次: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在昼间好天气下监测1次。(4)监测单位监测单位情况见表3.4-1。表3.44监测单位情况单位名称证书编号检测能力范围(部分)有效期海南瑞辐科技有限公司23211205AO17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2023.06.21-2029.6.20(5)监测仪器:监测仪器情况见表3.4-2o表342监测仪器情况一览表序仪器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检测范围校准证书编号校准单位有效期1场强分NBM550/析仪EHP-50F电场强度:低量程5mVm-lkVm磁场强度:低量程0.3nT-100TWWD202300028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2023.1.5-2024.1.4(6)监测时间及监测条件:监测时间及监测条件见表3.4-3。表343监测环境条件日期天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2023.11.2阴23-2868-730.62.1(7)监测点位本工程监测点位具体见表3.4-5、附图4。本次监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